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共16页).doc





《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共1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禹城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共16页).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育禹城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根据市委、市政府编制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我市教育发展实际,为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确保2020年我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在充分调研测算的基础上,特制定禹城市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一、“十二五”期间教育发展成果总结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有中小学(含特校、民办)111所,其中:高中2所,初中14所,小学93所(市直小学3所,乡镇小学88所,民办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民办公助学校1所;共有在校学生58337名,其中,高中生9967
2、名,初中生16642名,小学生31728名,特校生89名。有省级规范化学校5所,德州市级规范化学校25所。全市中小学中,城镇学校(含市中办5所城区小学)占中小学总数的30%,在校生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77.92%,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16所,其中:市直实验幼儿园1所分园4所,乡镇中心幼儿园12所,学校附设幼儿园69所,民办幼儿园131所;共有注册幼儿园89所;在园幼儿18362人,其中:公办幼儿园8300人,民办幼儿园10069人;共有公职幼儿教师208人,民办幼儿教师1251人,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317人。现将“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发展情况总结如下:(一)继续深化教育改革,确立了一系列
3、现代教育理念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实施了禹城市教育振兴五年计划,大力实施教育振兴,推动全市教育工作快速发展,建立了涵盖从学前到高职的完整教育链条。明确了各学段的办学思路。学前教育抓保教结合;小学教育抓习惯养成;初中教育抓方法探究;高中教育抓培优增量;职业教育抓技能创新。力求通过不同学段不同侧重,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教育链条环环相扣,步步提升。同时,教育工作进一步突出每年的工作重点,要求各学校每年重点开展一项工作,确保教育改革能够落实到位,取得实效。2011年推行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2012年推进家长学校委员会建设,2013年创新开展深化师德工作,师德建设模式被德州市教育局推广;201
4、4年多渠道构建教师成长平台;2015年聚焦课堂课程,创新课程改革,建设高效课堂。根据我市教育发展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立足实际,实施了一系列大胆而卓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将“填鸭式”的课堂模式逐步过渡为“分组、合作、探究式”的高效课堂模式;教研室由坐机关到进学校,每年组织优秀教师送课下乡;教科研由论文课题转变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小课题”;教师评课、赛课在初中、高中已形成制度;各学校成立名师成长俱乐部,青蓝结对加快了年轻教师的成长步伐;开展“一月一专题” 督学责任区督导活动,确立了29名责任督学,对全市所有学校挂牌督导。(二)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办学水平明显提高1、编制了学校布局调整
5、方案。本着“以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学校布局的科学调整提升全市的文化品质,以办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原则,聘请山东建筑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就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实地进行了规划论证,制定了禹城市教育设施专项规划(20132030),为我市中长期学校建设提供了依据。2、学校建设成绩斐然。新建、启用了近20万平方的楼房校舍。主要包括:职教中心、实验中学、步云小学、解放路小学、房寺中学、莒镇中学、安仁中学、李屯中学、十里望中学、夏季明德小学、高新区明德小学、房寺明德小学扩建等12处重点工程。目前,全市15所初中学校中,有教学楼的学校达到13处(另有一处在建);1
6、2处乡镇中心小学中,有教学楼的学校达到8处(另有4处在建)。2014年,我市启动了一中教学楼、大禹实验学校、房寺邢店中心小学和9个乡镇中学餐厅及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标准化建设等13工程,总建筑面积13.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2.3亿元,计划2015年全部完工。3、学前教育发展成果显著。2012年,我市出台实施了禹城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成了12处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增园舍面积近4万平方米;通过回购三处社区幼儿园,使实验幼儿园的园舍面积扩大了近1万平方米。三年行动计划以来,累计新建、扩建幼儿园125所,公办幼儿园由2010年的69处增加到现在的91处,学前一年入园率由96%提高到99%;学前三年
7、入园率由72%提高到87%。4、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700多万元为全市农村初中学校装备多媒体教室,基本实现了市直学校、乡镇中学班班多媒体,校校建有微机室,教师办公微机人手一台配套完善功能室、实验室,配齐器材、图书,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学校的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三)加强教育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激发内部活力1、妥善解决了教师职称工资和民师政策落实问题。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报了教师职称工资解决方案,使广大教师关注了10多年的遗留问题在稳定中得到解决,从2015年开始,我市的教师职称评聘将步入政策轨道。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原民办、代课、幼儿教师的认证工作,目前已基本结束。全市共登记审核确定
