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材料行业之东方雨虹研究报告:龙头地位稳固_BIPV贡献新成长.docx
《防水材料行业之东方雨虹研究报告:龙头地位稳固_BIPV贡献新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材料行业之东方雨虹研究报告:龙头地位稳固_BIPV贡献新成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防水材料行业之东方雨虹研究报告:龙头地位稳固_BIPV贡献新成长1、 防水建材龙头,多元化布局产品矩阵1.1、 防水建材龙头,建材细分赛道的“隐形冠军”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雨虹”或“公司”)成立 于 1995 年,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建筑和民用、商用建筑 等建筑建材系统服务商,是国内防水材料行业的龙头。公司于 2008 年在深圳证券交 易所挂牌上市。控股股东及实控人为公司创始人李卫国先生,截至 2021 年 6 月持股 比例为 22.77%。1.2、 立足防水业务,系统性布局建材服务体系公司以主营防水业务为核心延伸上下游及相关产业链,形成建筑防
2、水、民用建 材、非织造布、建筑涂料、建筑修缮、节能保温、砂浆粉料、特种薄膜等业务板块合 力的建筑建材系统服务体系。从营收及毛利结构来看,防水建材销售仍是公司的支柱板块。2020 年防水建材 收入占比约 80%(防水卷材 52%,防水涂料 28%),毛利占比为 86%(防水卷材 55%, 防水涂料 31%)。除此之外,防水施工服务分别贡献 15%营收及 12%毛利。1.3、 业绩保持强劲增长势头,2021 年仍逆势高增上市至今收入 CAGR 高达 34%。公司作为防水龙头,借助基建及地产带动防水 建材行业快速发展的势头,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同时对内优化经营结构,扩充产品 矩阵,实现收入规模及业绩
3、的持续性增长。以 2008 年上市首年为基准来看,公司收 入规模 GAGR 高达 34%,归母净利润 CAGR 高达 42%。 2021 年行业整体承压仍逆势高增。2021 年内公司面临多项经营挑战:新开工下 滑,地产企业发生信用风险,地产行业需求下行;建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行业整 体成本端承压等。在此背景下,公司仍在 2021 年实现了收入与业绩的逆势高增。根 据最新业绩预告,2021 年预计实现总营业收入 319 亿元,同比增长 46.8%;归母净 利润 41.9 亿元,同比增长 23.5%。其中收入增速更是在 2017 年后增速放缓趋势下实 现大幅反弹,公司作为行业龙头的强劲增长动力和
4、业绩韧性可见一斑。1.4、 股权激励彰显信心,2021 年业绩增速达标2021 年 3 月公司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 4160 人共 5200 万份 股票期权,占总股本的 2.22%,行权价格为 48.999 元/股。行权期设置为四个阶段, 分别可在授予日起 12-24/24-36/36-48/48-60 个月内各行权 25%。四个行权期对应的业 绩考核目标分别为:2021/2022/2023/2024 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较 2020 年增速不低于 25%/56%/95%/144%,2021/2022/2023/2024 年应收账款增长率不高于营业收入增长率。 与此前公司发布的前
5、三期股权激励计划相比,本次股权激励对象人数更多,覆盖范 围更加广泛,凸显了公司中长期增长的信心,也为公司上下高管及员工注入动力。同 时考核目标明确应收账款增速要低于收入增速,体现出公司在保障利润增长的同时 对现金流回款及盈利质量的重视。具体来看,由于 2020 年公司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30.9 亿元,因此,四个年度对 应扣非净利目标为 38.6/48.2/60.3/75.4 亿元。根据公司业绩预告,2021 年预计实现扣 非后归母净利润 38.9 亿元,较 2020 年增长 25.7%,完成业绩增速考核目标。另外仍需关注 2021 年应收账款规模同比增速是否低于收入增速 46.8%(对应应
6、收账款目标上限为 112 亿元)。2021Q3 公司应收账款为 129.5 亿元,较 2020 年末增 长 69.3%。为应对应收账款规模高增的问题,2021Q4 公司有意控制发货节奏,着重 优化收入质量,及时回收应收账款。因此,我们预计 2021 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 Q3 或将有较大幅度下降,基本可实现股权激励的应收账款增速考核目标。2、 防水行业:市场空间大,集中度加速提升2.1、 建筑防水必不可少,行业市场空间大建筑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必要环节。建筑物渗漏问题会引起建筑物寿命缩 短,是建筑物较为突出的质量通病。此前我国建筑渗漏问题形势较为严峻,根据中国 建筑防水协会发布的2013
