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技术手册》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保技术手册》word版.doc(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三江管理局植保技术手册第一部分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要点一、水 稻(一)种子处理种子机械包衣按100公斤种子用种衣剂2公斤加水1公斤包衣。包衣后的种子应装入井底布浸种袋中阴干2-3天,待药膜完全固化后方可集中浸种。(二)秧田管理1、防立枯病:在水稻1.5叶期、2.5叶期进行2次调酸,秧田普浇pH4左右的酸水,每栋大棚(360平方米)用77.2%固体硫酸0.3-0.5公斤兑水1000公斤浇入,或用1公斤硫酸拌土20-30公斤撒施,然后喷清水洗苗一次;在水稻1.5叶期、2.5叶期进行2次防病,防治立枯病可用3%甲霜恶霉灵每平方米苗床15-20毫升兑水5公斤,或30%恶甲(瑞苗青)水剂,每平方米
2、苗床1-1.5毫升,对水5公斤,茎叶喷雾。使用甲霜恶霉灵水剂喷雾后要及时洗苗,防止产生烧苗及药害。秧苗受到冷冻害后要及时在早8时前通风炼苗后再施药。防病可结合调酸、施肥一起进行。2、化学除草:水稻苗后稗草2-3叶期10%千金(氰氟草酯)40-60毫升/亩,兑水10-15升喷雾;推荐使用10%千金(氰氟草酯)40-60毫升/亩+48%排草丹(灭草松)150毫升/亩兑水15升喷雾,防治稗草、阔叶草及莎草科杂草。要杜绝秧田播后封闭灭草,严防除草剂药害发生。严格按照药剂的推荐剂量施用,切勿随意增加药量,喷洒要均匀,避免局部药量过大,减少药害的发生。3、插前秧苗带药:水稻移栽前1天,70%艾美乐(吡虫啉
3、)或25%阿克泰(噻虫嗪)水分散剂6-8克/100m2,兑水3公斤喷洒预防水稻潜叶蝇。(三)本田管理1、常规本田化学除草插前封闭除草(1)30%阿罗津(莎稗磷)50-60毫升/亩。(2)60%马歇特(丁草胺)100-130毫升/亩。(3)50%瑞飞特(丙草胺)50-60毫升/亩。施用方法移栽前57天每亩兑水15公斤甩施,施药后保持水层57厘米57天以上。插后灭草(1)30%阿罗津(莎稗磷)50-60毫升/亩+10%草克星13-15克/亩。(2)60%马歇特100-130毫升/亩+10%草克星13-15克/亩。(3)50%瑞飞特(丙草胺)50-60毫升/亩+10%草克星13-15克/亩。(4)5
4、0%苯噻草胺60克/亩+10%草克星13-15克/亩。移栽后15-20天每亩兑水10-15公斤甩施。施药后保持水层7天。大龄杂草(1)30%阿罗津50毫升/亩+50%二氯喹啉酸30-50克/亩,于稗草4-7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喷液量7-10公斤/亩。(2)50%二氯喹啉酸(快杀稗)33-35克/亩,兑水10-15公斤/亩进行茎叶处理,防治大龄稗草。(3)10%千金(氰氟草酯)80-120毫升/亩+48%排草丹180-200毫升/亩进行茎叶处理,防治大龄稗草和阔叶杂草。池埂杂草(1)74.7%农民乐(草甘膦)100-150毫升/亩。(2)41%农达(草甘膦)200-300毫升/亩,兑水喷雾。2
5、、难治杂草泽泻、慈姑形态特征:泽泻为多年生沼生植物,地下块茎呈球形,外皮褐色,密生多数须根,叶根生,叶片宽椭圆形至卵形,先端急尖或短尖,花瓣白色,花期6-8月,果期7-9月,瘦果多数扁平。慈姑为多年生挺水植物,地下具根茎,先端形成球茎,球茎表面附薄膜质鳞片,端部有较长的顶芽,叶片着生基部,出水成截形,叶片成箭头状,全缘,叶柄较长、中空,沉水叶呈线状,花茎直立,多单生,上部着生三出轮生状圆锥花序,小花单性同株或杂性株,白色,不易结实,苗期4-6月,花期7-9月,块茎或种子繁殖。防治方法:插前5-7天进行封闭除草, 10%草克星(吡嘧磺隆)25-30克/亩+25%噁草酮100-125毫升/亩,毒土
6、法或甩喷法施药,水层3-5厘米,保水5-7天;插后15-20天10%草克星(吡嘧磺隆)10-15克/亩或排草丹150-200毫升/亩或莎阔丹140-200毫升/亩+莎稗磷60毫升/亩。稻稗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基部倾斜或膝曲,光滑无毛,叶鞘松弛,下部者长于节间,上部者短于节间,无叶舌,叶片无毛。圆锥花序主轴具角棱,粗糙;小穗密集于穗轴的一侧,具极短柄或近无柄;第一颖三角形,基部包卷小穗,长为小穗的1/3-1/2,具5脉,被短硬毛或硬刺疣毛,第二颖先端具小尖头,具5脉,脉上具刺状硬毛,脉间被短硬毛;第一外稃草质,上部具7脉,先端延伸成1粗壮芒,内稃与外稃等长。花果期7-10月。 防治方法
7、:插前5-7天30%阿罗津插前封闭50-60毫升/亩,插后15-20天30%阿罗津50-60毫升/亩+10%草克星10克/亩混配,水层5-7厘米,保水5-7天;或插后在稻稗2-3叶期10%千金80毫升/亩、稻稗3-4叶期100毫升/亩、稻稗4-5叶期120毫升/亩,兑水喷雾。水绵形态特征:水绵属植物。生殖方式有营养繁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类型。营养繁殖时,为丝状体受到机械损伤或其他原因,断裂成若干短丝,每段短丝通过细胞分裂长成长的丝状体,这种营养繁殖方式,也叫断裂生殖。水绵的有性生殖为接合生殖,丝状体接合产生合子,以后合子分泌产生厚壁,藻体死亡崩解后,合子沉入水底休眠,条件适宜时萌发,合子核首先经过
