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决战2025_布局新一轮汽车复苏的三阶段反弹.docx
《汽车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决战2025_布局新一轮汽车复苏的三阶段反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决战2025_布局新一轮汽车复苏的三阶段反弹.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汽车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决战2025_布局新一轮汽车复苏的三阶段反弹1 民生汽车投资时钟复盘本轮汽车股调整1.1 投资汽车股的“春夏秋冬” 通过类比库存周 期框架,我们用汽车行业年化销量增速和库存增速构建民生汽车投资时钟,并定义 被动去库(复苏期)为行业“春季”; 主动补库(过热期)为行业“夏季”; 被动 补库(滞胀期)为行业“秋季”,主动去库(衰退期)为行业“冬季”。汽车时钟的 意义在于令我们清晰地描述行业的周期位置,进而对不同“时区”采取相应的投资 策略。不同汽车时钟下的板块投资策略:复苏期为 40个月左右周期级别下汽车板块 确定的估值提升阶段,历史上几轮周期板块估值都发生确定性修
2、复,带来汽车板块 性配置机会;过热期汽车板块投资机会主要由业绩驱动,超额收益同样较为确定; 滞胀期主要是补涨滞涨阶段,超额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衰退期行业景气度持续下行, 主要是防范利润端不及预期风险,以及行业下行期流动性宽松带来的估值端潜在 上行风险。2012 年以来的朱格拉周期内三轮汽车周期投资策略各不相同。至 2012 年起 的本轮朱格拉周期由三轮库存周期(民生汽车时钟周期)嵌套而成,受行业成长性和周期性的匹配性影响,三轮库存周期各不相同:第一库存周期春夏秋冬“四季分 明”;第二库存周期“夏短冬长”;第三轮库存周期“春长夏短”,预计“秋长冬短”。1.2 本轮汽车股调整发生于“秋冬杂糅“期 本
3、轮汽车股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的大幅调整始于 2022 年年初。引发调整的直 接因素是年初“俄乌冲突”引发原材料价格上行的滞涨(秋季)预期及“疫情封控” 引发的行业萧条(冬季)预期。而实际上,汽车行业自 2021 年 1-4 月行业经历短暂的过热期(夏季)后, 已经进入本轮滞涨期(秋季)。但由于本轮周期受制于芯片供应压力,过热期(夏季) 和滞涨期(秋季)补库节奏及幅度被打乱,导致行业渠道库存普遍偏低,但也令行业的萧条阶段(冬季)去库压力较小。因此本轮汽车周期库存行为的异常令“秋冬” 状态较难区分,汽车行业自 2021 年下半年一直处于“秋冬杂糅”的阶段。具体看本轮汽车股调整分为两个阶段,2022
4、年一季度主要为“秋冬杂糅“阶 段的滞涨(秋季)阶段。2022 年 3 月乘用车行业批发销量同比-0.6%,无疫情的 中性假设下 3 月增速为 9.4%,分因子拆分来看,缺芯导致供给制约的滞涨因素和 疫情引发供应链中断的萧条因素对行业分别形成 5.4 和 4.6 个百分点的负向影响。 2022 年 3 月底,疫情在全国各地多点爆发,行业于 2022 年 4 月进入”秋 冬杂糅“期的萧条(冬季)阶段。2022 年 4 月乘用车行业批发销量同比-43.4%, 无疫情的中性假设下增速为 6.4%。分因子拆分来看,缺芯导致供给制约的滞涨因素和疫情引发供应链中断的萧条因素对行业分别形成5.3 和 44.5
