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学》PPT课件.ppt
《《食品营养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营养学》PPT课件.ppt(1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食食 品品 营营 养养 学学管骁上海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FoodNutrition第一章第一章 绪绪 论论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素之一食品营养学是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及健康关系的一门学科。食物、营养与人体健康关系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非营养物质食食物物健健康康合理营养促进营养失调损害有害有益未知损害促进食物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1.食物营养对体格和智力发育的重要作用;2.食物营养对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3.合理的食物营养可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4.食物营养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营养学发展概况营养学历史源远流长。3000年前的西周时
2、期,官方医政制度中就设有食医,列众医之首。公元500年,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凡欲诊病,必先问饮食居处”等这些中医营养、饮食治疗原则至今仍然正确不仅如此,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提出一些至今仍成为传统中医理论的重要原则的“药食同源”、“四气五味”等科学概念“药食同源”、“四气五味”的提出使食物、药物的食用/使用进入科学轨道虽然实践已表明以上理论和原则有一定的道理,但目前仍不能清楚地了解到其中的一些作用机理西医学中则没有这些“理论”。这正是中国传统中医的独特和伟大之处。是一种朴素的营养学现代营养学的发展现代营养学始于18世
3、纪中叶。19世纪是发现和研究各种各种营养素的鼎盛时期20世纪30年代后微量元素研究热潮;20世纪中后期,营养学研究工作日益深入,分子营养学诞生。食品营养学中的基本概念营养素营养营养价值营养生理需要量膳食营养素供给量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营养素(nutrient)是指具有营养功能的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水六大类,也有说法膳食纤维作为第七大营养素。营养素的分类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其他膳食成分:水、其他生物活性物质。2、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通过摄取、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
4、的生物学过程。3、营养价值指食物中营养素及能量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4、营养生理需要量(nutritionalrequirement)指能保持人体健康,达到应有的发育水平和能充分发挥效率地完成各项体力和脑力活动的、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必需量。低于这个量将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现代营养学对营养素需要量的认识营养素需要量是机体为维持“适宜营养状况”,即处于并能继续维持其良好的健康状态,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平均每天吸收该营养素的最低量。个体对某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受年龄、性别、生理特点、劳动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即使在一个特征很一致的人群内,由于个体生理的差异,需要量也各不相同。不同水平的营养素
5、需要量鉴于对“良好的健康状态”可以有不同的标准,因而机体维持健康对营养素的需要量也可以有不同水平。为此,FAO/WHO联合专家委员会提出了不同水平的需要量。基本需要量储备需要量基本需要量:为预防临床可察知的功能损害所需的营养素量,达到这种需要时机体能够正常生长和繁育,但他们的组织内很少或没有此种营养素储备,故短期的膳食供给不足就可能造成缺乏。储备需要量:维持组织中储存一定水平该营养素的需要量,这种储存可以在必要时用来满足机体的基本需要以免造成可察知的功能损害。5、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RNI)是在生理需要量的基础上考虑了人群的安全率而制定的。
6、安全率包括人群中的个体差异、在应激等状况下需要量的波动、食物的消化率、烹调损失、各种食物因素和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并兼顾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等实际问题,而提出的膳食中实际应该含有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量。膳食营养素供给量略高于营养生理需要量。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etaryreferenceintakes,DRIs)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多的危险性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DRIs是在RN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由4项指标组成: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需要量(est