8、减数分裂,最后产生1条新的水绵丝状体。藻体由筒状细胞连接而成,呈单列不分枝的丝状体;细胞中央为液泡,细胞核悬在中间;色素体鲜绿色,带状,沿细胞壁四周作螺旋状排列。常生长在平静的淡水中。 防治方法:深耕深翻,磷肥深施。化学药剂防治:(1)水稻移栽后7-15天10%草克星(吡嘧磺隆)10-15克/亩,毒土法或甩喷法施药。(2)10%太阳星(乙氧磺隆)15克/亩,毒土法或甩喷法施药。(3)10%金秋(还胺磺隆)16-17克/亩,毒土法或甩喷法施药。3、虫害防治水稻潜叶蝇形态特征:双翅目水蝇科。卵长椭圆形,乳白色,上生细纵纹;幼虫蛆形,体乳白色至黄白色,尾端呈截断状;蛹褐色至黄褐色,尾端有2个黑褐色尖
9、锐突起;成虫昼伏夜出,体长2-3mm,青灰色,触角黑色,前缘脉有两处断开,足灰黑色,中、后足第一跗节基部黄褐色,以晴天活动盛,飞翔力强,并具有趋蜜习性,产卵有选择性,每次产卵3-5粒,多者10余粒。为害症状:幼虫钻入叶内潜食叶肉,残留上、下表皮,使受害叶片呈现不规则的白色条斑,在其中可见长形无足的小蛆形幼虫,后期还可见小而长的长条形两头尖的蛹。为害重时可造成叶片枯死、腐烂,造成叶片枯萎。发生规律:一年4-5代,世代重叠,1代杂草上为害,幼虫为害期主要是6月上、中旬(插秧后10-20天)。在田水较深条件下,卵散产在下垂或平伏水面的叶尖上,生产上深灌、秧苗生长弱、周围杂草丛生、蜜源植物丰富的稻田为
10、害较重。药剂防治:幼虫初发期,40%乐果100毫升/亩或70%艾美乐6-8克/亩+2.5%敌杀死20-30毫升/亩或25%阿克泰6-8克/亩,兑水5升弥雾机喷雾。水稻负泥虫形态特征:鞘翅目叶甲科。卵长椭圆形,长约0.7毫米,初产时浅黄色,后变成暗绿至灰褐色,主要产在叶面近叶尖处,少数产在叶背和叶鞘上,卵聚产,一般2-13粒排成两行;幼虫头小,黑褐色,体背上堆积着灰黄色或墨绿色粪便;蛹长4.5毫米左右,外包有白色棉絮状茧;成虫头黑色,鞘翅青蓝色,有金属光泽,每鞘翅上有纵向刻点4行。为害症状:成、幼虫食害叶肉,残留叶脉或一层透明表皮,受害叶上出现白色条斑或全叶发白枯焦,严重时整株枯死。发生规律:每
1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田埂、渠边、塘附近背风向阳处越冬,越冬成虫5月中下旬开始活动,插秧后转移到幼苗上开始危害,6月中、下旬交尾产卵,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害盛期,8月中旬转移到越冬场所越冬。阴雨连绵,低温高湿天气易发生。防治方法:人工扫落,清除田间四周及池梗杂草,药剂防治可采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15-30毫升/亩或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30毫升/亩,兑水5-10升喷雾。稻螟蛉形态特征:稻螟蛉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体暗黄色。雄蛾体长6-8毫米,翅展16-18毫米,翅深黄褐色,有两条平行的暗紫宽斜带;后翅灰黑色。雌蛾稍大,体色较雄蛾略浅,前翅淡黄褐色,两条紫褐色斜带中间断开不连
12、续;后翅灰白色。卵粒扁圆形,表面有纵横隆线,形成许多方格纹;初产时淡黄色,孵化前变紫色。幼虫老熟时体长约22毫米,绿色,头部黄绿色或淡褐色,背线及亚背线白色,气门线黄色。仅有两对腹足和一对臀足,行走时似尺蠖。被蛹初为绿色,渐变黄褐色。腹末有钩4对,后一对最长。为害症状:又称双带夜蛾,稻青虫、粽子虫、量尺虫,遍布中国各地。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高粱、玉米、甘蔗、茭白及取食多种禾本科杂草。以幼虫食害稻叶,1-2龄将叶片食成白色条纹,3龄后将叶片食成缺刻,严重时将叶片咬成破碎不堪,仅剩中肋。秧苗期受害最重。发生规律:在东北一年发生2-3代,以蛹在杂草中及田间散落稻草叶苞中越冬,少数在稻草或稻秸中越冬,
13、黑龙江省一年发生2代,第一代成虫在稻田发生较少,第二代幼虫多在水稻生育后期发生为害。防治方法:幼虫初龄期进行药剂防治,50%杀螟磷乳油75-100毫升/亩、40%毒死蜱乳油75-100毫升/亩、50%杀螟丹可溶性粉剂75-100克/亩或80%敌百虫可溶粉剂100克/亩,兑水喷雾,防治幼虫。4、病害防治水稻稻瘟病病原:梨孢属病菌,属半知菌亚门。传播途径:气流传播。发生规律: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病菌以菌丝在病稻草和种子上越冬,在田间,病菌可通过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栽培过密,施用氮肥过多,田间及四周田埂杂草丛生,生长期连阴雨、长期深灌水、大水串灌、气候温暖、日照不足、时晴时雨、多雾、重露,田间相
