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行业专题:韩国美业百年发展史复盘_韩国美妆制胜之道.docx
《化妆品行业专题:韩国美业百年发展史复盘_韩国美妆制胜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妆品行业专题:韩国美业百年发展史复盘_韩国美妆制胜之道.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妆品行业专题:韩国美业百年发展史复盘_韩国美妆制胜之道1. 韩国美妆:21 世纪初本土龙头“决战光明顶”1.1. 1960 年以前:内忧外困下的艰难起步古代时期,韩国古典妆容深受中国影响。韩国化妆品最早追溯至高丽时 期(918-1392),主要使用植物中提取的乳液清洁或滋润皮肤;朝鲜王 朝时期(1392-1910),韩国妆容深受中国影响,偏好白皙的皮肤、樱桃 小口、柳叶眉。近代日本殖民时期,现代化妆品由西方传入,化妆品行业逐渐萌芽。1876 年朝鲜王朝被日本强迫打开门户签订江华条约,1910 年日本吞并朝 鲜开始殖民统治,而日本这一时期西式化妆品逐渐普及,韩国化妆品行 业也因此开始受到西方风
2、格影响。朝鲜日治时期的审美显然受到大正时 代从西方舶来的浪漫主义、个人解放的影响,妇女们青睐更加明媚的眼 妆和西式华贵气质。海外的化妆风格和产品逐渐流行也带动本土企业的 发展,1922 年朴承植研发的“朴家粉”盛行一时(白色粉状粉底),到 了 1930 年代开始出现徐家粉、张家粉等类似的产品,随后由于含有重金 属铅,朴家粉于 1937 年宣布关闭该业务。战后本土化妆品企业陆续成立,内忧外患下海外品牌份额领先,本土企 业艰难求生。日本战败投降后,1945 年朝鲜光复取得独立,1948 年韩国 在二战后满目疮痍、经济基础极度薄弱的背景下建国,而 1950-1953 年 的朝鲜战争又严重影响韩国经济
3、发展,到 1960 年韩国人均 GDP 仅有158 美元(同期日本为 475 美元)。由于日治时期朝鲜半岛处于“南农北工” 的状态,轻工业和农业集中于南韩,这一阶段韩国政府采取“以轻带重” 的政策,支持轻工业发展。作为化工子行业之一的化妆品行业在政策支 持下开始发展,本土化妆品企业陆续成立,如具仁会 1947 年创立“乐喜 化学工业会社”(LG 集团前身),生产“乐喜乳霜”化妆品;徐成焕 1945 年创立太平洋化学工业公司(爱茉莉太平洋前身),推出韩国首款品牌 产品“Melody 霜”,并在 1954 年成立面积只有 6.6 平方米的韩国首个 化妆品研究室,后于 1959 年与法国科蒂建立技术
4、合作,在韩国国内制造 “科蒂霜”。但社会整体工业制造设施和经济实力不佳背景下,韩国本 土化妆品品牌处于艰难发展的状态,以廉价产品为主;而这一阶段从美 军部队流出的海外化妆品或外国走私品在市场盛行,海外品牌份额占比 达 80%。1.2. 1960-1980s 初:经济腾飞叠加贸易保护,本土企业快速发展“汉江奇迹”韩国经济快速崛起,为化妆品需求高增打下经济基础。1961 韩国总统朴正熙上台,实施了 18 年的铁腕统治,在经济方面效仿日本确 立出口导向政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汉江奇迹”,1960-1979 年韩国名 义 GDPGAGR 达 29%,实际 GDPCAGR10%(因采取汇率贬值促进出口,
5、 通胀较高),人均 GDP 由 1960 年的 158 美元增长至 1784 美元(相当 于日本 1969 年水平),城市化率由 28%提升至 57%。参照日本 50-70 年 代经济高速增长期护肤、彩妆等基础化妆品品类的快速渗透,经济蓬勃 发展为韩国化妆品行业高速成长打下基础。场景扩容叠加市场教育加速化妆品普及,70年代起韩国化妆品市场增长 提速。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进入职场的女性人数增加促使化妆品普 及,化妆品从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此外 1980 年彩电的引入强化了化 妆品、特别是彩妆品类的市场教育。各大本土企业也迎合消费者需求, 布局多个化妆品细分赛道。1958 年爱茉莉太平洋创办韩
