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笔记——吴庆麟.doc
《【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笔记——吴庆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笔记——吴庆麟.doc(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讲_认知和社会性发展1.4 内容框架1.4.1 学生心理1. 何谓能力?2. 人的能力如何发展的(是阶段性还是突变性)?3. 教育与智慧发展的关系(教育先于发展或发展先于教育)?4.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5. 人的个性如何发展?6. 人的道德从何而来?7. 人与人之间差异的表现及其原因。1.4.2 学习心理l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出版论记忆一书,标志学习心理学的诞生。学习的实质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条件行为主义SR的联结获得这些联结外界不断给予各种刺激或反馈认知主义个体能力或倾向上的变化获得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者原有的基础、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建构主义学习是一种具有社会
2、特性的行为个体的建构活动,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外界提供的学习情境与个体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1.4.3 教学心理l 20世纪60年代起,随认知心理学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不断深入,教学心理学应运而生。l 主要内容: 1,对学与教的干预条件及干预活动做出探索。 2,总结教学理论。 3,提出有效教学方法。 4,提出有效教学技术。1.4.4 教师心理l 主要内容包括: 1. 新教师的特征; 2. 教师的专业成长; 3. 专家型教师; 4. 教学专长; 5. 教师的心理健康。2 认知发展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1.1 发生认识论l 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如何逐渐发展的;l 对行为主
3、义和精神分析的反驳;l 人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积极理性的学习者;l 认识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即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2.1.2 建构知识l 皮亚杰关于儿童如何获得新知识的观点,通常被称为认知建构主义。l 儿童是在自身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l 为何儿童会自己去发现知识呢? 与生俱来的好奇心l 与达尔文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相一致。l 想一想:认知建构主义的教学隐意?2.1.3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认知结构认知机能图式组织适应同化顺应2.1.4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l 成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l 物理环境:物理经验与数理逻辑经验。l 社会环境: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认知结构。l 平衡化: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动力性。2.1.5 认知发展阶段l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语言和表象尚未出现,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建构感知动作图式。l 两大成就: (1)主体和客体的分化; (2)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l 前运算阶段(2-7岁):语言开始出现和发展,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逐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l 具体可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性思维阶段(2-4岁)和直觉性思维阶段(4-7岁)。l 自我中心的年龄段。l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具有了抽象概念,可进行逻辑推理,但他们的逻辑推理是具体的,而不是形式的。l 与前运算阶段的区别:(1)分类:能按照抽象特征
5、分类。(2)排序:能按照逻辑关系排序。(3)推理:能进行递推性思维。(4)守恒观念:形成了守恒的观念。l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2.1.5 基于皮亚杰理论的教学方法l 活动法l 自我发现法l 认知冲突法l 同伴影响法2.2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l 创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被公认为当今学习理论中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l 核心观点: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l “最近发展区”理论。l 教育先于认知发展。3 社会和情感发展3.1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l 解释个性发展的理论,
6、认为个性的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l 1950年出版儿童与社会,提出心理社会发展8阶段论。l 每一阶段均需解决某有普遍性的心理与社会矛盾(危机),能否积极解决危机,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期别年龄心理危机发展顺利发展障碍婴儿期01岁对人信赖-对人不信赖对人信赖,有安全感与人交往,焦虑不安婴儿后期23岁活泼自主-羞愧怀疑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幼儿期45岁自信-退缩内疚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儿童期611岁勤奋进取-自贬自卑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青年期1218岁自我统合-角色混乱自我观念明确,追求方向肯定生