14、对湿度90%以上等条件均易引起发病。根据被害部位不同,一般可形成苗瘟、叶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1)苗瘟症状:主要发生在幼苗期叶片上,形成褐色、梭形或不定型病斑,有时可在病斑上形成灰绿色霉层。防治:水稻移栽前5-7天秧田发现中心病株或叶片上有急性病时,20%三环唑悬浮剂100毫升/亩或35%三环唑悬浮剂50毫升/亩或40%三环唑悬浮剂40-50毫升/亩,兑水5公斤弥雾机喷雾。(2)叶瘟症状:主要发生在水稻分蘖期以后,一般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病斑的形状、色泽和大小常因气候条件、水稻品种的感病程度分为急性型、慢性型、白点型、褐点型。急性型病斑暗绿,中心灰白,正反两面密生灰绿色霉层;慢性型田间最为
15、常见,典型病斑梭形,病斑中心灰白,有褐色坏死线,外部有黄色晕圈,潮湿时病斑背部产生灰绿色霉层;白点型为白色小斑,无霉层;褐点型为褐色小点,多局限在叶脉间,无霉层,多发生在抗病品种或稻株下部老叶上。防治:水稻11叶品种9.1-9.5叶期,20%三环唑悬浮剂100毫升/亩或35%三环唑悬浮剂50毫升/亩或40%三环唑悬浮剂40-50毫升/亩,兑水5公斤弥雾机喷雾。(3)穗颈瘟症状:病斑初期为水渍状褐色小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型病斑,有时使整个谷粒变为褐色、暗灰色而造成白穗。防治:抽穗前3-5天2%加收米(春雷霉素)80毫升/亩+20%三环唑100毫升/亩或25%咪鲜胺60-80毫升/亩+2%加收米(春
16、雷霉素)80毫升/亩或20%稻瘟酰胺70毫升/亩或45%咪鲜胺50毫升/亩或40%稻瘟灵乳油100毫升/亩,兑水5公斤弥雾机喷雾或航化喷药防治。(4)粒瘟、枝梗瘟症状:枝梗瘟发生在一次枝梗或枝梗上,症状与穗颈瘟相同;粒瘟发生在谷粒上,病斑椭圆形,常带有灰绿色霉层,谷粒黄熟则不明显。防治:水稻抽穗后15-20天进行防治,药剂配方及防治方法同穗颈瘟。试验、示范、推广选用49%道立峰(丙环咪鲜胺)乳油30毫升/亩,75%拿敌稳(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20克/亩,8%好米得(烯丙苯噻唑)颗粒剂1.73.3千克/亩,20%爱可(烯肟戊唑醇)悬浮剂40-50毫升/亩,防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病原:立枯
17、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传播途径:土传病害。症状:叶鞘染病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 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发生规律:苗期至穗期
18、均可发病。每亩有6万粒以上菌核,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流行。气温20以让,相对湿度大于90%,纹枯病开始发生,气温在28-32,遇连续降雨,病害发展迅速。气温降至20以下,田间相对湿度小于85%,发病迟缓或停止发病。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稻郁闭,徒长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主要防治配方:(1)30%爱苗(苯甲丙环唑)15-20毫升/亩。(2)75%拿敌稳(戊唑醇肟菌酯)水分散粒剂15-20毫升/亩。(3)20%爱可(烯肟菌胺戊唑醇)40-50毫升/亩。(4)24%满穗(噻氟酰胺)15-20毫升/亩。(5)49%道立峰(丙环.咪鲜胺)乳油30毫升/亩。施药时期:于剑叶露尖10.1叶、孕穗期
19、、齐穗期叶面喷洒。施药方法:均匀喷药于水稻植株中、下部,施药时应保持水稻浅水层2-3天,浅水自然落干3-4天后重新上浅水层。视天气和病情发展决定喷药次数,一般重病天需喷2-3次,间隔为7-10天。弥雾机喷液量5-6升/亩。水稻鞘腐病病原: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症状:幼苗染病叶鞘上生褐色病斑,边缘不明显。分蘖期染病叶鞘上或叶片中脉上初生针头大小的深褐色小点,向上、下扩展后形成菱形深褐色斑,边缘浅褐色,叶片与叶脉交界处多现褐色大片病斑。孕穗至抽穗期染病剑叶叶鞘先发病且受害严重,叶鞘上生褐色至暗褐色不规则病斑,中间色浅,这缘黑褐色较清晰,严重的现虎斑纹状病斑,向整个叶鞘上扩展,致叶鞘和幼穗腐烂。湿
