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doc
《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doc(5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精选及答案共20篇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书院与乡愁,完成问题。书院与乡愁这是我见到的藏书最丰的个人书院,位于川西德阳市旌阳区,名叫高槐书院。高槐是这个村子的名字,是有着高大的槐树吗?槐树是有的,却不高大,在村子之外和房前屋后,谦卑地站立于深秋的微雨里。因此显眼的不是槐树,而是民谣小院、高槐书院、高槐木刻、染云山房,木刻与染房,都是非遗项目,做民谣的是几个从丽江过来的年轻人,自创自唱。在村庄入口处,下一段小小的斜坡,就到了书院的院坝,站在院坝里,就见屋内书架林立。进门,抬眼就看到伦茨的德语课,那是我喜欢的小说,也是我一直没读完的小说;不急着读完,正因为喜欢。在陌生的环境里,遇见
2、自己喜爱之物,喜爱就化为喜悦了。然后是我们熟知的世界名著,中国古典和现当代名著,层间很高的两层木楼,包括楼梯两侧,满满当当排列着,足有二十多万册。一个壮实的年轻人守在那里,说自己刚大学毕业,回来是帮助父亲。这个书院,这些书,都是他父亲的。德阳我不可谓不熟悉,跟这里的作家和学者多有来往,但从没听说谁有这么多藏书,于是问他父亲的名字。“他叫舒銮兵”,年轻人说。想了想,竟不认识。“他是个厨师”,年轻人又说。这让我暗暗吃了一惊,同时平添了几分敬意。厨师爱书,当然并不稀奇,难得的是拥有如此巨大的数量,且品质高雅,种类繁多,除文学、历史、哲学,还有音乐、医学、农科二楼的一间屋子里,放了八千多册创刊号。据悉
3、,全国私人收藏的创刊号,唯上海一藏书家比舒銮兵丰富,那人有上万册。名著可不断翻印,创刊号却是唯一的,是一个时代文化风尚的见证。我小心翼翼翻开一本,打头是茅盾先生的文章,发黄的纸页,留下时间走过的足迹,也留下那个时代特有的气息。茅盾的那篇文章里,无非是简述办刊的缘起,文字平顺,却字字句句给我仓廪殷实的感觉。是旧书赋予的感觉。很长时间以来,我都读电子书了,手不那么累,也便于携带,而电子书不会给予我那样的感觉。于是我想,物质和精神,就像身体和灵魂,是不能轻易分开的。许多时候,物质本身就构成精神,如同身体记载着灵魂,否则就不会说“面孔是灵魂的镜子”了。正跟年轻人说着话,年轻人轻喊一声:“我爸来了。”门
4、口站着个比年轻人矮了不少的阴影因门口太亮,使那人反而成了阴影。走过去招呼,才把他看清。平头,圆脸,五十岁左右年纪,夹克衫小了一号,又扣得太严实,使他的上半身圆滚滚的。本以为,舒銮兵只是爱藏书,结果他爱藏书是因为爱读书。“从十多岁起,我就喜欢上读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书是很奇怪的,不看的时候好像啥都懂,看得越多,越觉得不懂,就只能看得更多,也买得更多。”但他的学校教育,高中只读过一年,为什么没能读下去,未作深谈;似乎是没时间谈自己,他想谈的,是古今中外的大师和他们的作品。他显然熟知那些作品,包括首发在什么刊物,若是外国作品,又是在哪个年份、通过什么渠道译介到了中国来。我问他买书花了多少钱,他说:
5、“不知道,没算过。别人挣了钱是买房子,我挣了钱是买书。”口气淡然,却也难掩超越自足的骄傲。为买到它们,他跑遍了大江南北。有段时间不少图书馆倒闭,贩子称斤论两买来,倒手卖给他,平均十块钱一本,这样的书他买了五万多本。还有些藏书家去世了,儿孙辈不爱书了,就卖,他从中也收了不少。好在他自己的儿子爱惜书,也爱读书,儿子大学读的是心理学专业,对犯罪心理学特别感兴趣,恰好在他的藏书当中,从最早译林介绍过来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到而今东野圭吾等人的小说,很齐全,加起来有二千余册,够他读。“现在爱看手机了”,舒銮兵转脸批评儿子,“那种碎片化阅读,不行,你好像看了很多,结果互相掩盖,到头来啥都没记住
6、,记住了多数也不值得。”儿子红着脸,不好意思地笑。“手机上是你需要啥就给你推送啥”,舒銮兵接着说,“可是人不能将就自己的需要,读书就是不将就,读一本让你长一本的见识。”他似乎也不赞同学以致用的说法,他读过的书,对他做厨师大多帮不上忙,但让他活在一个很大的世界里,精神的世界里。他又说,过去某些受人敬重的乡绅,到夜间就吩咐仆人去给穷人家孩子的灯盏里添油,鼓励他们用功,“加油”这个词,就是这样来的。而今灯有了,书也有了,更应该好好读书了。他还说,他书的总量,不是二十多万册,很多分散在朋友那里,归在一起,达五十多万册。书院在有正式的身份之前,就是开放的,不管谁来,都可以随便看,既可坐在屋里看,也可坐到
7、院坝里去看,看书一律免费,当然你愿意要上一杯十来块钱的清茶也成。若是孩子过来看书,不仅不收钱,还发苹果给他们。不远处他开了个鱼庄,亲自做厨,用鱼庄来养书院。“书是让人分享的”,他说,“分享才有意思,也才有价值。”现在,书院有了正式的身份了。外墙右上角还钉了块牌子,上面写着“旌阳区图书馆高槐书院分馆”。来读书的人更多了,特别是周末,德阳市区的也过来。有的书,他不止一册,有多册,因为他想搞个读书会,志趣相投的一起读,读了共同讨论,“如果你读红楼梦,我读白鹿原,就对不上号,不好讨论,收获也不会很大。”我对他由衷的敬佩起来。书院是启蒙地,也是一种乡愁,最馨香的乡愁。舒銮兵是这样看的。他希望,家乡的孩子
