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测量》PPT课件.ppt
《《铁路线路测量》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线路测量》PPT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二章 铁路线路测量121铁路线路测量概述修建一条新线一般要经过下列程序:一、方案研究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找出线路可行的方案和初步选定一些重要技术标准,如线路等级、限制坡度、牵引种类、运输能力等,并提出初步方案。二、初测和初步设计初测是为初步设计提供资料而进行的勘测工作,主要任务是提供沿线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以及地质和水文资料。初步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提供的带状地形图上选定线路中心线的位置,亦称纸上定线。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提出一个推荐方案;同时要确定线路的主要技术标准,如线路等级、限制坡度、最小半径等。三、定测和施工设计定测是为施工技术设计而做的勘测工作,其主要任务是把已经上级部门批准的初步设计中
2、所选定的线路中线测设到地面上去,并进行线路的纵断面和横断面测量;对个别工程还要测绘大比例尺的工点地形图。施工技术设计是根据定测所取得的资料,对线路全线和所有个体工程做出详细设计,并提供工程数量和工程预算。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线路纵断面设计和路基设计,并对桥函、隧道、车站、档土墙等作出单独设计。“精心勘测、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是我们应遵循的准则,因为每一个环节上的差错都会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122 铁路新线初测初测工作包括:一、插大旗根据方案研究中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所选线路位置,在野外用“红白旗”标出其走向和大概位置,并在拟定的线路转向点和长直线的转点处插上标旗,为导线测量及各专业调查指出进行
3、的方向。大旗点的选定,一方面要考虑线路的基本走向,故要尽量插在线路位置附近;一方面要考虑线路的基本走向,故要尽量插在线路位置附近;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导线测量、地形测量的要求,因为一般情况下大旗点即为导线点,故要便于测角、量距及测绘地形。插大旗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应考虑到设计、测量各方面的要求,通常由技术负贵人来做此项工作。二、导线测量初测导线是测绘线路带状地形图和定测放线的基础。导线测量的外业及内业工作已在第七章中作了介绍,此处仅介绍线路测量中导线的检核计算方法。(一)导线联测及限差要求铁路测量技术规则以后简称“测规”规定,导线起终点及不远于30 km应与国家大地点(三角点、导线点、I级军控点
4、)或其它单位不低于四等的大地点联测;有条件时,也可采用GPS全球定位技术加密四等以上大地点。其限差要求见表121。当初测导线与国家大地点联测时,首先应将导线测量成果改化到大地水准面上,然后再改化到高斯平面上,才能与大地点坐标进行比较检核,为此要进行导线的两化改正。持别是导线处于海拔较高或位于投影带的边缘时,必须进行两化改正。设导线在地面上的长度为s,则改化到大地水准面上的长度s0,可按下式计算(121)其距离改正数为 。式中导线两端的平均标高,R地球半径。将s0再改化至高斯平面上,可按下式计算:(122)其改正数为 。式中 导线边距中央子午线的平均距离,R地球半径。当用s代替s0时,其改正数与
5、用式(122)计算出的数值相差甚微,故铁路工程测量规范采用简化公式计算。(二)导线长度的两化改正两次改化后的坐标增量总和按下式计算:(123)式中 两化改正后的纵、横坐标增量和(m);导线的纵、横坐标增量和(m);ym距中央子午线的平均距离(即导线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Hm导线两端点的平均绝对高程。(三)坐标换带计算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于分带投影,使参考椭圆体上统一的坐标系被分割成各带独立的直角坐标系。铁路初测导线与国家大地点联测,有时两已知点会处于两个投影带中,因而,必须先将邻带的坐标换算为同一带的坐标才能进行检核,这项工作简称坐标换带。它包括6带与6带的坐标互换、6带与3带的坐标互
