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阅.doc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阅.doc(5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防水层必须分格。分格缝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并应与板缝对齐。分格缝的纵横间距不宜大于 6m。此外,分格线应纵横对齐,不要错缝。(4)刚性混凝土防水层板块的外形以方形或接近方形为宜,不宜做有阴角的 形或 形;如遇到此类形状时应将防水层至少分成三块或两块。(5)混凝土防水层厚度不应小于 40mm, 内配 46mm100200mm 的双向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宜放置在混凝土防水层的中间或偏上,但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 10mm,并应在分格缝处断开。(6)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 C20,水泥用量不少于 330kg/m,水灰比不应大于 0.55,含砂
2、率应为 35%40%;灰砂比应为 1:21:2.5。并宜采用收缩较小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但不得使用火山灰质水泥。当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采用减少泌水性的措施。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防水层厚度的 1/3,且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15mm;细骨料应采用中砂或粗砂。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 1%,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7)细石混凝土中掺入膨胀剂、减水剂或防水剂时,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投料顺序得当,并应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8)当屋面基层变形较大时或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以减少刚性屋面的开裂。补偿收缩混凝土一般渗入 U 型膨胀剂,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10%14%,其技术
3、参数为:自由膨胀率:0.05%0.1%;约束膨胀率:稍大于 0.04%(配筋率宜大于 0.25%);自应力值:0.20.7MPa。(9)补偿收缩混凝土在施工时应按配合比准确称量,搅拌投料时膨胀剂应与水泥同时加入。混凝土连续搅拌时间不应少于 3min。(10)刚性防水层浇筑厚度应均匀一致,每一个分格板块的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不得留设施工缝。浇筑时应振捣密实,压实、抹平,收不后随即二次抹光。抹压时不得在混凝土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撒干水泥。(11)混凝土浇筑 1224h 后应立即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 14d,且在养护初期屋面不得上人。治理方法:(1)刚性屋面防水层发现裂缝后,首先应查明原因。如属
4、于温度裂缝,应先在裂缝位置处用电动切割机将混凝土凿开,形成分格缝(宽度为 2030mm 为宜,深度宜凿至结构层表面) ,然后按规定嵌填密封材料。最后还应在裂缝处 200mm 范围内,涂刷有二层脂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此时涂层厚度不应小于 2mm,如图 1-4-1|图 1-4-1 刚性屋面温度裂缝治理方法1涂膜防水层;2刚性防水层;3基层;4裂缝位置;5凿开的分格缝(2)刚性屋面防水层如出现结构性贯穿裂缝时,宜用化学灌浆的方法进行补强封堵,并在裂缝处 150mm 范围内,涂刷有一层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此时涂膜厚度不应小于 1.5mm。(3)刚性屋面如出现一般性收缩裂缝时,应沿裂缝方向凿开
5、 20mm 宽、10mm 深的 V 形槽,将槽边清洗干净且干燥后,再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并在裂缝处 150mm 范围内,涂刷有一层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此时涂层厚度不度小于 1mm。2屋面渗漏现象:混凝土刚性屋面的渗漏有一定的规律性,容易发生的部位主要有山墙或女儿墙、檐口、屋面板板缝、烟囱或水落口穿过防水层处。防治措施:(1)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板作为屋面结构层时,在选择屋面板荷载级别时,应以结构板的刚度(而不以板的强度)作为主要依据。另外,为了保证细石混凝土灌缝质量,在板缝底部应吊木方或设置角钢作为底模,如图 1-4-2 所示。|图 1-4-2 屋面板灌缝方法(2)非承重山墙与屋面板连接
6、处,先灌以细石混凝土(或干硬性砂浆) ,然后分二次嵌填密封材料嵌缝深 30mm、宽 1020mm。再按常规做卷材防水,并宜增加干铺卷材一层。民用建筑空心板与山墙圈梁或嵌缝板相连接,应设置不小于 25mm25mm 的嵌缝槽。(3)当屋面坡度大于或等于 1:5 时,宜将天沟板靠屋面板一侧的沟壁外侧改成斜面,构成合理的接缝。(4)在女儿墙与防水层相交处,将分格缝做到女儿墙边,使泛水部分完全断开。另外可在分格缝两边的防水板块中,配置平等于女儿墙方向的 26 或 28 温度筋,以抵抗低温区的温度应力。(5)在屋面烟囱与防水层相交的阴角处,其泛水宜做成圆弧形,并适当加厚。施工时应注意拍打密实,不留空隙。另
