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 》教案225249.pdf





《《克己复礼 》教案22524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己复礼 》教案225249.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1 理解“礼”和“仁”的含义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2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3 背诵重点章节(12.1,3.1,16.2,13.3)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以及谓语前置的作用,了解孔子仁礼的阐述。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孔子的问答,理解“礼”与“仁”的关系,思考“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教学安排:三教时 教学过程:第一教时 一导入 孔子的传说:()龙生虎养鹰打扇 ()“七露”:眼露筋、耳露轮、鼻露孔、嘴露齿,眼、耳、鼻又均双露。前面我们学过了他的为政篇,下面我们集体朗读要背诵的 5 章:3 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他的说礼篇。二翻译 1-5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谓语前置的
2、特点和作用。1 朗读 1-5章。2 一个学生朗读翻译,其他同学看原文。3 两个同学说明重点词语(实词、虚词),另外同学补充。克:克制 复:回归 一日:一旦,表示假设,有一天 归:赞许 由:依靠 非礼:不符合礼 事:做,从事 监:通“鉴”,借鉴 郁郁:文彩丰富的样子 文:完美 谓:评论 4 掌握三个句子的句式特点:(1)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 (2)八佾舞于庭:状语后置 (3)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吾衰甚矣也 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 谓语前置,用来强调前置的谓语部分,突出“甚矣”、“久矣”。反映出孔子对周礼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也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
3、深,1 解题:克己复礼:克,约束,克制 复,回归 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主要指周礼)2 这个观点孔子在第一章就开篇提出,请找出能反映这个观点的两句话:(1)克己复礼是为仁 (2)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教师归纳:这一章孔子论述了“仁”和“礼”的关系:克己复礼就是“仁”的内涵,“礼”是“仁”的目标和外现。要义是“克己复礼”。3 那么,孔子要回归的是什么礼呢?那里看出来?推崇周礼 “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教师归纳:钱穆先生:“孔子为中国儒学传统之大宗,而孔子平生为学,其最所尊仰者,实为周公。4 孔子认为
4、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那么春秋末期的礼乐崩坏右哪些例子?(1)。(大夫)八佾舞于庭 (2)。觚不觚 归纳:程子曰:“觚而失其形制,则非觚也。举一器,而天下之物莫不皆然。故君而失其君之道,则为不君;臣而失其臣之职,则为虚位。”四小结 孔子首先提出“克己复礼是为仁”的主张,提出实践仁德的细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认为周礼最传统的礼乐思想。对当前礼乐崩坏的现状表示了深切的关注和不满。第二教时 一复习提问 1 昨天我们学习了论语选修的第二专题:克己复礼。集体朗读第 1-5章 2 提问:(1)孔子在首先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克己复礼为仁
5、 (2)孔子要恢复的是什么礼?周礼 (3)孔子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要恢复周礼的?请具体说明。在当时礼崩乐坏的现实下提出的,具体例子:(季氏)八佾舞于庭;觚不觚。二翻译 6-10章,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孔子在礼崩乐坏的现实中提出了要恢复周礼的主张,那么周礼到底有哪些内涵?请看后面6-10章。1 请一个同学朗读第六章。翻译这一章。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有道:政治清明 自出:由发出命令 希:通“稀”,少 盖:大概 陪臣:重臣,隔了一层的臣子 执国命:掌握国家的命运 庶人:老百姓 不议:不非议朝政(指政治清明了)朗读这一章。孔子认为礼的首要条件是什么?天下有道。2 请一个同学朗读第
6、七章。翻译这一章。一个同学指出这章的重点词语并解释。奚:哪一个,什么。疑问代词 先:把放在前面,先做。正名:纠正名分(与礼乐制度向违背的各种名分)奚其正:正名干什么?其,语气助词,表反问 阙如:空缺,保持沉默。中:适当 错:通“措”,放置 名(之):给名分 无所苟:没有什么马虎。苟,马虎 而已:(才)罢了 四个句子:(1)子将奚先:子将先奚,宾语前置。(2)有是哉,子之迂也:谓语前置,强调孔子迂腐之深。(3)奚其正:其正奚,宾语前置。其,语气助词,表反问 (4)野哉,由也:谓语前置,强调子路粗野之深,表达了孔子对子路不认可正名强烈的不满和批评。朗读这一章。在这一章中孔子认为礼的含义是什么?正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 教案225249 克己复礼 教案 22524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