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增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宏观经济增长.ppt(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讲第一讲 经济增长经济增长n1.1 长期增长的重要性与核算方法长期增长的重要性与核算方法n1.2 新古典增长理论n1.3 资本积累的黄金率与经济收敛n1.4 技术进步的类型1.1 长期增长的重要性与增长核算长期增长的重要性与增长核算n一、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一、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n1、人均收入差异巨大。、人均收入差异巨大。以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为例,1997年美国以人均收入28740美元列在首位。尼日利亚人均收入仅为880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收入的3左右。平均来说,尼日利亚的一个工人必须工作一个月,才能挣到一个美国工人工作一天所得到的收入。n2000年,美国的实际人均GDP为34800美元(以
2、2000年美元计算)。高的人均GDP意味着:n(1)很高的生活水平:消费和服务的数量和水平;n(2)高的教育和医疗水平;n(3)人的预期寿命延长:美国人均预期寿命接近80岁;n而尼日利亚的人均预期寿命不足50岁。n2000年人均GDP最低的国家:刚果238美元,最富裕的国家是卢森堡45900美元,后者是前者的193倍。12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单位:美元)个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均收入(单位:美元)国别人均收入国别人均收入美国日本德国墨西哥巴西俄罗斯 287402340021300812062404190 中国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日利亚 375034501650159010508
3、80 n2、经济增长率在国家间有显著的差异。在1960年至1990年期间,美国人均年平均增长率为,法国为,英国为,而日本则以5的速度显著增长。而在被称为“亚州四小龙”的国家和地区中,出现了所谓“增长奇迹”。n3、增长率并不一定长期保持稳定。按照美国学者琼斯提供的数据,1960-1990年,印度人均的年平均增长率为2,而在1960-1980年,这一数字为。1950-1970年,岛国毛里求斯的人均以每年的比率持续下降,但从1970-1990年,该国以年均的速度增长。增长率并不一定长期保持稳定经济增长和中国在经济增长和中国在2020年的人均实际年的人均实际GDP:以以2000年人均实际年人均实际GD
4、P为为3900美元计算美元计算20002020人均实际GDP增长率2020年人均实际GDP(以2000年美元计算)每年2每年5每年105820美元10600美元28000美元世界经济增长的模式问题n1、什么因素造成有些国家增长很快,如东亚体;而另一些国家增长慢,如非洲国家。n2、为什么OECD国家近100年来能够将人均实际GDP维持在每年2的水平上?n3、要提高实际人均GDP的增长率,政府应该制定什么政策?n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需要我们研究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二、经济增长的核算方法n1、增长核算的基本方法:对于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以通过增长核算的方法来认识。n增长核算方法把产出的增长分为两个
5、不同的来源:生产要素的增加和技术进步。当生产要素只包括资本和劳动时,则增长核算方法把产出的增长分解为资本增加、劳动增加和技术进步三个来源。n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一新古典生产函数:n生产函数方法告诉我们这些产品和服务是怎么生产出来的。n在增长理论文献中,技术进步即A的增长率,通常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简记为)。增长核算的基本方法n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是,将要素需求量固定在使要素的边际产量等于要素实际价格的水平上。n则由微分学的知识以及微观经济学中边际产量的概念可知,产出的变动为:n产出增长率为:n变形为:2、增长核算一个例子:美
6、国的经济增长、增长核算一个例子:美国的经济增长年份 产出增长率增长源泉 资本劳动全要素生产率 1950-19601960-19701970-19801980-19901990-19961950-1996 3.54.13.12.92.23.2 1.11.21.20.80.60.9 0.81.31.61.30.81.2 1.61.70.50.80.81.1 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明显放慢n从1950年到1996年,美国实际增长平均为每年,其中的来自于资本存量的增加,是由于劳动投入的增加,而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n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明显放慢了。有关的研究数据还表明,在同一
7、时期,其他发达国家也都出现了这种生产率的下降。n为此,许多西方学者对生产率下降的趋势提出了多种解释。n有人认为发达国家的生产率实际上并没有放慢,而是因为数据上的缺陷,使得增长核算分析并没有真实地显示出生产率变化的实际趋势。n也有学者认为是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价格的大幅上升,导致了发达国家生产率的持续性下降。n目前,经济学界对此并没有提出一个全面的解释。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n经济增长因素的分类 n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n关于生产要素投入量,n丹尼森把经济增长看成是劳动、资本和土地技人的结果,n其中土地可以看成是不变的,其
