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定点诱变与蛋白质工程.ppt





《分子生物学-定点诱变与蛋白质工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定点诱变与蛋白质工程.ppt(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九章第九章 定点诱变与蛋白质工程定点诱变与蛋白质工程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 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 刘贤锡刘贤锡v蛋白质在生命现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医药、轻工蛋白质在生命现象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医药、轻工等行业也具有重要作用,如胰岛素、枯草杆菌蛋白等行业也具有重要作用,如胰岛素、枯草杆菌蛋白酶等;酶等;v天然生物材料中蛋白质含量较少;天然生物材料中蛋白质含量较少;v基因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可表达特定基因克隆技术克隆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可表达特定蛋白质(重组蛋白);蛋白质(重组蛋白);v多数天然蛋白质的理化特性不能适应于工业用途多数天然蛋白质的理化特性
2、不能适应于工业用途;v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改变克隆基因中的特定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改变克隆基因中的特定基因,即可表达出适合于商业用途的蛋白质。基因,即可表达出适合于商业用途的蛋白质。v在体外,通过碱基取代、插入或缺失的方法,在体外,通过碱基取代、插入或缺失的方法,使基因使基因DNA序列中的某个特定碱基发生改变,序列中的某个特定碱基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称为从而改变蛋白质的结构,称为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v通过蛋白质工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通过蛋白质工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及其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蛋
3、白质工程改变酶的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蛋白质工程改变酶的Km、Vmax,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最适,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最适pH值、值、酶促反应的特异性以及酶蛋白的稳定性等。酶促反应的特异性以及酶蛋白的稳定性等。v蛋白质工程的主要技术之一是蛋白质工程的主要技术之一是定点诱变技术定点诱变技术.第一节第一节 定点诱变定点诱变一、定点诱变的概念一、定点诱变的概念v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体外通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体外通过碱基取代、插入碱基取代、插入或缺失或缺失可以使基因可以使基因DNA序列中任何一个序列中任何一个特定的碱基特定的碱基发生改变发生改变。这种体外特异性改变某个碱基的技术,。这种体外特异性改变
4、某个碱基的技术,称谓称谓定点诱变(定点诱变(site directed mutagenesis)。)。v定点诱变定点诱变具有简单易行、重复性高等优点,现已发具有简单易行、重复性高等优点,现已发展成为基因操作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不仅适用于展成为基因操作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不仅适用于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还可通过改变基因的密码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还可通过改变基因的密码子来改造天然蛋白质。子来改造天然蛋白质。v二、基因定点诱变的意义二、基因定点诱变的意义v用于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用于研究基因的结构与功能;v通过改变基因的密码子来改造天然蛋白质,通过改变基因的密码子来改造天然蛋白质,使其更符合人们
