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docx(8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目的5二、适用范围5三、质量通病治理的重要意义5第一节 结构标高、轴线尺寸控制措施5(一)、轴线的控制5(二)、标高的控制51.高程测量52. 施工测量控制6第二节 后浇带部位、变形缝部位及地下室漏水通病防治措施7(一)、后浇带部位漏水通病防治措施71 现象72 原因分析83 治理措施8(二)、地下室变形缝渗漏的处理91、事故特征92、原因分析93、处理方法10(三)、地下室漏水通病防治措施101 、概述102 地下室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10第三节 房心回填土、基坑回填土、散水下沉、断裂通病防治措施15(一)、房心回填土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51.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152
2、.填土出现橡皮土15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164.房心回填土沉陷16(二)、土方回填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防治171、场地积水172、填方出现橡皮土17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184土方滑坡19(三)、散水下沉、断裂通病防治措施19第四节 构造柱钢筋偏移通病防治措施20(一)、.柱、墙钢筋位移20(二)、受力筋保护层不符规20(三)、绑扎接头松脱20(四)、柱箍筋接头未错开布置21(五)、弯起钢筋方向错误21(六)、钢筋接头位置错误,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不够,在连接区段内接头数量超规范21(七)、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够,箍筋数量不足;绑扎不牢211、箍筋不方正222、成型尺寸不
3、准确223.已成型的钢筋变形224.圆形钢筋直径不准225.钢筋代换后根数不能均分236箍筋弯钩形式不对237、钢筋连接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38、钢筋安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6第五节 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6第六节 墙面抹灰面空鼓、裂缝通病防治措施31第七节 梁底砌体裂缝通病防治措施34(一)砌体干缩裂缝34(二)砌体沉缩裂缝35(三)线胀系数的影响36(四)沿预埋暗线管处的裂缝36(五)施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裂缝37(六)框架结构变形引起砌体开裂37(七)砌体抹灰层空鼓、开裂、渗漏砌体抹灰层空鼓、开裂的主要原因38第八节 楼地面砼找平层起砂、空鼓、裂缝通病防治措施39(一)、地
4、面起砂39(二)、地面空鼓40(三)、地面面层不规则裂缝41(四)、带坡度地面倒泛水42(五)、浴厕间地面渗漏滴水42(六)、水泥踢脚板空鼓、裂缝43(七)、水泥混凝土面层有污染、色泽不一44(八)、水泥楼梯踏步空鼓44(九)、界格(分格)条不顺直,显露不均匀,观感差45(十)、板块面层楼地面主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5第九节 抹灰面阴阳角不顺直、不方正通病防治措施及门窗洞口尺寸误差控制措施51第十节 油漆工程平整度、垂直度控制措施54第十一节 窗口与墙节点处、窗台渗水通病防治措施58第十二节 瓦屋面、卫生间渗漏通病防治措施62第十三节 外装色泽不一,大角窗套、装饰线条不顺直,有保温层的外墙面不平
5、整等防治措施71(一)、门窗洞口移位变形71(二、)梁柱接头几何尺寸不规则;上下柱错台72(三、)截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超允许值过大72(四)、位移、倾斜72第十四节 排水管道倒坡、渗漏、地漏标高掌握不准确等通病防治措施73(一)、室内给水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3(二)、塑料给水管漏水74(三)、管道结露74(四)、室内排水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4(五)、排水管道堵塞75(六)、排水管道甩口不准75(七)、卫生器具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5(八)池排水栓或地漏周围漏水76(九)、座便器安装不牢固76(十)、室内采暖安装主要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6(十一)、散热
