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对大气环境变化及空气质量的影响(共1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城市规划对大气环境变化及空气质量的影响(共1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对大气环境变化及空气质量的影响(共19页).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城市规划对大气环境变化及空气质量的影响第8卷第2期气候与环境研究Vol 18No 12城市规划对大气环境变化及空气质量的影响3佟华1) 刘辉志2) 胡非2) 桑建国1)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 北京)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摘要采用北京大学三维复杂地形中尺度数值模式, 利用Landsat -TM “北京海淀区北部地区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图”, 象场和大气环境, 。10m 的粒子即PM 10, , 强度和。, 如相对增加树木减少建筑物的面积将会缓和上述影响。b5E2RGbCAP关键词:区域环境变化; 空气质
2、量; 热岛效应1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经常会在城市的近郊建立一些开发区或小城镇, 这样原来的植被将被道路或建筑物等所代替。在以前的研究中表明植被可以降低当地和下风方向的空气温度1, 节约在炎热天气下制冷所需的能源2。Taha 3分析了增加城市植被对气象场和臭氧空气质量的影响, 指出增加城市植被对气象场最显著的影响是降低空气温度, 而空气温度的降低又从很多方面影响空气质量4。相反减少植被增加建筑物的面积, 由于建筑物的摩擦和热岛效应以及人流量和车流量的增大, 气象场和空气质量也将会随之改变。根据北京海淀区北部总体规划方案, 这个地区的地表状况在规划完成后将
3、会发生很大变化。为了研究海淀地区气象场和空气质量的特征和变化状况, 采用北京大学研制的复杂地形下三维中尺度大气边界层模式对其特征进行模拟, 为区域规划的优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p1EanqFDPwPM 10(直径小于10m 的粒子) 是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污染物之一5。而对PM 10污染源源强分布的调查却作的很少。CantanhoDXDiTa9E3d6对巴西圣保罗的PM 10源强分布作了研究, 得到结论为PM 10的重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和地面尘土。王玮等7根据对交通来源不同粒径颗粒物平均排放因子的测定和计算, 可知机动车排放颗粒物主要存在于粒径较小的颗粒中, 北京市交通来源PM 10的发生量为6
4、17104t a -1。因此得知城市区域RTCrpUDGiT收到, 收到再改稿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ZCX 2204资助168气候与环境研究8卷内PM 10的分布是十分必要的。长期以来很多学者通过不同方法对城市边界层的气象和环境特征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研究, 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Seaman 8改进了PSU/NCAR 中尺度气象模式, 利用双向嵌套网格和实测的初边条件, 模拟了美国密苏里圣路易斯城市行星边界层的温度、边界层厚度、比湿和风场等特征, 以及城市的地表面水汽通量、辐射过程和不同的地表粗糙度等对城市化的影响。模拟表明位于城市下风向的热岛中心风速相对较
5、小, 而城市化导致的地表蒸发减少是城市湍流边界层维持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王卫国和蒋维楣9建立了一个非静力的三维细网格边界层模式, 对青岛地区复杂下垫面条件下的边界层结构和湍流特征作了数值模拟, 模式采用了能量闭合方案以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模式精度, 模拟以实测资料为初始输入, 对青岛地区风和湍流场作了较细致的模拟分析。这里我们采用三维中尺度模式, 。5PCzVD7HxA2数值模式:流场模式和浓度计算模式。, 包括水平动量方程、连续方程和热力学方程, 通过输入初始时刻的气象场资料, 计算输出一段时间以后模拟区域各个格点上的风速和温度等气象要素分布。浓度计算模式是在已知网格点上流场和湍流场状态的基础上
6、采用平流扩散方程, 根据输入的污染源资料计算出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211模式方程组jLBHrnAILg为了反映下边界地表的起伏, 模式采用了地形追随的垂直坐标变换=H z ,H -z g其中z g =z g (x , y ) 为地形高度, z 为笛卡儿坐标系(x , y , z ) 中的垂直坐标, z 为变换后的垂直坐标, H 为模式的顶部高度。xHAQX74J0X三维大气动力热力学方程组为(1) =-+g +F u ,d t 9x h 9x(2) =-+g +F v ,d t 9y H 9y(3) =F , d t(4) +-=0,9x 9y 9z H -z g 9x H -z
7、g 9y(5) =-, 9z H(6) =F c +Q ,d t其中, =c p (P/P 0) R/c p 为表示气压的Exner 函数, P 0=1000hPa , R 是干空气气体常数; w 为(x , y , z ) 坐标系中的垂直速度,LDAYtRyKfEw =w +u +v 1H -z g H -z g 9x H -z g 9y2期佟华等:城市规划对大气环境变化及空气质量的影响169全微分d/dt 可表示为=+u +v +w , d t 9t 9x 9y 9 z湍流项可表示为222F +K Z , =K H 2+2H -z g 9z 99x 9y、或c , K H 和K Z 分别为
