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我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
《调研报告:我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我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调研报告:我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我国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村两委为主要主体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确立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治理不断创新发展,在保障广大群众当家作主地位,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治理,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当前农村基层自治的发展进程不均衡,自治机制自身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未彻底根除。同时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基层治理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动向,原有的农村基层治理模式出现许多不适应之处。新老问题交织、新旧特征并存,我国农村基层治理面临更加复杂严峻挑战。一是软弱涣散现象依然存在。在国家的大力投入下,基层组织建设逐步恢复加强,凝聚力、战斗力大
2、幅提升。但基层组织人员不足、年龄老化、知识水平低、缺乏主动性、示范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存在,农村两委成员中,50多岁的居大多数,40多岁的属年轻成员,30岁左右的只占极小比例,30多岁的村两委负责人更是凤毛麟角。加强村级基层组织队伍建设,是提升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必须面对的长期性问题。二是经济腐化问题逐步凸显。传统农村治理中,村内纠纷大多以村内事务为主,主要是承包地分包、邻里纠纷等,涉及人员、范围、金额均有限。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资本向农村渗透,农村逐步被动卷入社会发展大潮中,大量征地拆迁、土地流转、项目分包、劳务用工、资源出租出卖等纠纷,逐渐在农村治理中占据越来越大比重,涉及的人员不再局限于
3、村庄内部,涉及的金额更不是传统村落中的纠纷能够相比,大量村两委干部卷入经济纠纷、堕落腐化,成为当前村级治理的顽疾之一。三是民主不足未能根本改善。村务公开不彻底,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监会、村支部会大都形同虚设,很少召开或基本不召开,村民无法有效参与村庄治理,重大事项村民无法参与决策,村委会经常代替村民主体地位,村两委干部管治意识大于服务意识,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机制运行状况欠佳。村两委内部一言堂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村两委干部经常兼任村监会、财务监督负责人,村内治理组织叠床架屋,一套班子多个名称,自身难以监督自身,徒有其名不发挥实际作用,农村内部难以形成对村干部的有效监督制约。四是行政化趋势愈加突
4、出。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力度的加大,各种资金、项目等大量投入农村,村级组织承担起越来越多的政策落实任务。村两委的主要职责从主要向村民大会负责,完成村民大会议决的主要事项,转为向上级县乡政府负责,主要完成县乡下达交付的命令任务。村级组织从村民群众的自治代理人,逐渐转变成为县乡政府的继续向下延伸,成为一级准政府组织。村级组织的主要职能是执行行政命令,履行行政职能,完成行政任务的行政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五是宗族化特征出现新变化。传统村落中宗族化特征,主要指村民以宗族血缘关系凝聚,村内事务由村内主要宗族主导,由宗族礼法规范协调,宗族是农村治理的主要载体。当下农村大群体血缘宗族主导农村事务的宗族化特征已经
5、淡化,但一种依附于村两委组织的新型宗族化特征逐步凸显。这种新的宗族化,以村两委组织为载体,以宗族亲戚为主要成员,发展成为农村新的派系,在分配集体资产、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对家庭成员较少农村进行压迫侵犯,容易演变成为多数人的暴政,激化农村内部矛盾。部分村支部负责人,利用自己担任村支部书记职权便利,大肆发展本族亲属入党,以保证本族人员在村支部中占大多数,确保自己或自己家族能够长期当选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长期把持村内事务控制权。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某村书记任职期间,新发展党员100%均为本人宗族亲戚的案例。这种新型的宗族化迹象,极大地干扰了村级民主自治的健康发展和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六是黑社
6、会化苗头亟需遏制。部分农村治理过程中,非法暴力行为时常掺杂其中。由于利益纠纷的原因,经常出现一些村两委组织采取威胁、恐吓等非正常手段处理村内事务,或直接勾结无良商人、社会人员直接暴力干预村内事务,部分地区甚至出现刑改人员强行参选当选村委会主任事件。在农村出现一部分经常与政府官员、投资商利益勾结,政商通吃的农村不法势力分子。部分地区县乡领导也认为势力大、能摆平事的人压得住,能够维护得了村庄稳定,对该类事件采取漠视纵容态度,一定程度上放纵了该类现象滋生。此类分子不惜手段代价参选当选村两委负责人只为谋利,甚至有人说出“不为捞钱干嘛要当村主任的”的猖狂言语。此类现象已极大的恶化了农村治理环境,亟需整治
7、规范。七是宗教化影响渐趋严重。农村一直存在种类繁多的自然信仰。我国采取宗教信仰自由原则,对农村自然零散宗教信仰并未多加干预。在人民公社生产队时期和村级组织较强势时期,农村宗教信仰一直处于亚发展状态,对农村治理未产生较大影响。随着村级组织的弱化以及思想教育功能的逐步荒废,农村思想文化生活中出现真空,一些宗教活动趁机大肆发展,侵占土地、兴建庙宇、非法组织募捐和户外庙会法事、招摇撞骗、算命看病等现象大量出现,不但违反法律法规,浪费大量资财,推动迷信现象回流,甚至有部分人员利用所谓民间宗教名义逼迫村邻,极大地影响了农村健康文化形成,扰乱了农村正常发展秩序。八是乡村治理关系有待理顺。当下乡镇对农村管理控
8、制力度逐渐减弱,农村在行政化趋势强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新形式的皇权不下乡迹象。后农业税时期,一方面乡镇干部不再经常下乡,另一方面作为较早接受民主意识和法治意识教育的群体村两委干部,知晓村委会由村民选举产生,乡镇无法直接罢免,而且乡镇领导当选有赖于乡人大代表即村两委群体手中的选票。因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乡村干部关系发生微妙变化。除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外,一般乡镇领导干部对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缺乏威慑力和管理手段。乡镇与村两委逐渐由“领导+指导”关系,转变为“指导+合作”关系。村干部在乡村关系纽带中处于主要地位,乡镇通过村两委干部管理农村,不直接参与农村治理。甚至出现部分村两委干部影响大于乡镇干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研 报告 我国 农村基层 治理 模式 存在 问题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