6、器支管坡度过大或倒坡77(十二)、管道堵塞77(十三)、管道保温外观粗糙77(十四)、散热器安装不稳固77(十五)、铸铁散热器漏水78(十六)、管道面漆色泽不一致78第十五节 电气工程箱体开孔不规范,布线不整齐、不美观,开关不贴标识等通病防治措施78(一)、普通灯具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78(二)、软线吊灯的保险扣脱出吊盒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79(三)、吊链式、吊杆式日光灯不垂直,吊链呈“八”、“V ”形,灯罩不水平79(四)、成排灯具不顺直79(五)、需接地的灯具金属外壳没接地或接零79(六)、花灯扣碗盖不住洞口80(七)、灯具油漆脱落,外观变形80(八)、普通灯具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
7、80(九)、通病治理计划目标80(十)、采取措施80(十一)、开关、插座、风扇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81(十二)、接地装置安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措施82一、目的 为规范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提高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二、适用范围 本措施适用于银川建发兴洲花园B区工程项目。三、质量通病治理的重要意义 这些质量问题将会影响建构筑物的结构功能,建构筑物的结构功能包括下列三性:安全性、适应性、耐久性,三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例如:水池出现裂缝就会漏水,严重影响适用性;再如混凝土构件出现仅有0.111mm的裂纹,就会加快混凝土的老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最
8、终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也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甚至会危及到人生命安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希望引起相关人员注意。四、质量通病的概念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量大面广,因此对建筑工程质量危害很大,是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障碍。五、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第一节 结构标高、轴线尺寸控制措施(一)、轴线的控制1.定位放线依据 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布置图确定平面控制方案和施测精度,以规划部门指定的建筑红线桩,国家高程标准桩及现场放点进行现场轴线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并且测量前,对测量仪器进行鉴定,并出具测量仪器合格鉴定结果报告。2.平面控制网的测
9、设(二)、标高的控制1.高程测量.高程控制网的测设a.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不少于三个),采用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测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符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b.依据测绘管理部门提高的水准基点,埋设半永久性高程点,再进行联测,测出场区半永久性点的高程。.高程施工测量B.0.000以下标高控制施工测量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0.000以下标高的施测独立基础或筏板基础的标高测设采用水准仪及塔尺进行测设,
10、地下室的标高采用钢尺传递法进行测设。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设置边坡稳定位置,可使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建筑物主体完成立即换算建筑物具地面的标高标明(建筑+0.500米线)用煤斗弹线在混凝土柱、或混凝土墙板上,再用红油漆标三角标注,(填写建筑物+0.500米线的明确标识)。b.0.000以上高程的传递在第一层的柱子浇筑好后,从柱子下面的已有标高点(通常是+0.500米线
