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课件.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流行性腮腺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腮腺炎》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七章第七章 第六节第六节护理教研室护理教研室 姚展妮姚展妮1学习要求掌握临床表现、诊断要点与辨证论治。熟悉病因病机。了解定义与发病情况。2 一、概述一、概述(一)定义(一)定义由由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主主要要表表现现为为腮腮腺腺的的非非化化脓脓性性肿肿胀胀、疼疼痛痛、发发热热等等,可可累累及及其其他他腺腺体体组组织织或或脏脏体体及及神神经经系系统统,引引起起脑脑膜膜炎炎、脑脑膜膜脑脑炎炎、睾睾丸丸炎炎、卵卵巢巢炎炎、胰腺炎等。胰腺炎等。3二、病原学v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为单股RNA病毒。v含有V抗原和S抗原vV抗原有保护作用,一般在
2、感染后23周出现vS抗原无保护性,但出现较早,可用于诊断v该病毒抵抗力弱,不耐热,对乙醚、氯仿、福尔马林和紫外线均敏感。4三、流行病学三、流行病学1、传染源:、传染源:早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早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从口传播。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从口传播。3、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人主要为儿童,无免疫的人群普遍易感。病人主要为儿童,无免疫的成人亦可发病。感染后成人亦可发病。感染后获获终生免疫力终生免疫力。4、流行特征、流行特征为世界性疾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呈散发为世界性疾病,以冬、春季为高峰。呈散发性或流行性,在集体儿童机构可行成
3、爆发流行。性或流行性,在集体儿童机构可行成爆发流行。5四、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一)发病机制腮腺炎病毒 飞沫 进入 上呼吸道 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大量繁殖 进入 血循环 形成 第1次病毒血症;病毒经血液侵入腮腺等腺体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腺炎和脑膜炎。病毒在受累部位进一步繁殖,并再次进入血流,形成第2次病毒血症,可侵犯第1次病毒血症未受累的腺体和器官。6病毒病毒口鼻口鼻上呼吸道上呼吸道血液血液a、病毒血症、病毒血症(腮腺和神经组织)(腮腺和神经组织)b、病毒血症、病毒血症(其他器官)(其他器官)病机病机7 7(二)病理变化腮腺为非化脓性炎症,腺体肿胀发红,有渗出物(纤维蛋白性渗出及淋巴细胞侵润)。腮
4、腺导管的壁细胞肿胀,导管周围及腺体壁有淋巴细胞侵润,间质水肿等造成导管的部分阻塞,唾液排出受阻,故进酸性饮食时可因唾液分泌增多,唾液储留而感胀痛。唾液中的淀粉酶可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流,导致血中淀粉酶增高。睾丸,卵巢和胰腺等受累时亦可出现淋巴细胞侵润和水肿。脑膜脑炎时,其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和炎性侵润,亦可见急性血管周围脱髓鞘。8 潜伏期 1425天,平均天 患者常以耳垂下肿痛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人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乏力,肌肉酸痛,头痛,发热等前驱症状。起病大多较急,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数小时至12天后腮腺肿胀,疼痛,且逐日明显,体温上升至39以上。一般先单侧肿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行性腮腺炎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