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薄膜设计理论》PPT课件.ppt
《《光学薄膜设计理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薄膜设计理论》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章第二章 光学薄膜设计理论光学薄膜设计理论2矢量作图法法矢量作图法法如果忽略膜层内的多次反射,如果忽略膜层内的多次反射,则合成的振幅反射系数由每则合成的振幅反射系数由每一界面的反射系数的矢量和一界面的反射系数的矢量和确定。每个界面的反射系数确定。每个界面的反射系数都联带着一个特定的相位滞都联带着一个特定的相位滞后,它对应于光波从入射表后,它对应于光波从入射表面进至该界面又回到入射表面进至该界面又回到入射表面的过程。面的过程。如果膜层没有吸收那么各个界面的振幅反射系数为实数如果膜层没有吸收那么各个界面的振幅反射系数为实数各层薄膜的位相厚度为各层薄膜的位相厚度为:矢量法计算步骤:矢量法计算步骤
2、:(1)计算各界面的振幅反射系数和各膜层位相厚度。)计算各界面的振幅反射系数和各膜层位相厚度。(2)把各矢量按比例地画在同一张极坐标图上,然后)把各矢量按比例地画在同一张极坐标图上,然后按三角形法则求合矢量。按三角形法则求合矢量。(3)合矢量的模即膜系的振幅反射系数。)合矢量的模即膜系的振幅反射系数。为了避免在作矢量图时方向混乱,我们可以规定:为了避免在作矢量图时方向混乱,我们可以规定:2 矢量之间的夹角仅决定于膜层的光学厚度和所考察矢量之间的夹角仅决定于膜层的光学厚度和所考察的波长的波长(即决定于膜层的位相厚度即决定于膜层的位相厚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界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界面上的位相跃变已经
3、包含在振幅反射系数的符号中,不必面上的位相跃变已经包含在振幅反射系数的符号中,不必另作考虑。另作考虑。1 矢量的模矢量的模r1,r2,r3,r4,正值为指向坐标原点,正值为指向坐标原点,负负值为离开原点值为离开原点举例:举例:3层膜层膜N0=1 N1=1.38 N2=1.9 N3=1.65 N4各层的光学厚度:各层的光学厚度:N1d1=/4 N2d2=/2 N3d3=/4 0=520nm,我们分别计算我们分别计算400nm 520nm 650nm处的反射率处的反射率反射系反射系数分别:数分别:不同波长不同波长的夹角:的夹角:波长夹角400nm520nm650nm12=211.30.823=22
4、2.621.634=231.30.8矢量法矢量法R400nm=0.81%R520nm=0.09%R650nm=0.49%应用:通过调整膜层厚度实现零反射。2.2 有效界面法有效界面法单层膜内的多次反射单层介质薄膜有关参数定义如下:因为因为令令又又所以所以合成振幅透射系数:合成振幅透射系数:考虑多光束干涉,合成振幅反射系数:考虑多光束干涉,合成振幅反射系数:r1-r2+t1+t2+界面 2界面 1有效界面法有效界面法(Smith)法:这个方法是使选定的膜层从膜系中分法:这个方法是使选定的膜层从膜系中分离出来,整个膜系组合可以用两个有效界面表示。只要考虑离出来,整个膜系组合可以用两个有效界面表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学薄膜设计理论 光学薄膜 设计 理论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