5、的需要。如酶蛋白的改造以使其更符合人们的需要。如酶蛋白的改造以及新型疫苗或药物的开发。及新型疫苗或药物的开发。v如枯草杆菌蛋白酶之所以易被氧化失活,是由于催化部位的如枯草杆菌蛋白酶之所以易被氧化失活,是由于催化部位的丝氨酸丝氨酸(Ser221)邻近的邻近的甲硫氨酸甲硫氨酸(Met222)易被氧化成硫氢化易被氧化成硫氢化物,若以其他氨基酸取代物,若以其他氨基酸取代Met222,则可提高酶的氧化稳定,则可提高酶的氧化稳定性而又不影响其催化活性。这是结构分析和定点突变改造蛋性而又不影响其催化活性。这是结构分析和定点突变改造蛋白质的成功范例。白质的成功范例。v枯草杆菌蛋白酶可作为洗涤剂的添加剂,但由于
6、其只能水解枯草杆菌蛋白酶可作为洗涤剂的添加剂,但由于其只能水解苯丙氨酸苯丙氨酸(Phe)羧基羧基所形成的肽键,底物作用范围过窄而限所形成的肽键,底物作用范围过窄而限制了洗涤剂的高效性,若用带正电荷的制了洗涤剂的高效性,若用带正电荷的赖氨酸赖氨酸(Lys)取代位取代位于活性中心于活性中心166位的位的甘氨酸甘氨酸(Gly),所获得的突变酶不仅能水,所获得的突变酶不仅能水解苯丙氨酸解苯丙氨酸(Phe)羧基所形成的肽键,而且可以水解酸性氨羧基所形成的肽键,而且可以水解酸性氨基酸基酸谷氨酸谷氨酸(Glu)所形成的肽键,使其底物作用范围拓宽,所形成的肽键,使其底物作用范围拓宽,因而可能成为最高效的洗涤剂
7、添加酶,这是定点诱变改变蛋因而可能成为最高效的洗涤剂添加酶,这是定点诱变改变蛋白质生物学活性的成功例子。白质生物学活性的成功例子。vN端端-笨丙笨丙-天冬天冬-谷谷-甘甘-C端端 多肽链多肽链三、定点诱变的原理三、定点诱变的原理定点诱变原理示意图v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3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93forcontributionstothedevelopmentsofmethodswithinDNA-basedchemistryforhisinventionofthepolymerasechainreaction(
8、PCR)methodforhisfundamentalcontributionstotheestablishmentofoligonucleotide-based,site-directedmutagenesisanditsdevelopmentforproteinstudiesKary B.Mullis1/2oftheprizeUSA1/2oftheprizeCanadaMichael Smith四、定点诱变的常用方法(一)M13DNA寡核苷酸诱变v基因工程中基因工程中,噬菌体噬菌体是一种常用的基因载体是一种常用的基因载体,其中又其中又以以M13M13 和和为最常用。为最常用。vM13噬菌体
9、是一种环形噬菌体是一种环形DNA,基因组大小为,在颗,基因组大小为,在颗粒中包装的仅是粒中包装的仅是正链的正链的DNA,有时也称为,有时也称为感染型单感染型单链链DNA(single stranded DNA,ssDNA)。v当感染型单链当感染型单链M13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在菌体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在菌体内借助宿主的酶系统先把内借助宿主的酶系统先把ssDNA复制为双链复制为双链(dsDNA),称为),称为复制型(复制型(replication form,RF)M13(RF-M13)。v广泛用于广泛用于DNA序列分析和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序列分析和噬菌体表面展示系统(phage displa
10、y)和单链核酸的制备和单链核酸的制备。单链丝状噬菌体(M13噬菌体)1.基本原理:基本原理:v寡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寡核苷酸定点诱变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v首先制备单链核酸首先制备单链核酸,即按体外即按体外DNA重组技术,将待诱变的目重组技术,将待诱变的目的基因插入到的基因插入到M13噬菌体上,制备此种含有目的基因的噬菌体上,制备此种含有目的基因的M13单链单链DNA,即正链,即正链DNA。v再使用化学合成的再使用化学合成的含有突变碱基含有突变碱基的寡核苷酸短片段作引物,的寡核苷酸短片段作引物,启动启动M13单链单链DNA分子进行复制,随后这段寡核苷酸引物便分子进行复制,随后这段寡核
11、苷酸引物便成为新合成的成为新合成的DNA子链的一个组成部分。子链的一个组成部分。v因此所产生的新链便具有已发生突变的碱基序列因此所产生的新链便具有已发生突变的碱基序列,将其转入将其转入细胞后细胞后,经过不断复制经过不断复制,即可获得突变的即可获得突变的DNA分子分子,再经表达再经表达即可获得改造后蛋白质即可获得改造后蛋白质.v为了使目的基因的特定位点发生突变,所设计的寡核苷酸引为了使目的基因的特定位点发生突变,所设计的寡核苷酸引物的序列除了所需的突变碱基外,其余的则与目的基因编码物的序列除了所需的突变碱基外,其余的则与目的基因编码链的特定区段完全互补。链的特定区段完全互补。2.诱变过程诱变过程
12、1)合成含有目的合成含有目的基因的正链基因的正链DNA;2)合成含有特殊合成含有特殊突变碱基的引物;突变碱基的引物;3)制备异源双链)制备异源双链DNA(右图);(右图);4)富集和转化双)富集和转化双链链DNA分子;分子;5)筛选突变体并鉴定)筛选突变体并鉴定(二)(二)Kunkel定点诱变法定点诱变法v体外体外DNA合成往往是不完全的,所以部分合合成往往是不完全的,所以部分合成的成的DNA分子必须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除分子必须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除去去,获得纯化的突变获得纯化的突变DNA。v理论上来说,理论上来说,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应用寡是半保留复制的,应用寡核苷酸定点诱变时,所形成的