11、)向上用钢尺沿着柱身量距。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高程点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修正。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2. 施工测量控制轴线及标高的测设 拆模后,根据轴线控制中心线测设在靠近柱底的基础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测设标高点,供支立竖向模板时定位及定标高使用。柱顶抄平 柱子模板校正好后,选择不同行列的23根柱子,从柱子下面已设好的50线标高点,用钢尺沿柱身向上量
12、距,引测23个相同的标高点于柱子上端模板上。在平台上放置水准仪,以引测上来的任一标高点作为后视,施测各柱顶模板标高,并闭合于另一点作为校核。结构完成以后在每一层使用墨线与红色油漆在柱墙上测出建筑+0.500m标高作出统一标识。楼板标高控制楼层标高检测主要注意以下几点:a.支模架水平钢管、楼板模板高度复核;b.浇砼时设板面+500mm标高线复核;c.浇砼时采用拉线控制标高。施工误差控制a.测量必须使用经检测合格的经纬仪、水准仪、钢尺等。应将仪器按规定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止因仪器本身误差造成测量误差。b.每次投测时,应将仪器安置牢固,保证仪器操作整平的精度,投测时应采用正倒镜的投测方法。c.投测时间
13、应选在无风、阴天、避免烈日和雨天,减少自然条件对投测精度的影响。d.测量上作从始至终由固定的专职测量员担任,重要的轴线定位、测量应由总工程师会同专业工长进行检查、复核。每次浇筑楼层板、柱前后均应对轴线、垂直度、标高等进行检查,如有差错应及时校正。3.高层的标高传递 高层建筑物施工中,要由下层梯板向上层传递标高,以便使楼板、门窗口、室内装修等工程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标高传递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利用皮数传递高程在皮数杆上自0.500m起,门窗口、过梁、楼板等构件的标高都已标明。一层楼砌好后,则从一层皮数杆起,一层一层往上接。吊钢尺测量法,在楼层的四个大角、下吊钢尺,在角柱、或剪力墙的钢筋上
14、面,用水准仪读数,把下层标高传到上层,的钢筋或混凝土柱上面弹线,并明确采用红三角标记。第二节 后浇带部位、变形缝部位及地下室漏水通病防治措施(一)、后浇带部位漏水通病防治措施1 现象后浇带分基础底板、外墙和楼板后浇带,并相互贯通,其宽度一般为8001000mm。完工后,有的在后浇带两侧的接合部位产生渗水,有的湿渍斑斑,严重的渗漏水成线状。2 原因分析2.1混凝土底板和墙体后浇带两侧未做企口带或没有安装金属止水带。有的虽已安装了金属止水带,但止水带位移,两侧混凝土厚度不一致。2.2钢筋密集,后浇带两侧支模困难,阻隔方法不当,因漏浆、振捣不到位导致混凝土酥松。2.3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严重。底板缝内
15、灰渣未彻底清理,两侧旧混凝土未凿毛,铺浆后即浇筑混凝土。2.4后浇带使用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等级没有提高,微膨胀剂掺量少,混凝土坍落度控制不严,振捣不细致,新旧混凝土结合不牢固。2.5养护未及时覆盖,浇水次数少,养护期没有达到规定时间就提早拆模。3 治理措施3.1后浇带两侧宜用木模封缝,尽量减少混凝土水泥浆流失。3.2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各点:3.2.1排干缝内积水,清掉灰渣,剔除两侧松散石子直至坚实层,力求平整;3.2.2已预埋了钢板止水带的,应除去钢筋或钢板止水带上的锈皮,冲洗后,压缩空气清除积液和灰渣;3.2.3缝缘未做企口带也没有安装钢板止水带的,应粘贴BW橡胶止水条;3.
16、2.4后浇带两侧粘贴BW橡胶止水条时,旧混凝土粘贴面宜事先抹一层水泥浆带,止水条接头搭接长度30-50 mm,金属丝扎牢,用水泥钉固定。止水条粘贴位置:墙体垂直缝,应粘贴在墙中至外层钢筋的内侧;底板、现浇板水平缝,应粘贴在靠近板表面的上层钢筋下面。混凝土浇灌前,应避免雨水、浇水浸泡止水条;3.2.5后浇带混凝土须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旧混凝土高0.51级,内掺占水泥重1415的UEA或WG-HEA膨胀剂。坍落度控制在160180mm(泵送混凝土)。3.3混凝土浇灌前,后浇带两侧旧混凝土面宜事先抹一层原配合比砼去除粗骨料。浇筑后浇带混凝土时,棒头不得触及止水条。3.4混凝土浇筑完毕后,
