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第5章电位分析法.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仪器分析第5章电位分析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器分析第5章电位分析法.ppt(6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电位分析法电位分析法一、电分析化学法概述一、电分析化学法概述一、电分析化学法概述一、电分析化学法概述二、二、二、二、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三、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原理与结构三、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原理与结构三、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原理与结构三、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原理与结构四、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四、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四、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四、离子选择电极的选择性五、直接电位法五、直接电位法五、直接电位法五、直接电位法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六、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应用七、电位滴定法七、电位滴定法七、电位滴定法七、
2、电位滴定法教学目的及要求教学目的及要求1 1、理解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理解玻璃电极的响应机理。2 2、掌握、掌握pH玻璃电极和玻璃电极和F F-电极的特性,理解膜电位。电极的特性,理解膜电位。3 3、掌握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活度(或浓度)、溶液、掌握直接电位法测定离子活度(或浓度)、溶液pH值(值(pH的实用定义)的原理和方法。的实用定义)的原理和方法。4 4、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主要特点及其性能。、了解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主要特点及其性能。5 5、了解电位滴定法及其应用。、了解电位滴定法及其应用。第一节 电分析化学法概述定义定义:应应用用电电化化学学的的基基本本原原理理和和实实验验技技术
3、术,依依据据物物质质的的电电学学及及电电化化学学性性质质来来测测定定物物质质组组成成及及含含量量的的分分析析方方法法称称之之为为电电化化学学分分析析或电分析化学或电分析化学。做法:做法:使使待待分分析析的的试试样样溶溶液液构构成成一一化化学学电电池池(电电解解池池或或原原电电池池),然然后后根根据据所所组组成成电电池池的的某某些些物物理理量量与与其其化化学学量量之之间间的的内内在在联联系系来进行测定;来进行测定;依据的原理:依据的原理:利用电池内部的电极反应和液相传质过程来实现利用电池内部的电极反应和液相传质过程来实现测定。测定。一、概述一、概述特点特点:灵灵敏敏度度、准准确确度度高高,选选择
4、择性性好好,应应用用广广泛泛。被被测物质的最低量可以达到测物质的最低量可以达到1010-12-12mol/Lmol/L数量级。数量级。仪仪器器装装置置较较为为简简单单,操操作作方方便便,尤尤其其适适合合于于化化工工生产中的自动控制和在线分析。生产中的自动控制和在线分析。传传统统电电化化学学分分析析:无无机机离离子子的的分分析析;测测定定有有机机化化合物也日益广泛。合物也日益广泛。二、分类二、分类第二节第二节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 电位分析是通过在零电流条件下测电位分析是通过在零电流条件下测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电池电动势)所定两电极间的电位差(电池电动势)所进行的分析测定。进行的分析测定。E=E+-
5、E-+E液接电位液接电位 装置:装置:参比电极、指示电极、电位参比电极、指示电极、电位差计;差计;当测定时,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保当测定时,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保持不变,电池电动势随指示电极的电极持不变,电池电动势随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而变,而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随溶电位而变,而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随溶液中待测离子活度而变。液中待测离子活度而变。一、原理一、原理参比电极参比电极:与被测物质无关、电位已与被测物质无关、电位已知且稳定,提供测量电位参考的电极。知且稳定,提供测量电位参考的电极。如: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如: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Ag/AgCl电极。电极。指示电极:指示电极:电极电位随待测溶液
