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doc
《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将被兼并或者破产,而我国目前尚未有一套完整的破产会计规范。在操作实务中,会计人员只能依据破产法、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等中的相关精神来进行核算。这使得企业破产清算的会计核算不能做到统一规范,给清算审计带来一定的难度。关键字:破产 破产清算 清算会计一破产清算会计目标持续经营下的财务会计目标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据以经济决策的有用会计信息。而企业一旦进入破产清算,其会计目标尽管仍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但与持续经营下的会计目标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破产清算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无论在提供信息的
2、内容上,还是提供的对象、用途上均与财务会计存在差异。(一)财务会计主要提供企业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会计信息;而破产清算会计主要提供破产清算企业破产财产的处理、债务清偿、清算损益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二)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主要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而破产清算会计的信息使用者则包括债务人、普通债权人、劳动债权人、破产管理人、政府部门及其它利益相关者。(三)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不仅向投资人和债权人报告资产的有效利用情况,而且向未来和潜在的投资人和债权人提供预测企业未来盈利能力的信息,从而使未来或潜在投资人和债权人据以作出合理的投资和信贷决
3、策。破产清算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对投资者来讲主要用于确定投资损失,对债权人来讲主要用于确定债权损失程度和可收回债权的数额。综上所述,破产清算会计目标就是向债务人、普通债权人、劳动债权人、破产管理人、政府部门及其它利益相关者提供破产企业破产财产的处理、债务清偿、清算损益等方面的会计信息。二破产清算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二破产清算会计对象(一)破产清算会计对象是破产清算会计所要反映和监督的内容,即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破产企业的资金运动是指破产清算期间企业资产估价、变现、清偿及分配等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资金收支活动的总称。与持续经营阶段相比,破产清算企业资金运动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非循环性。破产清算企业资
4、金运动从破产财产估价、变现至破产财产、剩余财产的分配,资金退出企业是单向的运动过程,不存在循环和周转。二是非继起性。破产清算企业的各种资金形态之间的转化不再依次相继运动。三是一次性。破产清算企业资金从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在量上是一次进行的,不存在“沉淀”和分次转化的现象。因此,破产清算企业的资金运动实际上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资产变现;二是破产财产分配,主要包括用企业有效的经济资源支付清算费用和清偿债务。这实际上是资金流入企业和流出企业的两个阶段,这种资金的流入与流出构成了破产清算企业的资金运动,即为破产清算会计对象。(一) 破产清算会计要素会计要素破产清算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
5、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在持续经营下,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为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但在破产清算会计中,其会计要素究竟应包括哪些内容,会计界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两种。佟玉凯等(1996)认为,破产清算会计要素应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清算收入、清算费用、清算损益六项内容构成。唐国平(2005)认为,应以企业清算经济业务的特点和清算会计目标为基础确定清算会计要素。因此,确立清算会计基本要素如下:清算资产,清算企业所拥有的用来清偿债务的全部资产;清算债务,清算企业所承担的需以清算资产偿付的债务;清算净权益,清算企业投资者实际享有的对
6、企业资产的要求权,其取决于清算资产与清算债务之差额;清算损失,企业在清算过程中因发生清算业务所导致的各种清算净权益之减少;清算利得,企业在清算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清算净权益之增加。三破产清算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一)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假设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会计主体界定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企业一旦破产清算,原来的会计主体就不再存在。对于破产清算会计主体,在新的破产法颁布之前,会计界存在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破产清算会计主体是破产企业的“破产财产”。第二种观点认为破产清算会计主体是向人民法院负责的清算组。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显然是混淆了主体与客体的关
7、系。因为,会计主体是一个特定单位,破产财产是特定范围内的财产,是破产清算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之一,而非会计主体。对于第二种观点,在新的破产法颁布之前,以破产清算组作为破产清算会计主体,是有法律依据的,企业破产法(试行)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自宣告企业破产之日起十五日内成立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清算组负责破产财产的保管、清理、估价、处理和分配。清算组对人民法院负责并报告工作。由此可以看出,当清算组进入破产企业起,清算组就代替了破产企业法人主体的资格,成为破产清算会计的主体。但由于新破产法引入了国际通行的破产管理人制度,因此,新破产法颁布实施以后,破产管理人会计主体取代了破产清算组会计主体。(二)停止正
8、常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停止正常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是假设企业能连续不断地经营下去,确定这一核算前提,旨在解决企业财产估价和费用分配等问题。但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虽然必要的合同将继续覆行,个别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将继续,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基本停止,在此情况下,持续经营假设显然不再成立。因此,破产会计否定了持续经营假设,而确定了停止正常经营假设。(三)清算期间假设持续经营下的会计期间假设清算期间假设持续经营下的会计期间假设是指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期间,以便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这一假设对于正常经营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成本分配、编制报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破产清算的情况下,企业已无经
9、营成果可供陈报,因此不再需要分期的时间性假定。破产清算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为破产管理人接管破产企业日至破产清算程序终结日,故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具有随即性的特征,即破产清算期间假设取决于破产清算程序实施期间的长短。四货币计量假设和货币计量货币计量假设和货币计量是会计的基本特征,企业无论是处于持续经营状态,还是破产清算状态,货币计量都是这两种不同状态的企业会计的基本前提。在持续经营状态下,货币计量包含着币值不变的假定,但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破产清算会计虽然继续使用货币计量,但币值不变的假设显然不再适用。(一)会计确认基础会计确认基础收付实现制在持续经营下,考虑到会计信息必须对经营决策有用,必须有助于
10、准确反映企业各个期间的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应选择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确认的基础。但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由于破产企业停止了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破产企业有关的各方关心的是企业非现金资产的变现能力、债权的受偿程度,需要的是破产企业实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信息。因此,破产清算会计必须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来确定破产财产变现、债务清偿、清算损益等,这是由破产的终极性特征所决定的。(二)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有:客观性、相关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及时性、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谨慎性,是持续经营下对会计信息提出的质量要求,(。)由于破产清算的会计目标是向有关各方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这些会计信息质量
11、要求中的一部分同样适用于破产清算会计,(。)其中,第一,谨慎性质量要求不再存在,因为谨慎性是在持续经营前提下,企业会计为保护投资者利益、保全经营者拥有的经济资源,对可能产生的资产和收益不予估计,对可能产生的费用和负债予以充分估计。但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资产、负债等必须按实际发生数予以确认,不再存在谨慎与激进的可选择性。(;)第二,重要性被全面性所取代。在持续经营下,会计核算应对交易或事项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而当企业进入破产清算后,要求会计核算全面地反映破产清算活动的所有方面,全面反映资产变现、债务清偿等情况。(;)第三,破产清算会计不再要求会计核算满足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更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破产 清算 会计 若干问题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