5、 个百分点的负面 影响。从历史复盘来看,行业在秋季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均具不确定性,冬季绝对收 益的实现具不确定,无相对收益。复盘历史 2012-2015 年和 2015-2019 年的汽车周期,在秋季前者既取得绝对收益又有相对收益,后者绝对和相对收益均未产生。 而在冬季,两轮周期均未实现相对收益,前者取得绝对收益,后者未产生绝对收益。汽车行业在秋季利润增速呈“边际走弱“,估值端顶部震荡;冬季利润增速” 加速下行“,估值端除 2015 年大幅上行外,均系统发生收缩。汽车板块在秋季绝 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具有不确定性源于行业利润端周期见顶后仅边际性走弱;而行 业的估值端经过一轮周期中从复苏到过热的修复
6、后,呈顶部震荡态势。而汽车板块 进入冬季后行业利润端加速下行,板块均未获得相对收益,且除 2015 年较为特殊 外,其余汽车周期冬季估值均发生系统性收缩,因此冬季行业绝对收益大概率为负, 除非估值端受流动性影响,小概率发生周期下行阶段的上行。2 疫情影响下 2022Q2 及全年需求展望2.1 无疫情扰动下行业有望于 2022H2 走向新一轮复苏 结合民生汽车投资时钟,我们判断在乐观及中性假设下,预计 2022H2 汽车行业开启新一轮库存周期复苏;悲观假设下预计 2023 年汽车行业 有望开启新一轮复苏。2.2 两次疫情冲击对汽车投资时钟切换对比分析两次疫情持续时间和对行业的需求冲击程度有一定相
7、似性,参考2020 年疫 情,预计本轮疫情对行业影响持续期相当,大概率结束于 2022Q2,影响幅度小 于 2020 年。2020 年春节前后武汉出现疫情,随后在全国多地蔓延,从行业数据 来看,疫情制约产销时间为 2020 年 2 月至 4 月,持续时间约三个月,影响销量 约 210 万辆。2020 年 1-2 月销量同比-43.5%(预测值为-3.0%)、3 月份销量同 比-48.4%(预测值为-11.2%),4 月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行业同比-2.5%(预测 值+0.7%),疫情得到控制后行业供需逐渐“正常化”,5 月份开始持续到年底发生 了后疫情期的“赶工”现象,最终 2020 年全年需
8、求增速约-6%,和年初我们的预 测值相当。而 2022 年疫情引发供应链阶段中断,对行业需求的冲击主要发生在 4 月和 5 月,预计生产端随着上海疫情的逐步改善与复产复工的全面推进将逐步恢 复正常,同时随着购置税减免、汽车下乡以及各地政府采取的购车补贴等刺激性政 策的逐步发力,我们认为此次疫情对行业影响持续时间为 2022 年 4-6 月,且 4、 5 月影响最大, 6 月供需趋于“正常化”增速接近年初中性假设下的预测值。对 行业需求的抑制的持续期约 3 个月,和 2020 年疫情冲击相当;而影响销量约 120 万辆,影响程度弱于 2020 年。两次疫情发生在民生汽车投资时钟不同阶段:2020
9、 年疫情发生于本轮汽车复 苏期,复苏过程一波三折,复苏期变长;而此次疫情冲击主要发生在本轮周期的萧 条末期,仅仅加剧了本轮行业“冬季“的调整幅度。本轮汽车行业复苏期始于 2019Q4,武汉疫情令汽车行业于 2020 年 3 月确认复苏“夭折”,且随着疫情的 控制,于 2020 年 5 月复苏二次确认。而此次上海疫情发生于行业萧条末期,仅仅 加大了本轮汽车周期下行的幅度,对行业新一轮复苏节奏并无明显扰动。2.3 疫情对汽车时钟影响:2022Q3 新一轮复苏更为确定结合当前复产复工节奏和对当前行业需求回补节奏的判断,我们初步预计 2022Q2 乘用车销量同比-18%。目前吉林地区已经全面复产复工,
