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人最难做好的--折笔.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书法人最难做好的--折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书法人最难做好的--折笔.doc(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书法人最难做好的-折笔我们进行书法的时候,对用笔的起头、收尾很重视,相比较对转折就没那么精心了,而转折对于书法最为事关重大!不管方折还是圆转,上翻还是下折,左了还是右了,总之说白了就是拐了弯,姑且把他们称为折笔比较统一些(以下统称折笔)。衡量书法艺术家到底几斤几两,只看他的折笔咋样即可尽知底细。圣手折笔的上挑、翻笔而下(上),没有松懈、胡乱扭过的,王羲之 二谢帖.JPG (83.19 KB) 行草书书写速度较快,因此快速还要保证折处不出问题,用笔清晰肯定,这就非常之难!力道不减,要有转、换、翻折的动作来保证折笔的线形的婉转、厚实不松懈,形成蓄势再发力而下的“根据地”,又要不能因做动作而显得犄角
2、突出,难不难啊?难!折笔,我们练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小心翼翼地模仿过,琢磨过呢?赛跑在环形跑道上转弯时,会感觉你的速度自然就有所降低,因为此时有一股很强劲的切线引力把人沿圆环的切线往外拉汽车在拐弯时也必然不可能继续保持150迈以上的速度何谓气定神闲,写折笔道理一样,必不可慌张草率,而要做到稳妥、安然,动作做到,小心收拾,不漏声色不着痕迹你就做妥当了,那自然就是高如果开车以150的速度拐弯,就不是气定神闲,而是魂飞魄散!王羲之丧乱帖.jpg (46.04 KB) 下载次数:52009-10-29 19:43大家看这些图中凡是画红圈圈处 ,就是折笔处,看古人的弯拐的咋样很明显,折笔处古人很用心地修炼
3、过,不知多少万遍地强化过,比如苏轼,比如 ,总之他们比咱们重视的多、讲究得多、有修养的多东坡的折笔最好下功夫练练,因为他写的厚实,也就是瓷实!就像家具的衔接套铆,做工端地精细,而又结实耐用!瓷实的随便能写,那再轻松些自如地写,必定不致发软发虚,胡乱糊弄一下就过去苏轼寒食帖.jpg (245.82 KB) 折笔都在换向,这其实就是笔锋换向的问题和变化吧。不只是换向这么简单,关键是开车拐弯最凶险,你不小心就得甩翻!用笔还不一样?折笔肯定是要拐弯换向,但关键是你能不能驾驭得了这个弯子!米芾外号米颠,但写字拐弯绝对不是癫狂无道,他的折笔的结实程度和精细程度宋以后绝对无人可敌 ,大家可以好好品一品图中的
4、红圈米芾 复官帖.jpg (82.71 KB) 米芾 值雨帖.jpg (120.69 KB) 书法的基础训练就这样:一些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比如一个出锋,一个折画,也许几万遍几十万遍的练习也还并没有达到完善!书法既然的确是自由挥洒的,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去挥洒还要临帖,还要终身去临帖呢?何绍基条屏.jpg (116.17 KB) 临摹时必定要有“慢慢地写”这个层面才合理,最大限度地把帖上的用笔细节还原到你的纸上,这样,临摹才有了价值。折笔更需这样来锤炼。因为,折笔,太畅快容易滑出,太过着力又容易枉生犄角影响关联。写行草又是带速度的,没速度玩不了这个,而有速度就必会考验你 转弯的能力黄庭坚猪上座帖.
