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邢台市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共1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北省邢台市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邢台市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河北省邢台市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 -23 Mg-24 Al-27 Ag-l08 第 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可以准确判断有机物分子中含有哪些官能团的分析方法是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A. 核磁共振氢谱 B. 质谱 C. 红外光谱 D. 紫外光谱【答案】C【解析】核磁共振氢谱能分析等效氢的种类 ,故A错误;质谱分析相对分子质量,故B错
2、误; 红外光谱判断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故C正确;只根据紫外光谱是不能完全确定物质的分子结构,故D错误。2.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混合物试剂分离方法A苯(苯酚)溴水过滤B乙烷(乙烯)氢气加热C乙酸乙酯(乙酸)NaOH溶液蒸馏D淀粉(氯化钠)蒸馏水渗析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于苯,无法过滤,故A错误;B.氢气过量会引入杂质,故B错误;C.乙酸乙酯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C错误;D.淀粉胶体颗粒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采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淀粉和氯化钠,故D正确;故选D。3. 只用一种试
3、剂就可鉴别甲酸、乙酸、葡萄糖溶液、乙醇,这种试剂是A. 银氨溶液 B. 新制Cu(OH)2悬浊液 C. 石蕊溶液 D. Na2CO3溶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NaOH溶液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与葡萄糖、蔗糖不反应,故A不能鉴别;乙酸溶解氢氧化铜,葡萄糖是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三种溶液现象各不相同,能鉴别,故B正确;石蕊为酸碱指示剂,不能用来鉴别葡萄糖和蔗糖,故C不正确;Na2CO3溶液与乙酸反应生成气体,但与葡萄糖和蔗糖不反应,故D不正确,答案选B。考点:考查葡萄糖和蔗糖性质,物质的检验方法4.
4、一个苯环上连接一个烃基(一R)和3个一X基的有机物,结构式共有A. 4种 B. 5种 C. 6种 D. 7种【答案】C【解析】一个苯环上连接一个烃基(一R)和3个一X基的有机物有,共6种,故C正确。5. 有两种有机物Q()与P(),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二者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均只出现两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 : 2B. 在NaOH醇溶液中只有P可发生消去反应C. 一定条件下,二者在NaOH溶液中均可发生取代反应D. Q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P的一溴代物有2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Q中两个甲基上有6个等效氢原子,苯环上有2个等效氢原子,峰面积之比应为31,但是P 中两个甲基上有6个
5、等效氢原子,亚甲基上有4个等效氢原子,峰面积之比应为32,A项错误;B苯环上的卤素原子无法发生消去反应,P中与卤素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邻位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无法发生消去反应,B项错误;C在适当条件下,卤素原子均可被OH取代,C项正确;DQ中苯环上的氢原子、甲基上的氢原子均可被氯原子取代,可得到2种一氯代物,P中有两种不同空间位置的氢原子,P的一溴代物有2种,D项错误;答案选C。考点:卤代烃的结构、性质。6. 化合物X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 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C.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
6、种 D. 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有机物结构简式可知两个苯环均连在同一个饱和碳原子上,由于单键可以旋转,两个苯环不一定共面,A错误;B、X中含有羧基,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B错误;C、由于是环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C正确;D、X的水解过程中,2个羧基和1个酚羟基都能与NaOH反应,故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D错误。答案选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判断【名师点晴】掌握常见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有机物共线共面判断。解答该类试题时需要注意:甲烷、乙
7、烯、乙炔、苯、甲醛5种分子中的H原子若被其他原子如C、O、Cl、N等取代,则取代后的分子空间构型基本不变。CC键可以旋转,而CC键、键不能旋转。苯分子中苯环可以绕任一碳氢键为轴旋转,每个苯分子有三个旋转轴,轴上有四个原子共直线。注意知识的迁移应用。.7. 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了 21.6 g银,将等质量的该醛完全燃烧可生成26.4 gCO2,则该醛为A. 乙醛 B. 丙醛 C. 丁醛 D. 己醛【答案】D【解析】1 mol醛基可以生成2mol的Ag单质,生成了 21.6 g银说明醛的物质的量为0.1 mol;该醛完全燃烧可生成0.6mol CO2,所以1个醛分子含有6个碳原子,该醛
8、为己醛,故D正确。8. 1-丁醇CH3CH2CH2CH2OH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丁酯,反应温度为115125 C,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 不能用水浴加热B. 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C. 1-丁醇和乙酸能反应完或者有一种能消耗完D. 加入过量乙酸可以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反应需要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适合温度低于100的反应,故A正确;有易挥发的液体反应物时,为了避免反应物损耗和充分利用原料,要在发生装置设计冷凝回流装置,使该物质通过冷凝后由气态恢复为液态,从而回流并收集实验室可通过在发生装置安装长玻璃管或冷凝
