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基层机构改革后基层面对的困难及对策建议.docx





《调研报告:基层机构改革后基层面对的困难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基层机构改革后基层面对的困难及对策建议.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调研报告:基层机构改革后基层面对的困难及对策建议2015年初,南通各县(市)区按照上级部署,大力推进机构改革和体制改革,普遍整合了原工商、质监、食药以及卫生监督中的餐饮监督管理职能,组建了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一年的磨合,基本理清了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的职责,基本理顺了各县(市)区局机关与基层分局的关系,干部职工基本适应了新工作岗位的要求。虽然,这次机构改革和体制调整的出发点和初衷是为了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整合执法力量,精简机关人员,充实基层力量,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现实的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成了基层健康、持续、科学发展的“拦路虎”,应予以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一、基层面临的困难及其
2、具体表现困难1:力量严重不足,工作的基础被动摇。一是缺编导致先天不足。由于我国还没有编制法,行政执法单位的编制在制定时缺乏科学性、合法性。每次机构改革,都是依据上次机构改革时下达的“三定方案”文件,进行适度调整后的结果,因而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方面既存在较大的传统性,使新机构自产生之日起就先天不足;同时又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新机构到底如何设置、应该有多少人取决于少数人之手。然而,这样的编制到基层时还要经过层层盘剥。上级机关侵占下级机关编制,上级机关借用下级机关人员,机关挪用基层编制,是三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基层人员编制的缺乏,从根本上制约了基层的执法力量。二是人员复杂难成合力。这样一支缺编的队伍,
3、还存在着复杂的人员性质,一个十多人的基层分局工作人员中有行政编制的,有行政附属编制的,有事业编制的,还有聘用的劳务工。由于人事调配权在机关,近水楼台先得月,机关人员的整体素质高于基层是不争的事实。基层队伍中还有从原来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俗称“退二线”)的老同志,这些人不正常上下班,即使上班也是出工不出力,成了单位的“负能量”。拿着较高工资的老同志不干活,拿着较低行政附属编制工资标准和事业工资标准的人不愿干,形成了一个算人力不算战斗力的群体。三是监管力量不断稀释。在机构改革前,工商、质监、食药的三支执法力量中以工商这支队伍布局最好,人员最为充足。质监、食药在乡镇一级都没有机构。以南通市区一个工商所
4、为例,原来一个15人的工商所大约管理市场各类主体9000多户(工商系统监管软件数据),但真正需要下大力气监管的重点、热点行业不到1000户。机构改革后,工商所的辖区一分为二,新成立的市场监管分局人数减少到1113人,管理的各类市场主体5000户左右(工商系统监管软件数据),虽然原来由工商部门监管的一部分重点、热点行业因审批制度改革,不再需要工商部门监管,但随着质监、食药职能的划入,新增了食品生产、餐饮、学校食堂、单位食堂、医疗机构、药店、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等共计700户左右,加上仍需监管的食品流通等行业主体700户,实际需重点监管的主体增加了40%。另外,随着国家各种简政放
5、权的措施出台,投资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市场主体不断增多。面对日益增长的监管对象和不断增加的任务,监管的力量不断被稀释。困难2:任务面面俱到,工作的能力被削弱。一是多头管理拼抢执法资源。这一轮机构改革据说本来是自下而上的,但到目前为止,改完了县(市)区就不向上了。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时,除了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牌子外,还挂上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牌子。这意味着新成立的市场监督管理局除了受当地党委、政府领导之外,还有三个市局管着她。虽说三个市局与各县(市)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人、财、物方面已无关联,但三个市局显然都不想放手,都想指手画脚到基层来“指导”,有限的
6、执法力量不得不应对四个方面下达的执法监管任务。由于延续工商系统片区管理的传统,现在基层的每位同志要承担工商部门的商品交易市场监督管理、个私企业监督管理、商标监督管理、广告监督管理、合同监督管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检测、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打击传销等职能;要承担食药部门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含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监管、食品小作坊监管、食品经营许可、食品经营环节监督检查、食用农产品监管、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农村集体聚餐管理、药品生产企业监管、药品流通监管、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监管、医疗器械经营企业监管、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检查、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监管、药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
7、应监测、食品药品监督抽样、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等职能;要承担质监部门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质量管理、质量监督、认证认可、标准化工作、计量管理等职能,大约有三十多项。另外,还要承担当地党委、政府交给的如经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等任务。所有这些职能都在基层汇于一点,并最终在片区监管员身上体现。基层监管人员需要掌握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成倍增加,顾此失彼,无所适从。每个人的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不是机器人,只要把软件硬件升级一下就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革命事业中”,这只能是口号,是理想,不能成为现实要求。“五加二”、“白加黑”式的工作,是对执法资源的“涸泽而渔”。二是囿于传统加大考核力度。现在,各
8、项工作都是有责任的,做不好工作是要被问责的。这个意识已根植于基层每位同志的脑海中。这个责任来自于各方的考核。按理说,机构改革后的三个市局对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是业务指导关系,也就是说,下级要您指导时好好指导,不要您指导时不要指手画脚。然而或许沿袭传统管理模式,或许为了突出存在感,三个市局都超越督查职能,制定考核办法,编制考核细则,突出各自职能的重要性,将县(市)区市场监管局纳入自己的工作体系。考核内容林林总总,涵盖了原来垂直管理时期全部业务内容,从各类专项检查到日常监督管理,从检查计划到台帐资料,从案件数量到案件种类,无所不包,但对完成这些任务需要多少人、物力、财力却不管不问,因为这些是由属
9、地政府决定的。不仅如此,从省局到市局再到基层,各级机关借这一轮机构改革之机,纷纷将棘手的职能下放,美其名曰:“监管重心下移”,实则是责任下推。职能虽然下放了,但省、市局机关没有减少人员,基层也未因职能增加而再添人手,导致上级机关人浮于事,基层人手更显不足。三是习惯思维力求查无遗漏。在基层有句话,那就是:经常性工作突击做,突击性工作经常做。究其原因,无非是上级机关要体现存在的价值,从年初的工作会议、全年工作计划,到各个专项检查、产品抽检工作,都要一竿子到底,直插基层一线,把基层的工作节奏全部打乱,无法自己安排。有的单位不仅整个局有重点工作,每个业务处室都发文部署全年工作要点。一时文山会海,基层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研 报告 基层 机构改革 面对 困难 对策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