6、国首个美容月刊 化妆界,随后 1961 年正式开设美容咨询室,1971 年首次举办以“Oh My Love”彩妆活动,LG 生活健康也于 1967 年开发出洗发水“Cream Shampoo”;后期洗发水、护发素等产品陆续萌芽,固体口红和假睫毛出 现;70 年代后期夏天注重防晒、冬天注重保湿的理念开始流行。1970- 1980 年韩国化妆品产值 CAGR 高达 43%(同期名义 GDPCAGR30%); 1982 年韩国化妆品市场规模达 2200 亿韩元,1978-1982 年 CAGR30%维 持快速增长。受益贸易保护政策,本土企业迅速抢占高速成长的化妆品市场。朴正熙 在任期间高度重视以出口
7、拉动经济增长,但彼时韩国本土企业竞争力较 弱,为保护本土企业、扩大贸易顺差,韩国开始实行出口导向、抑制进 口的贸易保护政策,维持韩元对美元贬值。1961 年前后,韩国采取高关 税(平均关税达 50%,奢侈品关税达 100%)、进口企业高利率(利率高 达 20%)等政策抑制进口、帮助国内企业发展并转向出口,爱茉莉太平 洋、LG 生活健康、柳韩洋行等国内企业逐渐发展壮大。由于受到政府保 护,韩国化妆品企业一改 50-60 年代海外品牌份额主导、本土品牌靠低 价偏安一隅的局面,火速抢占高成长的国内化妆品市场并实现份额领先。上门销售进一步夯实头部本土品牌壁垒,爱茉莉太平洋70年代份额称 霸。本土保护下
8、国内品牌逐渐扭转质量低下的印象,此外渠道方面,城 镇化率尚低的 60 年代,上门销售开始成为驱动化妆品行业增长的主要 渠道,1980 年韩国化妆品市场中上 门访销渠道占比达 92%。爱茉莉太平洋旗下 Amore 品牌依靠上门销售近 距离接触顾客、稳定维持高价值客户,实现品牌高端化,而上门销售也 具备更高的渠道壁垒、助力龙头企业维持领先份额,1973 年爱茉莉太平洋本土市占率达 70%。1.3. 1980s 末-1997:进口开放,竞争加剧80 年代至亚洲金融危机前韩国 GDP 维持双位数快速增长,人均 GDP 突破 1 万美元。1980 年受到石油危机影响韩国经济陷入滞胀,1981 年 韩国总
9、统全斗焕上台后推行“科技立国”和产业升级政策,并向市场化 经济过渡,推动韩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1980-1997 年间,韩国名义 GDP17%、实际 GDPCAGR9.4%,期间成功举办 1988 年汉城奥运会;人 均 GDP 也于 1994 年突破 1 万美元,达到日本 80 年代发展水平。韩国化妆品行业与 GDP 同步快速增长,功效型需求诞生。亚洲金融危 机前,韩国化妆品行业维持快速增长,1987-1997 年韩国化妆品产值 CAGR 高达 18%。与此同时,伴随韩国人均 GDP 突破 1 万美元,消费 升级趋势明显(与日本类似),美白、抗皱、防晒等功效类需求崛起, 各企业加强在功效类产品
10、方面的研发满足市场需求,据韩国科学技术信 息研究院数据,1985-87 年韩国本土企业在美白、紫外线和去皱领域的专 利申请数仅有 5 项,1994-1996 年申请数已达 138 项。但格局方面,伴随进口开放和渠道变迁,竞争加剧下本土龙头份额显著 下滑。80 年代末-90 年代中期韩国化妆品行业竞争格局迅速恶化,主要 由于:1)进口开放政策:有别于政府主导的朴正熙时代,全斗焕执政时 期韩国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化以提升经济效率、叠加美国等贸易伙伴 的压力,1983 年韩国政府开始实施进口自由化。1986 年化妆品进口自由 化实行,外资巨头如欧莱雅也于 1993 年正式进入韩国市场,据 DBR 报
11、 道,进口开放后外资品牌迅速占领韩国市场 30%的份额。2)渠道变迁、 壁垒降低:化妆品持续快速普及下消费者大量扩容,使得上门访销效率 降低;同时化妆品专营店渠道在韩国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下由于大城市 商圈人口密集、效率提升。以 LG 生活健康为首,90 年代综合化妆品专 卖店纷纷成立,而相比上门访销的高粘性,专营店的渠道壁垒相对较弱。3)资本支持下各企业激进扩张:韩国政府为快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 本土企业,在资本扶持等产业政策方面较为激进,叠加 80 年代末金融自 由化引来国际短期资本投机,韩国上下兴起大举借债无序扩张的企业经 营风潮,在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爱茉莉太平洋集团资产负债