17、终凝前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3.5现浇板后浇带下部的模板不得过早拆除。必须拆除时,带内及两侧应保留立柱且逐层上下对齐,防止出现变性裂缝而造成渗漏。(二)、地下室变形缝渗漏的处理1、事故特征 地下室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是地下室防水工程的重要部位。由于变形缝的构造主法不同,渗漏特征也有所差别,见表111 地下室变形缝渗漏形式特征 表111构造形式埋入式止水带变形缝渗漏后埋式止水带变形缝渗漏粘贴式氯丁胶片变形缝渗漏涂刷式氯丁胶片变形缝渗漏事故特征多发生于变形缝下部及止水带的转角处沿后浇覆盖层混凝土的两侧产生裂缝渗漏水表面覆盖层空鼓、收缩,出现裂缝漏水表面覆盖层空鼓、收缩,
18、出现裂缝漏水2、原因分析 由于变形缝的构造做法不一样,造成渗漏水的原因有相同之处,但也有不同之处,如表211所列。 地下室变形缝渗漏原因 表2- 11变形缝构造渗漏原因分析埋入式止水带变形缝1)止水带未采取固定措施,浇筑混凝土时被挤偏2)止水带两翼的混凝土包裹不严,振捣不密实3)钢筋过密,凝混土浇筑方法不当,骨料集中下部4)浇筑混凝土时马虎,止水带周围的灰垢、杂物未清除干净,或止水带被破坏后埋式止水带变形缝1)预留凹槽位置不准,止水带在两侧宽度不一2)凹槽表面不平,过分干燥,素浆层薄,防水带下有残存空气3)铺止水带与覆盖层施工间隔过长,素灰层干缩或混凝土收缩4)止水带未按有关规定进行预处理,与
19、混凝土衔接不良粘贴式氯丁胶片变形缝1)粘贴胶片的基层表面不平整、不坚实、不干燥2)胶粘剂不符合要求,粘贴时间掌握不好,粘贴时局部有气泡3)覆盖层过薄,胶片在水压力下剥离,使覆盖层开裂破坏4)胶片搭接长度不够,粘结不严5)当用水泥砂浆作覆盖层时,过厚开裂涂刷式氯丁胶片变形缝1)变形缝两侧基面粗糙,胶层涂刷厚薄不均匀,或胶层被割破2)转角部位及半圆沟槽上的玻璃布粘贴不实,局部出现气泡3)缝隙处的半圆凹槽被覆盖层填实,不能伸缩变形4)覆盖层过薄或过厚,产生空鼓或干缩裂缝3、处理方法 由于变形缝的构造不同,造成渗漏的原因也不完全一样,因此在进行渗漏处理时,应针对工程具体情况进行补漏。3.1埋入式止水带
20、渗水 可按前述“裂缝漏水处理方法”进行修补堵漏。3.2后埋式止水带变形缝漏水 须全部剔出,按照“裂缝漏水处理方法”进行修补堵漏。 3.3粘贴式氯丁胶片变形缝渗漏 应剔出覆盖层,重新进行氯丁胶片粘贴。 3.4涂刷式氯丁胶片变形缝渗漏 应剔除覆盖层,按上述“裂缝漏水处理方法”堵漏后,重新涂刷氯丁胶片处理。 3.5粘贴橡胶板处理法 对于地下水压力较小,渗漏不太严重的变形缝,可采用粘贴橡胶板进行处理。将变形缝两侧轻微拉毛,宽约200mm,使其表面平整、干燥、清洁,再将橡胶板锉成毛面,搭接部分锉成斜坡,在基层和橡胶板上同时涂刷XY-401胶,待表面呈弹性时迅速粘贴,用工具压实,最后在胶板四周用密封材料封
21、严。 (三)、地下室漏水通病防治措施1 、概述近年来, 随着建筑市场日益繁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市的高层建筑和人防工程越来越多, 地下室防水工程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但地下室发生渗漏是质量通病, 特别是我市属岩溶地形, 地下水丰富, 常年地下水位偏高, 有的建筑在枯水期施工时, 由于水位较低, 未发现渗漏, 但一到了丰水期, 水位上升, 便出现不同程度地渗漏, 且渗漏部位呈不规则状,给修补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多年的现场施工管理所积累的经验, 现对地下室渗漏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分析如下:2 地下室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2.1 混凝土自防水2.1.1 原因分析: 混凝土骨料级配不合理以及加非高
22、效膨胀剂及减水剂量较大, 导致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较大甚至抗压强度降低导致渗漏。2.1.2 防治措施: 严格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 应选用高效膨胀剂及减水剂量, 膨胀剂膨胀率应0.35%, 并掺加一定比例的合符质量要求的粉煤灰, 对减少混凝土裂缝也是有效的。2.2 墙根与底板交界处漏水2.2.1 原因分析: 将墙根与地面抹灰层剔除1530cm宽, 发现二者交界处有漏水点, 将该部分剔凿之后上部墙面渗水大大减轻, 说明墙面渗水很大程度受墙根漏水影响。这是由于振捣下一步底板混凝土时, 前一步已振捣完的底板和墙根2030cm高处混凝土受牵连振动, 墙根混凝土在模板支护下没有下沉, 而底板混凝土受振动下沉,
