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与指标体系(共14页).doc
《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与指标体系(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与指标体系(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物流供应商的选择与指标体系摘要:如何在众多物流供应商中选择最佳合作伙伴,已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现代物流的要求建立物流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将招标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对物流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价。此方法能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物流供应商绩效,对企业选择物流供应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关键词:物流供应商评价 评价指标招标法层次分析法1 前言1.1第三方物流的定义: 第三方物流,英文表达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是由第三方专业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它
2、为顾客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1.2 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从发达国家物流业的状况看,第三方物流在发展中已逐渐形成鲜明特征,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1) 关系合同化:首先,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物流经营者与物流消费者之间关系的;其次,第三方物流发展物流联盟也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明确各物流联盟参加者之间权责利相互关系的。 (2)服务个性化:不同的物流消费者存在不同的物流服务要求,第三方物流需要根据不同物流消费者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要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 (3)功能专业化:第三方
3、物流所提供的是专业的物流服务。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门化和专业水平,这既是物流消费者的需要,也是第三方物流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 (4)管理系统化:第三方物流应具有系统的物流功能,是第三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方物流需要建立现代管理系统才能满足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5) 信息网络化: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物流服务过程中,信息技术发展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促进了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和物流效益。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构建2.1 供应商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1).目的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目的存在内在有机联系
4、,是评价目的的具体化与数量化。因而,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应依据评价目的确定的总目标及各层次的子目标,确定用什么指标确切地反映与描述各目标的具体特征。(2).可行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考虑到操作时的成本与可行性,因而构建指标体系时大小必须适宜。因此需要充分结合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实际特点,在国内现有的评价体系与国际先进体系之间找到一个均衡点(3).全面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全面、准确地反映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各个方面情况,并且能将各个评价指标与系统的总体目标有机的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以便全面反映评价对象的优劣。(4)客观、可比性原则指标筛选过程中应尽可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定性
5、指标受主观影响较大,易产生理解偏差,而定量指标易于量化和度量,所以应尽可能选用可量化的指标。指标体系中的数据来源要真实可靠以保证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5)可重构、可扩充性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要有数量上的变化,而且还要有指标内容上的变化,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改、增加和删除,并根据具体情况将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具体化。(6).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在选取指标时以定量指标为主,能定量的尽量采用定量计算,不能定量或不宜定量的,则采用定性分析,不要勉强定量。 (7).独立性原则 在选取各个模块的指标时,有时会出现几个指标相重复或者是指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的现象,因此在选择时要尽量避
6、免指标的交叉性。不应出现过多的信息包容和涵 2.2 建立评价体系的步骤: 确定供应商选择目标(评价目标)选取评价指标对各个指标进行说明建立初步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筛选建立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2.3确定进行评价的目标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绩效水平。2.4评价体系的初步建立 根据目标对评价体系指标的进行选取要选择适当的绩效水平高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首先考虑它的物流活动离不开与供应链相结合的四个流程,即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商流。 2.41 物流方面: 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至关重要的是业务流程水平,是选择供应商的基础,他直接影响物流的效率与成本,进而影响商品或服务到达顾客的最终结果,是企业经营成功的关键。
7、业务流程指标包括装卸搬运,仓储水平,分拣水平,运输水平以及配送水平。 装卸搬运作业渗透物流各环节,各领域,伴随这物流的始终,是提高物流效、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条件、保证物流质量最重要的物流环节之一。装卸搬运指标包括设备先进水平,设备利用率,设备装载率,单位货物装载时间。 仓储水平仓储的主要内容就是货物的保管,它在整个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不能保证正确的进货、出货、保管等问题,将会导致管理费用的增加,从而影响企业的物流绩效。仓储活动指标包括库存量,库存周转率,进、发货准确率,物资完好率,仓库利用率,设备利用率。 分拣水平是企业工作人员在接到用户订货信息后,按照订单信息对货物进行的有
8、目的的一种拣选行为。对分拣活动进行绩效分析,有利于提高分拣活动的整体效率,从而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效率。主要指标包括分拣设备的先进性水平,分拣设备的数量,正确分拣率,分拣效率,分拣设备利用率。 运输水平使商品在时间或空间上的转移都要通过运输的环节来实现,通过位置的移动,对产品进行了增值。对运输进行绩效分析,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和运输的经济效益。运输水平包括车辆的数量,缩短前置时间的能力,正确运输率,安全运输率,运输工具满载率,运输资源利用率。配送水平在整个物流环节处于末端地位。但这个末端是非常重要的末端,它直接体现了一个物流供应商的服务,更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精华。配送的衡量指标包括迅速及时率,准确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供应商 选择 指标体系 14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