7、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成人前期1825岁友爱亲密-孤独疏离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基础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成人中期2660岁精力充沛-颓废迟滞热爱家庭,栽培后进自我恣纵,不顾未来成人后期60岁以上完美无憾-悲观绝望随心所欲,安享天年悔恨旧事,徒呼负负3.2 自我意识的发展l 自我意识的概念。l 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构成。l 自我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有正确错误之分。l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所具有的情绪体验与态度,如自尊、自信、自负、自我满足、自我贬低等。l 自尊是自我体验最重要的方面;羞耻心是自尊的基础。l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有目
8、的的调整和控制,具有激发作用和抑止作用。l 自我意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3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l “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水 平阶段第一 水平:前习俗水平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二:天真的利己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二水平:习俗水平阶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四:维护权利和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三水平:原则性水平阶段五:社会契约或功用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六:普遍的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3.4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l 社会化的含义。l 社会化的过程。l 父母教养与同伴影响的共同作用。3.4.1 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控制容许接受权威型放纵型拒绝专断型忽视型l 对儿童的影响: (1)对
9、学业成绩的影响; (2)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 (3)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4.2 同伴关系的影响l 满足儿童的多种心理需要,如安全感、爱与归属感、成就感。l 为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背景。l 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l 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服从、拒绝、同伴群体的错误。3.4.3 制约同伴关系形成的条件l 学业成绩l 个体的行为特征l 教师的评价l 个体的身体特征第二讲_智力与创造力智力:没有谜底的谜面l Sternberg(2003)认为:“智力是一个很难琢磨的概念。”l Murphy(1991)指出:“很难有一个人们共同认可的智力定义(既准确又实用)。”l Dennis(1996)说:“目前心理学界
10、对智力的具体含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而且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1 智力本质属性的研究1.1 两次专门讨论l 1921年,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组织当时的智力研究专家,对智力本质进行定义。l 1986年Sternberg等主编了什么是智力?关于智力本质及定义的当代观点,收集当代智力研究者对智力本质的看法。l 两次讨论涉及到智力的本质属性共27种,如适应环境的需要等。1.2 两次讨论间的变化l 相似之处:1921年和1986年心理学家在基本加工(知觉、感觉、注意)和心理加工速度这些属性上的看法一致。l 变化之处:1921年时更重视高级心理活动水平的成分(抽象思维、表征、问题解决、决策)和解决新事
11、物的能力、学习能力等,1986年更重视元认知、执行过程、知识、自动化加工等属性。1.3 当前对智力本质的认识l Snyderman & Rothman(1997)调查了1020位专家对智力本质的看法。表1 专家认为智力的最重要的5个本质属性描述同意(%)抽象逻辑思维/推理100问题解决能力97.7获得知识的能力96.0记忆力80.5适应环境77.22 经典智力理论l 智力理论研究有两大模式:心理地图模式与计算模式。l 心理地图模式得出智力的结构理论(经典智力理论);计算模式得出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现代智力理论)。2.1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l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 E. Spearman)
12、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于1927年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由一种单一的g因素(一般因素)和一系列s因素(特殊因素)构成。2.2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l 卡特尔(R. B. Cattell)认为,有两个一般智力因素,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l 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它排除了文化因素,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因而被称作流体智力。l 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习得的,是流体智力过去应用的结果,如在学校学习获得的词汇能力和计算能力等。2.3 瑟斯顿的基本心理能力理论l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 L. T
13、hurstone)认为,存在7种“基本能力”:计算、语词流畅、语词理解、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l 瑟斯顿的智力理论成了后来多重智力理论的前身。l 这一理论还支持学生在某些智力方面表现出不足,但在另一些方面往往又很优异的现象。2.4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l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 P. Guilford)否认g因素的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l 他认为,智力结构应该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去考虑。l 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产物,即心理加工所得到的结果;内容,即心理加工的信息材料类型。2.5 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l 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 E. Vernon)于1960年认