7、imatedaveragerequirement,EAR):是根据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制定的,是根据某些指标判断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这一摄入水平不能满足群体中另外50%个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EAR是制定RNI的基础。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nutrientintake,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长期摄入RNI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保持健康和维持组织中有适当的储备。RN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每日摄入该营养素的目标值。RNI是以EAR为基础制定的如果已
8、知EAR的标准差(SD),则:RNI=EAR+2SD如果资料不足,不能计算SD时,一般可设EAR的变异系数为10%,则:RNI=1.2EAR适宜摄入量(adequateintake,AI):是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在个体需要量的研究资料不足而不能计算EAR,因而不能求得RNI时,可设定AI来代替RNI。AI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个体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可耐受最高摄入量(tolerableupperintakelevel,UL):是平均每日摄入营养素的最高限量。这个量对一般人群中的几乎所有个体不致于引起不利健康的作用。当摄入量超过UL进一步增加时,损害健康的危险性随之增大。U
9、L并不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主要用途是针对营养素强化食品和膳食补充剂的日渐发展,指导安全消费。EAR、RNI、AI、UL之间的数值关系:ULAIRNIEAR例:VC(mg/d)1000无10075钙(mg/d)2000800无无 食品营养学主要学科内容1.营养学基础2.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3.特殊营养、膳食营养与健康4.社区营养 第一章第一章 营养学基础营养学基础1.人体消化吸收系统 口腔:磨碎、湿润、溶解食物。唾液腺(腮腺、下颌腺、舌下腺)分泌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食管:机械蠕动,运送食物。胃:分泌盐酸、胃蛋白酶、黏液等,贮存、搅拌、粉碎食物。胰:分泌消化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
10、白酶等)。肝脏和胆囊:分泌胆汁,促脂肪吸收。十二指肠和小肠:分泌消化酶(淀粉酶、脂肪酶、蔗糖酶、麦芽糖酶、乳糖酶等),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分泌黏液,贮存粪便。直肠和肛门:排出粪便。食物残渣通过消化道的时间约为24小时。营养素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直接被吸收利用,而蛋白质、脂类和大多数的糖类一般都是大分子的物质、分子结构也极复杂,不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和利用,必须先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使之成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肠壁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而被机体利用。2.食物的消化消化包括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者密切相关,机械性消化由消化道的运动完
11、成,它的作用在于磨碎食物,使之与消化液相互混合,并推动食物向消化道的下端移动和促进吸收,最后将食物残渣排出体外。化学消化主要由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酶来完成。.各种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一)唾液的成分及作用唾液腺分泌,无色、无味,水分约占99%,有机物之主要为粘蛋白,使唾液具有粘稠性,此外还含有唾液淀粉酶、溶菌酶等。作用:便于食物成团吞咽,并引起气味味觉;唾液淀粉酶可水解淀粉;唾液可以冲洗、稀释有害物质,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当人嗅到或吃到喜欢的食物时,唾液分泌量远远超过他所厌恶食物,狼吞虎咽的进食方法不利于唾液的分泌及食物唾液的充分混合,影响消化。(二)(二)胃液的成分及作用胃液的成分及作用l无色酸性
12、混合液体,主要成分包括水、Cl、Na、K等无机盐以及粘蛋白、胃蛋白酶、内因子等。l胃酸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使食物中蛋白质变形易于消化;抑制和杀灭胃内细菌;进入小肠后能刺激胰液和小肠液的分泌,并引起胆囊收缩排出胆汁;胃酸还有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l胃酸分泌过少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并有饱闷感等,胃酸过多对胃壁和十二指肠壁有损伤作用。l胃蛋白酶:能使蛋白质水解,最适pH为。l粘液: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其次是粘多糖等大分子。有润滑作用,又可保护胃粘膜,以减少食物和胃酸对胃粘膜的刺激和损伤。l内因子:一种糖蛋白。它能与维生素12结合并促进其吸收。胃粘膜萎缩或胃癌患者因胃液中