12、率高达 70%而营业利润率仅 6%,资本扶持下企业间激进扩张或许也为促使行业 激烈竞争的原因之一。以上背景下,本土中小企业层出不穷+外资品牌进 入使得竞争环境恶化,韩国化妆品行业 CR3 由 1991 年的 61%下降至 1995 年的不到一半,爱茉莉太平洋份额从 70 年代的 70%+ 下降到 90 年代不到 20%。1.4. 1997-2000s 末:本土龙头凭效率及差异化决胜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增速换挡、贫富差距拉大。80年代起的自由 化政策在促进韩国经济快速增长之下也带来了隐忧,韩国高度外向型经 济本身的脆弱性、企业大举扩张后的高外债以及金融政策的“不可能三 角”导致韩国在 199
13、7 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1998 年韩国名 义、实际 GDP 双双同比下滑。后韩国接受 IMF 救助并采纳其经济紧缩 等系列政策建议,使得韩国经济在风暴后快速恢复,但增速有所换挡, 1998-2010 年韩国名义、实际 GDPCAGR 为 8%、6%。而亚洲金融危机 中,部分企业破产和大面积裁员使得韩国贫富差距拉大,1998 年韩国基 尼系数提升至 30%+。后亚洲金融危机时代,韩国化妆品消费呈 M型分化,ODM/OEM产业 发展。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下,1998 年韩国化妆品产值同比下降 13%,经 济恢复后基本维持高个位数到 10%左右增长,1998-2010 年韩国化妆品 产值 C
14、AGR8%。从需求端看,由于贫富差距扩大以及代际更迭,2000s 韩国化妆品消费呈 M 型,20-30 岁的年轻女性消费者为了实惠而购买低 廉化妆品,带动了以谜尚(2000)、The Face Shop(2003,2009 被 LG 生活健康收购)、悦诗风吟(2000)为代表的低价、单品牌店模式化妆 品品牌的诞生,2003-2013 年韩国单/多品牌化妆品专营店占比由 9:1 变 化为 1:9。同时 40-50 岁的女性消费者维持高档化妆品购买习惯以及部 分高收入年轻群体升级消费使得高端化妆品以及其对应的百货渠道在 2006-2010 年间占比持续提升。从产业链看,亚洲金融危机中,部分中腰 部
15、化妆品企业和中间渠道商破产,化妆品公司为了降低经营风险、确保 灵活性,将重资产的生产端外包,促进了韩国 ODM/OEM 产业的发展。 谜尚、The Face Shop 等低价化妆品品牌以单品牌店模式压缩渠道加价、 生产端采用代工模式,推动了成立于 90 年代初期、OEM 起家的 Kolmar、 Cosmax 逐步向 ODM 转型。功效化妆品占比持续走高,复合型产品逐渐成为主流。自 90 年代登上 韩国历史舞台后,功效性化妆品需求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经济发展带动 下持续提升,1997-1999 年韩国功能性化妆品专利申请件数达到 230 件, 相当于之前 10 年的总和。1999 年韩国化妆品法加
16、强对功效性化妆 品管理,其中规定一般化妆品继续采用申报制,而机能性化妆品,也就 是具有美白、抗皱、防晒等功效产品制造、进口企业需要对产品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由食品医药品安全厅事先批准后再出货。2001 年 韩国功效化妆品产值占比为 8%,2006 年达到 19%,2017 年达 36%;其 中分功效看,防晒在 21世纪初占主导,2001年产值占功效化妆品的56%, 但占比逐步走低;抗皱、美白占比相对稳定;随行业发展,复合型产品 占比提升,目前产值占比过半。韩国头部本土化妆品公司加强研发、夯实品牌,确立行业领导地位。亚 洲金融危机后,部分本土中小化妆品企业受风暴冲击清仓破产,加速韩 国化
17、妆品行业向头部集中。同时本土化妆品龙头在充分市场化竞争下, 加大研发投入,采取差异化定位及产品创新战略打造强势品牌,2020 年 韩国化妆品行业份额 TOP5 品牌雪花秀、后、Hera 等均成立于 90 年代 末、21 世纪初,带动爱茉莉太平洋、LG 生活健康建立双寡头格局。据我 们测算,2000 年起爱茉莉集团营收持续跑赢韩国化妆品行业增速;爱茉 莉财报显示,2006-2008 年爱茉莉太平洋韩国化妆品市场份额由 34.2% 提升至 35.5%、LG 生活健康份额由 10.2%提升至 12.4%。外资品牌商雅诗 兰黛、欧莱雅集团份额提升 0.6、0.5pct 至 5.1%、4.1%,幅度弱于
