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设计基础》PPT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成电路设计基础》PPT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集成电路设计基础山东大学山东大学 信息学院信息学院刘志军刘志军10/26/20221上次课内容第第6章章 集成无源器件及集成无源器件及SPICE模型模型6.1 引言引言 6.2 薄层集成电阻器薄层集成电阻器 6.3 有源电阻有源电阻 6.4 集成电容器集成电容器 6.5 电感电感 6.6 互连线互连线 6.7 传输线传输线10/26/20222第第7章章 晶体管的晶体管的SPICE模型模型 7.1 引言引言 7.2 二极管及其二极管及其SPICE模型模型 7.3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双极型晶体管及其SPICE模型模型 7.4 MOS场效应管及其场效应管及其SPICE模型模型 7.5 短沟道短沟道M
2、OS场效应管场效应管BSIM3模型模型 7.6 模型参数提取技术模型参数提取技术10/26/20223 7.1 引言引言上一章主要介绍无源元件R、L、C的模型。集成电路主要是由晶体管组成的,本章主要介绍晶体管等效电路模型。10/26/20224半导体器件模型半导体器件模型有:器件的物理模型器件的等效电路模型 10/26/20225半导体器件物理模型半导体器件物理模型是从半导体基本方程出发,对器件的参数做一定的近似假设,而得到的有解析表达式的数学模型。10/26/20226半导体器件等效电路模型半导体器件等效电路模型在特定的工作条件下,把器件的物理模型用一组理想元件代替,用这些理想元件的支路方程
3、表示器件的物理模型。半导体器件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将有不同的等效电路模型。例如直流模型、交流小信号模型、交流大信号模型、瞬态模型等是各不相同的。10/26/20227 7.2 二极管及其SPICE模型二极管等效电路模型 端电压V与结电压VD的关系是:其中 高频下:势垒电容Cj:扩散电容Cd:10/26/20228 二极管在反向偏压很大时会发生击穿。专门设计在击穿状态下工作的二极管称为齐纳二极管。但二极管的电流电压方程没有预示这种击穿,实际电路设计中需借助SPICE等模拟工具来大致确定击穿电压值。参 数 名公式中符号SPICE中符号单 位SPICE中默认值饱和电流ISISA1.0E-14发射系数n
4、N-1串联体电阻RSRS0渡越时间TTTSec0零偏势垒电容Cj0CJ0F0梯度因子mM-0.5PN结内建势垒V0VJV1二极管模型参数对照表 10/26/20229器件的电子噪声所谓电子噪声是指电子线路中某些元器件产生随机起伏的电信号。这些信号一般是与电子(或其它载流子)的电扰动相联系的。一般包括:热噪声(白噪声)和半导体噪声。半导体噪声包括散弹噪声、分配噪声、闪烁噪声(1/f噪声)和场效应管噪声。10/26/202210二极管的噪声模型 n 热噪声:n 闪烁(1/f)噪声和散粒噪声:KF和AF是噪声系数10/26/202211 7.3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双极型晶体管及其SPICE模型模型 双
5、极型晶体管模型:(1)Ebers-Moll(即EM)模型 Ebers和Moll于1954年提出 (2)Gummel-Poon(即GP)模型 Gummel和Poon 于1970年提出 10/26/202212EM电流方程:EM直流模型:晶体管KVL和KCL方程:这四个独立的方程描述了双极型晶体管的特性。10/26/202213 虽然NPN晶体管常被设想为在两个N沟层之间夹着一个P型区的对称型三层结构。但与MOS器件不同的是:集电区与发射区这两个电极不能互换。注意:注意:10/26/202214改进的改进的EM模型模型 改进的EM模型用了电荷控制观点,模型中增加了电容Cbe、Cbc并进一步考虑了集
6、成电路中集电结对衬底的电容Cjs。增加了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串联电阻,模型对晶体管直流特性的描述更精确,使饱和区及小信号下的直流特性更符合实际。电容及电阻引入也使交流和瞬态特性的表征更为完善。10/26/202215EM小信号等效电路 gmF:正向区跨导r:输入电阻r0:输出电阻gmR:反向区跨导r:集电极-基极电阻C:基极-集电极电容CCS:集电极-衬底电容C:发-基极等效电容10/26/202216双极型晶体管的双极型晶体管的GP模型模型 vGP模型对EM2模型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改进:(1)直流特性 反映了基区宽度调制效应,改善了输出电导、电流增益和特征频率。反映了共射极电流放大倍数随电流和
7、电压的变化。(2)交流特性 考虑了正向渡越时间F随集电极电流IC的变化,解决了在大注入条件下由于基区展宽效应使特征频率fT和IC成反比的特性。(3)考虑了大注入效应,改善了高电平下的伏安特性(4)考虑了模型参数和温度的关系(5)根据横向和纵向双极晶体管的不同,考虑了外延层电荷存储引起的准饱和效应。10/26/202217 GP直流模型 GP小信号模型 10/26/202218 MOS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场效应晶体管及其SPICE模型模型 MOS管的结构尺寸缩小到亚微米范围后,多维的物理效应和寄生效应使得对MOS管的模型描述带来了困难。模型越复杂,模型参数越多,其模拟的精度越高。但高精度与模拟的效率
8、相矛盾。依据不同需要,常将MOS模型分成不同级别。SPICE2中提供了几种MOS场效应管模型,并用变量LEVEL来指定所用的模型。LEVEL1 MOS1模型 Shichman-Hodges模型LEVEL2 MOS2模型 二维解析模型LEVEL3 MOS3模型 半经验短沟道模型LEVEL4 MOS4模型 BSIM(Berkeley short-channel IGFET model)模型10/26/202219MOS1模型模型 MOS1模型是MOS晶体管的一阶模型,描述了MOS管电流-电压的平方率特性,它考虑了衬底调制效应和沟道长度调制效应。适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长沟道MOS晶体管。10/26/2
9、02220(1)线性区(非饱和区)MOS1模型模型器件工作特性当VGSVTH,VDSVTH,VDSVGSVTH,MOS管工作在饱和区。电流方程为:(3)两个衬底PN结两个衬底结中的电流可用类似二极管的公式来模拟。10/26/202222当VBS0时 MOS1模型模型衬底PN结电流公式当VBS0时 当VBD0时 10/26/202223MOS2 模型模型 u二阶模型所使用的等效电路和一阶模型相同,但模型计算中考虑了各种二阶效应对MOS器件漏电流及阈值电压等特性的影响。这些二阶效应包括:(1)沟道长度对阈值电压的影响;(2)漏栅静电反馈效应对阈值电压的影响;(3)沟道宽度对阈值电压的影响;(4)迁
10、移率随表面电场的变化;(5)沟道夹断引起的沟道长度调制效应;(6)载流子漂移速度限制而引起的电流饱和效应;(7)弱反型导电。10/26/202224(1)短沟道对阈值电压的影响 MOS器件二阶效应器件二阶效应 沟道长度L的减少,使衬底耗尽层的体电荷对阈值电压贡献减少。体电荷的影响是由体效应阈值系数体现的,它的变化使V TH变化。考虑了短沟效应后的体效应系数S为:可见,当沟道长度L减小时阈值电压降低,而沟道宽度W变窄时阈值电压提高。10/26/202225MOS器件二阶效应器件二阶效应(2)静电反馈效应 随着VDS的增加,在漏区这一边的耗尽层宽度会有所增加,这时漏区和源区的耗尽层宽度WD和WS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 集成电路设计 基础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