20、度大时病斑内外现白色至粉红色霉状物,即子实体。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稻草残体和病种子是主要初侵染源,病原菌可从水稻、稗草等染病病株借风、雨传播,从水稻自然孔、伤口侵入,经一段潜育期显症。潜育期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孕穗期到抽穗期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90%以上,适合鞘腐病的发生,降雨量大,雨次多,发病重,氮肥施用量过多或过少均可加重病情。药剂防治主要配方:(1)25%咪鲜胺80-100毫升/亩。(2)50%扑海因悬浮剂70-100毫升/亩。(3)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施药时期和方法:在水稻孕穗初期期、抽穗期、齐穗期,弥雾机喷液量5-6升/亩。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病原:假单胞菌属
21、病菌,薄壁菌门。症状:主要侵染叶片、叶鞘、穗部。叶片初期水渍状褐色小点,扩大后呈纺锤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赤褐色,边缘有黄色晕纹,病斑常愈合一起形成大型条斑,使局部叶片枯死。当病斑发生于叶片边缘时,沿叶脉扩展成赤褐色长条形病斑。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株残体、病种子和各种野生寄主(杂草)是主要初侵染来源,病原菌借风、雨传播,可从伤口侵入水稻,从水稻自然孔侵入较少,7月高温、多雨、大风日数多均有利于病害发生。药剂防治主要配方: (1)25%噻枯唑100-150克/亩。(2)10%氯霉素60-70克/亩。(3)72%农用链霉素15-30克/亩。(4)2%加收米80-10毫升/亩。施药时期和方法:9
22、.1-9.5叶期、孕穗期、齐穗期茎叶喷雾,弥雾机喷液量5-6升/亩。水稻胡麻斑病病原:稻平脐蠕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症状: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以叶片为多。种子芽期受害,芽鞘变褐,芽未抽出,子叶枯死。苗期叶片、叶鞘发病多为椭圆病斑,如胡麻粒大小,暗褐色,有时病斑扩大连片成条形,病斑多时秧苗枯死。成株叶片染病初为褐色小点,渐扩大为椭圆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中央褐色至灰白,边缘褐色,周围有深浅不同的黄色晕圈,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由叶尖向内干枯,潮褐色,死苗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叶鞘上染病病斑初椭圆形,暗褐色,边缘淡褐色,水渍状,后变为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穗颈和枝梗发病受害部暗褐色,造成穗枯。谷
23、粒染病早期受害的谷粒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秕谷,后期受害病斑小,边缘不明显。病重谷粒质脆易碎。气候湿润时,上述病部长出黑色绒状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稻草和病种子内越冬,翌年越冬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发病,也可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水稻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植株地上部均能受害,而以叶片发病最为普遍,其次是谷粒、穗颈和枝梗。一般在缺肥、缺水的地块,水稻生长发育不良的地块发病重,酸性土壤、沙质土壤和泥质土壤上栽培的水稻发病重。温度24-30,相对湿度大于92%最适发病。药剂防治主要配方:(1)20%粉锈宁(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克/亩。(2)
24、50%扑海因悬浮剂70-100毫升/亩。施药时期和方法:在水稻孕穗期、齐穗期,兑水5升弥雾机喷雾。水稻褐变穗病病原:交链孢霉菌、附球霉菌。症状:水稻抽穗后不久,谷粒内颖出现褐色斑点或变褐,随病势进展变浓褐或黑褐色,小穗轴并不坏死,并伴随叶片出现褐色斑点,受害褐粒多数茶米、黑米率高,严重影响米质,严重时稻田远看一片黑。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原菌以稻粒、秸秆、禾本科杂草的枯死株等越冬,成为下年的发生源,特别是池埂上的杂草割倒放置腐烂后孢子发生密度更高,加剧发病。而且,水稻出穗后自身的枯叶也能形成孢子,成为侵染源。抽穗后不久遇强风、雨易发生,抽穗不久谷粒组织软弱,遇强风、雨易损伤,成熟期间低温、降雨
25、多的年份易发病,22-28 条件下最易发病。药剂防治主要配方:(1)1.5%多抗霉素150毫升/亩。(2)1.5%多抗霉素130毫升/亩+50%扑海因75毫升/亩。施药时期和方法:在水稻孕穗末期、齐穗期施药防治,兑水5升弥雾机茎叶喷雾或航化喷药防治。多病兼防药剂防治主要配方:2%加收米80毫升+25%咪鲜胺60-80毫升+1.5%多抗霉素130毫升/亩。施药时期和方法:在水稻孕穗期、抽穗期、齐穗期施药,兑水5升弥雾机茎叶喷雾或航化喷药防治。此配方可以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褐变穗、胡麻斑病等病害。二、玉 米(一)种子处理通过选择不同的种衣剂品种,可以有效的防止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茎基腐病等病害和金针
