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中美CAR~T产业链比较研究.docx
《医药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中美CAR~T产业链比较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药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中美CAR~T产业链比较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药行业专题研究报告:中美CART产业链比较研究一、美国:CAR-T 疗法横空出世,肿瘤治疗迎来变革CAR-T 行业几经波折,近年迎来发展曙光CAR-T 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 cell,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是经过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的 T 细胞,其可以通过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细胞的表面抗原,杀伤肿瘤细胞。 随着近年来肿瘤免疫学研究的日益深入,肿瘤的免疫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CAR-T 疗 法作为新型肿瘤细胞免疫疗法的代表,对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展现出极佳的治疗效果。CAR-T 细胞疗法的工艺流程主要包含以下 4 个步骤:1)T 细胞的分离与富集;2)利用
2、 病毒在 T 细胞上表达特异性的嵌合抗原受体;3)CAR-T 细胞的体外扩增;4)检测合 格的 CAR-T 细胞产品回输到病人体内。从结构而言,嵌合抗原受体(CAR)包含三个 部分,分别为:1)胞外结构域(识别抗原);2)跨膜结构域;3)胞内结构域(抗原信 号细胞内传导)。CAR-T 疗法历史悠久,近年来展示出不凡的血液癌治疗效果。CAR-T 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 年,Gross G、Waks 与 Eshhar Z 教授首次提出了嵌合抗原受体(CAR)的概念,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成熟,在 T 细胞表面表达特定的嵌合抗原受体成为可 能,CAR-T 细胞的可操作性极大提升。此
3、后的 20 年,CAR-T 细胞疗法历经多次迭代, 临床治疗效果愈发改善。值得一提的是,2012 年患有 B 细胞淋巴瘤的儿童 Emily 在经 过 Carl June 团队研发的靶向 CD19 的 CAR-T 细胞治疗后,迄今已实现 9 年的无癌生 存,达到了医学上的痊愈。CAR 代际变化清晰。嵌合抗原受体(CAR)是 CAR-T 的核心部件,整体来看可以分为 五代:1)第一代 CAR 在 T 细胞内仅包含一个 CD3结构域,负责细胞内的信号传导,但该类 CAR-T 细胞具有寿命短、细胞毒性低等缺陷,因此临床患者受益有限;2)第二代、第三代 CAR 在 T 细胞内分别多了一个、二个共刺激结构
4、域(CD,costimulatory domains),CAR-T 的肿瘤杀伤功能被进一步加强;3)第四代 CAR 在胞内含有共刺激结构域的基础上,还能够通过促进下游细胞因子基因 的表达来进行肿瘤细胞杀伤;4)第五代 CAR 在胞内同时包含多个结构域,能够同时实现细胞内信号传导、共刺激激 活与细胞因子分泌。血液瘤治疗效果提升显著,真实世界数据亮眼。对于成人复发性淋巴瘤患者,CAR-T 细胞疗法能够使 40%-54%的患者达到完全 缓解(CR,complete responses),而接受其他治疗方法的完全缓解率(CR%)仅 7%, CAR-T 细胞疗法的出现使血液肿瘤病人的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提
5、升。整体而言,无论是客观缓解率还是副作用,真实世界数据均优于曾经用以产品申报上市的临床试验数据,这表明 CAR-T 药物在真实世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疗效与安全性是值得信赖的。CAR-T 疗法向淋巴瘤二线治疗挺进。由于耐药或者复发,40%的大 B 细胞淋巴瘤患者需要进行二线治疗。近期 Yescarta 作为二线疗法,治疗复发/难治性 大 B 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三期临床(ZUMA-7)数据显示,与标准治疗(SOC) 相比,Yescarta能够显著改善病人预后,未来LBCL患者的二线治疗模式或依此被改变。CAR-T 实现商业化,产品与支付体系有机协同CAR-T 产业迎来收获期,产品密集上市