10、上海自 4 月 18 日正式推进复产复工,目前推进节奏基本符合预期。6 月 1 日上海将开启全面 复产复工,6 月份生产端将恢复正常。乐观假设下,行业下半年能对疫情造成的销 量缺口进行完全恢复,参考 2020 年需求回补节奏,预计全年销量同比+7%,与年 初乐观假设基本一致。中性假设下,我们预计需求回补会被部分抑制,全年销量同 比约 2.8%。悲观假设下,我们预计需求回补暂时无法实现,全年销量同比-6.5%。中性及乐观假设下,预计今年行业增速在 2.8-7%,疫情后的核心在于供给因 素制约缓解后判断需求回补的节奏。乐观假设下,供应有望快速修复,需求也能得 到充分回补,行业增速或将达到 7%;若
11、供给制约缓解较慢,需求不能有效回补, 中性假设下行业增速约为 2.8%。后疫情的重建背景下,三季度将开启本轮周期的 春季。行业进入汽车板块周期性的超配时区(基于景气度周期触底下,估值修复驱 动的超额收益阶段)。 此次疫情令新一轮汽车需求于 2022Q3 复苏更为确定。年初无疫情的情况下, 我们对行业的判断是:“乐观及中性假设下,预计 2022H2 汽车行业开启新一轮库 存周期复苏;悲观假设下预计 2023 年汽车行业有望开启新一轮复苏。疫情后无论 悲观、中性、乐观情景下,汽车行业将于 2022Q3 确认复苏。疫情后预计新一轮 汽车周期于 2022Q3 走向复苏将更为确定。3 布局新一轮汽车复苏
12、下的三阶段反弹3.1 投资复苏期汽车股:稳定的相对收益+波段式绝对收益复盘 2012 至今的三轮周期,复苏期内汽车板块的投资特征为:稳定的相对 收益+波段式的绝对收益。历史复盘来看,复苏期具有两个明显特征:1)复苏期 行业具有确定的相对收益;2)绝对收益具有典型的波段性特征。复苏期具有确定性的相对收益主要系行业周期触底下,板块估值修复所致。复 苏期是行业需求迎来周期拐点的阶段,核心是稳定的低基数效应下年化需求同比 增速趋势改善,复苏期的核心在于确认行业的拐点。结合历史复盘情况来看,复苏 期行业景气度底部确认,行业利润增速拐点确认,但修复弹性较弱,但板块的估值 弹性较大,汽车股估值于复苏期基于周
13、期拐点确立,把行业过热和滞涨期的利润作 为业绩锚定的对象。复苏期绝对波段特征明显源于行业的月频增速对复苏确认预期的强化或弱化。 复苏期板块的估值修复是基于对行业底部的确认和景气度上行的预期,月度同比 增速是对行业景气度监测的高频指标,在复苏期内月度同比增速的环比变化趋势 强化或弱化着复苏预期,令板块估值修复的过程和绝对收益呈现波段特征。3.2 当前为第一段反弹末期,Q3 有望开启最为确定的第二 段反弹,Q板块大概率震荡本轮汽车复苏始于 2019Q4,2020 年疫情令该轮弱复苏升级为阶段性强复 苏,并带来持续的“相对收益+绝对收益“;预计新一轮汽车复苏有望于 2022Q 3 确认开启,并产生板
14、块重大布局机会,鉴于疫情后新一轮汽车复苏于四季度斜率 未得到明显强化,2022Q4 汽车板块大概率发生“持续的相对收益+波段式的绝对 收益“。2020Q1 行业销量低于预期接近 200 万辆,Q2/Q3/Q4 回补缺口比例近 15%/39%/46%,需求回补导致行业由弱复苏变成阶段性强复苏。2022 年疫情发 生于本轮汽车需求萧条末期,疫情后新一轮汽车复苏的销量增速斜率于三季度得 到强化,四季度复苏预期或弱化,并带来历史上大概率的”持续的超额收益+波段 式的绝对收益“组合。预计新一轮汽车复苏下汽车板块开启三阶段反弹:5 月以来受到“疫情好转供 给正常化的预期“+”汽车稳增长政策出台“,开启第一
15、段反弹,当下时间随着汽 车板块风险溢价指数修复以及政策预期落地,第一段反弹或处于末期。鉴于行业目 前仍处于萧条末期,行业的复苏确认预计在 7 月前后发生,当下的反弹为板块受 疫情冲击后”疫情可控“+”汽车稳增长政策出台“带来的板块的估值修复(而非 基于复苏确认带来的估值修复),且从估值端来看,经过板块 5 月反弹当前行业估 值处于近三年的 80%分位,略高于 2015-2019 年行业在秋冬季节的高位;从风险 溢价来看,当前行业风险溢价约高于均值一个标准差水平,基本与 2015-2019 年 表现接近。因此在行业复苏期确认前,随着板块估值的提前修复及政策的落地,当 前的第一阶段反弹或已处于末期