6、活度电极电位随待测溶液活度(常用浓度代替)变化的电极(常用浓度代替)变化的电极 。例如:。例如:金属基电极(以金属为基体,电极上有金属基电极(以金属为基体,电极上有电子交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电子交换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选择性电极选择性电极(ISE)。二、电位分析的理论基础:二、电位分析的理论基础:通过电池电动势(电极电位)的测定,可以确定被测离子的通过电池电动势(电极电位)的测定,可以确定被测离子的活度,这就是电位法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活度,这就是电位法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理论基础理论基础: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与溶液中待测离子间的:能斯特方程(电极电位与溶液中待测离子间的定量关系
7、)。定量关系)。对于氧化还原体系:对于氧化还原体系:Ox +ne-=RedOx +ne-=Red 三、三、电位分析法的分类电位分析法的分类直接电位法:直接电位法: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利测定原电池的电动势或电极电位,利用用Nernst方程直接求出待测物质含量的方法。方程直接求出待测物质含量的方法。电位滴定法:电位滴定法:向试液中滴加可与被测物发生化学反应向试液中滴加可与被测物发生化学反应的试剂,以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根据滴的试剂,以电极电位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根据滴定试剂的消耗量间接计算待测物含量的方法。定试剂的消耗量间接计算待测物含量的方法。第三节、第三节、离子选择性电极
8、的种类、原理与结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原理与结构 离子选择性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又称膜电极又称膜电极)。19761976年年IUPACIUPAC基于基于膜的特征膜的特征,推荐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推荐将其分为以下几类:原电极(原电极(primary electrodes)晶体膜电极(晶体膜电极(crystalline membrane electrodes)均相膜电极(均相膜电极(homogeneous membrane electrodes)非均相膜电极非均相膜电极(heterogeneous membrane electrodes)非晶体膜电极(非晶体膜电极(crystalline mem
9、brane electrodes)刚性基质电极(刚性基质电极(rigid matrix electrodes)流动载体电极流动载体电极(electrodes with a mobile carrier)敏化电极(敏化电极(sensitized electrodes)气敏电极(气敏电极(gas sensing electrodes)酶电极(酶电极(enzyme electrodes)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原理和结构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原理和结构 离子选择性电极离子选择性电极(ISE)是一类电化学传感体,是一类电化学传感体,它的电位对溶液中给定的离子的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它的电位对溶液中给定的离子的活
10、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这些装置不同于包含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系。这些装置不同于包含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根据这个定义可以看出:根据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指示电极,它对离子选择性电极是一种指示电极,它对给定离子有给定离子有Nernst响应响应;这类电极的电位不是由于氧化或还原反应这类电极的电位不是由于氧化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电子得失)所形成的,因此它与金属基指示电极在基本原理上有所形成的,因此它与金属基指示电极在基本原理上有本质的区别。本质的区别。ISE 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主要功能包括: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主要功能包括:(1 1)敏感膜敏感膜或称传感膜,是或称传感膜,是最重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11、的组成部分,它,它起到将溶液中给定离子的活起到将溶液中给定离子的活度转变成电位信号的作用度转变成电位信号的作用。(2 2)内导体系内导体系包括包括内参比溶液、内参比溶液、内参比电极内参比电极。将膜电位引出的作用将膜电位引出的作用。(3 3)电极杆电极杆固定敏感膜的作用。固定敏感膜的作用。(4 4)带屏蔽的导线带屏蔽的导线将内导体系传将内导体系传输出的膜电位输送至仪器的输入端输出的膜电位输送至仪器的输入端。二、膜电位及其产生二、膜电位及其产生膜电位膜电位=扩散电位扩散电位(膜内膜内)+)+相界电位相界电位(膜与溶液之间膜与溶液之间)1 1)扩散电位)扩散电位(液接电位):(液接电位):液液界面或
12、固体膜内液液界面或固体膜内。属于属于自由扩散自由扩散,正负离子可自由通过界面,没有强,正负离子可自由通过界面,没有强制性和选择性。制性和选择性。2 2)DonnanDonnan电位电位(相界电位相界电位):):选择性渗透膜或离子交换膜。选择性渗透膜或离子交换膜。这类扩散这类扩散具强制性和选择性具强制性和选择性。1.1.1.1.玻璃膜(非晶体膜)电极玻璃膜(非晶体膜)电极玻璃膜(非晶体膜)电极玻璃膜(非晶体膜)电极 非晶体膜电极,玻璃膜的组成不同非晶体膜电极,玻璃膜的组成不同可制成对不同阳离子响应的玻璃电极。可制成对不同阳离子响应的玻璃电极。pHpHpHpH玻璃电极玻璃电极玻璃电极玻璃电极1 1