8、他两个则是可变的。n关于要素生产率,n丹尼森把它看成是产量与投入量之比,即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n要素生产率主要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和知识进展。丹尼森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六个n(1)劳动;n(2)资本存量的规模;n(3)资源配置状况;n(4)规模经济;n(5)知识进展;n (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n在1985年出版的1929-1982年美国经济增长趋势一书中,丹尼森根据美国国民收入的历史统计数字,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解和核算分析n其目的是用来比较长期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对美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对美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1929-1982年年)增长因素 增
9、长率(%)对增长的贡献率(%)总要素投入总要素投入 1.90 65.07其中:劳动:资本:1.340.65 45.8922.26 要素生产率要素生产率 1.02 34.93知识进展:资源配置:规模经济:其他:0.660.230.26-0.03 22.607.888.90-1.00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 2.92 100%对美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对美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n技术进步或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的源泉。n知识进展解释了技术进步对要素增长率约2/3的贡献。n资源配置这一因素对要素生产率增加的贡献也不可忽视。n例如人们从薪水少的工作“跳槽”到更好的工作,从而导致产量
10、的增加或收入的增长。n劳动力从农村到城市的就业而引起的生产要素的再配置。n导致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另一个因素是规模经济。n可以看到收入年平均增长中超过10的部分要归功于经济规模的扩大。当经济规模扩大时,将减少单位产量所需的要素投入。1.2 索罗增长模型n一、模型框架一、模型框架n1、模型假设、模型假设n新古典模型主要是索罗提出的增长模型。该增长模型与哈罗德-多马将凯恩斯国民收入动态化的增长模型不同。n技术进步外生,即技术进步与收入水平无关;n储蓄率外生。设储蓄率为s,则经济的总储蓄水平为S=sY;n劳动力以不变的速度增长:n劳动力劳动参与率人口劳动力人口人口。n劳动参与率:劳动力对人口的比率。生产
11、函数为新古典生产函数n美国的劳动参与率约为12,2006年3月,民用部门劳动力为15060万,加上现役军人140万,占人口总数的51。n索罗模型中假设该比率不随时间变化,因此劳动投入的增长率人口增长率。n 不考虑政府的作用,也不考虑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n生产函数为新古典生产函数,这是索罗增长模型最主要的特征。n新古典生产函数的三条性质:n规模收益不变;n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n满足稻田条件;新古典生产函数的三条性质新古典生产满足稻田条件的一个证明2、索洛模型的基本方程和稳定状态3、总产出增长率等于劳动增长率n人均储蓄的两项用途:n新工人的资本装备和折旧。n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n稳定状态与均衡
12、不同n在稳定状态下,人均储蓄仅满足资本折旧和新增劳动力对资本的要求n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产出稳定不变n两条性质:n总产出增长率等于劳动增长率或人口增长率n初始状态偏离稳定,经济将回到稳定状态,即索罗模型具有收敛性4、转移动态中的产出增长n转移动态:n偏离稳定状态的初始水平向稳定状态转移的过程,n总产出的增长不再处于平衡路径上n初始水平为kk*,产出增长率高于劳动增长率:nK/L或人均资本k和人均产出增加ny=f(k)n解释为什么欠发达经济增长率更高:n初始人均资本低,折旧少。n容易证明,当kk*时,K/L必定下降,人均储蓄不足以满足劳动增长和折旧对资本存量的要求,n人均产出也将减少,回到平衡增长
13、路径或稳定状态人均GDP取决于k的增长n以人均形式度量,得到:n因此,人均收入(实际GDP)的增长,取决于人均资本存量的增长。二、储蓄率的外生变化对增长的影响n提高储蓄率被认为是提高经济增长率的一种有效途径。n提高储蓄率并不能提高稳定状态的增长率,而只能增加稳定状态的人均收入。n假设两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和资本折旧率相同,只有储蓄率不同。储蓄率更高的国家,其人均收入水平更高,n但两国在稳定状态的增长率是相同的,即都等于其人口增长率。储蓄率的外生变化只有水平效应n一个经济体从低储蓄率状态向高储蓄率的转移动态过程中,n其总产出的增长率将高于人口增长率。n这与转移动态的情形是一致的。n结论:结论:n在
14、索罗模型中,国民储蓄率的一次性上升只会引起增长率的暂时提高和人均收入的持久性增加。n资本-劳动比或人均资本存量也是持久性增加。n索罗模型中储蓄率的外生变化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长期的增长效应。储蓄率的增加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n将人均生产函数设定成一种特定形式,求得稳态条件n 由人均生产函数,又可求得稳态下的人均产出量n n若其他条件相同,n储蓄率或投资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n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结论是,n储蓄率的增加不能影响到稳态增长率,但确实能提高收入的稳态水平。n储蓄率的增加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效应。三、人口增长的外生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n在索洛模型中,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双重影响。n