26、虫、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主要配方为(每百公斤种子):1、35%多克福种衣剂或八一农大20%玉米种衣剂1500-2000毫升。2、40%卫福400-500毫升。3、2%立克秀种衣剂400-600毫升。4、5%穗迪安400克。5、2.5%适乐时150-200毫升。6、35%呋喃丹种衣剂2500毫升。以玉米丝黑穗病为主无地下害虫的可选配方1、2、3、4,以玉米茎基腐病为主的地区选用配方5,兼防地下害虫的,应在配方2、3、4的基础上加入配方6。(二)生育期病虫害防治1、大(小)斑病病原:大斑病为凸脐蠕孢属病菌,小斑病为平脐蠕孢属病菌,都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症状:大斑病叶片上病斑初为小椭圆形、黄褐色
27、或青灰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大形成边缘褐色、中央黄褐色或青褐色的长锤形或梭形病斑。小斑病病斑椭圆形或纺锤形,较大,灰色至黄褐色,边缘褐色或不明显,后期略有轮纹,多数病斑连片,病叶变黄枯死;叶鞘和苞叶染病病斑较大,纺锤形,黄褐色,边缘紫色不明显,病部常有灰黑色霉层;果穗染病病部生不规则灰黑色霉,严重的果穗腐烂,种子发生霉变。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大斑病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或厚垣孢子在病残体中越冬,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扩大再侵染,7-8月温度偏低、多雨、日照不足有利于发生和流行,种植过密、地势低洼、连作地常发病重。小斑病主要以休眠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玉米,在病株上
28、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发病适宜温度26-29,产生孢子最适温度23-25,孢子在24下1小时即能萌发,玉米孕穗、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易造成病害流行,低洼地、过于密植、连作田发病重。药剂防治:大喇叭口期(玉米10-12展叶)或玉米抽雄初期使用50%多菌灵0.1公斤(或40%氟硅唑乳油2.5毫升)+酿造米醋0.1公斤+磷酸二氢钾0.15-0.2公斤/亩,喷液量2-3公斤/亩,人工喷雾喷液量6-10公斤/亩。2、茎基腐病原:主要为腐霉菌和镰孢菌真菌。症状: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进入显症高峰。3种症状类型:青枯型(典型症状)叶片自下而上突然萎蔫,迅速枯死,叶片灰绿色,水烫状。黄枯型(
29、慢死型)叶片从上向下或自下而上变黄枯死,多见于抗病品种,茎基部软腐。湿腐型植株下部叶片枯死,上部仍然青枝绿叶。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种子也可带菌。病菌主要从根部伤口侵入,致根茎腐烂并向地上茎基部发展而表现出多种症状。玉米抽雄至成熟期高温、高湿是茎腐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雨后骤晴、土壤湿度大、气温剧升往往导致该病爆发成灾;连作重茬、栽植过密,排水不良,虫害雹伤等都易加重病情;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良种;合理施肥、合理密植、改造下湿地;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在保证增产的前提下,避免过早播种;实行轮作,坚持每1-2年轮作倒茬一次,深翻土地,清除病残
30、株,秸秆肥充分发酵后再施用,减少土壤菌源量。药剂防治应及时防治玉米螟、粘虫等害虫;发病初期可及时采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50-100克喷雾加以控制。3、顶腐病病原:亚粘团镰刀菌,半知菌亚门真菌。症状: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顶腐病,症状复杂多样,尚未被完全认知。苗期病株生长缓慢,叶片边缘失绿,出现黄色条斑,叶片皱缩、扭曲。重病苗枯萎死亡。植株生长中后期,叶基部腐烂后仅存主脉,中上部完整但多畸形,呈蒲扇状。以后生出的新叶顶端腐烂,叶片短小、叶尖枯死或残缺不全,叶片边缘常出现刀削状缺刻和黄色条纹。成株期病株多矮小,顶部叶片短小,残缺不全,皱褶扭曲。有时上部叶片不展开,卷曲成牛尾