13、 1 1)pHpHpHpH玻璃电极的构造玻璃电极的构造玻璃电极的构造玻璃电极的构造球状玻璃膜球状玻璃膜(Na2SiO3,厚厚)+)+内参比电极内参比电极(Ag/AgCl)+)+缓冲液缓冲液 SiOSiO2 2基质中加入基质中加入NaNa2 2O O、CaOCaO烧结而成的特殊玻璃膜。烧结而成的特殊玻璃膜。水浸泡后,表面的水浸泡后,表面的Na+与水中的与水中的H+交换,交换,表面形成水合表面形成水合硅胶层硅胶层。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玻璃电极使用前,必须在水溶液中浸泡。2 2)玻璃膜电位产生机理)玻璃膜电位产生机理 当内外玻璃膜与水溶液接触时,当内外玻璃膜与水溶液接触时,Na2Si
14、O3晶体硅氧骨架中的晶体硅氧骨架中的Na+与水中与水中的的H+发生交换:发生交换:Gl-Na+H+=Gl-H+Na+浸泡后的玻璃膜示意图:浸泡后的玻璃膜示意图:玻璃膜水化层干玻璃层水化层玻璃膜水化层干玻璃层水化层电极的相内参比液相电极的相内参比液相+内水化层内水化层+干玻璃相干玻璃相+外水化层外水化层+试液相试液相浸泡后的玻璃膜示意图:浸泡后的玻璃膜示意图:外外部部试试液液 a外外内部参内部参比比 a内内水化层水化层水化层水化层干玻璃干玻璃Ag+AgClAg+AgCl膜电位膜电位EME外外(外部试液与外水化层之间)(外部试液与外水化层之间)Eg(外水化层与干玻璃之间)(外水化层与干玻璃之间)E
15、g(干玻璃与内水化层之间)干玻璃与内水化层之间)E内内(内水化层与内部试液之间)(内水化层与内部试液之间)设膜内外表面结构相同设膜内外表面结构相同(Eg=Eg),即,即膜电位膜电位 EME外外(外部试液与外水化层之间)(外部试液与外水化层之间)E内内(内水化层与内部试液之间)(内水化层与内部试液之间)上式为上式为pH 值溶液的膜电位表达式或采用玻璃电值溶液的膜电位表达式或采用玻璃电极进行极进行pH 测定的理论依据!测定的理论依据!K1、K2 则是由玻璃膜外内表面性质决定的常数,则是由玻璃膜外内表面性质决定的常数,由于玻璃膜内、外表面的性质基本相同,则由于玻璃膜内、外表面的性质基本相同,则K1=
16、K2,a外表面外表面=a内表面内表面与玻璃电极类似,各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与玻璃电极类似,各种离子选择性电极的E EM M在一定条件下遵守在一定条件下遵守NernstNernst方程:方程:对阳离子有相应的电极:对阳离子有相应的电极:对阴离子有相应的电极:对阴离子有相应的电极:讨论讨论:1.1.玻璃膜电位与试样溶液中的玻璃膜电位与试样溶液中的pH成线性关系成线性关系。式中。式中K是由玻璃膜是由玻璃膜电极本身性质决定的常数;电极本身性质决定的常数;2 2.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玻璃膜电位之和电极电位应是内参比电极电位和玻璃膜电位之和E EAgCl/AgAgCl/AgE EM M;3.3.不对
17、称电位不对称电位:E膜膜=E外外-E内内 lg(a外外/a内内)如果:如果:a外外=a内内 ,则理论上,则理论上E膜膜=0,但实际上,但实际上E膜膜0;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玻璃膜内、外表面含钠量、表面张力以及机械和化学玻璃膜内、外表面含钠量、表面张力以及机械和化学损伤的细微差异所引起的。长时间浸泡后(损伤的细微差异所引起的。长时间浸泡后(24hr)恒定(恒定(130mV);4.4.高选择性高选择性 :膜电位的产生不是电子的得失膜电位的产生不是电子的得失。其它离子不能进入。其它离子不能进入晶格产生交换。晶格产生交换。6 6.改变玻璃膜的组成,可制成对改变玻璃膜的组成,可制成对K+、Na+、Ag
18、+、Li+等等响应的电极;响应的电极;7 7.优点:优点:对对H+有高度选择性的指示电极,使用范围广,有高度选择性的指示电极,使用范围广,不受氧化剂、还原剂、有色、浑浊或胶态溶液的影不受氧化剂、还原剂、有色、浑浊或胶态溶液的影响;响应快响;响应快(达到平衡快达到平衡快)、不沾污试液、不沾污试液;8 8.缺点:缺点:膜太薄,易破损;膜太薄,易破损;电极内阻很高,电阻随温电极内阻很高,电阻随温度变化。度变化。5.pH电极的最佳适用范围:电极的最佳适用范围:pH 19 pH9(或(或Na+浓度较高):浓度较高):“碱差碱差”或或“钠差钠差”,测得测得的的pH值偏低,值偏低,主要是主要是Na+参与相界
19、面上的交换所致参与相界面上的交换所致2.2.2.2.晶体膜电极(氟电极)晶体膜电极(氟电极)晶体膜电极(氟电极)晶体膜电极(氟电极)分为单晶(均相)膜和多晶(非均分为单晶(均相)膜和多晶(非均相)膜电极。相)膜电极。典型的单晶膜:典型的单晶膜:LaF3晶体膜(对晶体膜(对F-响响应)和应)和Ag2S晶体膜(对晶体膜(对S2-响应)。响应)。以以LaF3晶体膜为例。晶体膜为例。构成:构成:内电极(内电极(Ag-AgCl 电极电极+NaCl,NaF 液)液)+LaF3膜膜敏感膜:敏感膜:(氟化镧单晶):掺有(氟化镧单晶):掺有EuF2 的的LaF3单晶切片单晶切片原理:原理:LaF3的晶格中有空穴
20、的晶格中有空穴,在晶格上的,在晶格上的F-可以移入晶格邻可以移入晶格邻近的空穴而导电。对于一定的晶体膜,近的空穴而导电。对于一定的晶体膜,离子的大小、离子的大小、形状形状和和电荷电荷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晶体膜内,故膜电极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晶体膜内,故膜电极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离子选择性。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离子选择性。当当氟氟电电极极插插入入到到F-溶溶液液中中时时,F-在在晶晶体体膜膜表表面面进进行行交换。交换。25时:时:讨论讨论:F F-选择性电极的最佳适用范围:选择性电极的最佳适用范围:选择性电极的最佳适用范围:选择性电极的最佳适用范围:F F-离子浓度为离子浓度为离子浓度为离子浓度为110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仪器 分析 电位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