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doc
《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3.审题1.材料分析第一段介绍美育的内涵、目的及意义价值。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美育”的定义,而是借用德国哲学家、德国最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1977)一书对“教育”的描述,强调教育的基本手段就是彼此影响。美育,是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是一种心育、情育,有着帮助人对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德育功能。古代中国便拥有“礼乐相济”的美育传统。早在1904年,王国维就发表了孔子之美育主义,借席勒的美育观点来解释孔子的思想;蔡元培把审美的目的定位为道德教化,认为“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的确,审美教育同时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
2、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影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潜移默化地促进德育、智育、体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如何同步提升大众的文明程度,特别是如何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第二段中,该不该推进学校美育不是引发热议的原因,而是“美育中考”,是意见中有关“在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广,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的刚性要求。既是热议,就有赞同,也有反对。2.任务分析(1)明确情景:没有具体提供特殊的情景。假定家长们对“美育中考”有争议,需要你解答家长们内心的困惑。(2
3、)明确身份:“你”不是很明确,可能学生或教师,也可能是家长。无论是哪种身份,都是为了便于交流。(3)明确交流对象:家委会。有层次、有知识的群体。能够理性看待问题的群体。(4)明确主题: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5)明确文体:公开信。既是公开信,就是为了给家长们解疑答惑的,而不是煽风点火的。要客观评价设计美育中考的初衷,不能过高拔高或一棍子打死。(6)务必要注意“综合所给材料”的表述。(7)自拟标题要体现观点,标题就是是非句。可以直接搬用所给主题题目。(8)谈谈你对“美育中考”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既是交流的内容,也提供了交流的思路。思路第一种:问题带动法三问三答1.“是什么”:美育中考
4、是什么?2.“为什么”:为什么要开展美育中考?这种做法合适吗?能解决加强和推广美育的问题吗?大家为什么产生热议?这种热议意味着什么?热议的背后有什么顾虑吗?3.“怎么办”:在前面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下的处境,相应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二种:引、析、议、联、解、结(略)有可能存在的问题1.丢掉美育中考,直接换成美育的,不得进入二类卷。2.把美育偷换成美的,不得进入三类卷。评分标准基准分45分一类卷:54分以上二类卷:48分-53分三类卷:42分一47分四类卷:42分以下其他事项1.400字以内,不超过20分。2.600字以内,不超过30分。3.800字以内,不超过45分。4.没有题目,扣2分;格
5、式不对,扣2分。5. 书写不规整,卷面凌乱者,酌情扣分范文评析: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2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申论一点通评析:手段+目的型的标题,重在突出核心的内容美育,同时这句话又是习总书记重要论断的浓缩,就有了高屋建瓴的效果。实际上,类似于“美育”这种主题,较为抽象和虚无,是比较难写的一种主题。)“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通过美育为青少年涵养一颗“美丽心灵”。(申论一点通评析:用领导“原滋原味”的完整论述引出文
6、章,既是第一时间点题,又是迅速切题,这种方法见得较少,很是值得借鉴。随后进行一个简要阐述,打好舞台架子,详细论证即将粉墨登场。)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
7、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际遇、家国情怀。也正是在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中,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申论一点通评析:道理论证,娓娓道来,能够吸引读下去而不显得冗长啰嗦,这就是道理论证的最佳效果。)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毋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美术培训机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功利导向、利益驱动,
8、“美术考级热”就是其中一例。也正因此,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机会,去年教育部又与13个省区市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都要更加重视美育,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育。(申论一点通评析:这是很典型的一个论述段,由反面说到正面,通过正反两面的阐述,导向性地得出分论点,逻辑和行文都顺理成章。)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精品资料 新高考语文精品专题 高考作文指导 统编版高中语文课件 高考语文解题指导 高中语文学案 高考语文拓展资料 高中语文模拟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