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白皮书:破解迷思_探索高质量银保发展新模式.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保险行业白皮书:破解迷思_探索高质量银保发展新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行业白皮书:破解迷思_探索高质量银保发展新模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保险行业白皮书:破解迷思_探索高质量银保发展新模式第一章 放眼全球:银保渠道引领增长,国际巨头持续发力银保业务起源于欧洲,并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海外领先银保合作案例通过银行与保险公司的“双赢”合作关系,成功赢得客户及市场认可。借鉴领先国际经验对我国银保业务发展将大有裨益,麦肯锡对全球银保市场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重点总结了全球领先银保合作的成功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为我国银保业务高质量转型提供思路。1.1 全球银保渠道整体增势稳健,但区域性差异显著过去近10年,面临来自新竞争者挑 战、监管环境趋严、客户行为变化等多重冲击,全球保险业规模、收入和 盈利增长承压。尽管如此,在诸多主流分销渠道中
2、,银保渠道仍实现了稳 健增长,并明显高于保险市场平均增速。20122019年,银保渠道不同 种类产品的保费收入增速均超过其 他渠道,寿险产品优势尤为明显。全球银保渠道整体保费规模呈现积极增长趋势,但不同地区在发展进程和增长贡献上存在较大差异性。欧洲作为银保业务发源地,主流保险机构长期以来均将银保作为重点战略渠道。欧洲寿险产品的整体银保渗透率长期维持在约35%以上。在主要市场中,近半数银保渠道渗透率超过50%。近年来,欧洲银保 非寿险市场采取签订战略分销协议的比例略有上升。相比欧洲成熟市场,亚太地区的银保渠道尚处于快速发展和变化阶段。2012年2017年是银保快速发展期,银保渠道在亚太保险市场的
3、渗透率保持在35%的水平,整体规模的年化平均增速达到5.2%。但最近几年,由于客户不断向数字化渠道转移,保险科技新玩家频频涌现,试图以数字化和金融科技等创新商业模式抢占市场。与此同时,以中国市场为代表的监管机构通过逐步调整政策,引领银保业务回归健康发展道路,亚太地区银保渗透率一定程度上有所 下滑。1.2 三大主流模式,在中长期打造稳健的银保战略合作基础建立中长期稳健的战略合作关系是银保合作“双赢”的重要前提。随着银保双方持续提升合作深度和稳定度, 并打造定制化服务,逐步形成了新的银保市场发展格局“银行控股”、“合资公司” 和“战略联盟”三种模式,颠覆了传统银保渠道开放式、无差别代理销售的粗放式
4、发展模式。一、银行控股模式银行集团全资或控股模式下,通常将保险子公司定位为服务于母行客群的保险产品中心,全面融入银行综合金融营销服务体系, 原则上,在母行合作的各家保险产品供应商 中,保险子公司拥有集团战略优先级。相较其他模式,银行控股模式“一体化”程度更高,“银”“保”统一品牌形象与价值主 张有助于提升市场影响力、赢得客户信赖, 同时在系统数据互通、全渠道联动、经营管 理协同等领域实现深度合作。二、合资公司模式在合资公司模式下,银行与保险公司作为股东建立了中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效整合 双方在客户资源、渠道布局、产品创设、技术数据等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全球保险 巨头在进入新市场过程中,往往
5、采取合资公司模式,该模式有助于赢得监管当局认可、 建立本地专业能力,并快速对接合资股东银 行的渠道网络和客户资源。三、战略联盟模式“银”“保”双方通过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开展全面合作,保险公司通过战略费用投入换取合作银行渠道的独家保险销售权;银行在获得高确定性佣金收入的 同时,可以与保险公司在定制化保险产品货架、专业营销团队建设、数字化与全渠道融合、风险合规管控等领域实现突破。1.3 五大成功要素,全面释放银保业务价值潜力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建立中长期稳定的银保合作关系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根据 全球领先银保合作的成功经验,“银”“保”双方需要把握五大成功要素, 全面升级“银保一体化”价值主张,实现