13、噬菌体中携带核苷酸定点诱变时,所形成的噬菌体中携带突变基因的应为一半。但实际上,由于技术突变基因的应为一半。但实际上,由于技术上的原因通常只有上的原因通常只有1-5%的噬菌斑含有突变基的噬菌斑含有突变基因的噬菌体。因的噬菌体。v因此,为了获得更多含有突变噬菌体的噬菌因此,为了获得更多含有突变噬菌体的噬菌斑,必须提高突变体的比率。目前已有多种斑,必须提高突变体的比率。目前已有多种改良的寡核苷酸定点诱变方法,此处将改良的寡核苷酸定点诱变方法,此处将Kunkel 1985年建立的方法做以简单介绍。年建立的方法做以简单介绍。v基本原理:基本原理:vKunkel定点诱变法是一种通定点诱变法是一种通过筛除
14、过筛除含有含有尿嘧啶尿嘧啶(U)的的DNA模模板链进行的寡核苷酸定点诱变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板链进行的寡核苷酸定点诱变法。它的基本原理是:v将待突变的基因克隆入将待突变的基因克隆入RF-M13 DNA载体上,导入含有载体上,导入含有dUTP酶(酶(dut)和)和N-尿嘧啶脱糖苷酶(尿嘧啶脱糖苷酶(ung)双缺陷双缺陷的大肠的大肠杆菌(杆菌(dut-,ung-)菌株中。)菌株中。(细胞内的细胞内的dUTP酶能将细胞内的酶能将细胞内的dUTP降解降解,使其含量减少使其含量减少;ung能将误入能将误入DNA新生链中的新生链中的dUTP切除切除.在在dut和和ung双缺双缺陷陷的大肠杆菌中的大肠杆菌中,
15、新合成的新合成的DNA链中含有链中含有U.)vdut缺陷导致细胞内缺陷导致细胞内dUTP水平上升,并在水平上升,并在DNA复制时,部分复制时,部分取代取代dTTP进入进入DNA新生链中。又由于新生链中。又由于ung缺陷使掺入缺陷使掺入DNA的的dUTP残基不能除去。由这种大肠杆菌菌株产生的残基不能除去。由这种大肠杆菌菌株产生的M13单单链链DNA大约有大约有1%的的T被被U所取代,然后所取代,然后 以其为模板以其为模板体外合成体外合成DNA的另一条链的另一条链(不含不含U),双链,双链DNA导入导入正常的大肠杆菌中正常的大肠杆菌中,其其N-尿嘧啶脱糖苷酶切去尿嘧啶脱糖苷酶切去DNA链上的尿嘧啶
16、碱基。结果原来链上的尿嘧啶碱基。结果原来的的M13模板链被降解。只有突变链因不含模板链被降解。只有突变链因不含U,被保留下来。,被保留下来。这种方法产生的这种方法产生的M13噬菌体中含有突变噬菌体中含有突变DNA的比例大大增加。的比例大大增加。Kunkel定点诱变示意图定点诱变示意图(三)PCR定点诱变v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一)是一种体外酶促合成特定种体外酶促合成特定DNA片断的技术,是根片断的技术,是根据人类的需要对复杂生命过程的一种简单化据人类的需要对复杂生命过程的一种简单化的模拟。的模拟。PCR技术的原理是技术的原理是DNA半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首
17、创。首创。PCR原理简介原理简介vThe principle:v以待扩增的以待扩增的DNA分子为模板,分子为模板,DNA变性后,以一对变性后,以一对分别与模板分别与模板5末端和末端和3末端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末端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为引物,在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机制沿着模板链延伸至完成新的机制沿着模板链延伸至完成新的DNA合成,重复这合成,重复这一过程,即可使目的一过程,即可使目的DNA片段得到扩增。片段得到扩增。v反应体系的基本成分反应体系的基本成分模板模板DNA、特异性、特异性引物引物、耐、耐热性热性DNA聚合酶、聚合酶、dNTP、含
18、、含Mg2+的缓冲液。的缓冲液。v包括如下基本反应步骤:包括如下基本反应步骤:v变性变性(denaturation:Heat to 95 to melt strands),将反应系统加热至,将反应系统加热至95,使模板,使模板DNA完完全变性成为单链,同时引物自身和引物之间存在的全变性成为单链,同时引物自身和引物之间存在的局部双链也得以消除;局部双链也得以消除;v退火退火(annealling:Cool to55 to anneal primers with template strand),将温度下降至适,将温度下降至适宜温度(宜温度(55左右)使左右)使引物与模板引物与模板DNA退火结合退
19、火结合;v延伸延伸(extension:Extend primers with Taq polymerase),将温度升至,将温度升至72,DNA聚合酶以聚合酶以dNTP为底物摧化为底物摧化DNA的合成反应。上述三个步骤的合成反应。上述三个步骤称为一个循环,新合成的称为一个循环,新合成的DNA分子继续作为下一轮分子继续作为下一轮合成的模板,合成的模板,经多次循环(经多次循环(25-30次)后次)后即可达到即可达到扩增扩增DNA片段的目的。片段的目的。v5.A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GTGCA.3v3.TTCCGAAACGGCTATCCGGTATTCGT CACGT.5