23、 则在墙根处拉裂。同时, 该部位应力过于集中, 养护不及时也易造成干裂引起渗漏。2.2.2 防治措施: 在振捣下步底板混凝土时, 不要将振捣棒插到上步混凝土内及两步混土交界处, 要离开一定距离, 且应大于振捣棒振幅距离,避免已振捣完的底板和墙根混凝土再次受振捣; 浇筑2030cm高墙根混凝土应比底板晚35h, 注意振捣棒不要插入已初凝的底板混凝土内。2.3 蜂窝、麻面、狗洞未处理或处理不彻底至渗漏2.3.1 原因分析: 由于振捣混凝土不密实, 出现蜂窝、麻面、狗洞, 而处理时, 未剔除混凝土至密实处即抹砂浆。2.3.2 防治措施: 使用振动棒时, 要做到“快插慢拔”, 防止表面混凝土振实而与下
24、面混凝土发生分层离析现象, 使混凝土能填满振捣棒拔出时所造成的空洞。2.4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造成渗漏2.4.1 原因分析: 外部地下水通过底板外侧面很薄的钢筋保护层进入底板钢筋周围, 顺钢筋方向, 向地下室内部渗水。这种现象在底板堵漏时曾多次发现。2.4.2 防治措施: 建议设计地下室时, 底板外侧、外墙外侧钢筋保护层应适当加厚, 施工单位放样、加工、绑扎钢筋时应取负差, 同时在钢筋网上绑扎一定数量的预制砼垫块, 避免钢筋由于胀模造成几乎无保护层,并且钢筋绑扎前,对钢筋保护层及钢筋位置焊固定支架来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图例:钢筋保护层缺陷漏水预防措施。保护层缺陷漏水预防措施示意图保护层缺陷漏
25、水预防措施示意图2.5 支模钢筋造成底板渗漏水2.5.1 原因分析: 为支设外墙板模板, 在底板上埋设支模钢筋, 施工后在底板上表面切割钢筋, 由于钢筋无保护层, 容易形成化学腐蚀, 造成严重渗水。2.5.2 防治措施: 在埋没支模钢筋处增加止水环, 止水环与钢筋满焊严密, 两端止水环与两侧模板之间加垫木, 拆模后去垫木, 沿止水环平面将钢筋割掉, 凹坑用膨胀水泥砂浆封堵。2.6 穿墙支模螺杆处理方法不当造成漏水2.6.1 原因分析: 外墙、边梁穿墙梁螺杆止水板焊接不严密, 止水板过小过薄或穿墙杆在外墙面、粱面切割时留头较长, 外部抹砂浆时未能将钢筋头盖严, 特别是钢筋头露在抹灰层之外, 做防
26、水时穿破防水层, 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化学腐蚀, 并不断向内墙方向腐蚀造成漏水。2.6.2 防治措施: 采用预螺栓, 支模时预埋螺栓固定模板。拆模后将螺栓锯平, 然后用水泥砂浆抹平。模板支设示意图:2.7 混凝土中有杂物造成渗漏2.7.1 原因分析: 混凝土中有木楔、木板、木方、聚苯板、砖头、编织袋等杂物时易造成渗漏。2.7.2 防治措施: 模板施工时, 应加强检查, 将残留在模板内的杂物及时清理干净, 浇捣混凝土最好使用散装水泥, 避免使用袋装水泥时, 由于操作工人麻痹大意, 在上料过程中将袋装残片遗留在料斗内与混凝土一同搅拌。2.8 沉降缝、施工缝处止水带偏位造成漏水2.8.2 原因分析:
27、沉降缝、施工缝处漏水比较普遍, 对于采用橡胶止水胶带, 由于缝中橡胶止水胶带不易固定牢靠, 浇捣混凝土时经常跑位, 有的跑位严重, 特别是顶板和底板止水带常落在下层钢筋上。水平止水带下方混凝土不易密实, 常形成蜂窝、麻面、狗洞等。对于采用钢板止水带, 由于钢板厚度过薄、高度不够, 钢板连接处焊缝厚度不够, 焊缝质量差有沙眼、夹杂、气泡等, 钢板预埋位置不正确、固定方法不当; 混凝土浇捣后, 钢板预留高度不够, 钢板处混凝土不密实、浮浆太多。2.8.2 防治措施: 施工中应焊钢筋骨架将止水带固定在准确位置上, 待水平止水带下方混凝土浇捣密实后, 再固定止水带。选用钢板止水带厚度不应小于8、高度不
28、应小于400, 焊缝厚度、焊缝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钢板止水带采用钢筋焊接固定在外壁剪力墙钢筋上, 位置正确待混凝土后强度达75%时, 撤除固定钢筋; 按钢板预留高度在混凝土边上弹出墨线, 派责任心强的石工沿墨线将施工缝处浮浆、松散砼凿除。2.9 外墙防水层做法不合理形成渗漏2.9.1 原因分析: 拆模之后混凝土表面存在较多水眼, 若直接做涂料防水层, 涂料表面同样会形成许多孔眼, 这是造成地下室漏水的根源。另外若虽抹找平层, 但不搓平压实压光, 做涂料防水层后会造成涂膜厚薄不均匀,表面有孔眼。2.9.2 防漏措施: 外墙做涂料防水层前, 必须先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并且赶平压光。另外回填砂石时
29、, 因基础很深必须用串筒, 不能直接用车往槽坑翻倒, 以免砂石砸毁保护层和防水层。2.10 外墙钢筋密集漏水2.10.1 原因分析: 在堵漏剔凿找漏水点时, 发现漏水常出现在外墙柱交接处和拐弯顶板内钢筋集中区, 原因是这些部位空间小, 浇捣困难, 混凝土不易密实, 造成渗漏。2.10.2 防治措施: 应用铁锲或木将钢筋暂时分隔开, 再浇捣混凝土, 最好采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浇捣, 并派专人管理。2.11 钢管接头不严形成渗漏2.11.1 原因分析: 管道周围混凝土浇捣不密实, 形成蜂窝、孔洞, 特别是大直径管道底部更不容易捣实, 穿墙管不适应外力或温度变形, 产生裂缝漏水。2.11.2 防治措施
