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史、方法和单位制素养提升练(解析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理学史、方法和单位制素养提升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学史、方法和单位制素养提升练(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6.2物理学史、方法和单位制素养提升练一、单选题1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Bm和s都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C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Dm/s、N、m/s2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答案】C【解析】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即根据F=ma可知,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需要的力为1N,选项A正确;Bm和s都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选项B正确;C千克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之一;质量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选项C错误;Dm/s、N、m/s
2、2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选项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C。2有关物理学史与物理研究方法的说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物体微小形变的时候,用到了放大法B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了推理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C物理学中的质点、匀速直线运动等均为理想化模型D研究“力的合成”实验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答案】B【解析】A研究物体微小形变的时候,用到了放大法,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时,伽利略首次提出了推理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故B错误,符合题意;C物理学中的质点是理想化的对象模型、匀速直线运动是理想化的运动模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研究“力的合成”实验用
3、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下列关于物理研究方法和物理学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质点替代有质量的物体,采用了等效替代法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采用了理想模型法C笛卡尔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答案】D【解析】A用质点替代有质量的物体,采用了理想模型法,故A错误;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采用了微元法,故B错误;C伽利略最
4、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C错误;D伽利略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故D正确。故选D。4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想模型的是()A电阻B电压C电场线D元电荷【答案】C【解析】建立理想化模型的一般原则是首先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问题的次要因素。物理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所研究的对象、问题往往比较复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的是主要因素,有的是次要因素。为了使物理问题简单化,也为了便于研究分析,我们往往把研究的对象、问题简化,忽略次要的因素,抓住主要的因素,建立理想化的模型如质点、电场线、磁感线、理想气体、点电荷等。则电阻、电压和元电荷都不是理想模型;电场线是理想模型。故
5、选C。5剂量当量是表示辐射效果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Sv,1Sv 等于1kg受照射物质吸收了1J的辐射能量,即1Sv1 J/kg。则Sv用基本单位可表示为()ANm/kgBNkg/mCs2/ m2Dm2/s2【答案】D【解析】故选D。6下列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米、牛顿、千克B米、千克、秒C千克、焦耳、秒D米/秒、千克、牛顿【答案】B【解析】米、千克、秒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牛顿、焦耳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故选B。7伽利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爱因斯坦赞扬他:“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
6、端”。下列关于伽利略的说法错误的是()A伽利略的科学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B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物和轻物下落一样快的结论C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D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本质是在实验基础上依据逻辑推理把实际实验理想化【答案】C【解析】A伽利略的科学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故A正确;B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物和轻物下落一样快的结论,故B正确;C伽利
7、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故C错误;D由于阻力不可能完全消除,第二个斜面也不可能做得无限长,所以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本质是在实验基础上依据逻辑推理把实际实验理想化,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8下列仪器不能直接测量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是()A三角板B秒表C托盘天平D测力计【答案】D【解析】国际单位制力学基本物理量是长度、时间、质量,图中测量仪器三角板、秒表、天平、测力计分别可以测量长度、时间、质量、力。其中不能直接测量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是测力计,故ABC
8、错误,D正确。故选D。9电势差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下列哪个物理量与此物理方法不相同()A电场强度B电阻C电容D电流【答案】B【解析】ACD电场强度、电容和电流,都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故ACD不符合题意;B电阻是电阻的决定式,不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物理量,故B符合题意。故选B。10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有:千克(kg)、米(m)、秒(s),压强的单位用基本单位来表示,应为()Akgms2Bkgm2s2Ckg/(ms2)Dkg/(m2s2)【答案】C【解析】根据公式可知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1树立正确的物体运动观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对物体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亚
9、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的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答案】A【解析】A运动是物体的自然属性,并不需要力来维持,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的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这是错误的认识,A错误,符合题意;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正确,不符合题意;C牛顿认为力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是物体具有惯性,C正确,不符合题意;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
10、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12“千克”这一基本单位原由国际千克原器来定义。国际千克原器是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制造的,它是一个用铂铱合金制成的圆柱体,高度和直径均为39mm,原型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因受空气污染和氧化等因素影响,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出现细微变化,已难以适应现代精密测量要求。因此科学界一直想用一种基于物理常数的定义来取代。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决定,千克由普朗克常量h及米和秒定义,即1kg该决定已于2019年5月20日生效。此次标准实施后,国际单位中7个基本单位全部建立在不变的自然常
11、数基础上,保证了国际单位的长期稳定性和通用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普朗克常量h是个无单位的常量B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等效于NmsC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等效于kgms2D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普朗克常量h的数值也会发生细微变化【答案】B【解析】ABC题目中1kg=则h=6.6260701510-34kgm2s-1所以h的单位为kgm2s-1;由于力的单位:1N=1kgms-2,所以普朗克常量h的单位等效于Nms,故B正确,AC错误;D普朗克常量不随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B。13物理概念的形成和物理规律的得出极大地推动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研究和认识进程,下列关于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物理精品资料 新高考物理精品专题 高中物理课件 高中物理学案 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试卷 高考物理解题指导 高中物理精品练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