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ppt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ppt(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概况概况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为0.7%-0.8%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2001年12月美国FDA(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简称FDA)正式批准Amplatzer房间隔缺损封堵器临床应用,标志着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进入了全盛时期以其所特有的创伤小、痛苦小、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疗效可靠、恢复快、可彻底根治和可重复治疗等优点,正日益被医学界和广大患者认可病种动脉导管未闭(PDA)房间隔缺损(中央型)(ASD)室间隔缺损(VSD)卵圆孔未闭(TOF)肺动脉瓣狭窄(PS)主动脉瓣狭窄(A
2、S)动静脉瘘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1967年Porstmann首次施行非开胸法动脉导管未闭(PDA)封堵术获得成功,国内1983年开始应用该技术。1997年Rashkind等经静脉途径送入伞形补片闭合PDA成功。1992年Cambier采用弹簧钢圈封堵PDA;1997年Masura等开始采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我国1998年引进Amplatzer技术。目前国内外普遍应用的是Amplatzer法及可控弹簧栓子法。在一组2122例报告中,Amplatzer占70%;在729例Amplatzer报告中,成功率99.72%。动动脉脉导导管管未未闭闭PDA适应症:1.左向右分流不合
3、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通常6个月,体重4kg。无阻力型肺动脉高压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禁忌症1.无显著血液动力学意义和临床表现、而仅由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的“哑型”PDA患者。2.依赖PDA存在的心脏畸形3.严重肺动脉高压并已导致右向左分流4.伴有需心外科手术矫正的其它先天性心脏畸形。5.全身性因素:脓毒血症(局部或全身性染);恶性病症,预计寿命小于3年;术前1月内的任何类型的严重感染性疾病;下肢静脉血栓;艾林曼格氏综合症。PDA封堵术的途径:(1)经动脉-降主动脉做造影(2)测量PDA的大小(3)经静脉-下腔-右房-右室-肺动脉-经未闭导管-降主A(4)应用输送鞘(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天性 心脏病 介入 治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