30、: 在管道底部开设浇筑振捣孔, 待其底部混凝土浇捣密实后, 再将孔封严。为防止变形, 可在墙体內先预埋较穿墙管径大100mm的管套, 并加焊止水环, 然后将穿墙管与管套之间的缝隙用石棉( 沥青麻丝) 水泥填密实, 这样可适应一定的变形。2.12 预埋件部位漏水2.12.1 原因分析: 预埋件安装前未将锈皮式油渍清除干净, 影响与混凝土的粘结, 形成缝隙向导致漏水, 预埋件周围混凝土, 特别是预埋件多的部位, 未浇捣密实, 形成蜂窝、孔洞, 引起漏水。2.12.2 防治措施: 预埋件安装前应除锈, 除油污处理, 在预埋件较绸密的地方, 用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将预埋件周围浇捣密实, 并同相邻混凝土筑成
31、整体, 不留施工缝。2.13 后浇带漏水2.13.1 原因分析: 后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接缝处, 由于先浇混凝土跑浆不密实形成漏水。2.13.2 防治措施: 在浇筑后浇带混凝土前, 应将先浇混凝土凿毛、剔除松散部位石子, 并用水冲洗干净, 刷水泥浆一道作结合层。浇筑后, 用麻袋覆盖, 浇水养护, 防止收缩产生裂缝。2.14 施工缝漏水原因分析: 外墙水平施工缝埋设钢板止水带后一般不漏不渗水, 而竖直施工缝设置钢板止水带后仍会漏水、渗水, 原因是竖直。第三节 房心回填土、基坑回填土、散水下沉、断裂通病防治措施(一)、房心回填土主要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1.1产
32、生原因:1.1.1边坡坡度偏陡。1.1.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合要求的土料。1.1.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1.1.4坡顶坡脚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脚被冲刷而导致塌方。2.2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2.填土出现橡皮土2.1产生原因:在含水量较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黏土等原状
33、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击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施工后有轮式车辆碾压。2.2防治措施:2.2.1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2.2.2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下0.5m。2.2.3施工后严禁轮式车辆碾压。2.2.4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晾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3.1产生原因:3.3.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土颗粒过大,含石块等硬质填料;采用了碎块草皮
34、、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3.3.2土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量下的密实度要求。3.3.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或碾压机械行驶速度过快。3.3.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3.2防治措施:3.2.1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土料过筛;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3.2.2如土料不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
35、过小时,在回填压实前适当洒水增湿;如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4.房心回填土沉陷4.1产生原因:4.4.1回填土料含有大量有机杂质和大块冻土。4.4.2填土未按规定厚度分层回填夯实,或底部松填,仅表面夯实,密实度不够。4.4.3房心处局部有软弱土层或地坑、坟坑、积水坑等地下坑穴,施工时未处理或未发现,使用时超重造成局部塌陷。4.2防治措施:选用合格回填土料,控制含水量在最优范围内;严格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对房心原自然软弱土层进行处理;将有机质清理干净,地坑、坟坑、积水坑等进行认真处理。(二)、土方回填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与防治1、场地积水 11.现象