31、状。雌穗小,多不结实。茎基部节间短,茎秆上有腐烂斑块,腐烂部分有害虫蛀道状裂口,纵切面可见内部黑褐色腐烂。病株根系不发达,主根短小,根毛多而细,呈绒状,根冠变褐腐烂。高湿时,病部出现粉白色霉状物。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原菌在土壤、病残体和带菌种子中越冬,成为下一季玉米发病的初侵染菌源。低洼地块、土壤粘重地块发病重, 种子带菌率高发病重。早春持续低温,多雨天气,玉米出苗缓慢,会增加原菌侵染危害的机率。病原菌生长温度为5-40,适温为25-30,最适为28;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0-35,适温为25-30。 防治方法:拔除病株;进入大喇叭口期追施氮肥;叶面喷施锌肥和生长调节剂;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合
32、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对心叶已扭曲腐烂的较重病株,可剪去包裹雄穗以上的叶片,并将剪下的病叶带出田外深埋处理。化学防治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施;在灰飞虱传毒危害期间,应在玉米7叶期前喷洒2.5%扑虱蚜乳油1000倍液及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4、丝黑穗病病原:丝轴团散黑粉菌,担子菌亚门真菌。症状:主要为害玉米雌穗和雄穗。偶尔侵染叶片。雄穗整个花序被破坏变成黑粉,或变形增生,颖片增多、延长;雌穗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和丝状物,或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有的苞叶变狭小,簇生畸形,黑粉极少。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种子
33、上越冬,成为翌年发病初侵染源,以土传为主。种子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幼苗期侵入,是系统侵染病害。病菌从玉米发芽的白尖期至4叶期都可侵入,并到达生长点,以后进入花芽和穗部,形成大量黑粉,成为丝黑穗。玉米连作时间长及早播玉米发病重,高寒冷凉地块易发病,沙壤地发病轻。防治方法:加强栽培措施,合理轮作;调整播期及播种质量;病穗未开裂前拔除病株携出田外深埋;使用净肥,肥料充分腐熟后施用。药剂防治可种子包衣,也可用10%烯唑醇乳油20g拌种100kg堆闷24小时或用种子重量0.3%-0.4%的三唑酮乳油拌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7%拌种或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2%
34、拌种。5、瘤黑粉病病原:黑粉属病菌,担子菌亚门真菌。症状:为害植株地上部的茎、叶、雌穗、雄穗、腋芽等幼嫩组织。受害部位由于病原菌刺激肿大成瘤,病瘤未成熟时外面为白色或淡红色具光泽的柔嫩组织,以后变为灰白或灰黑色,最后外膜破裂,放出黑粉。病株较矮小,受害早的果穗小,甚至不能结穗。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菌在土壤、粪肥或种子上越冬,该病不同于丝黑穗病之处在于,病菌可侵害植株地上任何幼嫩部位与形成黑粉瘤,黑粉瘤包膜破裂散出厚垣孢子,借风雨气流传播侵染其他幼嫩部位或植株,一个生长季中可有多次再侵染。生长季节雨水多、湿度大发病重;偏施氮肥、灌大水、栽植过密使植株生长过嫩,以及连作重茬,冰雹等致伤都有利于病
35、害的发生。防治方法:15粉锈宁按种子量的0.4拌种;在玉米抽雄前喷50多菌灵或50福美双,防治1-2次,可有效减轻病害。6、玉米螟形态特征:成虫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老熟幼虫,体长25毫米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 前后各两个。蛹长15-18毫米,黄褐色
36、,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为害症状: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转株危害。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玉米螟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2代,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向日葵的秸秆中越冬,次年5-6月化蛹,蛹经过10天左右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天