16、。我们基于对过往汽车周期的复盘,以及行业复苏期内利润、估值、绝对收益及 相对收益的研究,认为疫情后汽车行业有望于 2022Q3 确认新一轮复苏。新一轮 汽车复苏下汽车股反弹分为三个阶段,迎来三个重要的投资时点:1)第一阶段(正在发生,或已处于末期):5 月开始至疫情控制,供需正常 化,稳增长政策落地带来热门股超跌反弹;2)第二阶段(三季度即将发生,建议 积极布局):中报预期明朗,复苏确认下早周期的汽车板块迎来“绝对收益+相对 收益“;3)第三阶段(或于四季度发生震荡):月频指标弱化带来复苏预期的波动, 迎来”波段式的绝对收益持续的相对收益“。4 下半年布局汽车股的三条主线4.1 主线一:复苏确
17、认过程中,早周期属性带来乘用车板块 与零部件蓝筹估值修复 行业刺激政策密集落地,助推汽车需求走向复苏。政策作为平抑行业周期波 动的中介,其出台时点和行业自身的景气周期有一定相关性,历史上看往往在行业 复苏拐点前后出台强刺激政策(2009 年 1 月和 2015 年 10 月我国实施 1.6L 及以 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对时钟衰退期向复苏期实现“助推式切换”。 而在行业景气度见顶后(滞涨期)实施排放标准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当前伴 随各地行业刺激政策密集落地,有望助推消费复苏加速来临。购置税减免财政杠杆效用大,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最强,是保障行业稳增长和下 半年需求复苏的有力抓手。我
18、们定义财政杠杆效应,即:财政补贴直接带动相关消 费金额和补贴金额的比例关系来表征政策自身的效用弹性。2009-2010 年的政策 刺激主要由四类:减购置税、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节能车补贴。通过比较我 们发现购置税减免和节能补贴政策的财政杠杆最大,但通过购置税减免拉动的汽 车消费额绝对金额更大,因此购置税减免是”稳增长“最有效的政策工具。交强险 数据显示, 2021 年国内市场中单车价格在 30 万元以下(不含增值税)、排量在 2.0L 以下燃油车销量为 1551 万辆,约占总上险量 77%。若以 2021 年符合标准 的乘用车销量为基准,假设均价为 15 万元,本次为期 7 个月的购置税减
19、半政策对 应的财政补贴金额为约 600 亿元,和 5 月 23 日国常会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 600 亿元相符。本次购置税减免政策绝非大水漫灌,而是在阶段性稳增长诉求提升下的 精准投放、有效拉动汽车需求对冲疫情的冲击,并不会影响电动车中长期趋势。“稳增长“在疫情冲击下阶段性重要性提升,但汽车潜在需求增速中枢已进 入 2%-3%的”新常态“,未来产业的趋势电动智能化转型带来的结构优化。伴随 着汽车产业在亚洲的迁移,参考日韩两国乘用车产业渗透率变化趋势,当乘用车行 业渗透率突破 10%的阈值,由 10%向 30%快速普及时,行业的复合增速中枢在 2%-3%平稳。中国于 2011 年行业进入了快速普
