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二节食品保存教案讲解(共8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二节食品保存教案讲解(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二节食品保存教案讲解(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时课题: 第二节 食品保存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2016年6月6日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说明微生物大量繁殖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重、难点2、明确食品保存的原理,学会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重点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微生物使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尝试对食品进行贮存”,探究食品保鲜的简单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实践活动,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既熟悉又实用,应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现象入手,理论联系实
2、际。食物放置久了就会腐败变质,由此造成的食物中毒现象也可能在个别学生身上发生过。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更是见过各种各样的食品包装及保存方式。通过七年级学习的“巴斯德实验”大部分同学知道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与微生物有关。但是,他们不了解食品腐败的本质,不知道食品保存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何防止食品腐败,如何延长食品保存的时间这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探究设计活动,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对于食品保存的原理,要引导学生做好“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的实验,学生通过亲自的实验操作,归纳出食品主要原因。对于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要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通过
3、设计和实施“尝试设计食品保存方案的活动。进一步了解不同类食品的保存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尝试对食品保存选择最佳的方案,例如多种方法并用等。课前准备:教师:1、制作课件。2、搜集食品腐败的事例、图片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学生:1、调查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2、比较各类保存方法的优缺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顾 导入新课(5分钟)展示图片,重温巴斯德实验说出巴斯德实验的装置,操作要领,以及成功的关键!引入:身居长安的杨贵妃在当时要吃上新鲜的荔枝必须靠快马运送,这是因为荔枝很难贮存,(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二日香,三日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全没了。)现在随着保鲜和运输技术的
4、发展,我们北方人已经可以轻易地品尝到这南国的“国品之王”了。食品贮存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诗经中就有冰窖贮存的方法,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通过良好的储存办法使食品口味丰富,携带方便,营养全面,更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今天,我们进一步来探究食品保存的有关问题。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根据已有的印象重新回忆巴斯德实验。知道探究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实验变量。(要控制单一变量)。巴斯德的成功之处在于动脑设计了曲颈瓶。学生感受到荔枝的贮存不易,以及我国人民对于食品贮存的不懈努力,从而引发思考如何能更好的贮存食物。激发学习本节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复习旧知常态化,强化知识落实巩固旧知,
5、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自主学习层层推进(5分钟)一体机放映自学指导的内容,教师行间巡视督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的大量繁殖。2、食品保存的原理:杀死食品中的 或 的生长繁殖,降低自身的 作用。3、食品保存的方法有: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在书中用红笔标出重点的内容和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同时独立完成自学指导中的问题。1、 微生物2、 微生物 抑制微生物、呼吸作用。3、 古代的方法:盐淹、糖渍、干制、酒泡现代的方法: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初步了解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和食品保存的常用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
6、学习能力。师生互动引导探究、(20分钟)过渡:如果将新鲜食品存放在常温下,食品的色、香、味和外观形状会发生变化,其营养成分的含量也逐渐下降。如果长久放置,食品就会因腐败变质而失去使用价值。误食腐败变质的食品容易导致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现象也可能在个别同学身上发生过,严重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食品腐败变质的呢?接下来通过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知识点一: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1、 复习探究活动的六个环节。2、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教师引导、点拨:(1)这三只瓶中,哪个是对照组?(2)能构成几组对
7、照实验?变量分别是什么?(3)苯甲酸钠有什么作用?(温馨提示:阅读教材105页的“相关链接” -防腐剂)这个实验需要一段时间,因此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在本节课是得不到的。把你们课前实验时看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说出即可。教师小结: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食品中采收,捕获、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中,很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它们就会迅速生长繁殖。为防止食品腐败我们必须尽可能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繁殖。控制环境温度,调节食品自身的含水量,都可以减缓微生物的繁殖速度。思考讨论:1、冰箱中的食物容易变质吗?为什么?2、冰箱中的食物会一直保持新鲜吗?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生活 中的 生物技术 第二 节食 保存 教案 讲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