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的为豌豆杂交实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德尔的为豌豆杂交实验.ppt(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1 1章第章第1 1讲讲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必修二必修二知识内容知识内容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二、自由组合定律二、自由组合定律三、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三、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四、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四、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案例投影案例投影案例投影案例投影“结构上结构上”本质区别本质区别碱基对的排列顺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序不同(或脱氧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序不同)审题审题审题审题不不不不细细细细致,致,致,致
2、,忽忽忽忽视视视视了了了了“结结结结构上构上构上构上”基因突变基因突变不能不能不能不能简简简简化,因化,因化,因化,因为为为为在在在在进进进进化上突化上突化上突化上突变变变变包括基因突包括基因突包括基因突包括基因突变变变变和染色体和染色体和染色体和染色体变变变变异异异异乙与甲、乙与丙、乙与丁乙与甲、乙与丙、乙与丁不全面不全面规范审答规范审答规范审答规范审答强化审答强化审答规范解题规范解题强化审答强化审答规范解题规范解题案例投影案例投影案例投影案例投影规范审答规范审答规范审答规范审答基因自由组合定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律的实质是什么?非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的非等位基因自
3、由组合由组合至少要涉及两对至少要涉及两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甲与丁仅涉及一甲与丁仅涉及一对等位基因对等位基因不不能能忽忽忽忽视视视视基因自由基因自由基因自由基因自由组组组组合定律合定律合定律合定律实质实质实质实质分析方法不正确分析方法不正确分析方法不正确分析方法不正确乙、丙、丁乙、丙、丁忽忽忽忽视视视视3 3种种种种隐隐隐隐性基因来源性基因来源性基因来源性基因来源自交自交F1YYRrDd 1/16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1.实验过程实验过程(1 1)方法:)方法:(2 2)现象:)现象:杂交、自交杂交、自交1 1全为显性性状全为显性性状(黄色圆粒黄色圆粒)2 2出
4、现性状自由组合,且比例为出现性状自由组合,且比例为9:39:3:3:13:12.2.发现分离定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发现分离定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假说演绎法演绎法演绎推理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实验验证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作出假设得出结论得出结论F F2 2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设计测交方案,按假说观点推理设计测交方案,按假说观点推理按测交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结果按测交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结果F F1 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三、自由组合定律三、自由组合定律1 1、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
5、、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_的;在的;在 时,决定同一时,决定同一性状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成对的遗传因子_ _ _,决定不同决定不同性状性状的遗传因子的遗传因子_ _ _。互不干扰互不干扰形成配子形成配子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彼此分离彼此分离遗传因子的遗传因子的“自由组合自由组合”是在形成配子时,还是在受精时?是在形成配子时,还是在受精时?2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 1 1 1)位于)位于)位于)位于 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
6、是 ;2 2)F F1 1 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 彼此分离的彼此分离的 同时,同时,上的非等位基因上的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减数分裂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3 3、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互不干扰互不干扰等位基因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自由组合自由组合4 4、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范围 生物生物 生殖的生殖的 遗传。遗传。等位基因控制的等位基因控制的 相对性相对性状的遗传。状的遗传。真核真核 细胞核细胞核
7、有性有性 两对或两对以上两对或两对以上两对或两对以上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基因行为特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中基因行为特点:(1)(1)同时性同时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时进行。(2)(2)独立独立性性: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与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组合互不干扰,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3)(3)普遍性普遍性:自由组合定:自由组合定律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并发生