14、为智力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l 他把智力划分为四个层次:(1)最高层次是智力的普遍因素(g因素);(2)第二层次分为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机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3)第三层次分为几个小因素群,即言语理解、数量、机械信息、空间能力和手工操作等;(4)第四层次指各种特殊因素(s因素)。3 现代智力理论l 智力结构理论一直颇受指责。原因如下: (1)建构结构理论的方法学(以因素分析法为核心)存在某些先天不足。 (2)这些智力结构理论难以得到整合。 (3)根据这些理论编制的智力测验,也只停留在测量各种反映个体差异的智能构成因素上,难以对内在心理过程作进一步揭示。 3.1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
15、论l 加德纳(H. Gardner,1983,1993)认为,人有七种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动作智力、人际智力和自省智力;l 1998年,他又提出,人的智力除前述七种外,还包括自然智力。判断的标准l 脑损伤的潜在独立性。l 存在具备该智力的非典型性人群。l 智力至最终专长间,有一明确的发展历程。l 可以确定该智力的进化历史。l 可以通过个体差异间的实验性研究来确定这种能力的存在。l 智力的实质可有来自心理测量学的证据证明。l 对某一特定符号系统编码的敏感性。l 评价:尽管带有传统智力理论的一些痕迹,但在更宏观的水平上进行,且更多地从各专门领域所需的专长角度来研究
16、智力,与当代认知心理学有密切联系。3.2 戴斯的PASS智力模型l 戴斯等人(J. P. Das,J. A. Naglieri)于1990年提出人类智能活动的三级认知功能系统的智力模型:“计划注意同时性继时性加工”模型(Planning-Attention-Simultaneous-Successive Processing Model),即PASS模型。l 该理论认为,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即注意唤醒系统、同时性继时编码加工系统、最高层次的计划系统。3.3 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l 美国耶鲁大学的斯腾伯格(R. J. Sternberg)于1985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l 该理论由三
17、个亚理论组成: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l 情境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的外部世界联系起来,解释如下问题:哪些行为对个体而言是智慧的行为?这些行为在何处才显示出智慧?l 斯腾伯格认为,情境智力行为包括三个方面: (1)对现实环境的适应; (2)对更优环境的选择; (3)改造现实环境,使之更适合自己的能力、兴趣或价值取向。l 经验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内、外部世界均联系起来,回答“行为何时才是智慧的”这一问题。l 斯腾伯格认为:个体面临一个相对(但非完全)新颖的任务或情境时,或在特定任务或情境的自动化操作过程中,其智力才能更好地表现出来。l 成分亚理论将智力与个体的内部世界联系起来,回答了“智力
18、行为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l 成分亚理论是三元智力理论的核心。l 成分亚理论有三种成分: (1)元成分; (2)操作成分; (3)知识获得成分。4 智力的测量4.1 比率智商l 法国心理学家比纳(A.Binet)开创了智力的科学测量。l 比纳智力测验由一系列难度不同的题目组成,依据完成这个难度系列中题目的多少,可以计算出与之相对应的年龄,称之为心理年龄。l 例如: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0岁组的全部项目,那么他的心理年龄就是10岁,如果他还通过11岁组的部分项目,他的智力年龄就大于10岁,可能是10岁4个月或10岁6个月。l 智商(IQ)=心理年龄(MA)/实足年龄(CA)100l 只适用于儿
19、童,不适合于成人。4.2 离差智商l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编制了分别使用于儿童、成人和幼儿的三个智力测验。l 提出离差智商的统计方法,确定个体在相同条件的团体(例如同年龄组)中的相对位置,它实质上是将个体的成绩和同年龄组被试的平均成绩比较而得出的相对分数。4.3 智力测量的发展l 瑞文智力测验。l 对早先智力测验的批判。l 相信抑或怀疑智力测验的效用?相信抑或怀疑智力测验?l 从作为认知对象的智力到IQ测验测得的智力之间有着六次间接转换: (1)从客观智力到智力概念 (2)从智力概念到智力理论 (3)从智力理论到实际任务 (4)从实际任务到正式量表中的测验题 (5)从测验题到实际施测、 (6)
20、从实际施测到结果处理和解释。l 每一次转换都可能导致智力失真一次,从而使得智力测验分数所代表的“智力”只能部分地反应真实的客观智力。 5 智力的差异5.1 智力的个体差异IQ名称百分比140以上极优等(very superior)1.30120139优异(very superior)11.30110119中上(high average)18.1090109中才(average)46.308089中下(Iow average)14.507079临界(border line)5.6070以下智力落后(mentally retarded)2.90l 每个人智力的结构,即组成方式上也有所不同。l 人的
21、智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5.2 智力的群体差异l 性别差异。总体上男女性不存在差异,但在某些特殊能力上存在差异。l 职业差异。一般认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比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具有更高的智力。但这种现象可能因教育因素导致。l 种族差异。智力测验本身的文化不公平性。6 智力的发展6.1 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l 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快速增长,在18到25岁之间达到高峰。l 在成人期,智力表现为一个较长时间的稳定保持期,可持续到60岁左右。l 进入老年阶段(60岁以后),智力的发展表现出迅速下降现象,进人衰退期。7 创造力及对其的理解7.1 创造力的涵义l 亚里斯多德把“创造”定义为,在精神和物质领
22、域“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l 创造性成果对思维者或文化都是新颖而有价值的,这种思维是非传统的,有目的的和持续的。l 张厚粲 (1997):“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创造力是应用得最不严格的术语之一,也是含义最模糊不清的术语之一。” 7.1.1 人格心理学的视角l 认为:创造力是一种人格机能。l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对创造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括和总结创造性个体的个性品质(人格特征)方面。l 例如:理智的好奇和理智的诚实,承认过程和结果的联系,客观性、批判性和开放性倾向,确信事物间不寻常的因果关系,安排的有序性、适应性和灵活性,坚持和决断能力等。7.1.2 社会心理学的视角l 内在动机更有利于个体的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研专业课复习资料 考研 专业课 复习资料 教育 心理学 笔记 吴庆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