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引试行(共13页).doc
《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引试行(共1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引试行(共13页).doc(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国家海洋局 2017年10月专心-专注-专业目 录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技术指南(试行)为指导围填海工程设计和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生态建设方案专章的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围填海管控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生态文明建设有关要求,制订本指南。1 适用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围填海工程生态建设的内容和技术要求。本指南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和领海范围内涉及围填海工程的生态建设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指南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GB/T 181
2、90 海洋学术语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51015-2014海堤工程设计规范HY/T 123 海域使用分类LY/T 1938-2011 红树林建设技术规程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 海办发201722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海湾 bay; gulf被陆地环绕且面积不小于以口门宽度为直径的半圆面积的海域。GB/T 181902000,定义2.1.19注:本指南中的海湾不含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和北部湾。3.2 河口 river mouth; estuary具有常年径流入海河流且终端受潮汐和径流共同作用的海域。GB/T 19485,定
3、义3.2。3.3 开阔海域 open sea area无天然屏障或者无人工建筑物掩护,直接承受外海波浪作用、受近海潮流影响较大的海域。4 总则4.1目的开展围填海工程的生态建设,旨在采取系统性、综合性的技术方法和工程措施,尽可能地减少围填海工程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修复受损生境,提升新形成岸线的公众开放程度和景观生态效果,构建自然化、生态化、绿植化的新海岸。4.2原则4.2.1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应结合工程用海的实际功能需求,充分考虑当地自然资源现状、生态禀赋、水文动力、地形地貌和海洋灾害等自然条件,提出合理可行的生态化建设方案。4.2.2以人为本、保障安全在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同时,统
4、筹规划围填海工程的生态生活空间,增加民生需求权重,破解公众亲海难题,让公众享受到碧海蓝天和洁净沙滩。护岸工程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设计规范标准,确保防洪防潮防浪安全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好生态建设的海洋减灾功能。4.2.3科学设计、自然修复结合工程所在区域海域条件,遵循海陆过渡带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与恢复能力,科学设计生态建设方案。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措施,为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创造良好条件,确保生态建设成果持久发挥作用。4.2.4提高效率、节约资源生态建设应与工程用海开发利用有机融合,在海岸线和海域利用上实现布局协调和功能兼顾,尽量减少因生态建设带来的海域海岸线
5、空间资源消耗。4.3主要内容围填海工程在开展海域使用论证工作前,应开展海洋生态本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围填海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生态建设方案。生态建设主要内容如下: (1)生态化平面设计;(2)公众亲海空间设计;(3)生态化海堤建设;(4)生态化岸滩建设;(5)污水排放与控制;(6)长期监测与评估。海域使用论证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项目用海的生态影响,明确项目的生态建设内容和空间布局方案,分析论证项目生态建设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将其作为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中的专章,专章提纲应符合附录A要求。 5技术要求5.1生态化平面设计围填海平面设计应充分体现生态用海理念,最大限度地保护所在海域生态系统的原始
6、性和多样性,尽量保全所在海域和海岸的生态功能。围填海工程平面布置应尽量采用离岸人工岛、多突堤(适用于码头泊位)、区块组团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岸线资源的占用,岸线利用率应符合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的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围填海项目平面设计中应布置出一定面积的水系、湿地等生态空间,面积占比应符合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的要求;涉及砂质岸滩的围填海工程不应对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造成明显影响。5.2公众亲海空间设计除生产岸线、特殊利用岸线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岸线区域外,围填海工程新形成的岸线均应以适当方式向公众开放,开发退让距离应符合建设项目用海面积控制指标(试行)的相关要求。根据项
7、目主导功能和陆域纵深,规划设计沿岸绿化带、人工沙滩、公众亲海空间和进出亲海空间的通道。在有条件的区域,应在堤顶或海堤(护岸)向海侧建设观景栈道和平台等亲海廊道。5.3生态化海堤建设5.3.1堤型设计在保障海堤(护岸)防洪防潮防浪安全的前提下,向海侧堤型宜采用斜坡式结构,在条件适宜时尽可能缓坡入海,促进近岸海洋生境的重建。5.3.2建筑材料海堤(护岸)建筑材料应体现生态和景观方面的需求。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向海侧的海堤应采用生态混凝土和当地块石等绿色环保、适宜当地海域生态系统的无害化建筑材料,以利于植物生长和藻类、贝类附着,促进恢复生物多样性。5.3.3海堤生态带构建围填海工程新形成向海侧护坡的
8、坡面、堤顶和堤脚应综合考虑生态、景观、亲水和防灾减灾等要素,应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格栅、生态护面(含生态袋、植物砌块、生态溢水砖、箱式绿化挡墙等)等生态设计措施,构建海堤生态带建设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地构建灌草结合、多种群交错的梯度布局,尽量选取本土物种、防风抗浪、耐盐碱植物品种进行植被种植和养护,提高护岸植被物种多样性,发挥海堤生态带的综合减灾效能。岸滩、海堤(护岸)生态带绿植化植物的参考名录见附录B。5.4生态化岸滩建设5.4.1护滩养滩围填海工程应重点关注堤前滩涂改造与生态重建,以增加护滩植被物种多样性为目标,采用红树林、柽柳、翅碱蓬、海草(藻)等生态修复措施,尽量恢复海岸的生态涵养、鸟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围填海 工程 生态建设 技术 指引 试行 1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