8、们考上大学了,去外地读书和工作了,甚至漂洋过海了,能忆起自己的老家有个书院,那是读书的种子,有种子就会发芽,就会开花结果。(取材于罗伟章的同名文章,有删改)(1)文章先写了书院的地理位置、藏书情况和主人身份,外貌,然后依次写了书院主人喜爱阅读图书、不惜财力买书、读论读书意义、与人分享图书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后写了书院主人的期望。(每空不超过6个字)(2)结合上下文,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简要分析第段中人物描写的作用。(3)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对第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分析】文章先写了书院的地理位置、藏书情况和主人身份,外貌,然后依次写了书院主人喜爱阅读图书、不惜财力买书、读论读书意义、与人分
9、享图书四个方面的内容,最后写了书院主人的期望,展现了书院主人高尚的品质和不平凡的精神世界。【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感知和概括。解答时结合题干中给出的信息,确定答题范围,捕捉关键词句即可。文章段先写了书院的地理位置、藏书情况和主人身份、外貌,根据第段中书院主人“爱藏书是因为爱读书”可以概括为喜爱阅读图书;第段中“有段时间不少图书馆倒闭,贩子称斤论两买来,倒手卖给他,平均十块钱一本,这样的书他买了五万多本。还有些藏书家去世了,儿孙辈不爱书了,就卖,他从中也收了不少”可以概括为不惜花钱买书;第段谈到了读书的意义“人不能将就自己的需要,读书就是不将就,读一本让你长一本的见识”;第段“书是让人分享
10、的,他说,分享才有意思,也才有价值。”表现了他办书院的目的是与人分享图书;最后写了书院主人的期望。(2)本题考查段落内容的作用。文章第段中描写了书院主人的外貌,“比年轻人矮了不少的阴影”“平头,圆脸,五十岁左右年纪,夹克衫小了一号,又扣得太严实,使他的上半身圆滚滚的”等描写表现对方的平凡和淳朴,这与上文中第段中交代了主人身份的普通,不为人所知的特点相照应,同时正是书院主人的到来引出了下文中他对自己爱读书、爱买书、愿与人分享读书的描写,进而展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不平凡的精神世界,而相貌的普通有与高尚的灵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他的赞美和崇敬。(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尾段中“书院是启蒙
11、地,也是一种乡愁,最馨香的乡愁”一句很好地照应了标题,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将书院称为“启蒙地”,表现了书院主人创办书院的初衷是希望村里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因为“有种子就会发芽,就会开花结果”,孩子们将来就会有丰盈的精神世界,就会有所成就。作者认为“是一种乡愁,最馨香的乡愁”,联系“家乡的孩子们考上大学了,去外地读书和工作了,甚至漂洋过海了,能忆起自己的老家有个书院”一句不难理解,书院主人希望孩子们将来有了出息,能忆起家乡的这座书院,忆起这座书院给予自己的营养。据此理解作答。答案:(1)喜爱阅读图书 不惜财力买书 与人分享图书(2)第段先写舒銮兵个头“矮”且“成了阴影”,又写他“平头”“圆脸
12、”“夹克衫小了一号”“上半身圆滚滚”等,生动地描绘出他长相平平与穿着的不合体。照应了上文他身份的普通,又与后文他高贵的精神追求形成反差,突出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3)舒銮兵认为“书院是启蒙地”,表明他开办书院是为了让家乡的孩子们更好地读书,长见识,丰富精神世界。又认为“书院”是“乡愁”,而且是“最馨香”的,表明他期待孩子们离开家乡后,把书院当作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寄托,珍藏书院带来的美好、愉悦的读书体验,发挥出读书的价值。【点评】人物形象分析的答题方法:1、结合对人物描写的分析。人物描写细分为: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人物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