6、换等。1坐标换带计算公式坐标换带可利用高斯、克吕格坐标换带表(表122)并按下列严密公式计算 (124)当y1大于60 km时,用下式计算:(125)式中x1、y1为换带前的已知坐标值。x2、y2为换带后的坐标值。由西带向东带换带时y2取负值;由东带向西带换带时y2取正值。y0换带中辅助点的横坐标,即在带边缘上相应于x1的横坐标,y0恒为正值,表122 高斯、克吕格坐标换带表(六度带)续上表33带与6带间坐标换算由于3带的奇数带中央于午线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相重合;而3带的偶数带中央子午线则与6带的边缘子午线相重合(图121),所以坐标换带有两种情况。(1)两者中央子午线重合图121中,带第20
7、带中的p1点坐标要换算为带的坐标,则无须作任何计算,只要将横坐标前的带号由20改为39即可,而x、y坐标值均不变。(2)两者中央子午线不重合图121中,欲将带第20带中的p2点坐标,换算为带第40带的坐标时,先将p2点带坐标换算为带第39带的坐标(第39带坐标与带坐标相一致);再将39带坐标换算成邻带第40带坐标(此处用带坐标换带表)。三、高程测量三、高程测量初测高程测量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沿线路设计水准点,作为线路的高程控制网;二是测定导线点和加桩的高程,为地形测绘和专业调查使用。(一)水准点高程测量线路水准点一般每隔2 km设置一个,重点工程地段应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水准点。水准点高程按五等水准
8、测量要求的精度施测;水准点高程测量应与国家水准点联测,其路线长度不远于30 km联测一次,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水准点高程测量可采用水准测量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进行,高程取至于mm。1水准测量水准仪的精度不应低于DS3级,水准尺宜用整体式;可采用一组往返测或两台水准仪并测。高差较差在限差以内时采用平均值。限差要求见表124。表中R为测段长度,L为附合路线长度,F为环线长度,均以km为单位。表124 五等水准测量精度视线长度应不大于150 m,跨越深沟、河流时可增至200 m。前、后视距离应大致相等,其差值不宜大于10 m,视线离地面高度不应小于0.3 m,并应在成像清晰稳定时进行。当跨越大河
9、、深沟,其视线长度超过200 m时,应按五等跨河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2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与平面导线测量合并进行。水准点的设置要求、闭合差限差及检测限差应符合水准测量要求。导线点应作为高程转点。高程转点间的距离和竖直角必须往返观测;斜距应加气象改正;高差可不加折光改正,采用往返观测取平均值;仪器高、棱镜高应在测距前和测角后分别量测一次,取位至mm,两次量测的较差不大于2 mm时,取其平均值。测量的技术要求见表125。表125 水准点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二)加桩(中桩)高程测量1加桩水准测量2加桩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3一般三角高程测量在困难地段和隧道顶加桩高程测
10、量可采用一般三角高程测量。其三角高程路线分段起闭于具有水准高程的导线点;转点间的竖直角往返观测一测回,半测回间角值较差限差DJ2为30;高程测量限差见表126。表127 加桩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123 铁路新线定测一、线路平面组成和平面位置的标志一、线路平面组成和平面位置的标志二、中线测量二、中线测量(一)放线测量放线的任务是把中线上直线部分的控制桩(JD、ZD)测设到地面,以标定中线的位置。放线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拨角法、支距法和极坐标法三种。1拨角法放线它是根据纸上定线交点的坐标,预先在内业计算出两相邻交点间的距离及直线的转向角,然后根据计算资料在现场放出各个交点,定出中线位置
11、。拨角放线的工作程序为:计算放线资料、实地放线、联测与放线误差的调整。(1)计算放线资料(2)实地放线根据放线资料,首先置镜于初测导线点c0上,后视c1,盘左、盘右拨角,分中后定出c0JD0方向,在此方向上量出s 14547 m定出JD0点。然后依次在JD0、JD1上安置经纬仪,根据相应的转向角和直线段长度,定出JD1、JD2交点。交点水平角(转向角)应使用DJ2或DJ6经纬仪,采用正倒镜测设。在限差范围内时,分中取平均位置。距离采用往返观测,交点至转点或转点之间的距离,在使用光电测距仪时不宜长于1 000 m,使用钢卷尺时不宜长于400 m;地形平坦、视线清晰时,亦不应长于500 m;而两点
12、间的最短距离不得短于50 m,当短于50 m时应设置远视点。钉设转点时,正、倒镜的点位横向误差每100 m距离不应大于5 mm;当点间距离大于400 m时,最大点位横向误差不应大于20 mm,在限差以内分中定点。在测设距离的同时,可以钉出直线上的中线桩(公里桩、百米桩、加桩)和曲线主点桩。(3)联测与放线误差的调整拨角法放线虽然速度较快,但其缺点是放线误差累积,为了保证测设的中线位置不致偏离理论位置过大,“测规”规定中线每隔5l0 km,应与初测导线(或航测外控点、GPS点)联测一次,其闭合差不应超过表129的规定。表中,n为闭合环中线上置镜点和初测导线点的总和;长度采用初、定测闭合环长度。当
