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docx
《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和指导全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校本应用考核实施方案。一、基本原则(一)行为所用,测评助学。坚持所学为所用,测评助学,使信息技术切实服务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二)整校考核,达标发展。坚持整校考核、重在达标、发展为本。将校本应用考核工作与学校信息化教学制度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发展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三)预设成果,结果导向。坚持整校预设培训成果,逆向思维,分解任务,按时完成研修任务和成果收集、打磨和推广。二、考核内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
2、力提升工程2.0三年规划修订、学年度校本研修方案和学科组(教研组)活动方案的制定及落实情况、信息化教学研训制度、校本研修制度的建设情况、应用信息技术创新课堂以及教师微能力通过率等。(一)三年规划修订、学年度校本研修方案和学科组(教研组)活动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管理团队要在进一步准确评估学校信息化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上级有关文件要求以及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理论,瞄准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办学特色,修订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三年规划,制定本学年度校本研修方案和学科组(教研组)活动方案,确定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主题及教师校本研修计划,围绕成果导向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应用信息技术
3、的各项制度,确保学校提升工程2.0培训规划得到有效落实。(二)校本研修方案设计的针对性和教师微能力选择的合理性和发展性。根据本校信息化教学发展实际和规划目标,制定本学年度校本研修方案。学校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考核规范30个微能力中选取8-10个微能力作为校本研修主要内容,选取的内容要涵盖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中的两种或者以上的环境。学科组(教研组)要从学校选择的8-10个微能力中选择3-5个微能力供学科组(教研组)教师选择。教师选择3个微能力进行学习(要从学科组或者教研组选择的3-5个微能力中选择2个微能力,另外1个微能力由教师自由选择,不受学校和教研组选择微能
4、力点的限制)。学校要指导本校教师选择三项微能力,每个教师选择的微能力至少要涵盖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三两种学习环境中的两种,以及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四个维度中的两个维度,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校本研修活动,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教师个人已选学过的微能力不再列入本学年学习。(三)校本研修活动组织的有效性和创新性。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的常态化和普遍化的校本研修活动。在骨干引领、学科联动、互帮互学、整体提升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围绕学科课程标准,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研修为抓手,应用相关教学设备和学科教学软件等,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教师 信息技术 应用 能力 提升 工程 20 校本 考核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