37、,喜欢在离地50厘米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天。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较轻。防治方法:玉米抽穗期雄穗抽出10%,每100株累计卵超过30块时2.5%功夫(或2.5%敌杀死、10%氯氰菊酯、5%来福灵)15-20毫升或8000IU/微升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00毫升/亩或用0.18%阿维菌素100亿活芽孢/克苏云金芽孢杆菌超低量喷雾剂型1.2克/亩,或20%阿维三唑磷乳油5
38、0毫升/公顷喷雾。7、玉米蚜虫形态特征:玉米蚜虫俗名腻虫,同翅目,蚜科,寄主作物有玉米、高粱、小麦、狗尾草等。形态特征为:卵椭圆形。分有翅孤雌蚜和无翅孤雌蚜2型。体长约1.6-2mm。触角4-6节,表皮光滑、有纹。有翅蚜触角通常6节,前翅中脉分为2-3支,后翅常有肘脉2支。为害症状:蚜虫危害时,在展开的叶面上可见到密集的蚜虫空壳,玉米受蚜虫危害后,果穗部受害,可使百粒重下降,影响产量,并传播病毒病造成减产。发生规律:玉米蚜在黑龙江每年发生十几代,旬平均气温23,相对湿度85%左右最适生存,暴雨冲刷对玉米蚜发生有一定抑制作用。防治方法:可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1.3克/亩、2.5%高效氯
39、氟氰菊酯乳油15毫升/亩、10%氯氰菊酯乳油15毫升/亩叶面喷雾。视虫情10天左右施药1次,防治2-3次。(三)化学除草1、播后苗前或移栽前土壤处理: 96%金都尔60-140毫升+75%宝收1.0-1.5克/亩或90%禾耐斯90-150毫升+70%赛克25-60克/亩或96%金都尔60-120毫升+70%赛克25-60克/亩。2、苗后4-5叶期叶面喷雾:4%玉农乐100毫升/亩或4%玉农乐50-60毫升+70%赛克6克/亩+0.5-1%植物油型喷雾助剂药笑宝或信德宝或快得7等。三、白瓜(一)药剂拌种播前2-3天用八一农大35%多克福种衣剂4-5升拌100公斤种子,晾干后播种,注意拌药后播量受
40、影响。(二)苗期病虫害防治1、白粉病病原:粉孢菌,半知菌亚门真菌。症状:白粉病是白瓜生产中最常见的病害,在生长后期发病较重,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叶柄和茎也受害。发病初期在叶片正面出现小霉点,后扩大到1-2厘米的霉斑,条件适宜,霉斑迅速扩大,且彼此连片布满整个叶片,严重影响白瓜的成熟和产量。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菌在老株和病残体上越冬。高温高湿与高温干燥交替出现时发病达到高峰,同时在尿素等氮肥施用较多、种植过密、潮湿的田块容易发病或发病较重。防治方法:在7-8月,采用70%甲基托布津50-70克/亩或20%粉锈宁乳油100毫升/亩叶面喷雾。每隔5-7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2、疫病病原:辣椒
41、疫霉,鞭毛菌亚门真菌。症状:茎、叶、果均可染病,病部凹陷,呈水渍状,变细、变软,致病部以上枯死,病部产生白色霉层,叶片染病初生圆形暗色水渍状斑、软腐下垂,干燥时呈灰褐色,易脆裂。果实染病初生1厘米左右凹陷,水渍状暗色至暗绿色斑,后逐渐扩展,并在病部生出白色霉状物。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多雨、高温、土壤水分较大时发生严重,当田间出现长期湿润或积水,连续阴雨天时易发病。防治方法:7月中旬前采用新克病缓蚀剂施于主茎基部2厘米处,每株1克,覆上土;发病初期采用25%甲霜灵80-100毫升/亩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100毫升/亩叶面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3-4次。3、炭疽病病原:葫芦
42、科刺盘孢,半知菌亚门真菌。症状:幼苗期发病,病苗子叶上出现褐色圆形病斑,蔓延至幼茎基部缢缩而造成猝倒;成株发病,病叶初呈水渍状圆形病斑,后呈黄褐色,在茎或也柄上,病斑长圆形,凹陷,初呈水渍状黄褐色后变黑色,病斑蔓延茎周围,则植株枯死。果实病斑初呈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椭圆形,暗褐至黑褐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中部产生红色黏质物。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主要以菌丝体或拟菌核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成为初侵染源。病菌分生孢子通过雨水传播,孢子萌发适温22-27,30以上停止生长。防治方法:在6月中旬至8月下旬,采用50多菌灵100克/亩或70%甲基托