7、年全国建筑渗漏状况调查项目报告,2013 年我国建筑 屋面渗漏率高达 95.33%,地下建筑渗漏率达 57.51%。因此,建筑防水在整个建筑工 程当中十分具有必要性。建筑防水材料主要包括两大类: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主要作用是在建筑物表面 构筑防水层,以达到防水和增强抗渗漏的目的,因此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包括房屋建筑、道路桥隧、城市轨交、地下管廊和水利设施等。而上游原材料主要是沥青、膜类、 聚酯胎基、SBS 改性剂、聚醚等石化产品,因此与石油化工产业息息相关。防水行业市场达千亿以上,但格局相对分散,竞争较为激烈。近年来,防水行业 市场容量持续扩大,总市场空间已达千亿以上。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数据,
8、截至 2020 年末,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在 2000 万元以上)防水企业数量共有 723 家, 这些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合计达 1087 亿元,在疫情冲击下仍实现同比增长 4.6%。从市 场格局来看,防水行业相对较为分散,集中度较低。根据协会数据,2017 年全国防 水材料生产企业共有约 2000 家,其中获生产许可证企业 1226 家,而同年规模以上 防水企业仅有 599 家,数量占比仅约 30%。由于防水行业属于市场空间足够大、参 与者众多且差异性较小的细分赛道,进入壁垒比较低,中小企业进入比较容易,因此 行业内竞争程度相对激烈,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特点。具体来看,防水行业呈“一超多强
9、”格局。行业龙头为东方雨虹(002271.SZ), 同时第二梯队包括科顺股份(300737.SZ)、凯伦股份(002783.SZ)、北新建材 (000786.SZ)、三棵树(603737.SH)、卓宝科技、雨中情等防水企业。2020 年来看, 东方雨虹作为龙头,其收入规模占规模以上防水企业总收入的 20%,科顺股份、北 新建材、凯伦股份、三棵树占比合计约 11%,其余规模以上防水企业占比达 69%。(报告来源:未来智库)2.2、 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强者恒强2016 年以来,防水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马太效应凸显,龙头强者恒强。主要 驱动因素包括:行业监管及标准提升;下游地产企业集中度提升;原材
10、料价格上涨抬 升成本。环保监管愈发严格,落后产能逐步出清。防水材料生产由于大量使用沥青等高 污染材料且伴有沥青烟、工业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处理不当将会带来严重的环境影 响。而由于此前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多数中小企业进入行业后并未及时升级工艺设 备,环保标准较低。近年来,政策端对于环保重视程度大幅提升,相关部门及各地方 政府陆续发布监管文件整治防水材料污染问题,并升级环保标准。监管趋严背景下, 行业内产能落后、环保不达标的中小企业逐步出清。而龙头企业借助雄厚的资金优 势,率先完成环保升级,产品布局全面,在供给侧改革进程中持续受益。下游地产集中度提升,带动防水行业龙头份额提升。在政策坚持房地产行业“房
11、 住不炒”的总基调下,传统的高杠杆举债的发展模式不再适用,中小房地产企业融资 面临较大瓶颈,资金周转压力增大,面临破产出清风险。2020 年内住建部及央行明 确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检测及融资管理规则,制定“三道红线”及“四档管理”, 加剧了地产行业中小企业的出清。同时,行业内收并购加速,2021 年内大型头部房 企包括龙湖集团、碧桂园、万科、世茂等均在年内完成多起收并购事件。龙头房企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根据中指研究院数据,2021 年上半年 TOP100 房企权益销售额 共计 5 万亿元,市场份额为 56.6%,同比提升 2.1pct。2020 年房地产行业销售收入口 径的 CR10 为 27
12、.5%,同比提升 1.1pct,较 2016 年提升 10.7pct。而由于龙头房企普 遍与上游建材行业龙头供应商之间存在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房地产行业龙头市场 份额的提升直接带动上游防水建材行业提升集中度。2021 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压力驱动防水行业洗牌。2021 年以来,伴随原油 及煤炭等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各类大宗商品价格纷纷走高。防水材料主要原材料 沥青、聚醚、改性剂等均经历大幅涨价并高位运行,防水企业生产成本随之提升。行 业内中小厂商由于成本管控能力较弱,同时议价能力不足以向下游传导成本压力, 因此利润空间受到压缩。综合而言,原材料价格上涨加速了行业洗牌,第一梯队龙头 企业优势进