6、。2017 年是 CAR-T 产业链实现突破发展的元 年,全球首款靶向 CD19 的 CAR-T 产品 Kymriah 获 FDA 批准上市,此后 3-4 年,多款 CAR-T 产品接连上市。受产品上市持续催化,CAR-T 临床研发管线也愈发繁荣。据 Nature 期刊统计,2019 年全球在研及上市 CAR-T 产品共 568 项,而 2021 年 CAR-T 整体在研管线与上市产品的合计数达到 1164,2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43.15%,行业 处于快速发展期。专注血液肿瘤治疗,CD19 等同靶点竞争激烈。从适应症的分布来看,目前获批上市的 五款 CAR-T 产品均专注于血液肿瘤的治疗
7、(靶向 CD19 和 BCMA),从靶点布局来看, CD19、BCMA 和 CD22 为主流靶点,在研管线中跟随者众多,导致靶点高度集中。以 靶向 CD19 的 CAR-T pipeline 为例,2019/2020/2021 年 CD19 相关的 CAR-T 疗法已 分别达到 126/194/222 个。参考 2019 年 PD-1/PD-L1 合计 198 个产品在研,二者面临 的同质化竞争的激烈程度旗鼓相当。值得注意的是,2021 年大多数(80%)CAR-T 管线仍处于临床前及临床 I 期阶段,随着同靶点、同适应症 CAR-T 产品临床研发的持续推进,未来市场竞争或将更加激烈。此外,对
8、比近两年来美国 CAR-T 临床获批情况发现除了同质化竞争, 新冠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 CAR-T 疗法的临床开展。上市 CAR-T 产品价格高昂,当前渗透率仍处低位。不同于传统药物,CAR-T 细胞疗法 可能通过一次性治疗带来持续的临床获益,此类更具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也意味着支付方 及病患需要支付更为高昂的医疗成本。首款上市的诺华 CAR-T 产品 Kymriah 价格高达 47.5 万美元,吉利德的 Yescarta 在美售价也高达 37.3 万美元。鉴于 当前高昂的诊疗费用,CAR-T 细胞疗法在患者中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20 年接 受 Kymriah 治疗的病患数尚不足千人。
9、支付体系持续迭代,CAR-T 可及性有望提升。为降低 CAR-T 用药患者的经济负担, 2018 年,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决定为使用吉利德 Yescarta 和诺 华 Kymriah 的患者分别提供 40 万美元和 50 万美元的医保支付,在此基础之上患者只 需要承担约 20%的诊疗费用,但整体执行效率不高;2019 年,CMS 发布拟决议,批准 CAR-T 细胞治疗正式进入医保;2021 年,美国 CAR-T 相关报销政策已经落地,针对非 临床试验患者,MS-DRG(Medicare Severity Diagnosis-Related Group)医保支付占 比由 20
10、20 年约 10%提升至 55%。全球其他地区对于 CAR-T 的医保支付方式也不近相同:1)意大利的公共医保采取基于 疗效的分期付款模式;2)英国的公共医保将利用真实世界数据对药价进行评估,并由 相关基金会进行全额报销;3)日本则是采取公共医保与患者共担费用的方式,依患者 自身条件不同,需承担 10%-30%的费用。二、中国: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国内公司崭露头角靶点布局迎头赶上,国内临床开展遥遥领先中国 CAR-T 靶点布局:血液系统肿瘤快速跟进,实体瘤差异化竞争。截至 2017 年底, 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方面,国内已实现对美国靶点的快速跟进,二者相似度较高 。而实体瘤由于缺乏公认的适用于 C
11、AR-T 治疗的靶点,中美选择各异,靶点重合度低于 50%,且中国倾向于针对同一靶点开发更多的适应症(适应症数量/靶点数量 中国 3.2 vs 美国 2.4)。中国 CAR-T 临床试验数量世界第一。从临床管线数量来看,近五年来中国 CAR-T 管线 处于爆发性增长阶段,并已于 2017 年实现了对美国的超越,成为全球第一大研发国家。 从研发阶段分布来看,截至 2020H1,约 90%的管线都处于早期临床阶段,中美研发进 度差距不大。中美 CAR-T 疗效相当,但国内试验数据的说服力稍弱。从临床试验的结果来看,中美 大部分 CAR-T 疗法对血液和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响应率均不低于 70%,但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药行业 专题研究 报告 中美 CAR 产业链 比较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