36、场地平整以后出现局部或大面积积水。1.2原因场地平整面积较大、填土过深、未分层夯实。1.2.1场地周围没有做排水沟、截水沟等排水设施,或者排水设施设置不合理,排水坡度不满足要求(1-2)。1.2.2测量误差超过规范要求。1.3预防措施在施工前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情况,合理设置排水坡(要求坑内不积水,沟内排水沟通畅),排水沟等设施,并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结合。如果施工工期跨雨期的,要做好雨期施工现场排水措施。场地地回填土按规定分层回填夯实,要使土的相对密实度不低于85%。1.4治理方法1.4.1明沟排水法。沿场地周围开挖排水沟,再在沟底设集水井与其相连,用水泵直接抽走(水沟和集水井宜布置在施工场地基
37、础边距0.4m以外,场地的四周或四角每隔20-40m应设1个集水井); 1.4.2深沟排水法。如果场地面积大、排水量大、为减少大量设置排水沟的复杂性,可在场地外距基础边6-30m开挖1条排水深沟,使场地内的积水通过深沟自流入集水井,用水泵排到施工现场以外沟道内。1.4.3利用工程设施周围或内部的渗排水系统或下水道,将其在场地一侧或两侧设排水明沟或暗沟,把水流引入渗排水系统或下水道排走,此法较经济。2、填方出现橡皮土2.1现象打夯以后,基土发生颤动、 受压区四周鼓起形成隆起状态(土体体积未变化),土体长时间不稳定。2.2原因使用了含水量比较大的腐植土以及泥炭土或者粘土、亚粘土等原状土土料回填。2
38、.3预防措施2.3.1现场鉴别,要求回填土料“手握成团,落地开花”。2.3.2回填前,不允许基坑内有垃圾,树根等杂物,清除基坑内积水,淤泥。2.4治理方法2.4.1如果土方量很小,挖掉换土,用2:8或3:7的灰土(雨,冬季不宜用灰土,避免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事故),砂土进行回填2.4.2如果面积大,用干土、石灰、碎砖等吸水材料填入橡皮土内2.4.3如果工期不紧,把橡皮土挖出来,晾晒后回填3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设计和规范要求3.1填土的场地在荷载作用下,地基引起比较大的变形,地基稳定性降低。3.2原因3.2.1土料含水量太小,影响了夯实(碾压)的效果,造成夯实(碾压)不密实;含水量太大,则易形成橡
39、皮土。土料不符合设计或施工要求,有机质超过规范要求(大于5%)。3.2.2填土过厚,未分层夯实。3.2.3机械能力不够,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机械能力压实机具分层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平碾250-3006-8振动压实机250-3503-4柴油夯实机200-2503-4人工打夯2003-43.3预防措施3.3.1选择回填的土料及其性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3.2填土密实度应根据工程性质的要求而定,压实系数等于土的密度除以土的最大干密度。3.3.3设计有要求时,要通过现场土工实验,并且严格进行分层回填夯实,加强对土料含水量的控制。3.4治理方法 换土回填:翻出晾晒、风干后回填;填入吸水材料;施
40、打挤密桩。4土方滑坡4.1现象土体受到雨水,浸水,风化,气候,振动等因素的影响,土体的边坡下滑。4.2原因边坡放坡坡度不够。地下水、地表水进入土层,使土的剪切引力增大,内抗剪强度降低,影响边坡稳定。土体下面有坡度过大的岩层。4.3预防措施基底应有足够的坡度,尽量做成台阶形。对于永久性场地,边坡坡度应按设计要求放坡;如果没有设计要求,应该执行规范要求的不同土质放坡坡度的规定。尽量做好地质勘察工作。尽量避免在边坡附近堆重物加载,排水沟距坡脚要有一定的距离(不小于0.3m),避免在可能滑坡的地方使用爆破和发生大的振动。4.4.治理方法砂浆覆盖法:用于施工工期较短的临时性基坑边坡。在边坡上抹水泥砂浆2
41、0-25mm厚保护,为防止脱落,在上部及底部应搭盖不少于80mm,同时在土中适当锚筋连接,在坡脚设排水沟。混凝土护面法:用于邻近有建筑物的深基坑边坡。在坡面垂直插入直径10-12mm,长40-50cm钢筋,坡面铺直径6mm、纵横间距200mm的钢筋网片,浇筑40-60mm厚的细石混凝土。土袋或砌石压坡法:用于深度在5m以内的临时性基坑边坡。在边坡下部用麻袋或砌石压住坡脚,边坡高3m以内可采用单排顶砌法,5m以内、水位较高时用二排顶砌或一排一顶构筑法,以保持坡脚稳定。在坡顶设挡水土堤或排水沟,防止冲坏坡脚。 土方工程涉及面大,劳动繁重,施工条件复杂,对后续主体工程的质量、进度更是影响重大,所以通
