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一学期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是所有细胞生存直接环境C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2下列物质中,正常情况下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CO2、O2 BH2O、Na+ CC6H12O6、甲状腺激素 D血红蛋白、呼吸酶3某人能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自己不会说话,这表明他的大脑受到损伤,
2、受伤的区域是( )AS区BH区CV区DW区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C饥饿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血糖稳定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5下列关于自主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B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而副交感神经不活动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通常相反D副交感神经促进胃肠动,饭后立即运动不利于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6抽动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病,多发于学龄儿童,其病因之一是多巴胺过度分泌。多巴
3、胺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其分泌过多会引起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异常。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多巴胺在释放前位于突触小泡中B多巴胺从突触前膜释放的方式是胞吐C多巴胺可以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D多巴胺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不需要能量7如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在b、c两点之间连接有一个电流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a点,电流计的指针可发生2次偏转B在c点的神经纤维上给一个适宜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只偏转1次C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D在a点处切断神经纤维,适宜刺激、时,均不发生信号转换8如下图-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调节过程,乙表示参与调节的重要器官,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乙表
4、示下丘脑,过程主要通过体液调节实现B若甲刺激为血糖浓度升高,则“甲刺激乙胰岛”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若甲刺激为寒冷条件,则“甲刺激乙垂体甲状腺”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D若甲刺激为食物过咸,则在乙处下丘脑产生渴觉,且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9免疫调节是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肿瘤的发生可能是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引起的B皮肤和吞噬细胞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C免疫系统能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D免疫活性物质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合成并分泌10破伤风外毒素是由破伤风杆菌产生的一种强毒性蛋白质,注射破伤风外毒素可导致小鼠死亡,该毒素经脱毒处理后可成为类毒素,如图是关于这种类毒素的一组免
5、疫学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小鼠存活是因为其产生了细胞免疫 B免疫血清能诱导甲组小鼠产生外毒素抗体C13周后,乙组小鼠体内有相应的记忆细胞D乙组的二次免疫中抗原直接刺激浆细胞产生抗体11科学家从人的尿液中提取分离了生长素,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下列有关生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由色氨酸转变而来,该过程可发生在人体细胞中 B由于人体细胞缺乏相关的受体,因此生长素对人体不起作用 C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促进根生长的效果一定不同 D胚芽鞘的向光性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引起其在尖端的分布不均造成的12对行道树定期进行整枝修剪,可促使侧芽发育成枝,增大遮荫面积,这是因为整枝修剪可( )
6、A增加侧芽部位营养物质B增强侧芽部位光的强度C升高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D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13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在上述两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传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能减少损失的是(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都可减少损失B番茄能减少损失C瓜子能减少损失D两种植物都无法减少损失1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B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C植物根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D顶端优
7、势体现了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较高时抑制生长的作用特点15关于植物顶端优势的最新观点认为:来自顶芽的生长素(IAA)通过抑制IPT基因(细胞分裂素合成基因)的表达和促进CKX基因(细胞分裂素氧化酶基因)的表达,降低侧芽细胞分裂素(CK)的水平,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如图)。依据该观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观点的核心是顶芽产生IAA运至侧芽直接抑制侧芽生长B根据该观点推测细胞分裂素具有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C根据该观点推测侧枝上的顶芽也会抑制该枝条的侧芽生长D该观点认为植物顶端优势的强弱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有关16如图所示,a、b、c表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
8、,纸盒的一侧开口,另一侧用单侧光照射。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b、c胚芽鞘中的生长素均发生了横向运输Ba直立生长,b向光弯曲生长,c向光弯曲生长C若固定d中植株,旋转纸盒,则植株向左弯曲生长D若将d中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小孔弯曲生长17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利用低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杂草的生长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18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
9、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19在一片约33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用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易被调查者捕捉),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大约是( )A大于165B小于16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生物精品资料 新高考生物精品专题 高中生物课件 高中生物学案 新人教版生物资料 高中生物试卷 高考生物解题指导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