43、布津70-80克/亩。每隔7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三)化学除草1、苗前土壤处理白瓜对农药比较敏感,苗前除草剂仅有金都尔。直播田播后苗前或移栽田移栽前,针对一年生禾本科和部分阔叶杂草,96%金都尔每亩用量(要严格掌握药量)在土壤有机质3%以下,砂质土50毫升,壤质土60毫升,粘质土70-80毫升;土壤有机质3%以上,砂质土70毫升,壤质土100毫升,粘质土120-140毫升。土壤有机质2%以下砂质土,低洼地,平播不推荐使用。2、苗后茎叶处理防治苗后禾本科3-5叶期杂草:10.8%高效盖草能30-35毫升/亩或12.5%拿捕净100毫升/亩或15%精稳杀得50-80毫升/亩。出苗以后至茎长
44、50厘米左右,使用灭生性除草剂,喷头一定要加防护罩,降低喷头高度定向喷雾,切忌药液雾滴接触南瓜,以免产生药害。行间定向喷雾配方:20%克无踪(百草枯)100-200毫升/亩或41%农达(草甘膦)100-200毫升/亩,防治一年生杂草。四、角瓜(西葫芦)(一)种子处理将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水量以浸没种子为宜,不停地搅拌直至水温降至30左右,浸泡3-4小时,然后放在28-30下催芽,当芽长达到0.2-0.4厘米时即可点播。 (二)病害防治1、霜霉病病原:古巴假霜霉,鞭毛菌亚门真菌。症状: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背面出现水浸状绿色斑点。病斑扩展迅速,由于受叶脉限制,面呈
45、多角形,一、二天后病斑颜色变黄褐色至褐色,此时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灰黑色霉层。病重时病斑布满叶片,故使叶缘卷缩干枯,最后叶片枯黄而死,故又称“跑马干”。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随病残体在壤中越冬,病菌可来自温室种植的瓜类,通过气流、雨水和昆虫传播,由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叶片。病菌喜温湿条件,萌发和侵入需叶片有水滴存在。发病适温为15-22,低于15或高于28不利于发病。多雨、多露水、多雾和昼夜温差大,阴畦交替等发病较重,保护地栽培温度大,种植过密,通风透光不良时发病较易。防治方法:发病初期选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
46、粉剂600倍液或72%克抗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白粉病 病原:单丝壳白粉菌、二孢白粉菌,子囊菌亚门真菌。症状:苗期至收获期均可发生,叶片发病重,叶柄和茎次之。发病初期在叶面或叶背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叶正面多,其后向四周扩展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侵染叶柄和嫩茎后,症状与叶片上的相似,惟病斑较小,粉状物也少。 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菌随病残体留在土壤或保护地的瓜类寄主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后产生的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间湿度大,白粉病流行速度加快。较高的湿度有利于孢子萌发和侵入。高温干燥有利于分生孢子繁殖和病情扩
47、展,尤其当高温干旱与高湿条件交替出现,又有大量菌源及感病的寄主,此病即流行。发病适宜温度湿度 20-25,相对湿度 25%-85%。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交替使用,6-7天喷1次。3、灰霉病病原:灰葡萄孢菌,半知菌亚门。症状:为害花、幼瓜、茎、叶等,以为害花和幼瓜最为普遍。发病初期,花蕾、幼瓜蒂部成水渍状,色渐变浅,病部变软、腐烂。潮湿时,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花冠枯萎腐烂,瓜条停止生长,瓜尖腐烂。叶部发病,病斑初为水渍状,后变为浅灰褐色,病斑直径达0.2-0.25厘米,其边缘较明显,中间有时有灰色霉状物,有时有不明显的轮纹。茎上发病,溃烂,生灰褐色霉状物,前部瓜蔓折断死亡。传播途径及发生规律: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也可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传播。病菌喜高湿和低温条件。保护地栽培,连阴天多,气温低,加上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湿度大,发病较重。温度在20-23,相对湿度在90%以上,弱光,适宜发病。防治方法:高畦覆盖地膜,适当控水,经常通风排湿,及时摘除开败的花冠、病花、病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