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军工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docx
《军工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军工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工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军工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docx(6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军工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军工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一、2021 年军工行业上涨 11.17%,实现年线三连阳在“十四五”首年,军工行业即展现出极高的景气度,关注度也显著提升。2021 年全年上涨 11.17%, 行业涨幅第 15;实现年线三连阳,并连续三年跑赢上证综指,2019 年以来上涨 123.22%。2021 年,军工行业涨幅前十名分别为:西仪股份、卫士通、新雷能、中兵红箭、昊华科技、天宜上佳、 富士达、景嘉微、振华科技、华测导航。跌幅前十名分别为:ST 凯乐、天微电子、国瑞科技、恒宇信通、 红相股份、天箭科技、航天发展、纵横股份、盟升电子、中国软件。2021 年,军工行业共有 49 家
2、上市公司在年中创出盘中价历史新高(剔除次新股和北交所公司)。二、“十四五”首年即大年,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2021 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即突破了过去五年计划前松后紧的发展规律,首年即大年,开局即 决战,起步即冲刺,全行业呈现出需求高度旺盛时不我待,供给高度紧张如火如荼,国企改革机制焕发内 生性活力,民企开足马力抢抓历史性机遇。供给侧与需求侧共同支撑着我国军工行业的持续高景气。我们将时间尺度聚焦在“十四五”,军工产业 的发展主脉络和核心逻辑可以进一步细化。首先,需求侧的核心逻辑可以总结为对武器装备“质”与“量”的需求快速提升。在“我国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强国必须强军,
3、军强才能国安”的强军梦背景下,十九大提出了国防和 军队现代化三步走蓝图,已经明确规划了三大阶段性重要目标,即:2027 年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及本世纪中叶(2050 年)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供给侧的核心逻辑则在于军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军工央企“十四五”发展主线在于:十大军 工央企的“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 2020-2022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重点围绕企业、业务、管理和市场 化四个维度的改革以及提质增效等举措。民参军企业的发展主线在于:在主机厂“小核心,大协作”的发 展思路下承接产能转移,依靠市场化灵活机制,积极扩产快速发展。军
4、工国企和民参军企业,二者将构建 成融合一体的军民共同建设、优势互补、快速发展的供给侧局面,实现军工产品品质/质量的提升,产能/ 产量的提升,一齐推动军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仅仅是军工行业全面扩产的早期,仅仅是实现“2027、2035、2050”三个重要目标的开始,仅仅 是军工行业黄金时代的序幕。站在当前时点看“十四五”及未来,军工行业有望迎来的是一个成长和价值 兼备且景气度持续提升,高景气增长预期不断被巩固、兑现验证并强化的新时期和大时代。2.1 “十四五”需求侧: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方能国安在中国梦与强军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强军目标的推动下,“十四五”军工行业的发展将按照 国
5、防和军队现代化三步走发展蓝图,基于纲要等政策指引,通过装备建设及军队建设两大途径实现, 表现出来的将是对武器装备“质”与“量”的需求快速提升。2.2 “十四五”供给侧:历史性机遇,高“质”“量”发展在 2021 年的策略报告中,我们详细论述了军工行业供给侧的四个变化,即: 供给主体:军工国企通过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民参军企业困境已过,成长天花板大幅抬升, 并因其规模的低基数,表现出更大的业绩弹性; 供应链:加强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完善性,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的“卡脖子”短板问题,确 保产业安全和战略主动; 产能:当前处于产能扩张早期,预计民企扩张意愿更强、扩张速度更快,成为行业快速扩产的
