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诊治》PPT课件.ppt





《《肝性脑病诊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性脑病诊治》PPT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肝性脑病的诊治肝性脑病的诊治韦新韦新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一、定义一、定义n n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由于肝脏严重损害,肝功能衰竭,不能清除血液中有毒代谢产物;或由于门静脉与体循环发生直接沟通,有毒物质未经肝脏处理而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中枢神经系统代谢紊乱为特点并出现意识行为改变或昏迷的临床综合征。n n门体分流性脑病 门静脉高压,肝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支 循环存在,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流入体 循环,是发病的主要机制。n n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昏迷,可有扑翼样震颤,构音障碍(Dysarthria),病理反射的出
2、现,血氨升高,特征性脑电图异常(高幅慢波)。二、病因病理二、病因病理 1、病因、病因:50%由肝硬化引起 30%发生于重症肝炎 其余:晚期血吸虫病、阻黄、中毒性 肝炎、妊娠急性脂肪肝及肝癌等二、病因病理二、病因病理 2、诱因、诱因 上消化道出血 严重感染 急性大量利尿和放腹水 过食含氨食物 饮酒创伤 手术和麻醉 二、病因病理二、病因病理3、发病机理、发病机理:肝昏迷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目前以为主要是代谢严重紊乱形成的一些有毒性物质不能被肝脏解毒和清除血液循环血脑屏障脑功能障碍(昏迷)3、发病机理、发病机理 其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n n(1)氨中毒)氨中毒n n(2)氨、硫醇和脂肪的协
3、同作用)氨、硫醇和脂肪的协同作用n n(3)氨基酸代谢失常)氨基酸代谢失常n n(4)假神经递质取代正常神经递质)假神经递质取代正常神经递质n n(5)-氨基丁酸氨基丁酸n n(6)中分子物质)中分子物质3、发病机理、发病机理(1)氨中毒)氨中毒 是目前公认的发病重要原因。有报道肝昏迷时有75%的患者血氨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脑细胞对NH3极为敏感,过量的NH3影响乙酰辅酶A的生成和乙酰胆碱的合成,进而影响大脑的功能。1、氨的形成和代谢、氨的形成和代谢n n产生:肠道、肾、骨骼肌n n吸收:非离子型氨NH3,透过血脑屏障。n n转换:PH6,NH3弥散入血。PH6,NH3转至肠腔。n n清除:尿素
4、合成,谷氨酸和谷氨酰胺 NH4 肺部呼出 2 2、血氨增高的原因、血氨增高的原因n n摄入过多的含氮食物n n低钾性碱中毒n n低血容量与缺氧n n便秘n n感染n n低血糖n n其他(2)假神经递质取代正常神经递质)假神经递质取代正常神经递质 肠中的芳香族氨基酸脱羧胺 门腔侧枝循环脑 鱆胺和苯乙醇胺(假神经递质)其结构与多巴胺相似,可被儿茶酚胺神经原摄取,但其活性只有正常神经递质的1/50,不能起正常的神经传导作用,故称假神经假神经递质递质。此递质如取代多巴胺可出现扑翼样震颤,取代儿茶酚胺可引发神志改变。(3)-氨基丁酸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复合体学说苯二氮卓复合体学说 正常的神经递质可分为兴奋
5、性和抑制性两大类,目前研究认为:-氨基丁酸是大脑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肝性脑病时在脑中浓度升高,促进录离子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引起神经传导抑制,对大脑起抑制作用昏迷。(4)色氨酸)色氨酸n n色氨酸与白蛋白结合不易进入血脑屏障。游离的色氨酸可通过血脑屏障,生成 5羟色氨和5羟吲哚乙酸,两者都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肝脑的发生。(5)锰的毒性)锰的毒性n n锰具有神经毒性,肝病时锰不能正常排出而进入体循环昏迷。(6)其他)其他 氨、硫醇和脂肪的协同作用氨、硫醇和脂肪的协同作用 含硫氨基酸在肠道经脱氨基及脱羧基反应硫醇 产生肝臭 脂肪酸在血中浓度 辛酸 大鼠试验证明:当同时给予氨、硫醇和辛酸中任何两
6、种时,可引发脑病,证明三者之间有协同作用。氨基酸代谢失常氨基酸代谢失常 肝性脑病时,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其中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最终会形成假神 经递质 引发脑代谢紊乱昏迷3、发病机理、发病机理在各型的肝昏迷患者中,甚至同一类型的患者处于不同的病期时,其发病机理可能是不同的,是多样的组合。三、诊断三、诊断1、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肝昏迷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与原发肝病有关急性肝性脑病急性肝性脑病:骤然起病迅速昏迷数日死亡慢性肝性脑病慢性肝性脑病:明显诱因神志改变或昏迷 治疗后神志恢复昏迷2、临床分型、临床分型临床上目前对肝性脑病采用5期法,见下表分分期期主要神经精神表现主要神经精神表现神经症征神经症征
7、脑电图脑电图OO无无正常正常可正常可正常I I性格改变性格改变 抑郁或欣快行为改变抑郁或欣快行为改变行为改变行为改变 无意识动作无意识动作睡眠时间睡眠时间 昼夜颠倒昼夜颠倒震颤或抖动(震颤或抖动(-)正常反射存在正常反射存在病理反射(病理反射(-)无明显异常无明显异常II II定向障碍定向障碍 定时障碍定时障碍简单计数错误简单计数错误书写潦乱书写潦乱语言断续不清语言断续不清人物概念不清人物概念不清扑翼样震颤(扑翼样震颤(+)腱反射亢进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锥体束征(-)常出现异常常出现异常 波波(每秒(每秒4-74-7次)次)IIIIII昏睡状态昏睡状态反应存在(包括能叫醒)
8、反应存在(包括能叫醒)狂躁扰动狂躁扰动扑翼样震颤(扑翼样震颤(+)腱反射亢进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增高锥体束征(锥体束征(-)常出现明显异常常出现明显异常 波和三波和三相慢波相慢波(每秒(每秒1-31-3次)次)IVIV完全昏迷完全昏迷反应消失(包括不能叫醒)反应消失(包括不能叫醒)阵发性抽搐阵发性抽搐扑翼样震颤(扑翼样震颤(+)反射消失反射消失出现出现 波波2、辅助检查、辅助检查(1 1)肝功能:肝功能:肝功能:肝功能:总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升高(2 2)血氨:血氨:血氨:血氨:75%75%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 3)凝血酶凝血酶凝血酶凝血酶:时间延长:时间延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性脑病诊治 肝性脑病 诊治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