6、 “银行、保险和客户”三方共赢。成功要素一:“共同产品定制” 高度聚焦战略合作银行战略客群的真实需求,打造定制化保险产品 和解决方案深入理解银行客群特征和真实需求,打造定制化银保产品和解决方案,是领先险企在开展银保业务中的成功要素。在长期合作基础上,保险公司聚焦银行战略客群和战术客群,以中长期发展视角在产品创设和产品营 销领域重点投入,在协助银行满足客户保障 需求的同时,也为自身创造价值。成功要素二:“整合客户旅程” 以银行客户为中心,全面重塑银保 业务全渠道客户旅程,由“银”“ 保”共同打造极致客户体验疫情进一步加速客户行为线上化和数字化 的趋势,全球的银行均不约而同地选择在数字化转型领域发
7、力,全面升级线上/远程渠 道的交互体验,并与物理渠道协同形成全渠 道、立体式的覆盖模式。相较其他银行产品,保险产品在“客户教育、 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方面流程更长期、更 复杂,导致涉及“银”“保”双方共同完成的 客户旅程极易产生“断点”。针对此项痛点,领先的保险公司在发展银保业务过程中,已 经开始积极与银行共同设计开发客户旅程, 打通“线上+远程+线下”全渠道,从客户视 角全面重构保险业务客户旅程,实现客户教 育、营销引流、产品购买、核保理赔、增值服 务等关键旅程“一体化”,进而凭借极致的 客户体验制胜银保市场。成功要素三:“数据洞见共享” 深化“银”“保”双向数据分析 和洞见共享,围绕银保业
8、务价值链 推进大数据用例的规模化应用多年以来,保险公司普遍通过数据洞见升级 承保风控能力,而领先的保险公司也已经着 手沿着银保业务价值链,积极推进大数据 用例的规模化应用,旨在彻底重塑银保业务 发展模式。这些保险公司与合作银行充分 共享客户数据分析洞见,在精准识别客户画像和保障需求的基础上,从前端、中端和后端共同开发大数据用例,进而全面提升 银保业务各大核心环节的成效,包括产品创 设、营销宣传、销售管理、运营效率和客户体 验等用例。成功要素四:“一体化团队协同” 共同构建专业化银保团队,在 各管理层级建立“一体化”管理协同机制在银保深度合作前提下,保险公司打造“银 保一体化”分层覆盖模式,高效
9、赋能银行前 中后台团队。此类保险公司通常会指定高管 统筹与战略合作银行的全面关系,组建专职 产品管理、核保理赔、客户服务、全渠道经营和信息科技团队,并在充分听取银行渠道 意见的基础上,共建专业化一线营销支持团 队,为银行分支机构提供专业培训、营销支 持等赋能工作,进而与合作银行在各管理层 级建立起“一体化”管理协同机制。成功要素五:“生态场景共创” 聚焦与保险业务高度相关的养 老、健康、教育生态场景,共建银保 业务“二次增长曲线”与其他客户触点多的行业相比,保险行业缺 乏与客户的互动机会。因此,领先保险公司在与银行合作过程中,积极利用自 身资源禀赋,聚焦高关联性的养老、健康、 教育、出行等生态
10、场景,共同打造与目标客 群高频互动的营销服务场景,推动“银” “保”双方的“二次增长曲线”。第二章 把脉国内银保市场发展趋势与机遇2020年,国内银保业务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但影响相对有限。回顾全年,国内寿险银保业务整体发展平稳,原保费收入回归万亿水 平,较2019年更是大幅增长12.6%。国内银保产品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业务品质不断提升,行业健康发展势头初显。麦肯锡深入发掘市场“三变”客户需求与行为变化、银行经营策略变化和银保发展模式变化,评估中国银保业务发展潜力,进而提 醒银保从业者,银保业务高质量转型已箭在弦上,不得不发。2.1 国内保险和寿险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银保渠道潜力不可小觑20
11、11年至2019年,中国保险市场总保费以年化15%的增速保持快速 增长。截至2019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 第二大保险市场,保险业原保费收入 总计达4万多亿元人民币。在人口老龄 化、预期寿命延长、保障理念深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预计中国保险市 场将在疫情后重整旗鼓,未来5年保持约10%的年化增长率。预计到2025 年,中国保险市场规模可达约7万亿, 其中寿险市场规模将超过5万亿。与此同时,在保险回归保障的监管导向下,国内寿险市场增长质量也在显著提升:2020 年业务同比增长10.9%1 ,业务结构持续调 整,投资型产品占比显著下降、保障型产品 市场份额一度高达50%,普通寿险及健康 险业务增长较快,