6、重要 力量,国企将在关重件业务上承担主要角色; 资金支持:军费中的装备费持续支持;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有效补充。 今年我们对供给主体、产能以及资金支持中的资本市场变化做出进一步的探究。本节先对军工行业供给主体中的国企进行深入分析,而民参军企业由于与产能变化密切相关,详见第三章,资本市场的变化详 见第六章。十大军工央企是军工行业供给侧的“国家队”主力,同样也是军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引领者。我们认为, 十大军工央企的发展主旋律将围绕“十四五”规划,而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攻坚收官的 2022 年,央 企改革也势必将对军工央企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阶段性影响。2.3 “十四五”开门红:首年即大年,年年皆丰年
7、军工行业的需求侧及供给侧变化均朝着“质”“量”提升这一核心相向而行,“十四五”首年即迅速开花结果。 增长提速,业绩跃升“十四五”首年前三季度核心军工上市公司(我们选取的 54 家军工业务突出的核心企业)收入增速出 现明显提升,归母净利润则延续了“十三五”末的高速增长,反映出了“十四五”首年即大年,军工企业 的收入体量和盈利能力均出现快速增长。 合同负债与预收款激增“十四五”首年三季度末核心军工上市公司合同负债与预收款项合计出现阶跃式提升,达到 824.99 亿 元,同比 2020 年年末增长 173.93%,也较“十三五”首年(2016 年末)增长 8 倍以上。同期合同负债与预 收款项占营收比
8、例也出现明显提升,由“十三五”的 13%左右提升至 50%以上,预计将在逐步兑现至军工企 业利润表中。值得一提的是,2021 年三季度末,有 7 家军工行业上市公司,位居高端制造行业(包含机械 设备、国防军工、电子、电气设备、汽车、交通运输、通信等行业)中的合同负债与预收款项占营收比例 前 15 名 经营现金流净额近年来首次扭负为正军工行业一般具有明显的季节特性,企业在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往往呈现负值,在第四季度才能 有所改善,这一点从“十三五”核心军工上市公司合计经营现金流净额均为负数且数值较大即可看出。而 在“十四五”首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三季度即实现了首次扭负为正,充分表明了军工行业整体
9、账期有所缩短,运营质量明显提升,也为“十四五”未来几年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器装备采购需求显著提升,较 2020 年翻倍根据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的招标采购公告统计,2021 年全年采购公告数量达 66860 次,较 2020 年全年翻倍。三、量、价、效三因素共振,军工行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经过几十年的投入,军工行业已基本具备“内循环”的技术基础和物质条件,未来 10 到 15 年将是武 器装备建设的收获期和井喷期。“十四五”时期,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变化正有力支撑着行业高景气发展,特 别是在量、价、效三个维度上,军工行业正在发生着深层次的变化,整体呈现出以量换价、以效创利的健 康良性的行
10、业生态。 量:需求端高速增长,而军品以销定产特性,导致需求传导至供给存在一定滞后,行业短期出现 产能瓶颈。2021 年,军工全行业范围扩产,行业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为“十四五”高增速打好基础做足 准备。 价:在订单放量的基础上,军品采购机制进一步优化,通过强调精益化管理,提高军费使用效率, 而这也引发了市场对军品价格的担忧。我们认为,军品生产重在保质保量保交付,量升带来的规模化效应 将很大程度抵消产品降价的影响;同时,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仍将享有较高的议价权。因而,我们判断, 军品价格或为略降、缓降,目标为提高军费使用效率,长久看将有利促进行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效:行业进入良性发展快车道,提质
11、增效、高质量发展是军工央企、民参军企业共同的追求和目 标。从军工央企维度看,两利四率考核指标的指引,聚焦主业、注重研发与总装、开放社会化协作,股权 激励力度加大等措施,均有利于激发企业内生活力,发挥产业链链长引领作用。对于民参军企业而言,受 益于参军门槛降低,配套层级提升,迎来发展红利期,从小而美逐步走入规模化、专业化发展。3.1 量:大规模、快速扩产周期伊始3.1.1 “十四五”开年,下游需求迅速提升、军工行业产能出现瓶颈下游需求迅速增长的同时,行业短期出现了一定的产能瓶颈,其主要的原因可从军品产品特性、产业 特点、生产主体来看: 产品特性-以销定产,需求向供给传导存在滞后:下游需求传导至生