20、及期,我们预计未来总量需求增 速中枢或将长期维持在 2-3%水平。但 2021 年电动车渗透率首次突破 10%进入 快速普及阶段,从当前存量车型来看,电动车占比任处于低位。我们判断在总量需 求增速平稳背景下,结构性存量车型的智能电动化转化将成为行业的确定性趋势。疫情冲击后新一轮汽车复苏将更为确定,预计 2022Q3 汽车行业开启新一轮 复苏,汽车板块有望迎来复苏期的重要配置时点,拐点预期下产生估值修复的强贝 塔机会。疫情后无论悲观、中性、乐观和情景下,汽车行业于 2022Q3 均将确认 复苏,汽车有望迎来板块性配置机会。复盘三轮汽车周期,汽车板块于复苏阶段均 取得确定性相对收益。复苏期内估值修
21、复是相对实现相对收益的核心,而估值修复 的逻辑源于在周期触底的预期下,早周期的汽车行业估值逐渐锚定新一轮周期过 热及滞涨期的利润,并带动早周期的乘用车板块和零部件蓝筹公司基于库存周期 维度的估值切换。4.2 主线二:智能座舱,像消费电子一样快速迭代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共同构建汽车智能化。全球汽车市场进入存量竞 争时代,智能化重塑汽车产品差异化,座舱智能为核心赛道。座舱由座舱电子和座 舱内饰构成,座舱电子和内饰智能化为核心发力点,共同实现座舱人机交互,同时 与智能驾驶交互作用,最终实现人机共驾。智能座舱单车价值量稳步提升。智能座舱成为短期内车企实现产品差异化且 投资回报可观的方案。汽车由硬
22、件定义转为软硬件共同定义。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 断升级,对车载场景、功能和服务的需求将大幅增加,对产品迭代提出了新的诉求。 罗兰贝格数据显示,电子电气架构改变带来的硬件与软件的价值提升(约 510 美 元)、IVI 系统和互联互通系统(约 230 美元)将成为未来 5 年的价值高地。4.2.1 交互多样,多屏联动释放总体市场空间 座舱多模交互助力汽车实现全场景智能化。人机交互不仅可以提升用户心理 安全、提升驾驶体验,同时人机交互与自动驾驶共同打造以人为本的驾驶闭环,实 现全场景整车智能,推动汽车智能化快速升级。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HUD、流媒体后视镜等产品渗透率 将会稳步提升。各
23、产品单车价值量预测:车载信息娱乐系统、驾驶信息显示系统、 HUD、流媒体后视镜等产品随着智能化的更新换代会带来单车价值量的增加, 2025 年智能座舱主要产品规模可达 1070 亿元左右。4.2.2 架构迭代,座舱域控制器空间高速增长智能化驱动 E/E 架构向域控制器升级。分离式:座舱内各个 ECU 是完全分离 的,互不通信,且算力较低,只能实现较为简单的逻辑功能;分域式:不同等级的 控制域与仪表域在功能上能够实现一定的交互,但是二者在硬件上仍然是相互隔 离的,由各自的 ECU 所控制;集中域式:用一个主控芯片来实现座舱内所有部件 的控制,同时对不同安全等级的部件实现相互隔离。预计 2025
24、年全球座舱控制芯片 1300 万套,其中 SoC 渗透率复合增速将高 达 30-44%。据 ICVTank 预测,至 25 年全球出货量预计达 1300 万套;据盖世汽 车预测,我国 2025 年出货量达 528 万套。多核 SoC 为未来座舱主控芯片的主流。 同时技术解决方案呈现多样化,如车机主控芯片+MCU 兼顾安全方案以及集成式 的座舱域控制器方案。域控制器赛道参与者众多,多数域控制器企业均选择与高通等消费电子芯片 龙头合作布局域控制器。高通座舱域控制器芯片具有高算力的优势,符合当前软件 定义汽车趋势下的硬件预埋设计理念。4.2.3 消费升级,车企重塑第三生活空间 空间与个性升级成重塑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汽车行业 2022 年中 投资 策略 决战 2025 布局 一轮 汽车 复苏 阶段 反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