7、外在设计时,宜将防水层以上的混凝土烟囱改为砖烟囱;施工时砖烟囱底部砂浆必须饱满密实,泛水顶宽不庆超过烟囱壁厚,以免因顶部积水而降低防水效果。(6)为确保屋面横式水落口处的防水质量,在设计时应选用定型钢制或铸铁的水落管。另外,水落管与防水层之间的接缝,应用优质的密封材料嵌填。(7)为防止因屋面温度应力较大而推裂屋面楼梯间的矮墙,可在矮墙与防水层之间设置膨胀缝,并嵌填密封材料。(8)伸出屋面的管道,与刚性防水层相交处应留设缝隙,用密封材料嵌填,并应加设柔性防水附加层;收头处应固定密封。(9)分格缝应设置合理,详见 1-4-1“屋面开裂“的预防措施(3) 。此外,普通细石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层
8、的分格缝宽度宜为 2025mm。分格缝中应嵌填密封材料,上部铺贴防水卷材。(10)密封材料的技术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或行业标准。施工时,应将分格缝两侧清洗干净并达到完全干燥状态,确保密封材料在和基面脱开情况下,与两侧混凝土粘结牢固,防水可靠。3防水层起壳、起砂现象:防水层混凝土出现起壳、起砂及表面风化、酥杉等现象。预防措施:(1)同 1.4.1“屋面开裂”的预防措施。(2)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过高,细骨料应尽可能采用中砂或组砂。如当地无中、粗砂时,宜采用水泥石屑面层。此时配合比为 42.5 级水:粒径 36mm 石屑(或瓜米石)=1:2.5,水灰比0.4。(3)切实做好清基、摊铺、碾压、收
9、光、抹平和养护等工序。特别是碾压,一般宜|用石滚(重 3050kg、长 600mm)纵横来回滚压 4050 遍,直至混凝土表面压出拉毛状的水泥浆为止,然后抹平;待一定时间后再抹压第二、第三遍,务使混表面达到平整光滑。(4)混凝土应避免在酷热、严寒气温下施工,也不要在风砂和雨天施工。(5)刚性屋面宜增加防水涂膜保护层或轻质砌块保护层。治理方法:(1)防水层混凝土如出现起壳、起砂及表面风化、酥松等现象时,应行将损坏部分剔除,表面凿毛并清理干净;然后宜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厚度不尖小 10mm)分层抹平,压实至原混凝土防水层的标高。(2)有条件时,在修补后可在刚性防水层表面增加防水涂膜保护层。第五节 屋
10、面保温层1表面铺设不平现象:屋面保温层表面铺设不平整。防治措施:(1)保温层的导热系数是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它与材料的堆积密度(或表观密度)密不可分,材料质量要求应满足表 1-5-1 的有关规定。松散保温材料的质量要求 表 1-5-1项 目 膨胀蛭石 膨胀珍珠岩粒径(mm) 315 0.15,0.15 的含量不大于 8%堆积密度(kg/m) 300 120(2)松散保温材料的粒径应进行筛先,筛作的细颗粒及粉末严禁使用。(3)保温层施工前要求基层平整,屋面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时可根据保温层的厚度设置基准点(可在屋面上每隔 1m 设置 1 根木条) ,拉线找平。(4)松散保温材料应分层铺设,并适当
11、压实,每层虚铺厚度不宜大于 150mm;压实程度与厚度应经过试验确定。(5)干铺的板状保温材料,应紧靠在需保温的基层表面上,并应铺平垫稳。分层铺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板间缝隙应采用同类材料嵌填密实。(6)粘贴的板状保温材料尖贴严铺平,分层铺设的板块上下层接缝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玛蹄脂及其他胶结材料粘贴时,板状保温材料相互之间及与基层之间应满涂胶结材料;当采用水泥砂浆粘贴板状材料时,板间缝隙应采用保温灰浆填实并勾缝。保温灰浆的配合比宜为 1:1:10(水泥:石灰膏:同类保温材料的碎粒,体积比) 。(7)沥青膨胀蛭石、沥青膨胀珍珠岩宜用机械搅拌至色泽均匀一致,无沥青团;压|实程度根据试验确定
12、,其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平整。(8)现喷硬质发泡聚氨酯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发泡厚度均匀一致,表面平整。( 9) 松 散 材 料 保 温 层 因 强 度 较 低 , 压 实 后 不 得 直 接 在 保 温 层 上 行 车 或 堆 放 得 物 , 施 工 人员 且 穿 软 底 鞋 进 行 操 作 。2保温层起鼓、开裂现象:保温层乃至找平层出现起鼓、开裂。预防措施:(1)为确保屋面保温效果,应优先采用质轻、导热系数小且含水率较低的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现喷硬质发泡聚氨酯保温层。严禁采用现浇水泥膨胀蛭石及水泥膨胀珍珠岩材料。(2)控制原材料含水率。封闭式保温层的含水率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
13、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3)倒置式屋面采用吸水率小于 6%、长期浸水不腐烂的保温材料。此时,保温层上应用混凝土等块材、水泥砂浆或卵石保护层与保温之间,应干铺一层无纺聚酯纤维面做隔离层。(4)保温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找平层和防水层的施工。在雨季施工时保温层应采取遮盖措施。(5)从材料堆放、运输、施工以及成品保护等环节都应采取措施,防止受潮和雨淋。(6)屋面保温层干燥有困难时,应采用排汽措施。排汽道应纵横贯通,并应与大气连通的排汽孔相通,排汽孔宜每 25m设置 1 个,并做好防水处理。(7)为减少保温屋面的起鼓和开裂,找平层宜选用细石混凝土或配筋细石混凝土材料,详见 1.1.3“找平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工程质量 通病 防治 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