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以及其评价.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以及其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以及其评价.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与评价单位: 主讲教师:第一部分: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在我国的课程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基于教学大纲的课程实施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我们应该从基于教师自身经验或教学大纲的课程实施,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即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以及如何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希望教师能够整体地思考标准、教材、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问题。教学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专业领域, “为什么教” 、 “教什么” 、 “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应该是该领域的四大核心问题。然而,人们一直以来对“教什么”和“怎么教”关注较多,而对“为什么教
2、”和“教到什么程度”探讨得较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总是没有把教学置于“课程”的视域下来思考,没有整体地、一致地关注着同样重要的上述四个问题。一、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尽管人们对“课程实施”有不同的理解,如有学者认为,课程实施是教师怎样将规划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学者认为,课程实施除上述提及的学校/课堂层面的教学外,还应包括地方层面的课程推广,但是,不管怎样,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范畴。本文将课程实施限制在教学范畴来探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我国的课程实施或教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二是基于教学大纲的课程实施,三是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教学) 。(一)基于教
3、师经验的课程实施基于教师经验的课程实施就是教师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所信奉的理念开展教学, “教什么”和“怎么教”主要依赖于教师自身的经验, “为什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还没有真正进入教师关注的领域。(二)基于教学大纲的课程实施教学大纲的不断完善,极大地改变了教学的面貌。教学大纲成为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起着决定作用。|“教学大纲是学校教育的心脏,没有教学大纲就没有学校教学。 ”教学大纲甚至决定该学科 80%的课程内容。(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统一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应达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阐述。因此,课
4、程标准限定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非教学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规定的学习结果来确定教学目标、设计评价、组织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评价学生学习、改进教学等一系列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给了教师一种方向感,它既为教学确立了一定的质量底线,又为教学预留了灵活实施的空问,因此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适当处理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求教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特征(一)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教师需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把握对学生的总体期望,将课程标准具体化为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并据此来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
5、活动方式。但从课程标准到教学目标,中间存在着一段比较大的距离。课程标准反映了对学生的总体期望,是课时教学目标累积起来达成的,从课程标准到课时目标必须经过多重转换:课程标准(一个学段结束后要达到的结果)学年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教师必须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课程标准进行解构,再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结合教学大纲的内容,对课程标准进行重构,形成单元课时目标。(二)评估设计先于教学设计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努力去证明“教到什么程度” ,评估是为了获得“教到什么程度”的证据,它代表着学生需要知道的东西,是与目标紧密相联的。教师的教学是从对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以及学生作业应有的质量
6、的清晰构想开始,再到计划一系列的活动以保证班级中每个学生都有出色的表现,进而获得对学生达成标准的证明。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中,这些问题对于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能够指导课的内容设计,指导课的计划和节奏,指导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就此而言,明确学|生在结束时能做什么,最终判断表现的指标又是什么,并对学生作出解释,这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起点。(三)指向学生学习结果的质量在基于教师经验或教学大纲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借助个人的判断或者某种工具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定,学生学习等级的判定反映的是教师个人关于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的理解。不同的教师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判断仅仅指向于学生表现的质量。在基于课程标准的
7、教学中,学习结果的质量对所有的学生都是相同的,但达成这一结果的方式却是千差万别的。教师仅仅让学生完成作业是不够的,必须将学生做的作业用来证明学生在掌握特定的知识、技能和意向方面的进步。教师必须在头脑中清楚地意识到所期望的质量,引导学生去实现这些进步。教学不是随机的,而是与学生已知的、能做的以及所期望的学习质量紧密相、关的。三、如何设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的一般程序,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都有别于传统的基于教师经验或教学大纲的教学。(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一般程序传统教学的一般程序通常是教师根据经验或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设计并实施评价,得
8、出学习质量的结论,进入下一主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也需要一套专业的程序。具体地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由以下八个步骤组成:明确内容标准、选择评价任务、制定评价标准或开发评分规则、设计课程以支持所有的学生做出出色的表现、规划教学策略以帮助所有的学生完成课程的学习、实施规划好的教学、评估学生、评价并修正整个过程。(二)基于课程标准编制学年课程纲要课程纲要是以纲要的形式呈现某个学年某门课程的各种课程元素,它是教师对学年课程教学的总体规划。课程纲要通常回答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范围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方式与安排以及所需的教学条件等问题。(三)基于课程标准设计教案教案往往是指单元或课时的教学方案,教
9、师如何基于上述的学年课程纲要设计教案?让我们首先来看传统的教案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之间的差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和传统教案存在四点显著差异:一是关于标准的陈述;二是教学目标指明预期的学生表现或成果;三是检测这些表现或成果的评价活动方案;四是引导这些表现或成果的教学方案。尽管基于教师经验或基于教学大纲的课程实施存在一些问题,希望教师走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但事实上,这仍然还是一种理想。四、如何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 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或水平标准,通过一系列的目标具体化技术,确定学期或模块的目标,再具体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此路径可以表述为:内容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课程标准 有效 教学 及其 评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