【体育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docx
《【体育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体育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推进体育强市建设,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有效促进体育消费,丰富群众体育生活,提高市民身体素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6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519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加快发展我市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提出以下意见。一、把握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筹办亚运会等大赛的历史机遇,
2、以增强人民体质、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拓展体育需求、促进体育消费为导向,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聚焦重点产业、培育新兴领域,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杭州实现高起点上的新发展增添新动能。(二)基本原则1.产业惠民。倡导健康生活,培育投资健康的消费理念和充满活力的体育消费市场,激发市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以健身促健康,使体育产业惠及全体市民,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2.改革创新。深化体育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强化政府在政策引导、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营造平等参与、有序
3、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发展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提升体育产业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完善体育产业市域统筹机制,着力推进体育资源优化配置;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增强复合经营能力,鼓励社会资本以混合所有制、PPP等多种方式参与场馆经营。3.激发活力。遵循现代产业发展规律,健全市场机制,培育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领域,充分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参与体育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加快体育企业战略性重组和集聚发展,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业大企业大集团。扶持一批具有市场潜力的中小企业。鼓励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方充分进行市场开发,拓展体育产业市场。4.协调联动。突出统筹
4、兼顾和跨产业融合,推动体育产业与体育事业协调互动,积极培育体育中介市场,辐射和拉动体育传媒、体育广告、旅游休闲、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相关产业联动、融合,促进体育产业与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基本形成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市场机制更加完善,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体育消费市场更加繁荣,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整体实力保持全省领先、全国先进,基本建成体育强市,打响“活力杭州运动之都”品牌。1.总体规模持续壮大。全市体育产业总产出达到1200亿元,实现增加值360亿元,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7%左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
5、断提升,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2.产业质效持续提升。健身服务、竞赛表演等优势领域持续发展,体育培训等新兴行业加快兴起,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规模优势、特色显著、创新能力强的体育产业集群、基地和园区,成为全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先行区。3.品牌效应持续凸显。体育名人、明星效应逐步显现,培养和引进一批知名运动员、教练员和经纪人。在水上运动、户外运动、体育用品等领域,形成一批业内领先的体育企业,打响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体育产品和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体育赛事品牌和体育会展活动品牌。4.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效,政策、法规、标准体系
6、更加完善,体育市场供需繁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5平方米,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体育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二、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一)体育健身服务业突出品质提升,有效整合各类健身场馆资源,积极发展体育健身、时尚健身、健身指导等健身服务业,以优质服务促进体育消费。鼓励社会力量投资体育健身服务业,建设各类群众性体育健身俱乐部,支持体育健身企业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支持行业协会开展体育健身服务业星级评定,引导体育健身俱乐部规范健康发展,打造一批优秀体育健身俱乐部。(二)体育竞赛表演业根据我市体育场馆设施和服务能力,积极承办一批国际国内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专业体育赛事,培育一批杭州品牌赛事,努
7、力打造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体育赛事集聚地,通过赛事承办促进产业发展。培育和开发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加强足球、篮球、棋类等职业体育俱乐部建设,推动形成职业体育竞赛表演、品牌大赛表演、社会体育和地方传统体育竞赛表演协调发展格局。加强全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统筹,鼓励各区、县(市)因地制宜,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赛事,形成“一地一品”区域赛事,支持区、县(市)以“杭州”冠名举办赛事。(三)运动休闲业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山水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及场馆资源,鼓励开发各类休闲体育运动项目,创建区域特色品牌。依托江、河、湖、山等资源,重点发展水上、山地、空中等特色休闲运动和极限运动。结合品牌基地建设,发展高端运动休闲项目,扩
8、大品牌影响力。支持开发航空体育运动项目。以赛事为载体,积极发展航模、电子竞技等科技体育运动。(四)体育用品制造业把握全市发展信息经济、推动智慧应用的重大契机,以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推动传统体育制造业改造提升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经营模式。大力发展高端体育用品制造业,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的运动器材装备,重点发展可穿戴智能运动装备、健身器材、体育训练竞赛器材、运动服装、水上运动产品、船艇等用品和装备。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开发具有自主品牌和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打造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集聚发展,形成地域特色品牌。(五)体
9、育培训业依托各类体育设施,通过优势项目、大型赛事和知名运动员带动,开展符合群众需求的游泳、球类、轮滑、滑冰、登山等体育项目培训,培育一批品牌优、效益好、信誉佳的体育培训机构。鼓励和支持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含业余体校)、社会组织、俱乐部等利用场地、人才等资源,开展社会足球、青少年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培训活动。依托专业场地,鼓励开展特色体育培训活动。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重点培养游泳、健身、户外运动等国家体育职业指导人员。完善体育培训市场准入制度,规范体育培训市场,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六)体育彩票业严格落实彩票管理条例,加强体育彩票销售的规范管理,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充分挖掘资源,创新体育彩票玩
10、法,丰富彩票品种。积极探索彩票销售模式,拓展体育彩票销售市场。优化市场布局,加强销售渠道建设,不断扩大销售规模。规范彩票公益金支出和使用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积极宣传体育彩票的公益性,促进体育彩票业健康规范发展。三、落实主要任务(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结合“四张清单一张网”建设,加快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定期公开全市赛事承办目录。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营造各类主体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体育市场环境。强化对体育赛事的事中、事后监管,为赛事活动举办提供服务。加快推动体育管理政社分开、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允许体育社会组织承担部分合适的管理服务职能。在公共体育设施的建
11、设经营、公益性赛事活动承办、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提供等方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二)创新场馆运营管理机制创新体育场馆运营机制。在保证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质的前提下,探索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明确所有权和经营权主体各自权利和义务,提高场馆运营网络化服务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复合经营能力。积极推行大型体育场馆布局、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模式,将赛事功能需要与赛后综合利用有机结合。创新体育场馆管理机制,加强统筹管理,推动公益类场馆和经营类场馆分类改革,推进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和经营体育场馆。鼓励采取参股、合作、委托等方式,引入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种主体,以混合所有制等方式参与
12、场馆运营。鼓励场馆运营管理实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体育场馆等健身场所的水、电、气价格按不高于一般工业标准执行。鼓励各类体育场馆运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服务内容,开展复合型经营,提高运营管理效率。(三)承办一批体育赛事全力筹办亚运会,把2022年亚运会办成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体育盛会,并办好2018年世界短池游泳锦标赛及世界水上运动大会等重大赛事活动。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模式,创新体育赛事的开发和推广方式,完善政府补贴赛事活动等引导机制,鼓励社会组织、俱乐部等承办各类体育比赛,形成市场化、多元化、专业化办赛形式。对社会力量引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育意见 体育 意见 杭州市 人民政府 关于 加快 发展 体育产业 促进 消费 实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