13、闭合差超限时,应查找原因,纠正放线点位;若闭合差在限差以内,则应在联测处截断累积误差,使下一个放线点回到设计位置上。例图125中联测数据为d1144.89 m;联测坐标计算资料填入表1210中。表1210 联测坐标计算表(a)距离闭合差的计算JD2的理论坐标由表l28中查得 x 16 591 m,y 56 055 m,坐标闭合差x0.31 m,y0.64 m故距离闭合差 m(b)角度闭合差的计算由表128查得 由表1210查得 角度闭合差(c)精度评定 已知联测闭合环中,置镜点数n 9;闭合环总长约4 130 m。容 距离相对闭合差 K故放线符合精度(d)放线误差的调整由于放线精度合格,则闭合
14、差在 处截断,以前的中线位置现地不再调整;而以后的放线资料,则由 的实测坐标和JD4的理论坐标来计算。将经纬仪安置在 上,后视 ,拨角量距定出 。2支距法放线工作程序为:准备放线资料、放点、穿线、交点。(1)准备放线资料从地形图上选定一些导线点,用比例尺和量角器量出这些点到纸上定线的距离和角度,如图126中的A、B、C,这些点的选择既要考虑测设方便,又要使用同一直线段上相邻两点间通视,且两点间距尽量远些;此外也可选取中线上的特征点,如明显地物点、导线与中线相交点,即如图中的D、E、F点。图 126(2)实地放线a放点现地测设方向,量出距离,定临时支距点,插上红白旗标出点位。b穿线放出的均是独立
15、点,故放线误差不会累积,但由于有误差,故实地放出的同一直线上的各点并非在同一直线上,需调整到同一直线上,这一工作称为穿线。一种穿线方法是将经纬仪安置于一个较高的临时点上,照准最远处的一个转点(ZD),若中间各点偏离视线方向不大,则可将各点移动,标定在视线方向上,并打桩钉上小钉;另一种方法是将经纬仪安置于某临时支点附近,使其前、后大多数点均在仪器正、倒镜视线所指直线的方向附近,则以此视线作为直线段的方向,在此方向上钉出若干个直线转点桩ZD。c延长直线为了得到相邻两直线段的交点,一般采用盘左、盘右分中定点法来延长直线。如图127,欲将AB延长,置经纬仪于B点,盘左后视A点,倒转望远镜后在视线方向上
16、打一木桩,并在桩顶上标出一点c1;然后盘右后视A点,倒镜后在桩顶上标出c2点,若c1c2之间的距离小于横向误差容许值时(见拨角放线要求),则取其中点c作为AB延长直线上的点,并钉一小钉标之 为保证延长直线的测设精度,前、后视线长度不能相差太大,且后视距离不能太短;对点和设点尽量采用垂球,且距离较远时,亦可用测钎或标杆,但要尽量照准其底部。(3)交点相邻两直线段在实地测设出来之后,将它们延长即可测设出直线的交点JD。交点是确定中线的直线段方向和测设曲线的重要控制点。如图128,将经纬仪安置在直线 的转点ZD上,延长直线I,估计在与直线 相交处的前后打下a、b木桩,并在桩顶钉一小钉,拉上细线,此两
17、桩称骑马桩。然后用经纬仪将直线 延长,在视线与骑马桩上的细线相交处订上方木桩,然后悬吊垂球沿细线移动,当垂球线与直线 的视线方向重合时,即可定出交点位置,钉一小钉示之;亦可先将直线I的方向沿细线用铅笔投画在桩顶上,利用垂球移动定出与直线 的交点。当受地形、地物限制交点不能测设,或交点过远测设不便时,常用副交点代替交点(见第127节)。3极坐标法放线它是利用光电测距仪测距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可在一个导线点上安置测距仪,同时测设几条直线上的若干个点,如图129。测距仪安置在导线点c4上,可同时测设出A、BG,大大提高了放线的效率。其距离、角度应通过坐标反算来确定,而且最后亦要经过穿线来确定直线段
18、的位置。(二)中线测设放线工作完成之后,地面上已有了控制中线位置的转点桩ZD和交点桩JD。依据ZD和JD桩,即可将中线桩详细测设在地面上,这项工作通称中线测量。它包括直线和曲线两部分,此节先介绍直线测设,曲线测设在后面几节中介绍。中线上应钉设公里桩、百米桩和加桩。直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50 m;在地形变化处或按设计需要应另设加桩,加桩一般宜设在整米处。中线距离应用光电测距仪或钢尺往返测量,在限差以内时取平均值。百米桩、加桩的钉设以第一次量距为准。中桩桩位误差,按测规要求不超过下列限差:纵向为 m,横向为10 cm。式中,s转点至桩位的距离,以m计。定测控制桩直线转点、交点、曲线主点桩,一般都应
19、用固桩。固桩可埋设预制混凝土桩或就地灌注混凝土桩,桩顶埋入铁钉。三、线路高程测量铁路新线的初测和定测阶段都要进行高程测量。它包括水准点高程测量和中桩高程测量。(一)线路水准点高程测量线路水准点高程测量现场称基平测量。它的任务是沿线布设水准点、施测水准点的高程,作为线路及其它工种测量工作的高程控制点。1水准点的布设定测阶段水准点的布设应在初测水准点布设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对初测水准点逐一检核,其不符值在mm以内时,采用初测成果(K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为单位);若确认超限,方能更改。其次,若初测水准点远离线路,则重新移设至距线路l00 m的范围内。水准点的布设密度一般2 km设置一个,但长度在30