18、本土 TOP2,其他品牌合计份额由 2006 年的 43%下降至 2008 年的 38%,格局 显著优化。据沙利文数据,2020 年韩国本土品牌份额占比达 81%,显著 高于日本(68%)、美国(53%)、中国(46%)等。具体打法方面,面对外资,韩国本土企业何以克敌制胜?1)效率/市场 反应速度:基于消费者洞察的快速推出创新型产品的能力;2)制造能力: 成熟 ODM/OEM 产业链及配方技术;3)原料及品牌理念创新:韩方原 料、韩方品牌。核心竞争力 1:韩国本土品牌采用快返模式、市场反应灵敏,依据消费 者洞察推出新概念产品引领潮流。在产品端上,韩国本土企业重视新品 打造,据韩国科学技术企划评
19、价院数据,投向新品开发的研发费用占比 60%+;开发周期也较短,只需 3-6 个月即可完成从概念设计到产品推出 的全部流程。开发模式上,韩国本土品牌基于消费者洞察、挖掘痛点, 以 2-3 个月为周期向市场推出新产品,在上市后观察消费者反馈进行升 级或停产,通过不断在市场试错寻找热销产品,提高正式推出产品的成 功率。基于市场洞察创新,韩国品牌打造了睡眠面膜(免洗)、BB(轻 薄、多合一)、气垫(轻薄、随身携带)等改良式新概念产品,引领潮 流。综上可以看到,相比于外资品牌,韩国本土品牌运行效率较高,快 返模式有利于加强消费者洞察、提高新品开发成功率。核心竞争力 2:韩国成熟 ODM/OEM产业链为
20、本土品牌崛起提供了土 壤,技术端在配方方面率先突破。成立于90年代的韩国Kolmar、Cosmax 目前为全球化妆品龙头代工企业,早期以 OEM 为主,后受益亚洲金融 危机产业链价值重构快速发展,以较高的研发费用投入以及产业链专利 合作,成功转向竞争力较强的 ODM 业务(占比约 95%)。目前 Kolmar、 Cosmax 合作客户约 500、600 家,韩国国内主要合作以性价比为主打的 大众化妆品龙头品牌 The Face Shop,悦诗风吟,爱丽小屋等,从产品供 应端支持其快返模式打法。另外从化妆品四类技能领域:原料、配方/制 造、检验/评估、包材/容器来看,配方/制造技术为韩国化妆品产
21、业最先 突破的领域,主因韩国代工厂在功效成分的稳定化、透皮吸收、功效持 续性等剂型技术研究上较为重视。核心竞争力 3:韩方概念原料开发以及特色韩方高端品牌打造。尽管韩 国企业在保湿、美白等原料开发有一定成果,但整体较外资品牌在原料、 皮肤医学等基础研究实力较弱。在此背景下,韩国企业着手挖掘韩方原 料概念、成立对应特色韩方品牌形成差异化,2019 年韩国化妆品产值 TOP10 单品中 9 个为韩方产品。其中雪花秀主打人参成分(1997 年正式 成立,前身为 1966 年爱茉莉太平洋推出的“ABC 人参霜”),后主打 宫廷秘方概念、选用人参/雪莲/鹿茸等名贵药材。目前雪花秀、后为韩国 TOP2 化
22、妆品品牌,2020 年韩国本土份额 5.5%、5.1%,报表端营收雪花 秀 1.6 万亿韩元(2016)、后 2.58 万亿韩元(2019)。从原料到讲好品牌故事,韩方概念品牌的成功可归因于时代背景以及消 费者诉求。雪花秀、后成立于 90 年代末、21 世纪初,当时世界范围内 正流行天然草药类化妆品,悦木之源(1990)、佰草集(1998)、相宜 本草(2000)也均成立于这一时期,时代潮流为韩方品牌成功打下基础。 此外,Asian J Beauty Cosmetol论文显示,在购买韩方化妆品时,韩 国消费者的前四位提及关键词为“配送”、“送礼”、“赠品”、“包 装”等外在、概念性需求,或与使
23、用者年龄较长有关,而韩方化妆品的 历史传承感以及宫廷风、套盒式包装与之匹配,顺应需求及消费场景建 立高端品牌形象;相比之下,中国消费者更务实,关注“评价”、“效 果”、“香气”等。此外,在新兴品牌借助单品牌店崛起下,本土龙头公司通过推出新品牌、 并购快速应对,同样捕捉到渠道红利实现份额提升。亚洲金融危机后, 消费者性价比需求、渠道价值重构催生单品牌店模式,Missha(2000)、The Face Shop(2003)等新品牌依托代工厂支撑和渠道红利快速崛起。 但以中高端品牌起家的本土龙头爱茉莉太平洋反应迅速,同期成立悦诗 风吟品牌,并推动已有彩妆品牌 Etude 向单品牌渠道转型,快速跟进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妆品 行业 专题 韩国 百年 发展史 制胜之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