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渔家傲 天接云涛》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第26课《渔家傲 天接云涛》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6课《渔家傲 天接云涛》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渔家傲天接云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渔家傲(天接云涛)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作品,但是这首词却表现出非常不同的风格,她气势磅礴,音调铿锵,是李清照词中最别具一格的杰作。该词通过梦境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并通过与天帝的问答,表达了词人烦闷的心情,充分地表现了她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学情分析虽然在初中这是第一次学习李清照的诗词,但是在小学的课本里,大家已经学习了她的五言诗夏日绝句,这也是一首具有豪放风格的诗歌。在此之前,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和下册第六单元已经学习过辛弃疾、范仲淹、苏轼和秋瑾的词,对词已经有不少的了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和主题。过程与方法:通
2、过朗读理解,把握词作豪放风格;通过朗读和比较,学会立体地看待词人词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本词豪放的艺术风格,感受词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和主题;通过分析理解,品味词作豪放风格。教学难点学会立体地看看待词人词作。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自学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知人论世(1)激情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女词人,是千古第一才女,是婉约派的词宗,是集智慧与美貌为一身的女神,是中国文坛永放光辉的明月。我们先来看看她的生平。(2)知人论世李清照(1084-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生活在北宋后期和
3、南宋前期。其诗词并美,尤长于词。她的生活和创作以“靖康之变”为界分前后两期。作为士大夫阶层的大家闺秀,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是无忧无虑的;十八岁时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妻一同研究金石书画,也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所以她前期词主要是小女人的清新秀丽以及闺中少妇的淡淡忧思。经过“靖康之变”以后,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变,使她后期的词充满了历尽沧桑的凄凉沉痛以及怀旧悼亡的深切伤感。二、朗读词作,把握内容和主旨活动一:自由大声朗读,整体感受理解(1)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大屏幕出示划分了节奏的词作内容)(2)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作内容,两两交流,注意词中典故的运用。活动二:学生齐读,把握词作内容(1)这首词运
4、用了哪些典故?运用典故有何作用?明确:庄子逍遥游里大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典故;神话三山的典故。还有屈原楚辞里“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典故(教材未提,教参有)。典故运用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2)用“开火车”的形式描述词作内容,教师点拨。(3)思考:这首词是作者前期的作品还是后期的作品?从哪里可以看出?明确:“路长”“嗟”、“日暮”、“叹”可以看出是后期作品。从作者对现实不满,追求理想生活也可以看出是后期作品。活动三:从标点寻找突破,理解作者感情(1)讨论:同学们注意到上下阕对应的标点有不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可以改成
5、一样吗?明确:上下阕对应的第三个标点不一样,其它对应的都一样。引导复习逗号和句号的作用的异同。明确:逗号是句中停顿,停顿时间较短,前后句语意连接紧密;句号是一句话的完结,停顿时间较长,语意较独立。小结(参考):第一处用逗号,刚刚“归”帝所,就听到了“殷勤”的问语,更感到殷切、温暖,有一种归家的感觉。第二处用句号,作者的感情由“嗟”和“谩”的伤心失落,到“风休住”的豪迈向往,中间要有一个过渡,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这样更符合作者表达感情的需要。这个标点符号是我们现在加的,它并不追求固定的程式,显示了加标点者对词作内容的丰厚解读和对作者感情的深度理解。(2)朗读品味,把握感情的细腻变化。理解:全词上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中考语文精品专题 初中语文课件 初中语文学案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试卷 中考作文指导 名著阅读精品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