13、缺乏“内因子”引起维生素12缺乏,从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患恶性贫血。l一般食物入胃后30分钟后便开始离胃而入十二指肠,-小时完全排空,液体食物在胃内仅停留分钟。(三)(三)胆汁的成分及作用胆汁的成分及作用l肝除了在中间代谢中有许多重要功能外,它是人体中最大的腺体,具有分泌胆汁的功能,成人每日约分泌0.81L,胆囊胆汁经胆总管流入十二指肠。l胆汁的主要有机物是胆汁酸盐、磷酸、胆固醇、粘蛋白等,左右。胆汁酸盐可激活胰脂肪酶;胆盐、胆固醇和磷酸可作乳化脂肪,减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加与胰脂肪酶的作用面积;胆盐还可以与脂肪酸、甘油脂结合形成水性复合物促进这些物质的吸收。此外胆汁对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
14、有重要意义。(四)(四)胰液的成分及作用胰液的成分及作用l胰是人体中第二大消化腺,胰腺由许多分泌胰液的腺泡,所分泌的胰液流入肠腔。胰液是无色碱性液体,成人每日约分泌,其主要成分有NaHCO3和各种消化酶,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以蛋白酶、胰糜蛋白酶等。NaHCO3能中和由胃进入小肠的HCl,为小肠各种消化酶提供适宜的弱碱性环境,胰液中的多种消化酶对淀粉、蛋白质、油脂都具有重要的消化作用。(五)(五)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l小肠液中除含肠激酶外,还含有多种消化酶,如:氨基肽酶、二肽酶、麦芽糖酶、乳糖酶、蔗糖酶、肠脂酶等。小肠液的作用是进一步分解肽类、二糖和脂类使其成为可被吸收的物质
15、。(六)大肠液的成分及作用,主要成分是粘液蛋白,它能保护肠粘膜和润滑粪便,没有明显的消化作用,大肠内有许多细菌,食物残渣中的糖类经发酵后的产物有乳酸、醋酸、CO2、CH4等;蛋白质经发酵分解后产生氨基酸、氨、硫化氢等。细菌代谢产物中有少量VK和VB,其中一部分可被人体吸收。各类食物的消化(一)糖类的消化正常人膳食中糖类的主要来源为淀粉,存在所有谷物中,其次是蔗糖及牛乳中的乳糖。食物中的糖类经各种消化酶的作用,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二)脂肪的消化膳食中的脂肪主要是中性脂肪,其次为少量的磷脂、胆固醇和胆固醇脂。在胃脂肪酶影响下只有少量的脂肪可以在胃内被消化,绝大部分的脂肪主要在小肠中被胰脂酶及
16、肠脂肪酶等水解。(三)蛋白质的消化 l膳食中的蛋白质基本上是在胃和小肠段被消化。胃蛋白酶使蛋白质水解为肽和少量氨基酸,此外胃蛋白酶是唯一能消化胶原的酶,在小肠中蛋白质进一步在肠液酶等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为氨基酸。l以上是食品中单纯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对结合蛋白质,如血红蛋白等它们在消化道中酶的作用下辅基先与蛋白质部分分离开,蛋白质部分则按照上述过程逐步水解而成氨基酸,而辅基部分则分别在相应的酶催化下进行分解。3.营养物质的吸收一、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口腔和食道内,食物不被吸收。在胃中仅可以吸收酒精和少量的水。大肠主要吸收部分水分和无机盐。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人小肠的长度为-,它的粘膜
17、具有环状皱折并拥有大量指状突起的绒毛,绒毛上的每一上皮细胞可有600条微绒毛,使小肠吸收面积大为扩大,估计全部小肠内约有250m2的吸收面积。二、吸收原理吸收的方式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运转两种。(一)被动转运被动运转主要包括滤过、渗透和扩散等作用。(二)主动转运某些营养物质可以由浓度低的一侧通过膜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称为主动转运,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并需载体协助。物质主动转运中载体是一种脂蛋白,它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载体在运转物质是能量来自ATP。三、糖类的吸收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消化成单糖在小肠上段被吸收,但各种单糖的吸收速度不同,由此可推测单糖的吸收是消耗能量的主动转运,因载体蛋白对各种单糖的结合
18、不同,各种单糖吸收速率也就不同。单糖的主动转运与Na+的转运密切相关,当Na+的主动转运被阻断后,单糖的转运也不能进行。因此认为单糖的主动吸收需要存在,载体蛋白与Na+和糖同时结合后才能进入小肠粘膜细胞内。糖被吸收后进入血液,经门静脉进入肝脏,然后在肝内贮存或参加全身循环。四、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在小肠内分解为氨基酸后而被吸收。氨基酸的吸收进行得很快,当食糜到达小肠末端时一切氨基酸一般都已被吸收。氨基酸的吸收机理一般认为与单糖相似,为主动转运,也需要钠的参与。目前在小肠上皮细胞已确定四种转运氨基酸,第一种转运中性氨基酸,第二种转运碱性氨基酸,第三种转运酸性氨基酸,第四种对脯氨酸和羟脯氨酸的转运具
19、有很强的亲和力。五、脂肪的吸收脂肪经胆盐乳化在十二指肠中与各种脂肪酶接触,被水解为甘油酯、甘油和脂肪酸。这些脂肪的水解产物靠胆盐微粒“引渡”到小肠粘膜细胞的刷状缘以扩散方式被吸收。10C以上的长链脂肪酸和甘油酯在小肠粘膜内在酯化为甘三酯,以乳糜微粒的形式进入淋巴循环后再进入血液,10C以下的中、短链脂肪酸即以游离态通过小肠粘膜细胞与白蛋白结合,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经门静脉入肝。六、无机盐和维生素的吸收小肠和大肠的各种部位都可以吸收无机盐,吸收的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PH、载体、饮食成分等。关于无机盐吸收的机理有的已经得到了说明,如铁和钠是以主动转运的机制进行吸收的,而且维生素C和E有利于铁的吸收;钙