8、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律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并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练一练练一练 观察下面的图示,回答问题观察下面的图示,回答问题:A 非等位基因位于非非等位基因位于非 同源染色体上同源染色体上 B 非等位基因位非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于同源染色体上 5 5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1)(1)常用方法:植物体常采用常用方法:植物体常采用 法或法或 法;动物体常法;动物体常采用测交法。采用测交法。后的比例为后的比例为93319331;后的比后的比例为例为11111111。(2)(2)结果分析:若出现相应性状的分离比,则符合自由组合结果分析:若出现相应性状的分离比,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否
9、则,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定律;否则,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测交测交自交自交测交测交自交自交 4种,种,AB Ab aB ab1 1 1 1 9 4 9 3 3 1 4种,种,1 1 1 1 4种,种,1 1 1 1 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的相关种类和比例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的相关种类和比例6.6.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与联系项项目目分离定律分离定律自由自由组组合定律合定律相相对对性状性状对对数数一一对对两两对对两两对对以上以上(n对对)控制性状的等位控制性状的等位基因基因一一对对两两对对两两对对以上以上(n对对)等位基因与染色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
10、系体的关系位于一位于一对对同源染色同源染色体上体上位于两位于两对对同源染同源染色体上色体上位于位于n对对同源染同源染色体上色体上细细胞学基胞学基础础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期同源染色体分开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体自由组组合合遗传实质遗传实质等位基因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间的重的重组组F1基因基因对对数数12n配子配子类类型型及比例及比例2,1122,11112n,(11)n配子配子结结合合方式数方式数4424n项项目目分离定律分离定律自由自由组组合定律合定律F2基因基因型型种数种
11、数31323n比例比例121(121)2(121)n表表现现型型种数种数2222n比例比例31(31)2(31)nF1测测交交后后代代基因基因型型种种类类2222n比例比例111111(11)n表表现现型型种数种数2222n比例比例111111(11)n联系:自由组合定律以联系:自由组合定律以 定律为基础;遗传因子的分离和定律为基础;遗传因子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自由组合都发生在 时。时。分离分离形成配子形成配子数量数量 315 108 101 32 315 108 101 32比例比例_9 :3 :3 :19 :3 :3 :1黄色圆粒黄色圆粒黄色皱粒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绿色皱粒两对相对性状杂
12、交实验的过程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正反交正反交 FF2 2中重组类型中重组类型(与与P P不同,不是与不同,不是与F F1 1不同不同;指表现型而非基因型;指表现型而非基因型)为为 和和 ,所占比例为,所占比例为 ,若亲本改为黄色皱粒,若亲本改为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圆粒(均纯合均纯合),则重组类型变成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所占比,则重组类型变成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所占比例为例为 。黄色皱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圆粒6/16(3/8)6/16(3/8)10/16(5/8)10/16(5/8)F2是否出现新性状是否出现新性状?新的性状组合新的性状组合每对相对每对相对性状是否性状是否符合分离符合分离
13、定律定律(1)F1(1)F1在产生在产生 时,每对遗传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因子彼此 ,不同对的遗传因,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子可以 。(2)(2)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的的。孟德尔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分离分离配子配子自由组合自由组合随机随机P PF F1 1配子配子F F1 1配子配子F F2 2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yr减数分裂减数分裂 黄色圆粒黄色圆粒绿色皱粒绿色皱粒YYRR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圆粒YRYRyryrYyRrYyRrF1同性配子的比例为多少?异性同性配子的比例为多少?异性
14、配子间有固定的比例关系吗?配子间有固定的比例关系吗?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绿色皱粒表现型:表现型:种种基因型:基因型:种种比例:比例:。Y Y R R Y Y rr yyRrr yyR yyrr yyrr4 49 99:3:3:19:3:3:19/16 3/16 3/16 1/169/16 3/16 3/16 1/16测交测交配子配子YR Yr yR yryr测交测交后代后代YyRr YyrryyRryyrr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绿色皱粒杂种子一代杂种子一代 隐性纯合子隐性纯合子黄色圆粒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绿色皱粒Yy
