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现状问题与建议.docx
《调研报告: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现状问题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现状问题与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调研报告: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现状问题与建议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顺应国家发展、时代发展需要的重要表现,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现状,探究了问题与挑战之处,并提出了新思考。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各项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人工智能教育呈现蓬勃发展之势。在高等教育领域,高校纷纷设立人工智能学院,创设人工智能专业。在基础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教育不仅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普遍重视,中小学校也纷纷引进各种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开发课程、教材。众多科技教育企业也将其视为自身发展的机遇,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中小学,一方面可以作为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工具,
2、另一方面可以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一、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现状1.国家课程有关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的要求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始于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但其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选修模块教学内容早在2003年就已正式写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由于当时技术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不高,师资条件欠缺明显,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等多种原因,高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选修模块在全国范围内开设状况不佳。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人工智能相关内容不仅在选择性必修模块内专门设置,在必修模块中也有所涉及。因此,人工智能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国家课程的组成部分,已是既
3、定事实,因此,研究如何在中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必然涉及其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关系。信息技术课程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信息技术与教学应用深度结合的基本保障。人工智能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高度重叠。大部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是人工智能课程内容的基础。以经过调整、完善、优化的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人工智能课程的主要部分,被广大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所认同,也是让人工智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可行和有效途径。2.校本课程和校内教育活动在学校开展的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些与人工智能技术联系紧密,有些仅在内容上有少许关联,但目标、形式上差距较大。由于人们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内涵、外延没有清晰、统一的认识,难以
4、严格、准确地描述这些活动与人工智能的确切关系。(1)以“人工智能教育”命名的相关教育活动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的要求。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要“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两个文件极大地推动了以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开展。2018年成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爆发式增长的重要一年。(2)以“机器人教育”命名的相关教育活动2000年前后,随着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5、、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实施校校通工程,“教育机器人”进入国内中小学。以教育机器人为载体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是目前较为广泛流行的做法,但也有专家认为,现在学校里常见的教育机器人难以承载人工智能技术的核心内容。(3)以“STEM教育”命名的相关教育活动STEM教育重点是加强对学生四个方面的教育:一是科学素养,即运用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球空间科学)理解自然界并参与影响自然界的过程;二是技术素养,即使用、管理、理解和评价技术的能力;三是工程素养,即对技术工程设计与开发过程的理解;四是数学素养,即学生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多种情境下的数学问题的能力。STEM教育在发展中又逐渐增加了艺术、人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研 报告 我国 中小学 人工智能 教育 现状 问题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