12、增额终身寿险和年金险已 成为市场主流产品。但对比欧美等 成熟市场9%12%的保险渗透率,中国市场 目前保险渗透率仅4%,蕴藏着很大增长潜 力。麦肯锡认为,未来5年,中国寿险市场规 模将以10%的年化增速快速扩大。此外,拥有海量客户基础和主账户关系的商业银行,将在财富管理业务加速突破的同时,成为最重要的分销渠道。数据显示,国际领先银行在超高净值、高净值和富裕客群的保险渗透率高达30%,而我国大部分银 行的中高净值客群保险渗透率仅约3%5% ,差距明显。若未 来我国银保渗透率翻番至约6%10%,将意味着银保市场高价值产品规模翻倍。2.2 客户、银行和险企“三变”,驱动银保业务加速变革近年来,客户财
13、富需求与交易行为变化、银行 业务战略方向变化和险企银保业务发展定位 变化,共同推动了中国银保市场快速变革。麦肯锡认为,国内领先险企需要将“打造高质量银保发展模式”提升到全公司战略高 度,清晰理解银保市场孕育的战略性发展机 遇。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围绕“三变”,及时 为银保业务高质量发展转型“谋篇布局”, 助力下一个5到10年规模与价值双增长。一、客户在变:保障与投资需求上 升,数字化渠道接受度提升随着个人财富快速积累,尤其是一部分中高 净值客群逐渐步入筹备养老和财富传承阶段,他们的财富规划需求将大幅提升保险产 品配置需求。在个人财富产品配置方面,麦 肯锡预计,保险产品将在未来保持12%的年化增
14、速,仅次于于基金与股票。银行客户的 保险产品需求也将顺应潮流,从传统储蓄替代,转为全方位投资保障的综合解决方案。而在品牌形象、服务体验、产品 结构和专业团队等领域具备竞争优势的保 险公司,将有机会与银行通力合作,充分享 受银保业务高质量增长红利。二、银行在变:零售业务转型成为 行业共识,三大转变助力银保发展过去10年,中国银行业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发 生变化,区域性银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数 据显示,过去5年城商行整体增长迅速,资 产规模年增速13%。尽管城商行的零售业务转型起步较晚,但凭借其在网 点下沉、本地关系方面的优势,领先城商行 近年来零售业务增速和占比显著提升,部分 头部城商行已经堪比股份
15、制银行规模。与此同时,领先股份制银行纷纷引领“零售转 型”和“数字化转型”,深耕一二线核心城 市的中高净值客群,财富管理业务发展速度和质量均取得明显进步。国有银行尽管整体 增速放缓,但凭借品牌信誉优势和庞大对公 客群基础,仍享有零售客群主办行占比最高 的核心优势。在诸多变化中,中国零售银行业 务的以下三大变化将给银保业务发展奠定 坚实基础:转变一、大财富管理业务成为未来银行发展主旋律过去10年,中国银行业经历宏观经济放缓、 利差持续收窄和资产质量承压等多重挑战, 零售业务转型发展成为业界破题的主要方向。零售银行已成为中国银行整体收入池 增长的关键动力,中国零售银行总体营业收入已经从 2015年
16、的1.6万亿人民币提升到2019年的2.6 万亿,年复合增长率达11.9%,高于行业整体 8.9%的增幅。在十四五期间,大财富管理业 务成为驱动银行深化转型、零售业务升级的 主旋律,银保业务中长期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转变二、加速从“产品销售”向“客群经 营”转型理财净值化、优质资产荒等外因加剧各银行 产品同质化,仅靠单一品类拳头产品拓展和 经营客户难以为继。国内领先零售银行纷纷 践行从“产品销售”向“客群经营”转型,基 于战略分层和战术分群打造差异化价值主 张和解决方案,以满足零售客群多元化、一 站式财富管理需求。而保险产品价值主张可以帮助银行贯穿客户生命周期的各主要阶 段,凭借较长的保单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保险行业 白皮书 破解 迷思 探索 质量 发展 新模式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