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训练——专题五十:物态变化.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备战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训练——专题五十:物态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0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训练——专题五十:物态变化.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备战 2020 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训练专题五十:物态变化考点一:温度1.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 做测温物质。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2 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 5 minC.海波的熔点是 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3.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
2、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4.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 250 时开始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 300 ,熔化才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5.在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小芳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石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并放在同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中的器材安装顺序是(选填“从上至下”或“从下至上”)。
3、(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示数为AB(3)如图丙中(4)当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使烧杯中的水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其原因可能是6.下表是某小组研究固体熔化与凝固现象的实验记录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轴上表示(选填“ ”或“ ”)是冰,熔化过程经历了min。出 来 , 该 小 组 实 验 所 用 物 质 种 类 是是, 图 线 上 各 段 物 质 所 处 的 状 态 分 别。 考点三:汽化与液化1.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
4、现象)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2.护士帮病人打针前,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器处进行消毒,病人会感到此处变凉爽,这一现象说;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3.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冰棍在熔化过程明中要热量;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 ,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4.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每隔 30 s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一
5、段时间后,水 (选填“会”或“不会”)汽化。5.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D.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6 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填字母代号)。A B C(2) 、 、 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3)由图乙可知,水的沸点是高”“降低”或“保持不变”)。(4
6、)实验器材中纸板的作用:。水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选填“升、。(5) 实 验 结 束 后 , 移 开 酒 精 灯 , 发 现 烧 杯 内 的 水 没 有 立 即 停 止 沸 腾 , 可 能 的 原 因是。考点四:升华与凝华1.对以下自然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春日清晨,草叶上形成露珠是升华现象B.夏天傍晚,院子里洒水利用液化吸热降温C.晚秋时节,瓦片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D.深冬时节,树枝上出现雾凇是凝华现象.2 图甲为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为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实验装置。已知标准.大气压下,冰和碘的熔点分别是 0 和 113 5 。对比两实验有以下判断:(1)冰和碘都经历了固态
7、变为液态的过程;(2)冰和碘在物态变化过程中都需要吸收热量。这两个判断()A.只有(1)正确B.只有(2)正确 C.都正确D.都错误3 民谚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霜前冷,雪后寒”现象产生的原因:.。 备战 2020 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训练专题五十:物态变化参考答案考点一:温度1.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答案】96【解析】由图知,在温度计上,10 之间有 10 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 1 ,所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1 ;“100”在“90”的上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 0 ,为 96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原理制成的。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
8、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答案】热胀冷缩 酒精 酒精做测温物质。【解析】实验室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 ,萘的熔点是 80 5 ,因此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因为固态甲苯的熔点为 95 ,固态甲苯的温度在 95 以下,而水银、酒精的熔点分别-为 39 、 117 ,所以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考点二:熔化和凝固.1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答案
9、】D【解析】春天,白雾弥漫,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A 不合题意;夏天,大雨滂沱,雨的形成是高空中的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发生熔化形成的,B 不合题意;秋天,霜打枝头,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 不合题意;冬天,千里冰封,冰的形成是水放热凝固形成的,D 符合题意。.2 如图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此可判断()A.海波是非晶体B.海波的熔化时间是 5 minC.海波的熔点是 50 D.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答案】C【解析】由题图可知,海波从第 5 分钟开始温度保持 50 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其熔点为-=50 ,约到第 8 min 时熔化
10、完成,则熔化过程持续了约 8 min 5 min 3 min,故 A、B 错误,C 正确;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 D 错误。3.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升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凝固过程C.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液化过程D.丙为固态,由丙到甲是熔化过程【答案】D【解析】由题图知:丙到甲吸热,甲到乙吸热,所以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甲到乙是汽 化过程,需要吸热;乙到丙是凝华,会放出热量;丙到甲是熔化,需要吸收热量。4.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20 中考 物理 知识点 基础训练 专题 五十 物态 变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