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学4第4章肌肉牵伸技术.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理治疗学4第4章肌肉牵伸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治疗学4第4章肌肉牵伸技术.ppt(9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物理治疗学物理治疗学(第(第2版)版)肌肉牵伸技术第第四四章章 陈和木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第二节第二节软组织牵伸基础软组织牵伸基础第三节第三节下肢肌肉牵伸技术下肢肌肉牵伸技术第四节第四节脊柱牵伸技术脊柱牵伸技术概概 述述第第一节一节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定义为恢复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和降低肌张力,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运用外力拉长短缩或挛缩的软组织,做轻微超过软组织阻力和关节活动范围内的运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骨骼肌骨骼肌的物理特点骨骼肌的收缩方式影响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因素物
2、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肌腱与周围组织肌腱与周围组织肌腱的生理特点关节囊的生理特点肌梭与腱器官肌梭与腱器官在牵拉时的作用:首先兴奋肌梭的感受装置发动牵张反射,导致被牵拉的肌肉收缩以对抗牵拉;当牵拉力量进一步加大时,则可兴奋腱器官,抑制牵张反射,以避免被牵拉的肌肉受到损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防止软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挛缩 调整肌张力、提高肌肉兴奋性防治粘连、缓解疼痛 有效预防软组织损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一)挛缩定义和常见病因(一)挛缩定义和常见病因1.定义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发生病理变化,软组织适应性短缩,造
3、成关节活动障碍临床上通过对肌肉紧张程度和关节活动度的评估,一般容易诊断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一)挛缩定义和常见病因(一)挛缩定义和常见病因2.常见病因皮肤组织挛缩:烧伤、炎症及创伤等结缔组织挛缩:肌腱和韧带等结缔组织受损肌肉源性挛缩:长期制动和卧床、不良姿势和生活习惯以及创伤后所致肌肉损伤神经源性挛缩: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损伤,均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挛缩发生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手法牵伸手法牵伸治疗师徒手对紧张或挛缩的组织及活动受限的关节进行牵伸,通过控制牵伸参数(体位、方向、速度、强度和时间等),来消
4、除组织紧张、增加挛缩组织的长度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机械牵伸机械牵伸由于手法牵伸的强度和时间局限性,临床上常借助重量牵引、滑轮系统和夹板等机械装置来持续增加小强度的外部力量,较长时间作用于缩短组织,提高疗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自我牵伸自我牵伸为扩大关节活动范围,患者自己将身体部位移动至某一位置所进行的一种肌肉伸展性训练,利用自身重量、体位改变和肢体运动等为动力来源,牵伸强度和持续时间大体与手法牵伸相同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一)牵伸前
5、的评估(一)牵伸前的评估(二)选择牵伸方法(二)选择牵伸方法让患者尽量保持在舒适、放松的体位被牵伸部位处在易于牵伸的肢体位置充分暴露牵伸部位,如有可能应去除绷带、夹板或较多的衣服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三)牵伸技术参数(三)牵伸技术参数牵伸体位:一般选择卧位和坐位牵伸方向:与肌肉挛缩方向相反 牵伸强度:在无痛或微痛的范围牵伸时间:每次1530秒,间隔30秒,同时辅以轻手法按摩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各种原因导致的软组织挛缩、粘连或瘢痕形成,导致关节活动范围降低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预防由于制动、内外固定和废用等造成的肌力减弱以及相应组织短缩的发生体育锻炼前后的
6、有效牵伸,利于预防肌肉骨骼系统受损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关节内外组织有感染、结核和肿瘤等,特别是各种炎症急性期新发生的骨折和软组织损伤,严重骨质疏松,神经损伤或吻合术后1个月内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出现剧烈疼痛,骨性因素造成的关节活动受限挛缩造成关节僵硬者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充分地固定好近端,牵伸动作宜缓慢可控制治疗后出现肌肉酸痛,不能持续超过一天避免跳跃性牵伸手法,尤其在关节活动末端避免过度牵伸已长期制动的组织,特别是大强、短时间牵伸更容易损伤软组织,造成关节失稳避免牵伸已出现水肿的组织和过度牵伸肌力较弱的肌肉上肢肌肉牵伸技术上肢肌肉牵伸技术第第二节二节
7、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肩关节前屈(如图4-1)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前屈,肘关节取屈曲位,前臂和手自然放松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上方手从患者内侧握住肘关节,下方手置于肩胛骨腋侧缘固定肩胛骨牵伸手法:上方手将肱骨被动前屈到最大范围,牵拉肩后伸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 肩后伸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肩关节后伸 患者体位:俯卧位,上肢置于体侧,前臂和手自然放松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上方手置于肩胛骨上以固定肩胛骨,下方手从掌侧握住肘关节牵伸手法:下方手从掌侧托起肱骨远端,将肱骨被动后伸到最大范围,牵
8、拉肩前屈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肩关节外展(如图4-2)患者体位:仰卧位,肩外展位,屈肘90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上方手托住肘关节,下方手握住前臂远端牵伸手法:上方手将肱骨被动外展至最大范围,牵伸肩内收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2 肩内收肌群牵伸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4.肩关节内旋(如图4-3)患者体位:仰卧位屈肘90,肩外展90治疗师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内侧手置于肱骨远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牵伸手法:外侧手缓慢将前臂向足部方向朝治疗床面运动至最大范围,牵拉肩关节外旋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