13、主题。2、结合人物所做的事。3、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褒贬应与作者一致。4、概括人物性格时一定要本着全面、客观的原则。在概括人物性格时一般用二字词语或四字词语,尽量用到三个以上,还要注意从多个角度概括。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绳子那头我的父亲是一个修理空调的工人。暑假的一天,天气问热,整个城市的空调机都拼命地转着。我感觉实在无聊,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正午烈日当头,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我们爬上六楼来到雇主家。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工具
14、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来了,儿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工具就行。”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它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我站在窗户边,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到窗台就猛地缩回,
15、墙已经被晒得滚烫了。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手套!”母亲慢慢递上一双粗糙的手套。“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我不解地问。“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母亲回答说。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下坠,幸好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回绳子。绳子那头传来父亲的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没事,没划伤,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的话带着笑意,而我却很想哭。绳子那头喊了声:“把我拉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
16、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竞没有如此认真地观察过他。他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啊!岁月啊,你过早地变老了我的父亲!一会儿,雇主拿来一支雪糕送给正在干活的父亲。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然后,他摘下胜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天儿太热,小心中暑,儿子你吃吧。”他笑着说。“我不吃,你吃吧”“让你吃你就吃。”父亲似乎有点不高兴。我拆开包装袋,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一股清爽的感觉流遍全身,父亲笑着看我吃完整块雪糕。我从来没有吃过如此美味的雪糕。父亲又要下去干活了,我慢慢地放着
17、绳子,我感到一股神奇的力量从绳子那头传来,那是一种亲切厚重的感觉,一种踏实的感觉。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绳子,紧紧地拉住绳子那头的人那是一个伟大的人。(选文有改动)(1)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父亲呵护儿子的三处细节,请分别概括。(2)第段画线句从内容上看属于 环境描写,突出了天气 炎(闷)热(恶劣)的特点,侧面表现出父亲工作艰辛。(3)第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4)父亲是一个普通的空调修理工,为什么“我”却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请写出三条理由。(要求:三条理由合理且不重复)【分析】本文写“我”暑假期间跟随父亲去修理空调,父亲买来防晒油并给“我”涂上,在缠“我”的绳子里垫上毛巾,又把雇主给
18、的雪糕让给“我”吃,使“我”感到浓浓的父爱,也感受到父亲工作的艰辛、危险,体会到父亲为家庭的责任感而深深感动。【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事件的概括能力。阅读文章,找到父亲关爱儿子的段落,根据相关句子概括。根据第段“父亲匆匆出门,回来时手里拿着一瓶新买的防晒油,在我身上细细抹了个遍,然后才放心地带着我走出家门”可知,父亲慈爱地买来防晒油,并把“我”全身涂遍防晒油。根据第段“父亲从工具袋中拿出一条毛巾,叠好,围在我的腰上,又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拴在他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毛巾外面缠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可知,父亲细心地将毛巾垫在绳子里边缠在“我”腰上。第段“父亲接过雪糕,道了声谢