8、水平和垂直湍流扩散系数, Q 为污染源其中, 代表u 、v 、Zzz6ZB2Ltk强度。垂直湍流扩散系数K Z 由湍流混合长l 和和湍流混合速度V m 决定, K Z =V m l , 其中V m e ,湍流动能为=22u 和E K m =S m l K S m l =K E =S q l2e , 2e , 2e ,(8) (9) (10)这里S q =012, S m 和是通量Richardson 数的函数10。212陆面模式由于城市下垫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界面, 其性质的不均匀性与热力效应可以形成城市边界层特定的风场和温度场, 这里我们采用地表能量平衡模式来模拟地表温度变化的物理过程。影
9、响地表能量平衡的因子包括净辐射通量、感热和潜热通量、土壤热流量和人为排放热通量。模式将模拟区域按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成若干单元, 每个单元按其特征(粗糙度Z 0、地表热系数C T 、地表反射率等) 进行参数化, 而后计算其每个单元的地面能量通量及格点温度。dvzfvkwMI1地表温度T S , 土壤平均温度T 2的预报方程可表示为() =C T (R n -H -L E ) -T s -T 2, 9t() =T s -T 2, 9t分别表示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 为时间常数。净辐射通量为R n =K 3+LL 分别为净短波和净长波辐射通量, K 的表达式为) S 0cos Z (C ) K 3=
10、(1-(1/cos Z )(11) (12)其中, C T 为地表热系数, 反映了地表的热容量, 是与地表类型有关的参数; H 和L E3,K 3和33,其中, S 0为太阳常数, Z 是太阳高度角, 为地面反照率, C 为削减系数, 取为019。天顶角Z 定义为(13) cos Z =cos cos cos t +sin sin ,其中, 为地理纬度, 为太阳赤纬, t 为时角。170气候与环境研究8卷净长波辐射可表示为L3T 4T 3=-s +a a ,其中, T s 为地表温度; 为地表放射率; 为Stefan 2Boltzmann 常数; T a 为空气温度; a 为大气放射率, 可用
11、一经验公式表示rqyn14ZNXI0114, a =A (P a /T a )其中, P a 是比湿, 取为11; A =1124为一常数。感热通量的表达式为H =a c p C H |u |(T s -T a ) ,其中, a 为空气密度, C H 为拖曳系数。潜热通量的贡献来自于植被和林地的蒸腾L E g 和E t L E s 和L E w 。其中, L 为汽化热, E t 、E g 、E s E t a rEmxvxOtOcoa +I t E g =, a G rr a +I g E s =a S o E w =W a3, r a 3, r a3(14)(15)(16) (17)其中,
12、T r 、G r 、S o 和W a 分别代表林地、植被、土壤和水域的覆盖率, I t 和I g 为林地和植被的叶面指数, R a 和R 3分别为空气比湿和饱和比湿, r a 和r s 分别为气动阻力和地面阻力11。213参数选取SixE2yXPq5规划前的海淀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表参数是根据Landsat -TM 卫星影像图将下垫面分为裸土、植被、林地、水域、和建筑物5类, 通过这5种类型的下垫面在同一网格中所占比重来决定某一网格的地表热系数C T 、反照率和地表粗糙度Z 0等参数。各地表类型特征参数的取法见表1。6ewMyirQFL规划建成以后的地表特征是根据“北京海淀区北部地区总体规划用地
13、规划图”描述, 其中18种土地利用情况如表2。规划后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参数与规划前相同(见表1) 。kavU42VRUs表1各种地表类型的特征参数裸土C T /10-6m 2K J-1植被林地0水域建筑物2+011(h -217)+2010hZ 0/cm注:h 为建筑物平均高度。2期佟华等:城市规划对大气环境变化及空气质量的影响表2规划后土地利用状况树木城镇居住高级住宅行政办公公共设施教育科研科研备用工业用地仓储用地村庄居住乡镇企业市政设施对外交通隔离绿地公共绿地河湖水面y6v3ALoS89171%草地或农作物裸土建筑物水域3模拟结果及分析根据北京海淀地区长期统计的气候特征, 海淀地区的主
14、导风向分别为偏南风和偏北风, 所以依上两种情况为初始条件, 分析模拟海淀地区大气边界层的结构特征。311数值试验1首先选取规划前初始风场为偏北风的情况进行模拟, 模拟计算时段为6月底600到1500, 初始风速随高度呈指数率:u (z ) =015(z /10) 0114, v (z ) =-3(z/10) 0112, 初始位温分布取为水平均匀的稳定层结, 土壤初始温度取为290K 。31111风场分析M2ub6vSTnP图1给出了规划前初始风场为偏北风, 15时10m 高度处水平风场。由图1可以发现, 模拟区域北部大部分为北风控制; 而在模拟区域西部山地的附近, 由于山的阻挡, 出现了绕流。
15、在模拟区域的东南部, 即城区部分, 风向转为西北风, 有向热岛中心辐合的趋势。31112温度场分析0YujCfmUCw规划前15时10m 高度处水平温度场见图2。此时海淀区北部平均温度为23左右, 而城区的下风方向即模拟区域的东南部温度最高为29, 存在较强的热岛效应。31113空气质量变化eUts8ZQVRd为了研究规划完成后对海淀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我们模拟污染物PM 10的分布特征。根据文献7, 北京市区PM 10的总排放量为617104t a -1。将PM 10加权分配, 因为建筑物高度和密集程度与城市污染物的排放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假定污染物面源的源强与这一网格建筑物的平均高度和
16、建筑物所占面积的乘积成正比, 得到PM 10的面源源强分布为q I , J =(S I , J h I , J ) E/(S i , j h i , j ) , 其中, q I , J 为某一网格的面源强度(单sQsAEJkW5Ti , j172气候与环境研究8卷图1模拟的规划前初始风场为偏北风15时10m 高水平风场(实线为地形高度等值线)图2规划前初始风场为北风的15时10m 高水平温度场(单位:0C )位:g m -2s -1) , E 为北京市区PM 10总排放量, S 、h 分别为某一网格上建筑物所占的面积和平均高度, I 、J 为北京市市区的某一网格时, i , j 为海淀区模拟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大气环境 变化 空气质量 影响 19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