9、图4-3 肩外旋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5.肩关节外旋患者体位:仰卧位屈肘90,肩外展90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外侧手置于肱骨远端,内侧手握住前臂远端牵伸手法:内侧手将前臂向头部方向朝治疗床面运动至最大范围,牵拉肩关节内旋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6.肩关节水平外展 患者体位:仰卧位,患侧肩部置于治疗床外,肩关节外展90,肘关节呈屈曲位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被牵伸侧,内侧手固定肩部,外侧手握住肱骨远端牵伸手法:外侧手将患者上肢向地面方向运动至最大范围,牵伸肩水平内收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7.增加肩胛骨的活动患者体位:
10、坐位,头主动转向非牵伸侧,稍前屈,直至颈部后外侧感酸胀。屈肘,外展牵伸侧上肢,牵伸侧手置于头后部。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者身后牵伸侧,外侧手自前面托住肱骨远端,内侧手放在牵伸侧颈肩交界处牵伸手法:内侧手向下按压,外侧手向上抬起;同时嘱患者深吸气后深呼气,达到牵伸肩胛提肌的作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包括长轴牵伸、分离牵伸、增加肩前屈后伸、增加肩内外旋和肩胛骨活动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肘关节伸直(如图4-4)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治疗师手的位置:内侧手放在肱骨近端,外侧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牵伸手法:外侧手被动牵伸肘关节至最大范围,以牵拉屈肘肌群物理治疗学
11、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4 肘屈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肘关节屈曲患者体位:仰卧位,上肢稍外展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下方手托住肘部牵伸手法:上方手被动屈曲肘关节至最大范围,以牵伸伸肘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前臂旋前和旋后(如图4-5)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坐位,屈肘90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下方手握住肘关节固定肱骨牵伸手法: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掌侧,做旋前或旋后动作至最大活动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5 肘部旋后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包括增加屈肘、伸肘
12、活动范围和前臂旋前旋后活动等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腕关节伸展(如图4-6)患者体位:仰卧位或者坐在治疗床旁,前臂旋前使掌心向下,腕伸出桌沿治疗师手的位置: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掌牵伸手法:被动伸腕至最大范围,牵拉腕屈肌群,同时允许手指被动屈曲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6 屈腕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腕关节屈曲 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坐在治疗床旁,上肢放在治疗床上,屈肘90,前臂旋后或中立位,手指放松治疗师手的位置: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手掌背面牵伸手法:被动屈腕至最大范围,牵拉腕伸肌群,同时保持手指自然
13、伸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腕关节桡侧偏(如图4-7)患者体位:取坐位,前臂平置于治疗台上治疗师手的位置: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第五掌骨牵伸手法:向桡侧偏,牵伸尺侧偏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7 尺侧偏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4.腕关节尺侧偏患者体位:取坐位,前臂平置于治疗台上治疗师手的位置: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固定,另一手握住第二掌骨牵伸手法:向尺侧偏,牵伸桡侧偏肌群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5.指关节伸展患者体位:取坐位或仰卧位,牵伸侧上肢稍外展,屈肘90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下方手托放在
14、手指掌侧,五指相接触牵伸手法:下方手被动伸腕至最大范围,再将手指完全伸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6.指关节屈曲患者体位;取仰卧位或坐位,牵伸侧上肢稍外展,屈肘90治疗师手的位置:上方手握住前臂远端,下方手握住手指牵伸手法:下方手被动屈腕至最大范围,再将手指完全屈曲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包括增加屈腕、伸腕活动范围,桡侧、尺侧偏活动范围,以及掌指关节屈伸活动和指间关节屈、伸活动范围等下肢肌肉牵伸技术下肢肌肉牵伸技术第第三节三节 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1.屈膝时髋关节屈曲(如图4-8)患者体位:仰卧位,下肢稍屈髋屈膝治疗师手的位置:远端手握住足跟,
15、近端手托住患肢股骨远端牵伸手法:双手托起患侧下肢,同时被动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至最大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8 屈膝位伸髋肌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2.伸膝时髋关节屈曲患者体位:仰卧位,健侧下肢伸直,患肢放在治疗师肩上治疗师手的位置:站在患侧,一手放在股骨远端以固定骨盆和股骨牵伸手法:保持患肢膝关节充分伸展,另一手或另一个人帮助,沿大腿的前面固定对侧的下肢在膝伸展位,髋关节中立位,同时尽量屈曲牵伸侧髋关节至最大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3.髋关节后伸(如图4-9)患者体位:俯卧位,牵伸侧下肢稍屈膝,非牵伸侧下肢伸膝治疗师手的位置:站
16、在患者牵伸侧,上方手放在臀部固定骨盆,防止骨盆运动;下方手放在股骨远端托住大腿牵伸手法:下方手托起大腿离开治疗床面进行牵拉,后伸髋关节至最大范围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9 髖后伸肌群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4.伸髋伴屈膝(如图4-10)患者体位:俯卧位,牵伸侧下肢稍屈膝,非牵伸侧下肢伸膝治疗师手的位置:一只手保持髋关节完全伸直,另一只手握住胫骨远端并逐渐尽可能多的屈膝不要使髋外展或旋转,使股直肌得到最大的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图4-10 股直肌牵伸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物理治疗学第二版目录目录5.髋关节外展(如图4-11)患者体位:仰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治疗学 肌肉 牵伸 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