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需求》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劳动力需求》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需求》课件.ppt(7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 本章介绍在各种市场条件下的劳动力本章介绍在各种市场条件下的劳动力需求行为,要充分理解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行为,要充分理解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是派生需求,并且熟练掌握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并且熟练掌握劳动力需求的市场原则,深入理解需求的市场原则,深入理解 希克斯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本章是核心章节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本章是核心章节。第一节 劳动需求的一般理论l一、派生需求原理一、派生需求原理l二、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目的二、利润最大化的生产目的l劳动需求主体:企业劳动需求主体:企业、政府和自雇者、政府和自雇者l基本假设:利润最大化基本假设:利润最大化l需求目的的
2、差异性需求目的的差异性l三、边际产量与边际收益三、边际产量与边际收益l四、新增一个单位要素投入的边际费用四、新增一个单位要素投入的边际费用一、派生需求原理l1.劳动是一种生产要素,对劳动的需求是在要素市场劳动是一种生产要素,对劳动的需求是在要素市场中进行的,需求不是来自消费者,而是来自厂商。中进行的,需求不是来自消费者,而是来自厂商。l2.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一获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一获取收益,既满足利润的需求。因此,厂商对生产要素取收益,既满足利润的需求。因此,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是直接需求,而是间接需求。的需求不是直接需求,而是间接需求。l3.企业
3、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的特点企业对各种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相互依赖的特点。二、利润最大化原则二、利润最大化原则l1.劳动主体的界定:劳动需求的主体有企业、政府和劳动主体的界定:劳动需求的主体有企业、政府和自我雇佣者。自我雇佣者。l2.劳动需求理论的基本假设:厂商追求是追求利润最劳动需求理论的基本假设:厂商追求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大化的。l3.政府对劳动需求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变量。政府对劳动需求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变量。l4.自我雇佣者的劳动需求就是自身的劳动。自我雇佣者的劳动需求就是自身的劳动。二、利润最大化原则二、利润最大化原则l如果从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中所得到的收入超过了如果从增加
4、一个单位要素投入中所得到的收入超过了费用的增加,那么就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投入要素;费用的增加,那么就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投入要素;l如果从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中所得到的收入低于费如果从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中所得到的收入低于费用的增加,那么减少一个单位的这种投入要素;用的增加,那么减少一个单位的这种投入要素;l如果从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中所得到的收入正好等如果从增加一个单位要素投入中所得到的收入正好等于费用的增加,那么就不应改变这种要素投入于费用的增加,那么就不应改变这种要素投入;单个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单个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资本投入(机时)劳动力投入(人时)L1L2图.企业的
5、等生产量曲线总实物产量,TPP(a)q2q10TPPZL1LL2(b)边际和平均实物产量,MPP、APPMPPXAPP0L1L2图图.企企业业的的短短期期生生产产函函数数L 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企业的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工资率和边际收益产量(MRP)WWL0LLMRP=VMP=MPPP图图.企业的边际收益产量曲企业的边际收益产量曲线线三、边际产量与边际收益三、边际产量与边际收益l1.边际产量边际产量l(1)劳动力的边际产品:)劳动力的边际产品:MPLQ/L (2)资本的边际产品)资本的边际产品 MPKQ/Kl 2.边际收益边际收益:MRL=R/Q MRKR/K l 3.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
6、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MRPL=R/L=Q/L R/Q =MPLMRQ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l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MRPL:是指由于增加一个单位劳:是指由于增加一个单位劳动力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即:动力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即:MRPL=R/L =Q/L R/Q =MPLMRQl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VMPL: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劳动力所是指增加一个单位劳动力所带来的边际产品带来的边际产品MPL乘以该产品的价格乘以该产品的价格PQ,即:即:VMPL=MPLPQ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l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
7、将总是根据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化的厂商将总是根据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与劳动力价格相等的原则,来确定劳动力的与劳动力价格相等的原则,来确定劳动力的最佳使用量。因此,满足下列条件,即:最佳使用量。因此,满足下列条件,即:VMPL=MPLPQ=MFCL=W 式中式中PQ是产品的价格,是产品的价格,W是劳动力的价格。是劳动力的价格。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lMPL由于MPL随劳动力投入量的增加而减少,既满足报酬递减原则,因此,MPL曲线是向下方倾斜的曲线。又由于产品市场完全竞争,其边际产品收益MRQ等于其价格PQ,是一个水平直线,则两者的乘积(也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VMPL=MP
8、L PQ。lVMPL曲线的形状表明,由于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力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品是递减的,所以每增加一个劳动投入所带来的总产品价值的增加边际产品价值VMPL也是递减的。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厂商对劳动力的需求曲线MPLMPL PQVMPL劳动量需求的确定劳动量需求的确定VMPLWLL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完全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是工竞争情况下,厂商是工资的接受者,因此,只资的接受者,因此,只能根据劳动力的边际产能根据劳动力的边际产品价值与既定的劳动力品价值与既定的劳动力价格相等的原则来调整价格相等的原则来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量需求的确定劳动量需求的确定l结论:显然
9、,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恰好反映了工资变动与厂商对劳动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因此,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就是厂商对劳动要素的需求曲线。l在完全竞争条件是指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都处于完全竞争。因此劳动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曲线,相对厂商来讲是外生的。四、新增一个单位要素投入的边际费用l1.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l MRPL=MPLMRQ=MPLPQl2.产品市场的买方垄断产品市场的买方垄断l MRPL=MPLMRQ=MPLPQ(1+1/e)l3.要素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l MEL=W(L)1+1/e=W l4.要素市场完全买方垄断要素市场完全买方垄断l MEL=
10、W(L)1+1/e市场组合市场组合四种情况四种情况l1.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l MRPL=VPML=MPLPQ=MEL=W(L)l2.要素市场买方垄断与产品市场完全竞争l MRPL=VPML=MPLPQ=MEL=W(L)1+1/el3.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与产品市场卖方垄断l MRPL=MPLPQ(1+1/e)=MEL=W l4.要素市场买方垄断和产品市场卖方垄断l MRPL=MPLPQ(1+1/e)=MEL=W1+1/e1.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S=MEL=AELMRPL=VMPLW0L0E01.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要素市
11、场和产品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2.要素市场买方垄断与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买方垄断与产品市场完全竞争3.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与产品市场卖方垄断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与产品市场卖方垄断3.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与产品市场卖方垄断要素市场完全竞争与产品市场卖方垄断4.要素市场买方垄断和产品市场卖方垄断要素市场买方垄断和产品市场卖方垄断第二节第二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力需求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力需求l一、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一、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l二、市场需求曲线二、市场需求曲线 l三、企业长期的劳动力需求三、企业长期的劳动力需求 一、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一、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l1.完全竞争企业短期的劳动需求曲线是指
12、:在其他条完全竞争企业短期的劳动需求曲线是指:在其他条件(资本存量、生产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完全竞争件(资本存量、生产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完全竞争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量企业对劳动的需求量L与劳动的价格与劳动的价格W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l2.利润最大化下的劳动需求量的确定:劳动力使用量利润最大化下的劳动需求量的确定:劳动力使用量的一个单位的改变,所增加的边际产品收益必须等于的一个单位的改变,所增加的边际产品收益必须等于所带来的边际费用,即所带来的边际费用,即l MRPL=MEL(MFCL)(3-5)3.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需求来的确定l完全竞争条件下为:完全竞争条件下为:l MRPL=MPLPQ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 需求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