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报告(共41页).doc
《基坑监测报告(共4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监测报告(共41页).doc(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丰麟花园兰花苑工程基 坑 监 测 总 结 报 告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4月23日丰麟花园兰花苑工程基坑监测总结报告编制_审核_批准_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4月23日目 录一 工程简介1.1工程概况 丰麟花园兰花苑2#楼位于平顶山市建设路东段与开发一路交叉北侧,建设路北侧申楼村。其中地上层数33层,地下层数2层。具体位置见图1-1图1-1丰麟花园兰花苑1#楼位置图拟建建筑基坑深度自自然地面下8米。 基坑安全等级:基坑开挖为8米,虽然场地地层土质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但周边有自然放坡空间,所以基坑拟采取土钉墙支护工艺,并采用大基坑小
2、开挖的方式,分层分段开挖,边开挖边支护。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 综合上述情况,基坑的安全等级确定为二级。 丰麟花园兰花苑1#楼建筑基坑总体简介见表1-1表1-1 丰麟花园兰花苑1#楼建筑基坑总体简介工程名称丰麟花园兰花苑工程项目工程地点平顶山市建设路东段与开发一路交叉北侧,建设路北侧申楼村。结构形式剪力墙基础形式筏基、复合地基基础埋深8m1.2工程周边环境概况基坑周边环境详见图1-2基坑周边环境图图1-2基坑周边环境示意图 13自然地理概况 131场地地理位置丰麟花园兰花苑工程位于平项山市建设路东段,交通便利。 132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貌单元属山前冲积平原。场地最大高差124
3、m。133气象 本区气候属北温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春夏秋冬四季分明。 据当地气象站资料,年平均降水量7231m,年最大降水量10064mm(1971 年),最小降水量为461.3mm(1993年),降水多集中于六、七、八、九四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左右。降水强度一小时最大降水量81.6mm(1995年7月25日22时);二十四小时最大降水量1754mm(1995年7月25日);一月最大降水量379.2mm(1995年7月)。 多年平均蒸发量1898.7mm,年平均气温14.5C14.9C。,全年无霜期260天。风向主要为东北风,最大风速为20ms,风力可达78级。 土层最大冻结深度为2
4、2cm,冻结时间一般在1 2月到来年3月初,积雪厚度一般为56cm,最厚达1022cm(1954年1月)。 14工程地质及地质水文条件 14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平顶山丰麟花园兰花苑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与基坑支护设计方案中的相关描述,场地地层构成如下:场地内分布地层上部由由全新统()人工填士、冲积形成的粉质粘土及角砾组成,下部由早更新统()湖积形成的厚层粘土组成。据其成因时代、岩性及力学性质不同,白上而下分为七个工程地质单元层。分述如下:第层 杂填土():杂色,松散,主要成份为建筑和生活垃圾,含碎石灰渣及少量粘性土等。层厚0.50-1.30m,平均0.89m。 第层 粉质粘土():褐灰色,可塑,
5、含铁锰质氧化物及钙质结核。稍光滑,干强度、韧性均为中等,中压缩性。该层分布普遍,层厚0.702.60m,平均1.16m,层底埋深1.30-3.60m。 第层 粉质粘土():褐黄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底部含多量钙质结核。稍光滑,干强度、韧性均为中等,高压缩性。该层分布普遍,层厚1.20-3.30m,平均2.38m,层底埋深3.50-6.20m。第-1层 粗砂():褐黄色,饱和,中密,砂的主要矿物成份以长石、石英为主,含少量暗色矿物,孔隙充填少量粘性土。该层分布普遍,层位稳定,层厚1.30-6.70m,平均3.53m,层底埋深7.50-10.20m。 第层 角砾():褐黄夹灰白色,饱和,稍密,
6、主要成份为钙质结核,骨架颗粒约占全层总质量的50一60, 一股粒径0.30-0.50cm,最大粒径1.0-2.Ocm。孔隙充填灰白-褐黄色粘性土。该层分布普遍,层厚0.703.50m平均1.83 m,层底埋深5.70-10.90m。 第层 粘土():褐黄-棕黄色,坚硬。含铁锰质氧化物,顶部含多量钙核,局部夹灰绿色粘士条带。光滑,干强度、韧性均高,中压缩性。该层分布普遍,层厚1.40-6.40m,平均4.91m,层底埋深11.70-12.60m。 第层 粘士():棕红-棕黄色,坚硬。含铁锰质氧化物及钙核,局部夹灰绿色粘土条带。光滑,干强度、韧性均高,中压缩性。该层分布普遍,层厚2.40-11.5
