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制取》复习教学设计(共6页).doc
《《常见气体的制取》复习教学设计(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气体的制取》复习教学设计(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常见气体的制取高效复习教学设计刘继能(大方县第四中学 贵州大方 )1 教学分析: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取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初中化学的重点,气体“制”(发生)装置和“取”(收集)装置设计拓展、改进是气体制取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每年中考试题中的热点。本节课是复习课,通过O2、CO2的实验室制法的复习,对比较归纳O2、CO2的实验室制法,对比分析气体“制”装置和“取”装置,归纳总结这类实验的规律,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同时与高中知识点“Cl2的实验室制取”教学进行衔接并做好铺垫。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在理清“知识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拓展。回忆呈现知识,
2、问题层层递进,源于教材,略高于教材,鼓励学生大胆思考,逐步构建“气体制取的知识网络”并形成能力而保留下来。另外,“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要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展示、反馈,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间引思路,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充分体验、想象和思维,这样才能缔造出高效课堂。2 学习分析2.1 根据装置选择制作原理,学生可能会误判。固液常温型、固体加热型是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确定,这点学生来说一般没有什么问题。在用固体加热型制取O2时,实验装置的试管中有的塞有棉花,有的没有塞棉花,学生不太注意会把原理弄错。教学中应强调加热KMnO4制取氧气时,由于在高温下高锰酸钾蒸汽会在导气管处冷
3、凝,从而造成阻塞,严重会导致装置炸裂,所以对应要选择塞有棉花的那个装置,没有塞上棉花的那个装置是加热KClO3制取O2的装置。并且还要让学生再次回顾实验室制O2的情况:加热KMnO4制取O2时,有些实验小组操作不当,忘了塞上棉花,水槽中的水都变成紫红色的了。学生回顾了自己的历史,误判现象就不会再产生了。另外,学生对于反应原理是选择对了,但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考试中写错了。复习中必须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多抄多写,反复记,循环记,直到烂熟为止。2.2 收集方法的拓展,学生可能会出现疑惑。cd图一如右图一的收集方法是现在考试中聚焦的一种创新的排空气法收集气体装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明确:
4、该装置收集气体的原理是利用密度大小的比较来确定气体该从何处进。集气瓶内原有的是空气,若要收集CO2,因空气密度比CO2大,则从c进d出;若要收集的是H2,因H2的密度比空气小,则从d进c出。图二ab另外还有如图二收集方法排水法收集气体装置。这也是一种利用密度大小的比较来确定气体该从何处进的装置,因一般气体的密度水小,所以应从b进a出。实际上通过上述的讲解,学生理解起来都总会感到抽象,还是有疑惑。教学中可联系生活实际:用吸管喝饮料的时候,吸管是插在液面以下才能把饮料喝到口中,还是液面以下呢?然后再通过实验验证如何才能把饮料瓶中的饮料吹出来?有了直观的探究和理解,学生的疑惑自然就会豁然开朗。2.3
5、 气体“检验”和“验满”易混淆。2.3.1 检验是还不知是这种气体,利用物质的“特性”的表象来证明“是这种物质”。如检验CO2就是用其特性“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CO2”,所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检验O2时也是用其特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O2。2.3.2 验满是已经知道是这种气体,利用其性质采用最简单的方法,能够说明该气体已经装满集气瓶就行。如验满CO2时,常规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移近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已满;也可以用蘸有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瓶口,若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已满;还可以用湿润的紫色湿润试纸放在瓶口,若变红,证明已满。利用的是CO2的性质,但不
6、一定是“特性”。验满O2的时,学生一般不会出现太大问题,但往往是不注意审题,没有留意到中用的是排水法还是排空气法。因此,需着重强调学生审题,是排空气法,就用带火星的木条移近瓶口来验满,若是排水法就观察瓶口是否有气泡逸出来验满。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生明确:“检验”、“验满”的区别在于位置不同,检验是在瓶内进行,验满是在瓶口处进行;“检验”是应用该气体的“特性”来说明,然而“验满”不一定用该气体的“特性”,利用其性质中某一条性质都行,只要方法简便即可。3 教学重、难点:3.1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2 比较归纳O2、CO2的实验室制法,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推断其它气体的制取方法。3
7、.3 气体的检验和验满。4 教学方法:4.1 教法:五环教学。“五环教学”,即导入导学点拨反馈反思五个环节。4.2 学法:合作学习、派对优助。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派对优助”即采取班上的优生与问题生形成一对一的学习帮扶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先进行合作学习,在该小组中解决问题后,再利用派对优助帮扶小组进行一对一的“兵教兵”合作学习方式,帮扶班上的问题生。4.3 思路:“理”、“练”结合。“理”即梳理,“练”即训练,先梳理知识网络结构,再进行练习训练巩固。5 知识网络:5.1 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验(检验、验满)收(收集装置)理(反应原理)制(发生装
8、置)固液常温型固体加热型(条件)制O2三个制 CO2个(方程式)密度大小溶解性检验方法验满方法(集法)(选择)5.2 气体的制取与收集装置图:ab 6 教学过程:环节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导入)【情景导入】用“冲突情境导入”方式导入: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制取气体的基本思路,若放弃这个知识点,后果将是丢掉1/6的成绩(从认清“气体制取”在中考中的地位导入)。然后,根据课标及考试说明要求,明确该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设计意图:创设冲突情境,让学生明白本知识点的重要性,产生“必须学”、“一定要学好”的心理,产生已知知识与完成本节课知识网络的建构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学生进入愤且悱、启则发的最佳求知状态。
9、环节二:梳理知识、落实双基(导学)【教学内容】以氧气制取为例,结合上述知识网络中气体制取的基本思路,结合装置图,重点梳理和整合“气体制取”专题部分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梳理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教学环节】独学(学生个体先自行回顾、梳理、整合)、互学(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点拨(教师根据学生的展示,以疑而点,借疑而拨)、小结。【设计说明】目的是形成节奏紧张,高效课堂的氛围。根据老师设计的导学案,即上述“知识网络”部分,回忆呈现知识,以问题为中心,步步设疑,让学生步步紧随,逐步构建出“气体制取的知识网络”,最终形成能力而保留下来。引导时要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气体的制取 常见 气体 制取 复习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