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ppt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副嗜血杆菌病的预防与治疗.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治郝利芳淮源盛世牧业有限公司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观念;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命运.Contents概述概述1流行病学流行病学2病理剖检病理剖检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4概述猪副嗜血杆菌病又称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也称格拉泽氏病。病猪表现为厌食、精神沉郁、被毛粗乱、跛行、严重呼吸困难、出现震颤和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爆发时可引起极高的死亡率。该病由巴氏杆菌科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引起,于1910年由德国学者Glasser首先报道,现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随着蓝耳病的流行,副猪嗜血杆菌病给猪群造成的损失比以往更严重。由
2、于滥用药物导致副猪嗜血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所以探讨这一问题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流行病学猪副嗜血杆菌只感染猪,可以影响从2周龄到4月龄的青年猪,主要在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猪,发病率一般在10-90,严重时死亡率可达90。一般呈接触性、散发性发生并且发病缓慢,一旦猪群中有症状时说明本病已经感染整群。蓝耳病、气喘病、萎缩性鼻炎等原发性感染是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诱因,并且有一定的共性,抵抗力强的个体虽感染却不表现症状,但是持续向外排毒。母猪和育肥猪是HPS的携带者,约85%猪只上呼吸道(鼻腔)可分离到HPS。SPH最长发于保育猪。本菌属于条件性细菌,饲养环境不良时本病多发。断奶
3、、转群、混群或运输也是常见的诱因。二、临床症状急性病例,往往首先发生于膘情良好的猪,病猪发热42.0)、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腕关节、跗关节肿大,共济失调,临死前侧卧或四肢呈划水样。有时会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慢性病例多见于保育猪,主要是食欲下降,咳嗽,呼吸困难,被毛粗乱,四肢无力或跛行,生长不良,直至衰褐而死亡。三、病理剖检主要的病理变化包括多发性浆膜炎、多发性关节炎、肺炎、脑炎,因此该病又称为猪的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主要是在浆膜表现为浆液性和化脓性纤维蛋白渗出物,主要病变有腹膜炎,心包炎,胸膜炎
4、,也可能有脑膜炎和关节炎,尤其是腕关节和跗关节表面。四、防治措施1、抗生素治疗严重的猪副嗜血杆菌暴发效果不理想,一旦临床症状已经出现,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氟甲砜霉素、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及增效磺胺等)对发病猪进行注射治疗,每隔6-8小时用药一次,同时对全群进行其它猪进行预防。2、本病的治疗效果不好,在猪场的生产实践中,预防本病暴发才是上策。本人认为,预防本病,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由于本病通常是作为继发或并发才发生的,常伴有支原体的混合感染。在饲料中添加针对支原体有特效的药合组合才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3、免疫:在猪副嗜血杆菌病严重的猪场必要时可对猪群进行免疫,可选用猪
5、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苗进行免疫;母猪:初产猪产前40天一免,产前20天二免。经产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即可。受本病严重威胁的猪场,小猪也要进行免疫,根据猪场发病日龄推断免疫时间,仔猪免疫一般安排在7日龄到30日龄内进行,每次一毫升,最好一免后过2周再重复免疫一次,二免距发病时间要有10天以上的间隔。一般育肥猪场防疫建议1-3日龄:伪狂犬滴鼻7日龄:气喘病肺部注射14日龄:圆环病毒疫苗注射、副嗜血杆菌油乳剂灭活苗注射21日龄:蓝耳病疫苗注射28日龄:猪瘟疫苗注射、副嗜血杆菌油乳剂灭活苗注射35日龄:肌注伪狂犬60日龄:猪瘟疫苗注射4、消除诱因,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各种应激,在疾病流行期间有条件的猪场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嗜血 杆菌 预防 治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