13、一步凸显。2.3、 政策释放稳地产信号,建筑翻新成为市场增量重点防水行业对地产周期的依赖程度较大,2015-2019 年期间,伴随我国地产投资增 速回升,房屋新开工面积快速增长,防水行业随之迎来快速发展阶段。2019 年之后, 由于地产行业调控政策趋严,宏观经济承压,我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大幅放缓,并 于 2020、2021 年连续两年同比下滑。2021 年房屋新开工面积 19.9 亿平方米,同比 下滑 11.4%,降速同比扩大 10.2 个百分点。地产周期下行对防水材料市场的进一步 扩张带来了一定压力。政策释放稳地产信号,地产企稳预期增强。2021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 议强调了
14、房地产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在 2022 年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的目标之下, 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更是重中之重。会议同时释放两个重要的信息,在“房住不炒”的 大原则下,一方面引导市场负面预期回归稳定,房地产金融政策或将围绕“满足合理 住房需求”边际宽松;另一方面持续推进市场的制度性建设,如租住结构的优化(长 租房市场)、住房供应体系的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根据中房网统计,2022 年 1 月全国共发布房地产调控政策达 66 次,同比增长 57%,调控主要围绕放松公积金 贷款限制、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力度、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下调 LPR、细化 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等方面。我们认为,考虑到房地产稳定对
15、于经济稳增长起到重要 作用,同时地产调控力度边际缓和,政策有意对市场预期纠偏,并引导房地产投资与 供应进入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后期房地产行业有望企稳。建筑翻新成为防水行业主要市场增量。近十年来,我国每年房屋竣工面积均保 持在 9 亿平米以上,累计竣工面积达 100 亿平方米,构成了庞大的存量建筑面积。 其中,待改造翻新的老旧小区基数较大,且由于建筑年份较早,开工时期的防水工程 相对并不完善,存在大量建筑防水升级的刚性需求。近年来,政策端对于城市建筑翻 新修缮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2018 年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既有建筑保 留利用和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城市既有建筑
16、保留利用和更新 改造,拉开旧改大幕。2020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力争在“十四万”期末基本完成 2000 年底前建成需改造城 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各地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多个地方政府于 2021 年 发布旧改规划。根据住建部数据,2021 年全国范围内新开工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数 达 5.55 万个,同比增长 37.9%。2.4、 防水提标加速,助力龙头构建护城河2019 年 9 月住建部发布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对 防水材料、工程设计和施工制定行业标准,其中对防水工程设计年限做出明确要求, 屋面工程防水设计年限不低
17、于 20 年;外墙工程防水设计年限不低于 25 年;室内工 程防水设计工作年限不应低于 15 年等,对不同使用环境下的防水工程提出了基本设 防措施、防水层最小厚度及材料基本性能要求。目前建筑防水协会正在积极推动住 建部新防水规范落地。成都市率先于 2021 年 5 月发布关于政府投资项目使用水性建 筑涂料、高分子防水材料的通知,禁用热熔型 SBS 防水卷材、溶剂型建筑防水涂料 等低端防水卷材,且将防水质保期由 5 年提升至 10 年以上。整体来看,防水行业提 标已步入加速阶段,住建部新规落地在即。一方面,落后材料的淘汰将加速行业内中 小企业的出清,进一步提升集中度,具备高分子材料技术的龙头企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水材料 行业 东方 研究 报告 龙头 地位 稳固 _BIPV 贡献 成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