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方案》word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沉降方案》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方案》word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沉降观测方案 院 长: 专业总工程师: 审 核 人: 审 查 人: 编 写: 二二年三月 武汉沉降观测方案一 概况位于汉阳,层高12层,其基础型式及地质条件详见有关报告。沉降观测点由设计院及我院检测中心布设,其布设位置详见附图一。二 建立水准基准点及沉降观测点 水准基准点的布设及埋设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依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及技术要求,拟在建筑物影响范围外,布设既有利于固定保存又利于埋设及观测的3-4个基准点。基准点的埋设按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基准点制作详见附图二。 沉降观测点制作及设置依照沉降观测规范及技术要求,沉降观测点标志采用隐蔽式标志。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按建筑物变形测量
2、规程的有关要求进行。标志的埋设方法及埋设型式见附图三。 水准基准点的联测将各个水准基准点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往返联测(有条件可与城市水准点联测),使用日本产SOKKIPL1型精密水准仪和两米铟钢水准尺进行施测,精度要求闭合差不得大于0.3n(mm),n为测站数。进行往返观测时,其往返测高差不得超过0.4n(mm),n为测站数。计算用日本产PC-1500计算机进行平差计算。水准基准点应每年检测一次,以检核稳定性。三 沉降观测的依据和稳定标准本方案编制依据以下规范规程: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 8-9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
3、安全阀值控制报警,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判定建筑物是否稳定:沉降速率0.04mm/d四、质保体系及沉降观测组织方案为确保沉降观测工程质量,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对工程进行管理。拟建立以院专业总工程师牵头管理的管理体系,指派有多年实际经验的专业工程师任工程负责人。每次观测成果须经专业工程师检查,并有专业主任工程师签字,专业总工程师审核。具体人员安排如下:工程审核人:(测量专业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程审查人:(工程测绘处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负责人:(工程师)每次观测时间应与建设方、工程监理方、施工单位协商。工程负责人接到须进行沉降观测的通知后,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降方案 沉降 方案 word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