19、。然后,他摘下脏手套,把雪糕袋往衣服上干净的地方擦了擦,递给了我”可知,父亲慈爱地将擦干净的雪糕给“我”吃。(2)本题考查景物描写及作用的理解。此句描写“太阳肆意地释放着热量,大地被无情地烘烤着,发出阵阵热气”,可知是环境描写,交代当时的天气状况,突出天气的炎热程度,为下文父亲在这样的环境下艰辛的工作作铺垫。(3)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结合第段上文所写的内容,“皮肤黝黑,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是对父亲外貌的描写,父亲才四十多岁,就已经如此的苍老,这些都是因为父亲长年累月辛苦工作所致,父亲过早的苍老和工作的艰辛让“我”心疼不已,也为自己没有认真观察过父亲,对父亲的忽略而深感内疚
20、。(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需根据人物在文本中的表现具体分析。“我”要和父亲一起去工作,父亲买来一瓶防晒油给“我”擦上,可知父亲是一个爱孩子的人;天气如此炎热,父亲还要在室外工作,可知父亲是一个勤劳的人;父亲要戴手套,是为了不想工具掉不去砸到人,可知父亲是一个善良的人;雇主给父亲一根雪糕,父亲真诚道谢,可知父亲是一个淳朴的人;父亲对“我”和母亲的安慰,说明他是一个体贴细心的人;父亲身上体现出的慈爱、吃苦耐劳、善良淳朴、对家庭的责任感等,让儿子认为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答案:(1)买并涂防晒油;垫毛巾;让雪糕。(2)环境 炎(闷)热(恶劣)(3)因自己长时间忽略父亲而愧疚;因父亲过早衰老而心酸。
21、(4)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吃苦耐劳的品质,强烈的责任感,让儿子认为父亲是一个伟大的人。【点评】景物描写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3)展示人物性格。(4)推动情节的发展。(5)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目的。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稠李子花,稠李子果朱明东树叶黄,野果香,秋色映山梁。一串串豆粒般大小的黑果挂在树上。大兴安岭秋果并不多,稠李子算是一类。初到大兴安岭,家里的菜园子就栽着几棵稠李子树。它们其貌不扬,到了晚春,枝丫上才渐渐绽出白色的小花,一朵朵,一簇簇,散发出阵阵馨
22、香。母亲问邻居大姐,这是啥花?邻居大姐说,树叫稠李子树,花就叫稠李子花,还结果呢,那果就是稠李子。一点一点,一粒一粒,稠李子树悄然出果,没几天,嫩嫩的幼果挂满了枝枝丫丫。可长着长着它就不长了。不长也就罢了,它却变黑了。结的那果还不如山里红大,样子也不比山丁子美。我跑到菜园子里摘了一颗放到嘴里。哎呀,可真涩。望着菜园子里的稠李子树,我心里长出一片不开心的草。我缠着父亲栽几棵樱桃树、沙果树或者杏树。父亲说:“没熟的果子咋能不涩?大兴安岭气温低,不是啥树都能活。”父亲缓缓坐到炕沿上,用火柴点了一支旱烟,深吸了一口后,为我讲起一个故事。刚开发大兴安岭时,正是数九寒天,岭上岭下到处飞雪。别说行走,就是想
23、找条路都难。可铁道兵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下,爬冰卧雪,战天斗地,硬是在莽莽群岭中建出一条壮美的铁路。那时候,铁道兵们生活很艰苦,稠李子就成了他们打牙祭的主要秋果。正值稠李子熟时,呼玛河两岸结满了又黑又亮的稠李子,可上游却发起大水来。一时间,洪水滔滔而下,将岸边建桥用的木材都卷进了河里。为了挽救国家财产,几名铁道兵乘船打捞木材。行至河中,船不幸被激流打翻。岸上的副班长付铁虎见状,毫不犹豫地跳入冰冷的呼玛河中,在把一名战友救上岸后,又毅然向河中奋力游去。怎奈水流湍急,一个浪头过后,付铁虎就不见了踪影,最后战友们在下游找到付铁虎的遗体父亲眼睛湿润了,我则抽泣起来。父亲告诉我,要在大兴安岭扎
24、下根活下去,光好看不行,还要耐寒有毅力,这样才会茁壮成长。到了秋天,稠李子熟了,它就会变甜。我默默倾听,父亲娓娓叙说。付铁虎牺牲后,铁道兵们在营地附近栽了一排稠李子树。第二年春,这排稠李子树都开满了像雪一样白的花,离它们很远就能闻到馥郁的香。到了秋天,稠李子树叶黄了,每棵树的枝丫上挂满又黑又亮的果。能在大兴安岭生长的树,都是坚强的树。寒冷的日子,稠李子树忍寒受苦,任风雪肆虐,依然坚定生长。春风越岭,稠李子树绽放容颜,给大兴安岭回报灿烂的笑。风吹,它落花;雨落,它结果。当秋光洒满大兴安岭,稠李子不仅黑得明亮,也甜得醉人,颗颗吹弹可破。雨后出彩虹,北山公园越发清新。沿着林荫小道,我拾阶而上。静穆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现代文 阅读 理解 精选 答案 2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