15、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n首先,如果经济处于平衡增长路径,那么人口增长将提高经济的自然增长率。n如人口红利。n其次,人口增长将增加资本的有效折旧,即nk。n在人均储蓄不变的条件下,将经济拿出更多的储蓄用来满足新增人口对资本存量的要求,n这将降低经济的稳定状态,即人均资本存量和人均收入将下降。n因此,索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对增加人均收入的作用。n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为什么高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n人均收入的差距可以部分地从人口增长的差异得到部分解释。1.3 资本积累的黄金率与经济收敛n一、资本积累的黄金率与动态无效率二、经济收敛n经济增长最重要的一个
16、问题是贫穷国家是否能赶上富裕国家,即人均收入的差异能否缩小。n根据索罗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如果贫穷国家的人均资本水平能够比富裕国家增长得更快,那么贫富国家之间的人均收入差异将缩小,最终达到相同的水平。n我们借用转移动态过程来分析。n假设两个经济体具有相同的生产函数,以及相同的储蓄率、折旧率,n唯一的差别是两个经济体初始的人口规模或人均资本水平有差异,人均收入水平低的经济体其初始的人均资本水平更低。n其结果是,初始人均收入水平高的经济其增长率更低,而初始收入水平低的经济其增长率更高。n这一过程称为经济收敛,也称经济趋同(convergence)。绝对收敛n经济收敛也称经济趋同(convergenc
17、e),指初始人均收入水平高的经济其增长率更低,n而初始收入水平低的经济其增长率更高。n绝对收敛和有条件的收敛。n绝对收敛指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储蓄率、折旧率、投资率、人口增长率和消费者时间偏好等)完全相同,n只有初始的人均资本不同。条件收敛或 收敛n条件收敛放弃不同地区经济特征相同的假设,不同经济体具有不同的稳态水平,n收敛意味着收敛于自身的稳定状态,n离自身的稳定状态越远,经济增长率越高。n俱乐部收敛:n群体趋同指经济结构相似、初始水平也相同的国家和地区,n其人均收入水平在长期中相互趋同,如OECD国家。1.4 技术进步的类型 一、一、AK模型模型二、外生技术进步模型二、外生技术进步模型三、
18、内生增长理论三、内生增长理论n将索罗模型扩展到包括外生技术进步,n的确能够解释观察到的主要经济体实际GDP的增长,n但无法确定这种技术进步的源泉。n内生增长的本质是把技术进步内生化内生增长的本质是把技术进步内生化n经过罗默(Paul Romer)等一批经济学家的努力,通过进一步扩展和发展索罗模型,n解释了为什么会产生技术进步,提出了所谓的内生增长理论。研究与开发(R&D)n技术进步导致实际人均GDP和人均资本的长期增长。n1、研究与开发(R&D)。n成功的研发导致新产品的开发和发明新的生产方法,这直接导致了技术水平A的上升。n所谓内生技术进步,是指A的增长率要由模型本身去解释。n如政府的财政和
19、税收政策如何影响R&D的投入。n2、研发结果的不确定性,如新药的研制可能失败。n然而我们一般假定,对研发的投入越大,技术水平A的预期提高越快。n3、要实现内生的技术进步,需要考虑两个方面n一是技术和知识存量的增加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后期的技术进步需要先期的技术和知识作为基础,因此技术和知识的增加被假定为一个递增的过程。n这满足了技术资本的投入可以实现报酬递增的要求;n二是对技术和知识的产权保护。n技术和知识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是一种非竞争商品。n不对新产生的技术和知识进行专利保护,巨额的投入将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n从而削弱一个国家技术创新的能力。四、技术扩散模型四、技术扩散模型n对整个世界来说,提
20、高技术水平的唯一方式是发明新的技术和知识。n但对个别国家和企业来说,通过模仿和改进他人的发明为其所用也能达到提高技术水平A的目的。n如日本对美国彩电生产技术的复制和改进,促进了日本电子工业的技术进步。n我们将一国的生产技术被另一国模仿和复制的过程称为技术扩散。n技术扩散是发展中国家提高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技术扩散的主要途径包括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n技术扩散也是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趋同的一个重要机制。n因为当模仿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模仿成本将迅速上升,模仿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n技术扩散也是解释东亚增长奇迹的重要理论假设。n模仿的成败取决于模仿国家自身的教育水平和政治、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
21、五、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n1、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经济增长,粗放增长,其中主要有两个方面。n一是投资增长。年增长率在20以上,占GDP的份额约为30%左右。n基础设施投资n低利率和低资本成本:金融管制nFDIn二是人口增长和廉价劳动力。n低工资政策和“人口红利”。与日本等国相比,中国人口构成比较年轻,成为高储蓄率 的一个重要来源。生产周期理论。2、粗放增长的隐患n(1)、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在减弱n(2)、低工资政策难以为继。出口加工企业的“民工荒”。n(3)、出口增长减缓;n(4)、就业问题对增长的压力。3、中国地区间的经济趋同n地区间差异扩大,但地区内差异缩小。如沿海地区的北京、上海、天津。n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由南向北,但西部地区影响较小。n中国的经济趋同表现为有条件的趋同或俱乐部趋同。4、政策建议n扩大内需是长期政策,实现增长的转型。n从供给看,实现内生技术进步。n自主知识产权和研发投入。n目前处于模仿阶段。作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