20、 v 变性变性 退火退火(杂交杂交)v5.A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GTGCA.3v ATTCGT 5 引物引物v 5 AGGCTTv3.T TCCGAAACGGCTATCCGGTATTCGT CACGT.5 v v 延伸延伸v5A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GTGCA.3v TTCCGAAACGGCTATCCGGTATTCGT 5 v 5 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GTGCA.v3.T TCCGAAACGGCTATCCGGTATTCGTCACGT.5 v v5A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GTGCA
21、.3 TTCCGAAACGGCTATCCGGTATTCGT 5 5A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GTGCA.3 ATTCGT 5 5 AGGCTT TTCCGAAACGGCTATCCGGTATTCGT 5 5A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GTGCA.3 TTCCGAAACGGCTATCCGGTATTCGT 5 5 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 3 TTCCGAAACGGCTATCCGGTATTCGT 5 v5 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 3 v3 TCCGAAACGGCTATCCGGT ATTCGT 5v
22、 变性变性 退火退火v5 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 3 v ATTCGT 5v5 AGGCTTv3 TCCGAAACGGCTATCCGGT ATTCGT 5v 延伸延伸v5 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 3 v3 TCCGAAACGGCTATCCGGT ATTCGT 5v5 AGGCTTTGCCGATAGGCCATAAGCA 3 v3 TCCGAAACGGCTATCCGGT ATTCGT 5vPCR定点诱变又称为定点诱变又称为PCR寡核苷酸定点诱变,该法具有简寡核苷酸定点诱变,该法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其基本原理及操作程序如下:单、快捷的特点,其
23、基本原理及操作程序如下:v将待诱变靶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上,并分装到两个反应管将待诱变靶基因克隆到质粒载体上,并分装到两个反应管中;中;v在每一个反应管中加入两种特定的引物,其中引物在每一个反应管中加入两种特定的引物,其中引物1和和3均均含有错配核苷酸,但两个引物分别与质粒含有错配核苷酸,但两个引物分别与质粒DNA的不同链不完的不同链不完全互补,引物全互补,引物2和和4均不含有错配核苷酸,二者分别与质粒均不含有错配核苷酸,二者分别与质粒DNA的引物的引物1和和3杂交链的互补链完全互补;杂交链的互补链完全互补;v进行进行PCR扩增获得含有突变碱基的线型质粒扩增获得含有突变碱基的线型质粒DNA;v将
24、两个反应管中的线型质粒将两个反应管中的线型质粒DNA混合,再经过变性和复性,混合,再经过变性和复性,一个反应管中的一条链和另一个反映管中的互补链杂交,通一个反应管中的一条链和另一个反映管中的互补链杂交,通过两个粘性末端形成带有缺口的环状过两个粘性末端形成带有缺口的环状DNA分子;分子;v转化入大肠杆菌,环状转化入大肠杆菌,环状DNA分子的缺口可被大肠杆菌修复。分子的缺口可被大肠杆菌修复。如果同一反应管中的两个互补链又互相杂交,则继续形成线如果同一反应管中的两个互补链又互相杂交,则继续形成线状状DNA分子,在大肠杆菌中不稳定,易被降解。该方法把特分子,在大肠杆菌中不稳定,易被降解。该方法把特异突
25、变点导入克隆基因,无需把基因插入异突变点导入克隆基因,无需把基因插入M13中,即可在大中,即可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肠杆菌中进行表达。PCR进行寡核苷酸进行寡核苷酸定点诱变的示意图定点诱变的示意图 第二节第二节 蛋白质工程蛋白质工程v一、蛋白质工程概论一、蛋白质工程概论v基因工程诞生10周年之际著名科学家Kevin 于1983年在SCIENCESCIENCE(VOL.219)发表了论文 Protein Protein EngineeringEngineering,该文的摘要是:vThe prospects for protein engineering,including the role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子生物学 定点 诱变 蛋白质 工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