9、回流管等实现,故B正确;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故1丁醇和乙酸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C错误,为本题的正确答案;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增加乙酸的量,可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从而提高1-丁醇的转化率,故D正确,所以本题的答案选择C。考点:乙酸乙酯的制备点评:本题考查了酯的制取,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取是类推其他酯的制取的基础,注意装置中各部分的作用及酯的性质来解答9. 从橙子中提取的柠檬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为: 有关柠檬酸的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A. 柠檬酸能发生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B. 1摩尔柠檬酸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氢气44. 8升。C. 柠檬酸与氧气在铜作催化剂时不能生
10、成羰基D. 柠檬酸不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光亮的银镜。【答案】B【解析】考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由柠檬酸中的官能团OH、COOH可知,它具有酸及醇的双重性质,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取代反应,但无醛基,不能发生银氨反应;1摩尔柠檬酸中含4 molOH,故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能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氢气 2 mol,即44.8升;但由于OH所连碳原子上无氢原子,故涌催化氧化,C错,答案为C10. 下列关于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的操作顺序:B. 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的操作顺序:C. 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D
11、. 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答案】B.【解析】蔗糖为非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型糖的操作顺序:,故B正确;蔗糖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具有还原性,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故B正确。11. 如图所示,两圆圈相交的部分表示圆圈内的物质相互发生的反应。已知钠及其氧化物的物质的量均为0.1mol,水的质量为100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最多能产生0.05 molO2B.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2H2O=Na+2OH-+H2C. 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 : 1D.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12、Na2O2与水反应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 O2,0.1mol的Na2O2反应消耗水0.1mol(即1.8g),产生氧气0.05 mol,因此反应最多能产生0.05 mol O2,正确;B 电荷不守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错误;C Na2O2中阴阳离子数目之比为12,错误;D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分别是0.1mol、0.2mol、0.2mol;消耗的水量相同,所以溶质的质质量分数:r(Al)B. 铝钠合金若投入一定量的水中可得无色溶液,则n(Al)7(Na)C. mg不同组成的铝钠合金投入足量盐酸中,若放出的H2越多,则铝的
13、质量分数越小D. 铝钠合金投入到足量氯化铜溶液中,肯定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也可能有铜析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A正确;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而铝能和氢氧化钠难溶于反应生成NaAlO2和氢气,因此根据得到的是无色溶液可知,单质铝的物质的量小于钠的,B正确;在质量相等的条件下,金属铝放出的氢气多,所以若放出H2越多,则铝的质量分数越大,C不正确;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因此可以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如果铝过量,则还能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D正确,答案选C。考点:考查钠、铝的性质点评:钠属于活泼的金属,极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所以关于钠投入
14、水溶液中的反应要注意反应的先后顺序,即首先和水,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和溶液反应即可。20. 下列离子的检验方法合理的是A. 向某溶液中滴入硫氰化钾溶液呈红色,说明不含Fe2+B. 向某溶液中通入Cl2,然后再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2+C.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3+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白色沉淀,又观察到颜色逐渐变为红褐色,说明该溶液中只含有Fe2+,不含有Mg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加入硫氰化钾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铁离子,不选A;B、溶液中可能存在铁离子,错误,不选B;C、铁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15、,正确,选C;D、若溶液中有镁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在有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时,不容易观察到白色,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镁离子,不选D。考点: 离子检验【名师点睛】注意离子的检验方法和试剂的使用顺,检验亚铁离子应该先加入硫氰化钾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氯水,出现红色,说明溶液中有亚铁离子。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可能铁离子干扰。21.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FeGl3 Fe2O3 Cu(NO3)2 KNO3,铜粉溶解的是A. 只有或 B. 只有或C. 只有或或 D. 上述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Cu与Fe3+作用:2Fe3+Cu=2Fe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邢台市 化学 下学 第三次 月考 试题 1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