7、0m,平均7.46m,层底埋深15.00-23.60m。 第层 粘土():棕红-棕黄色,坚硬。含铁锰质氧化物,偶见大粒径钙核。光滑,干强度、韧性均高,闭合裂隙发育,裂隙面光滑。该层厚度大,钻孔揭露深度内未揭穿,揭露最大厚度27.60m。 142地下水概况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2.60-2.90m。拟建场地第层角砾为主要含水层,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靠大气降水和渗透补给,排泄方式为蒸发及少量人工开采,水位变幅受季节性影响,据调查,年水位变化幅度1m。 地下水的腐蚀性:根据平顶山丰麟花园兰花苑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中对地下水腐蚀性的评价标准,综合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8、,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二 监测过程整体评述受河南君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担了“丰麟花园兰花苑工程基坑监测”任务。按照监测合同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在基坑周边坡顶部共布设3个基准点和6个监测点;监测工作从2014年4月22日开始,至2015年04月19日外业观测全部结束,历时12个月,观测次数51次。观测过程中,严格执行“四固定”原则,以减少人为误差、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和温度、湿度、大气密度及地球曲率造成的误差等误差的影响;为确保工作基点的变化不对监测点的监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检核点和定向方向,每次监测时一并观测,确保工作基点的观测工
9、作能正确进行,并取得可靠的观测数据。监测仪器在投入使用以前,均进行了校验,经检验合格并使用期间均在有效期内;在每天的测试之前均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自检,并详细记录自检情况,使用完毕后记录仪器运转情况;使用过程中若发生仪器异常的情况,除立即对仪器进行维修或调换外,同时对该仪器当天测试的数据进行了重新测试。在参与监测的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监测过程中无异常情况的出现,监测数据成果质量全部合格。我方基坑监测工作的顺利完成与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是密不可分的,在此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三 监测设计与实施31监测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
10、04972009: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6、其它相关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定及地方技术规程;7、本工程的设计施工及支护设计图纸。32监测项目表3-1 监测项目内容一览表监测内容监测对象监测项目单位数量代号仪器监测围护墙围护墙水平位移点6B围护墙竖直位移点6B监测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安全巡视。基坑工程巡视检查宜包括以下内容:1、支护结构:支护结构成型质量;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裂缝出现;支撑、立柱有无较大变形;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沉陷及滑
11、移;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2、施工工况: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分层厚度及支锚设置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场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载。3、周边环境:周边管道有无破损、泄漏情况;周边建筑有无新增裂缝出现;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邻近基坑及建筑的施工变化情况。4、监测设施:基准点、监测点完好状况;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5、根据设计要求或当地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33监测点位的布置本工程的监测工作,根据批准的监测方案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布
12、置基准点和监测点,监测点点位布置较好的满足了本次监测工作的需要,监测数据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基坑在开挖期间的变形情况。本次监测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的基准点为共用点,共布置3个:JZl、JZ2、JZ3(详见图3-1),且JZ1与JZ2的连线平行于基坑东西轴。本次监测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的监测点亦采用为共用点,共布置6个监测点,水平间距20米左右,编号为B01B06(详见图3-1)。图3-1 基坑监测基准点、监测点布置图四 监测设备与监测方法41监测仪器设备及其精度表4-1 仪器设备及精度一览表监测项目主要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指标监测方法备注测角精度测距精度水平位移全站仪/ES600G2(2+2ppm
13、D)mm极坐标法竖向位移水准仪/DL071.5-30m0.5mm精密水准条码尺2.0m0.01mm42监测方法根据工程特点,结合现场客观情况,该基坑监测项目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和独立高程系统:假定JZ2的坐标为(0,0,50.00)、 =实际观测时,以JZ2的(x,y)为准,后视JZ1进行坐标(水平位移)测量;以JZl的高程H为基准进行二等水准(竖向位移)测量。1、 监测初始值测定为取得基准数据,基准点的初始值观测3次,并取3次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各基准点的初始值。 2、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方法,外业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按二级导线要求进行;内业通过微机对外业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改正,平差计算,生成监测