20、0 m以上的桥梁和500 m以上的隧道两端和大型车站范围内,均应设置水准点。水准点设置在坚固的基础上或埋设混凝土的标桩,以BM表示并统一编号。2水准点高程测量其测量方法与要求同初测水准点高程测量(见122)。3跨河水准测量在铁路水准点测量中,当跨越河流或深谷时,由于前、后视线长度相差悬殊及水面折光的影响,不能按通常的方法进行水准测量。当跨越大河、深沟视线长度超过200 m时,应按跨河水准测量进行,方法可参考86。(二)中桩高程测量初测时中桩高程测量是测定导线点及加桩桩顶的高程为地形测量建立图根高程控制。定测时,则是测定中线上各控制桩、百米桩、加桩处的地面高程,为绘制线路纵断面提供资料。1中桩水
21、准测量中桩水准采用一台水准仪单程测量,水准路线应起闭于水准点,限差为mm(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中桩高程宜观测两次,其不符值不应超过l0 cm,取位至cm;中桩高程闭合差在限差以内时不作平差。中桩高程测量方法如图1210所示。图 1210表1211 中桩水准测量记录(二)中桩高程测量将水准仪安置于I,读取水准点BMl上的尺读数,作为后视读数。然后依次读取各中线桩的尺读数,由于这些尺读数是独立的,不传递高程,故称为中视读数。最后读取转点Z1的读数,作为前视读数。再将仪器搬至II,后视转点Z1,重复上述方法,直至闭合于BM2。中视读数读至cm,转点读数读至mm。记录、计算见表1211。中桩
22、高程计算采用仪器视线高法,先计算出仪器视线高Hi,即Hi 后视点高程十后视读数中桩高程 Hi 中视读数在表1211中,并参考图12一10(a),测站I的视线高为:Hi 52.4603.76956.229 m中线桩DK000的高程为:Hi 2.2154.019 m,采用54.02 m转点Z1的高程为:Hi 0.41555.814 m隧道顶部和个别深沟的中桩高程,可以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法测定。2跨深谷的中桩水准测量线路中桩水准测量,往往需要跨越深谷,如图1211。为了避免因仪器通过谷底的多次安置中产生的误差,可在测站1先读取沟对岸的转点2200的前视读数,然后以支水准路线形式测定谷底中桩高程;结束后
23、,将仪器搬至测站4读取转点2200的后视读数。为了削减由于测站l前视距离长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可将测站4的后视距离适当加长。另外,沟底中桩水准测量因为是支水准路线,故应另行记录。当跨越的深谷较宽时,亦可采用跨河水准测量方法。3中桩光电三角高程测量中桩高程可与水准点光电三角高程一起进行;亦可与线路中线光电测距同时进行。若单独进行中桩高程测量或与中线测设同时进行,则应起闭于水准点上,满足限差mm的要求及检测限差100 mm的要求。直线转点、曲线起终点及长度大于500 m的曲线中点,均应作为中桩高程测量的转点。中桩光电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见表l27。表127 加桩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三)线路
24、纵断面图按照线路中线里程和中桩高程,绘制出沿线路中线地面起伏变化的图,称纵断面图。线路纵断面图中,其横向表示里程,比例尺为110 000;纵向表示高程,比例尺为11 000,它比横向比例尺大10倍,以突出地面的起伏变化。纵断面图上还包括线路的平面位置、设计坡度、地质状况等资料,因此,它是施工设计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见图1212。图中各项内容说明如下:工程地质持征填写沿线地质情况。路肩设计标高是设计路基的肩部标高。设计坡度是中线纵向的设计坡度,斜线方向代表纵坡度,斜线上方数字表示坡度的千分率(),下方数字表示坡段长度地面标高为中桩高程。加桩竖线表示百米桩和加桩的位置,数字表示至相邻百米桩的距离。
25、里程表示勘测里程,在百米桩和公里桩处注字。线路平面它是线路平面形状示意图,中央实线代表直线段;曲线段向下凸者为左转,向上凸者为右转,斜线代表缓和曲线,斜线间的直线为圆曲线。曲线起终点的里程,只注百米以下里程尾数。连续里程表示线路自起点开始计算的里程公里数,短实线表示公里标位置,下面注字为公里数,短线左侧注字为公里标至相邻百米桩的距离。图的上部按比例绘出地面线及设计坡度线,注明沿线桥涵、隧道、车站等建筑物的形式和中心里程,并注明沿线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四、线路横断面测量 横断面是指沿垂直线路中线方向的地面断面线。横断面测量的任务,是测出各中线桩处的横向地面起伏情况,并按一定比例尺给出横断面图。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线路测量 铁路 线路 测量 PPT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