15、RrYyRryyrryyrr 1 1 1 1 1 1 1 1测交后代测交后代的性状及的性状及比例取决比例取决于于 。F F1 1产生的产生的配子及比例配子及比例两对相对性状的后代表现型为两对相对性状的后代表现型为1:1:1:1,一定是测交的结果吗?,一定是测交的结果吗?不一定,如黄色皱粒不一定,如黄色皱粒(Yyrr)(Yyrr)与绿色圆粒与绿色圆粒(yyRr)(yyRr)杂交杂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选材选材(豌豆豌豆)一对到多对一对到多对 假说假说演绎演绎 统计学统计学 三、孟德尔实验方法的
16、启示三、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三、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三、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1配子类型的问题配子类型的问题 2n2 2 1 2 8 四、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四、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四、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四、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8 4 8 4 32 3 2 2 1 3 2 3 2 3 18 3.3.基因型、表现型问题基因型、表现型问题由亲代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正推型)由亲代求子代基因型、表现型(正推型)已知双亲类型求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亲本表现已知双亲类型求不同于亲本基因型或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概率: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型的概率:不同于亲本的类型1 1亲本类型。亲本类型。由子代推断亲代基因型(逆推型)
17、由子代推断亲代基因型(逆推型)(隐性纯合突破法隐性纯合突破法)(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感锈97979349349619611511511061061461464141A A与与B 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越多,其效果越强1(AABB)4(AaBB1(AABB)4(AaBBAABb)6(AaBbAABb)6(AaBbAAbbAAbbaaBB)4(AabbaaBB)4(AabbaaBb)1(aabb)aaBb)1(aabb)4.4.杂合子杂合子AaBbAaBb自交后代有时会出现不同于自交后代有时会出现不同于93319331的正常比例的正
18、常比例测交后代的测交后代的比例?比例?特殊分离比的解题技巧特殊分离比的解题技巧 序号序号类类型型计计算公式算公式1患甲病的概率患甲病的概率为为m则则非甲病概率非甲病概率为为1m2患乙病的概率患乙病的概率为为n则则非乙病概率非乙病概率为为1n3只患甲病的概率只患甲病的概率mmn4只患乙病的概率只患乙病的概率nmn5同患两种病的概率同患两种病的概率mn6只患一种病的概率只患一种病的概率mn2mn或或m(1n)n(1m)7不患病概率不患病概率(1m)(1n)8患病概率患病概率mnmn或或1不患病率不患病率5 5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两种疾病的发病情况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两种疾病的发病情况当当两两种种遗
19、遗传传病病之之间间具具有有“自自由由组组合合”关关系系时时,各各种种患患病病情情况的概率如表:况的概率如表:以上规律可用下图帮助理解:以上规律可用下图帮助理解:实验分析实验分析 P PYYRR(YYRR(黄圆黄圆)yyrr()yyrr(绿皱绿皱)F F1 1 YyRr(YyRr(黄圆黄圆)YyYy1YY2Yy1yyYyYy1YY2Yy1yy RrRr1RR2Rr1rr RrRr1RR2Rr1rr1YY(1YY(黄黄)2Yy(2Yy(黄黄)1yy(1yy(绿绿)1RR(1RR(圆圆)1YYRR(1YYRR(黄圆黄圆)2YyRR(2YyRR(黄圆黄圆)1yyRR(1yyRR(绿圆绿圆)2Rr(2R
20、r(圆圆)2YYRr(2YYRr(黄圆黄圆)4YyRr(4YyRr(黄圆黄圆)2yyRr(2yyRr(绿圆绿圆)1rr(1rr(皱皱)1YYrr(1YYrr(黄皱黄皱)2Yyrr(2Yyrr(黄皱黄皱)1yyrr(1yyrr(绿皱绿皱)F F F F2 2 2 2 相关结论相关结论 F F2 2中黄中黄绿绿3131,圆,圆皱皱3131,都符合基因的,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分离定律。定律。F F2 2中共有中共有1616种组合,种组合,9 9种基因型,种基因型,4 4种表现型。种表现型。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相对性状由两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位于两两对同源对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上。
21、F F2 2中纯合子中纯合子(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1/16yyrr)共占共占4/164/16,杂合子占,杂合子占12/1612/16,其中双杂合个体,其中双杂合个体(YyRr)(YyRr)占占4/164/16,单杂合个体,单杂合个体(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各占各占2/162/16,共,共占占8/168/16。YYRR YYRR基因型个体在基因型个体在F F2 2中的比例为中的比例为1/161/16,在黄色圆粒豌豆,在黄色圆粒豌豆中的比例为中的比例为1/91/9,注意范围不同。黄色圆粒中杂合子占,注意范围不同。黄色圆粒中杂合子占8/98/9,绿,绿色圆粒中杂合子占色圆粒中杂合子占2/32/3。重组类型:指与重组类型:指与亲本不同的表现型亲本不同的表现型。P P:YYRRyyrrFYYRRyyrrF1 1 F F2 2中重组性状类型为单显性,占中重组性状类型为单显性,占6/166/16。P P:YYrryyRRFYYrryyRRF1 1 F F2 2中重组性状类型为双显性和双隐中重组性状类型为双显性和双隐性,共占性,共占10/1610/1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