8、原民办代课教师6127人。为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为9个边远乡镇教师发放了生活补贴,提高了班主任津贴,增加了班主任岗位的吸引力。2、探索建立了校长竞聘、教师补充机制。坚持每学年对校长队伍进行民主评议,对校长后备人才进行民主推荐,据此建立了校长队伍后备人才库。2010年以来,对所有空缺的市直学校校长、乡镇中学校长,全部通过竞聘产生,优化了校长队伍结构。出台禹城市校长千分制考核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校长考核任用机制、按照“退一补一”的原则,建立了教师补充长效机制,自2010年至今,共补充教师707名,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形成梯次,知识结构得到改善。3、实施了教育“三名”工程,培育了一批学科带头人。自2
9、013年开始,我市实施了“三名”工程,着力打造一支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队伍,并通过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等形式,实现对青年教师一对一指导帮扶,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市委、市政府每年拿出重奖,在教师节期间对名教师、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先进集体进行表彰,营造了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4、创新教师研训机制,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将新聘任教师岗前培训、班主任培训、校长培训和教师远程研修活动有序衔接;创办了教师论坛,编辑出版了教坛星火禹城教科研等教师交流内部刊物,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广泛开展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基本功比赛、赛课等活动,吸收一批优秀骨干教师成为兼职教研员,进入学
10、科教研团队。 “十二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育工作着的共同努力,基本完成了设定的各项目标,但是教育投入需进一步扩大,师资队伍需进一步加强,教育干部的观念需进一步更新,教育改革需进一步深化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发展,需要继续探索破解之道。二、“十三五”教育发展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指导思想:把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摆在优先战略地位,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教育振兴”战略,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为方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从我市实际出发,做优做强基础教育、发展壮大职业教育、鼓励支持民办教育。以重大建设项目为载体,进一步整
11、合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发展关键点和难点的有效突破,有效扩大教育资源;以农村义务教育改薄工作为重点,加强教育薄弱环节,促进教育公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促进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实现禹城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工作方针: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教育振兴作为“让庄严党旗更鲜艳,让禹城人民更幸福”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加大领导管理和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完善体制和政策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办教育的积极性,实现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2、落实教育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
12、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立足于提升教育质量,进一步深化课程、教法、考核评价、招生考试制度和干部教师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教育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4、促进教育均衡公平。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改善义务教育发展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为基点,进一步缩小城乡、校际教育发展差距,保障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强化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加大对困难学生帮扶力度,努力建设优质公平的教育资源。5、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牢固树立质量为本的事业观,紧抓教育发展有利契机,不断
13、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确保高中教学质量稳居德州各县市先进行列,力争向全省先进行列迈进;打造优质特色基础教育,切实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三、“十三五”教育发展目标(一)学前教育:实施禹城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20年,学年一年入园率城区达到99%,农村达到9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建立政府主导、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的办园体制,公办性质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达到在园幼儿总数的80%,全面普及学前教育。所有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山东省示范幼儿园水平。学前教育教职员工中,学前教育专业达到70%以上,具有教师资格证达到60%以上,幼儿教师专科及以上学历达到70%以上。(二)
14、义务教育: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和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100%,残疾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到2017年,实现所有乡镇初中、中心小学楼房化,城区中小学满足入学需求,班额标准化;力争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8所(市直初高中、实验小学、解放路小学、房寺中学、特殊学校),德州市规范化学校54所(市直学校、乡镇初中、中心小学,每乡镇两所以上学区小学)以上,创建全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到2020年,力争省级规范化学校达到20所(市直初高中、实验小学、步云小学、解放路小学、特殊学校、各乡镇中学),全部学校达到德州市规范化学校标准,确保2016年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评估。(三)高中教育:到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禹城 教育事业 发展 十三 规划 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