20、的吸收则需要载体蛋白和扩散作用,同时钙的吸收还需要维生素D。大多数的维生素是在肠道的上部吸收。水性维生素吸收的速度快;但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依赖于脂肪吸收,而脂肪的吸收通常速度较慢。第三章 能量与宏量营养素能量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第一节 能量(energy)能量不是营养素,但一切生物都需要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一、能量的单位和来源1.能量单位焦耳(joule,J):1J相当于1牛顿的力使1kg的物质移动1m所消耗的能量。营养学上常使用千焦耳(kJ)。卡(cal):1cal是使1g纯水由15C升到16C所需要的能量。营养学上常使用千卡(kcal)。单位换算:12.能量来源人体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食物
21、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乙醇也能提供较高的能量。3.能量系数是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值。碳水化合物16.81kJ(4kcal)/g脂肪37.56kJ(9kcal)/g4kJ(4kcal)/g弹式测热计示意图弹式测热计(bombcalorimeter)原理示意图二、能量代谢和平衡人体摄入的能量主要用于满足维持基础代谢、体力活动和食物热效应的需要。婴幼儿、儿童、青少年需额外增加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孕妇需增加子宫、胎盘、胎儿、乳房和体脂储备所需能量。乳母需增加合成分泌乳汁所需能量。研究人体能量代谢的目的在于研究能量平衡。能量摄入不足,机体会动用自身的能量储备甚至消耗自身
22、组织以满足生命活动的能量需要,导致体力下降,体重减轻,发育迟缓,死亡。能量摄入过剩,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导致肥胖。因此,能量的摄入应与需要平衡。1.基础代谢(basalmetabolism,BM)定义:是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消耗。测定方法:测定空腹(饭后1214h)、睡醒静卧、环境温度1825C时的能量消耗。意义: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组织器官和细胞的基本功能。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指单位时间内人体基础代谢所消耗的能量。计算方法:)采用体表面积计算S(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临床上常用基础代谢仪,
23、测定单位时间的耗氧量(O2L/h)。采用氧热价为代入下式,基础代谢率(BMR)即可求得。BMR=O2L/h19.3kJS例如,某男性30岁,体表面积为2,在基础状态下测得耗氧量为12L/h,则其22ii)采 用 WHO(1985年)推 荐 的 公 式(Schofield),按体重计算BMR(见表2-1)。例:男性,20岁,体重60kg,试计算BMR。BMR=15.3m+679=15.360+679=1597(kcal/d)*该结果应用于我国人群时应减5%:=1517(kcal/d)基础代谢影响因素体形的影响不同生理或病理状况的影响性别环境条件的影响 2.体力活动消耗的能量除基础代谢外,是构成人
24、体总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通常情况下,占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5%30%。这部分能量消耗,主要取决于体力活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人体能量需要量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体力活动的差别。中国成人体力活动水平分级,见表2-15。3.食物热效应(TEF)指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额外的能量消耗。原因为摄食过程中,营养素的消化、吸收、转化、合成所消耗的能量。不同食物的TEF有所差异:脂肪为本身能量的4%5%,碳水化合物为5%6%,蛋白质为30%。一般成人摄入混合膳食,TEF相当于基础代谢的10%。三、总能量消耗量的计算目前应用“要因加算法”计算:BMRPALPAL(体力活动水平)=24h总能量消耗/24h基础代谢率在实际应用
25、中,PAL常给出。中国成人PAL的范围为1.552.10。中国成人活动水平分级,见表2-15。例:男性,20岁,体重60kg,试计算总能量消耗量。按表2-1计算BMR:BMR=1597(kcal/d)从表2-15查得:大学生为中活动水平,男性PAL为1.78。=2700(kcal/d)四、能量的膳食参考摄入量1.能量推荐摄入量(RNI)成年,轻活动,男性2400(kcal/d)女性2100(kcal/d)50岁起,年龄增长,能量摄入递减。孕妇+200kcal/d;乳母+500kcal/d。2.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供能比例:蛋白质10%12%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资料:我国居民膳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营养学 食品 营养学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