12、产供给端出现滞后,现有产能 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 产业特点-相对封闭,专业化分工程度不够:军工行业由于其特殊性,较为封闭,人才、设备、信 息、资金等资源难以根据市场化规律流动。 生产主体-军工央企占据绝对主力,社会化产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此前民参军门槛高,配套层级 低,参与者较少,导致了产能扩建的承担主体主要是以军工央企为主的国有企业,但是由于国有企业主要 依赖技改资金投入等手段,力度相对有限,也难以精准和及时,且存在产业链扩产不均衡,导致影响全产 业链整体效率。在各军工集团的 2021 年三季度运行会上,曾多次出现保交付的说法,也侧面印证了军工行业短期供 给与需求不匹配。3.1.2 中上
13、游密集募资、启动扩产,备战“十四五”军工行业的产能提升过去多依赖于国家财政支持或技改投入,计划性较强,难以及时适应和响应短期 急需,而实施主体以军工央企为主,社会化资本参与较少,民营企业扩产意愿不强,扩产能力也不足。随 着政策对直接融资的支持鼓励,以及注册制大幕拉开,军工行业扩产迎来了有源之活水。从军工企业募集资金的规模和次数来看,2021 年军工企业新一轮扩产周期已然启动。我们统计了 2016 年至 2021 年军工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情况(统计口径为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披露预案的公司,为还原 军品扩产情况,我们剔除补充流动资金及投入民品的部分),可以发现,募资公司数由 20
14、16 年的 27 家增 长至 2021 年的 41 家,其中,2021 年军工行业上市公司的募资资金总额已达 415.81 亿元,超过了过去四 年募集资金之和,其中 82%采用定增形式募集,新一轮扩产周期已经正式启动。从募集资金的项目投向来看,2020 年以来,多个航空航天细分产业的中上游企业配套企业密集推出了 对应的扩产计划,也印证了“十四五”航空航天产业下游需求的增长提速。其中,元器件、材料、机加/锻 铸造等领域相关公司的产能建设和释放进度不仅是影响对应细分产业发展的关键点,更是市场投资者的聚 焦点。3.1.3 本轮扩产周期预计在 2023 年到 2024 年陆续达产募投建设周期和扩产幅度
15、方面,基于军工材料、航空机加/锻造的产能及产值情况,我们判断本轮扩产 的建设期将在“十四五”末前完成,在此过程中产能有序提升,到 2023 年、2024 年产能有望得到充分释 放。 军工材料领域“十四五”期间军工材料产能及增速预测。可以看出,到 2025 年,高温合金产能预计约 4.37 万吨,较 2021 年增长 157.06%,年均复合增速为 20.78%;碳纤维产能预计约 3.35 万吨,较 2021 年增长 210.19%,年均复合增速为 25.41%;钛合金产能预计约 7.15 万吨,较 2021 年增长 138.33%,年均复合增 速为 18.97%。 航空机加/锻造领域自 202
16、0 年起,多个航空机加/锻造领域上市公司先后启动了产能提升计划,锻造领域如中航重机、三 角防务、航宇科技、派克新材,机加领域如爱乐达、通达股份(成都航飞)等均有产能在建,以把握市场 先机。到 2025 年,锻造产值预计约达到 15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4.22%; 机加产值预计约 5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9.38%。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本轮军工行业扩产是对“十四五”新一轮军工景气周期的充分准备,而社会资 本参与军工的扩产反映了资本市场对军工的关注度和认可度进一步增强,将极大提升军品产能提升的效率 和速度,也为军工行业走向市场、走向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3.2 价:以量换价,价格略
17、降、缓降,利润率相对稳定随着军品定价机制的改革,以及订单放量,市场对军品价格格外关心,提价、降价还是补价,每每“甚 嚣尘上”,甚至成为影响公司股价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军品价格管理涉及各种复杂因素和特殊情况,我们认为,新的定价机制将会不断健全完善。 军工行业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军费,若要保证武器装备数量、质量同时获得全面提升,提高军费的使用效率 是必经之路。2019 年新的军品定价议价规则颁布对军品装备的采购定价原则和程序进行修改,由原来“定价成 本+5%的利润”修改为“定价成本+5%目标价格+激励利润”(其中激励利润为定价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按 一定的比例计算)、“竞标定价”及“询价定价”等方式。
18、同时,明确提出“采购议价”的概念,在各个采 购方式中引入议价环节与机制,以达到控制装备价格的目标。这其中,军品定价方式的改变集中体现在从 “单一模式”向“多种模式”、从“事后定价”向“事前控制”、从成本加成法向采购价加成法转变。在 2021 年 8 月,陆军装备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 提出“要加快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最优;列装使用环节要统筹降价”。由于保军是军工行业的第一要务,不会追求绝对的经济性,所以会出现部分产品提价,部分产品降价, 部分企业赚钱多了,部分企业赚钱少了,