42、过对一些常见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提高在土方工程施工中对这些问题的预防和处理。1帕斯卡或1牛顿/平方米1.019710-4吨力/平方米1M=101.972吨力/平方米(三)、散水下沉、断裂通病防治措施1、现象散水下回填土发生沉陷,导致散水下沉、断裂、裂缝。2、原因分析(1)回填土一次铺填过厚,没有进行严格的分层夯实。2.1回填土中干土块或有机物大而多,难以夯实,待遇水湿润或浸泡后就产生沉陷。3、预防措施3.1回填土料中不得有大于 50mm 直径的干土块或大石块;含有机质的土料不能作有夯实要求的填料。严格按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分层夯实。素土夯实系数必须达到0.94。防冻涨层300厚的砂夹石回填、压实达
43、到0.96。3.2室外散水、明沟、踏步、台阶和坡道等附属工程应与建筑物之间应留出 1020mm 宽的缝隙,缝内填嵌柔性密封材料。附属工程的面层和基层(含基土等各构造层)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水泥混凝土散水必须设置纵向伸缩缝,一般其沿长米间距不宜大于 3m。3.3施工中散水下填土质量应符合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有关规定。填土必须分层夯实、分层隐蔽、分层做土工试验。散水基土应均匀密实,压实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宜小于 0.94。第四节 构造柱钢筋偏移通病防治措施(一)、.柱、墙钢筋位移1、原因:固定钢筋的措施不可靠,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被碰撞,偏离固定位置
44、。2、防治措施:墙、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必要时可附加钢筋支架电焊焊牢,混凝土浇筑前、后应有专人检查修整。(二)、受力筋保护层不符规1、露筋原因:1.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间距太大或脱落。1.2钢筋绑扎骨架尺寸偏差大,局部接触模板。1.3混凝土浇筑时,钢筋受碰撞位移。2、防治措施:2.1混凝土保护层垫块要适量可靠。2.2钢筋绑扎时要控制好外形尺寸。2.3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钢筋受碰撞位移。混凝土浇筑前、后应设专人检查修整。(三)、绑扎接头松脱1、原因: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2、防治措施: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牢。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3
45、处。搬运已扎好的钢筋骨架应轻抬轻放,尽量在模板内或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四)、柱箍筋接头未错开布置1、原因:绑扎柱箍筋骨架时疏忽所致。2、防治措施:按施工图特征、采取相应的图集做好钢筋绑扎技术交底工作。(五)、弯起钢筋方向错误1、原因: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认真核对图纸。2、防治措施: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必须在钢筋上挂牌标识。(六)、钢筋接头位置错误,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不够,在连接区段内接头数量超规范1、原因:没有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未认真核对图纸。2、防治措施:对操作人员专门交底,梁、柱、墙钢筋接头较多时,翻样配料加工时,应根据图纸预先画出施工翻样图,注明各号钢筋搭配顺序,并避开受力钢筋的最大弯矩处。(七)、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够,箍筋数量不足;绑扎不牢1、原因:未认真执行设计和规范的要求,箍筋绑扎不牢。2、防治措施:认真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箍筋加密区,箍筋绑扎要牢固。(八)、浇灌混凝土不搭马道,乱踩钢筋野蛮施工;竖向插筋无扶正措施造成钢筋位移1、原因:操作人员成品保护意识不强,技术交底未进行成品保护要求。2、防治措施:加强对操作人员成品意识,建立工序交接制度,并在技术交底中进行成品保护措施交底,浇灌混凝土必须搭设马道。(九)、钢筋分项未按规定执行现场“挂牌”制度1、原因:现场工序验收交接制度规定不清,现场操作人员无现场“挂牌”制度的认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