14、报表和变形过程线图。3、竖向位移监测竖向位移监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利用DL07型精密水准仪(配合2m因瓦合金钢尺)进行观测。4、监测过程描述在具体监测过程中,我公司采取了固定监测人员的方法,以尽可能减少人为误差;在外业监测中固定测试仪器,以尽可能减少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在固定时间段按相同的路线(固定测站)进行观测,以减少温度、湿度、大气密度及地球曲率造成的误差;使用相同的监测方法进行观测,以减少不同方法间的系统误差。固定作业操作,协调影响因素:在进行监测工作中,仪器的操作均固定专人使用与保管,并同时强调作业操作的一致性,对可能引起粗差的环节认真执行检查,在现场观测时,注意协调外界因素的影响
15、,观测的时间尽量统一,特别对日照的方向应注意阴阳天的不同影响,通过对观测操作、时间与天气影响的控制,为消除大部分系统误差,限制偶然误差摆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监控布网均按一层次布网,减少中间环节对精度造成的损失,并可对监测点进行直接观测。除工作基点选在场内,其他点均设在场外稳定处,同时为确保工作基点的变化不对监测点的监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检核点和定向方向,每次监测时一并观测,以确保观测工作能正确进行,并取得可靠的观测数据。 监测仪器在投入使用以前,均进行了校验,经检验合格并使用期间均在有效期内;在每天的测试之前均对所使用的仪器进行自检,并详细记录自检情况,使用完毕后记录仪器运
16、转情况;使用过程中若发生仪器异常的情况,除立即对仪器进行维修或调换外,同时对该仪器当天测试的数据进行了重新测试。 本次监测工作使用了具有较高精度的专项测量仪器,为完成好此次监测任务,奠定了良好的设备基础。对测量工作中使用的基准点、工作基点、监测点用醒目标志进行标识的同时,对现场作业的工人进行了宣传,尽量避免人为沉降和偏移,对变化异常的测点除进行复测外,发现己遭破坏的测点,立即进行了重新埋设。五 监测频率及监测报警值51监测频率为了能够系统反映基坑边坡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本项目与基坑施工同步进行各项目的监测,直至基坑回填完成为止。 在综合考虑基坑类别、基坑及地下
17、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和当地经验的前提下,根据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要求,经过与设计、业主、监理及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本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如下(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 1、基坑开挖初期,每隔2天监测1次。 2、基坑开挖到底部及基础底板施工期间,每隔12天监测1次,如出现异常或险情,则每天监测1次,甚至24小时连续监测,以确保基坑开挖和地下室施工的安全。 3、基础底板浇筑完毕,每隔23天监测1次,如发现异常,每天监测1次,变形稳定后恢复每隔3-,5天监测1次。具体监测频率详见表5-1。 监测时间从基坑开挖前开始,到基坑回填
18、完毕结束。基坑支护过程中,每12天监测一次,当相临两次观测得位移增量大于25mm或累计变形量大于报警值时,应缩短观测周期至每天两次甚至全天候观测,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分析位移原因,指导下一步工作。基坑支护完成后,观测频率可调整为10天一次,如果位移增量很小甚至为零,可以将观测周期再延长。需要说明的是:在基坑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开挖时断时续、挖挖停停,造成工期严重拖延,所以,在监测过程中,经过与设计、业主、监理及有关部门协商同意后,对上述监测频率做了适当调整,实际监测频率是根据基坑实际施工进程确定的。表5-1 基坑各部位监测频率基坑监测位置基坑开挖底板浇筑7d底板浇筑7-14d底板
19、浇筑14-28d底板浇筑28d基坑围护墙1次/2d1次/2d1次/3d1次/5d1次/10d监测过程中,没有出现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要求提高监测频率的情况,监测频率正常。52监测报警值 报警值确定的原则是: 1、满足设计计算的要求,不可超出设计值; 2、满足测试对象的安全要求,以达到防护目的; 3、满足各防护对象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 4、满足现行的相关规范、规程要求; 5、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和经济等因素,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根据以上原则,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要求,并结合工程特点,本基坑为二级基坑,水平位移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监测 报告 4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