19、长期来看,影响的是竞争格局,提升的是行业效率。对于军品价 格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武器装备质升量升是首要目标,价格或为略降、缓降。与此同时,军、民品本质不同,用民品逻辑,如医药集采等,去理解军品,显然是不适用的,是脱离 本质的张冠李戴。理由有二: 对于军品,“保军”是第一要义,“保军”需“保质”、“保量”、“保及时交付”,这就导致,绝对不 可能出现,以降价为目标导向。不合理降价或价格战,带来的供应体系破坏,以及军品质量的下降,如此 后果是难以承受的,绝不可能以降低质量为代价换取假性低价。质不高,量不足,交付不及时,这同“练 兵备战”的军队方针是相违背的; 纵然未来 10 到 15 年将是武器装
20、备建设的收获期和井喷期,但是军品相比民品,毕竟还是“多品 种、小批量”,如同样是飞机,波音 737 系列已生产上万架,而军机单个型号与其有数量级的差异;因此, 军品不可能具有民品一般的规模化优势,成本和利润的压缩空间也都是有限的。总体来看,我们的判断如下: 当前还处于供需双方动态博弈阶段,部分军品出现一定程度降价是可能的,也是合理的,这也是军 费使用效率提升追求的结果之一,但大概率是价格略降、缓降; 随着军品订单的迅速放量,由于规模效应,将会出现良率提升、边际成本降低、利润率提高的现象, 因此价格的降低是可以通过军品放量得以补偿的,我们预计,军工企业的利润率将保持相对稳定,不易出 现较大幅度的
21、下降; 部分单一客户、单一品类的公司,短期价格和利润率有突变可能; 长期来看,影响的是竞争格局,提升的是行业的整体效率。有核心技术、议价能力强、成本控制好 的企业将会长期受益,中上游企业的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步提升。3.3 效:央企聚焦高质量发展,民企走向规模化专业化3.3.1 军工央企:利润率逐步提升,为业绩提供弹性军工央企是军工行业供给侧的“国家队”主力,也是军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引领者。“十四五”期间,十 大军工央企发展路径依托于通过深化改革,实现军工产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由中办国办出台的国企改 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 年)以及十大军工央企关于“十四五”的发展规划有望成为军工央企“十
22、四五”期间发展的两大主线,助力军工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3.3.2 民参军:量升、质升、配套层级升,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民参军企业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随着自主可控、的推进,“小核心、大协作”体系的确立、 以及民参军的门槛降低,民参军企业市场空间显著增加,配套层级不断提升,成长天花板大幅抬升。自主可控,海外向国内转移。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高端技术 封锁、产品出口管制,倒逼自主可控大发展,促使一些进口产品。原本对外依赖产品存在一定技 术壁垒,而民参军企业可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打破技术封锁,在某些领域形成优势,占据市场份额。这种 海外产能转移国内,给民参军企业带来较大的发
23、展动力和市场空间。聚焦主业,国企向民营转移。聚焦主业是近几年军工央企主要发展重心之一,在 2019 年 12 月 24 日 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中,再次强调了做强主业和专业化整合的重要性。而随着军工央企主业的不断聚焦, 一些配套业务将逐步剥离,转移给具有较好成本控制的民营公司,同时“小核心、大协作”逐步成为了军 工企业的战略定位,为民参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增加了民参军企业配套业务的市场空间。军队停止有偿服务,军内向产业转移。随着军改的推进,军队逐步停止有偿服务,一些军队体制下 的科研院所、高校科研机构着眼备战急需,着力开展基础前沿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致使一些生产任 务委外给产业,给予了民参
24、军企业发展的机会。“四证合三证”,民参军门槛降低。2017 年 2 月的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党委扩大会上,明确提出“降 低准入门槛,实现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与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两证融合管理,实现两 证合一”,即原军工“四证”变为“三证”,于 2017 年 10 月 1 日正式实施。军工门槛的不断降低,有利于 更多民参军企业加入军工配套制造行列,增加民参军供给。此外,2021 年 6 月,国务院发布的通知将保密 资格由三级调整为两级,取消三级资格。此举将有望提高原三级保密企业的配套深度,承担更高机密等级 业务,增加民参军配套市场空间。从 2021 年业绩表现来看,民参军企业的生存空间已得到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军工 行业 深度 研究 报告 迈入 质量 发展 快车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