5、JPG (454.47 KB) 古人都说了,草书最难,为什么呢?因为草书就如开快车,速度飞快还要你做到驾轻就熟,不出乱子乱子是什么呢?折笔啊,对不对?张旭 故事似铁.jpg (151.46 KB) 草书是完全依赖折笔来保持字内笔画的衔接以及上下字的衔接,可以肯定地说,折笔是草书的物质基础!孙过庭书谱说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注意,什么叫以使转为形质?那大家就看看草书的折笔有多重要了!唐 怀素 自叙帖 07.jpg (199.51 KB) 因为要持续、畅快,草书的折笔是以圆折为主导的,兼以方折,方折容易折上劲,圆折就没那么容易了,圆折容易使人潇洒忘情地依赖着力不深
6、的简单的划、拉、甩这三板斧来对付,从而写的浮,滑,薄,脆。我以为,写圆折,能体会体会用刀尖在木板上画一条线那么一个动作,必会写得好,呵呵,自吹了一把啊唐 怀素 自叙帖 10.jpg (68.26 KB) 王铎 扇面.jpg (348.03 KB) 唐 怀素 自叙帖 10.jpg (68.26 KB) 谈基础,最容易被自视甚高的人所鄙夷,好多人认为自己基础已经没有问题,比如这里谈折笔,比如红圈内的这些美轮美奂宋徽宗草书千字文.jpg (264.59 KB) 怀素苦笋帖.jpg (152.79 KB) 我们是不是在这些普遍认为很小儿科的基础上挣够了资本,获得了资格呢?比如折笔孙过庭 书谱.jpg
7、(436.03 KB) 祝允明大草自书诗卷.jpg (76.36 KB) 下载次数:22009-10-29 20:54王铎 草书册页(拟汉张芝).jpg (410.13 KB) 下载次数:22009-10-29 20:55日本 腾原佐理.jpg (88.77 KB) 下载次数:22009-10-29 20:59明徐渭行草 应制泳剑诗.jpg (424.15 KB) 杂谈书法矛盾法则中国书画报45、46期连载了郑沛成先生的辨证布白一文,读后颇受启发,但也有意犹未尽之感。本人不揣寡陋,也就此杂谈点浅见,以求教于方家。谈书法的这一问题,以谈“矛盾法则”比谈书法“辨证”似乎更准确。这里“辨证”一词是“
8、辨证法”的意思。然而“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规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法则)尽管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辩证法”毕竟包括对立统一规律,质变量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必然和偶然、可能性和现实性等范畴。所以,用“辩证”一词来表述书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就显得概念宽泛了些,倒不如“对立统一法则”即矛盾法则更准确。事实上,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具有同一性;同时,矛盾的双方又互相对立、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具有斗争性。书法之所以成其为艺术,也正是书家调动情绪,通过笔墨刀铸,以简
9、牍帛纸金石等为载体,使汉字的点画线条、间架结构、章法布白、笔墨情趣等既“对立”(矛盾)又“统一”(和谐)地统一起来。书家创作是在为汉字制造矛盾和化解矛盾;书法鉴赏是在分析矛盾和愉悦和谐;学习书法就是要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方法获得人工制造汉字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和谐的技能。古人的书作耐看,经得起推敲,就因为它有这种规矩、法度,自觉不自觉地遵循了这一规律,是经过千百年历史大浪淘沙沉淀过的、成熟的、大家认可的,具有大众审美效果的东西。正如法规之“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一样;书法之“法”是前人通过大量实践总结出来并被大众认可供习书者自觉遵守的关于书写规律的规范。规律可以认
10、知、掌握但不可以违背,违背规律者,轻则不得要领,徘徊不入门径,重则在长期的重复中巩固错误,贻误终生。书法艺术的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前人法书不变的法则。对立统一表现在书法上包含面很广,从具体技法到意境,从形式到本质,无不含有矛盾。从书法本体分析,主要表现在用笔、结体、用墨、章法上。表现在用笔上,有执笔的虚与实,深执与浅执,指实与掌虚,指死与腕活;运笔的提与按,藏与露,轻与重,落与起,横画竖下与竖画横下,中锋与偏锋,疾与缓,疾与涩,逆与顺,战笔与平过,伸与屈,行与止,内 与外拓。表现在线条上有光与涩,粗与细,实与飘,软与硬,方与圆,圆与扁,刚与柔,连与断,扬与抑,行与止,劲与媚,险与夷,郁与畅等等。表
11、现在线条形态上有藏与露,仰与俯,方与圆,凹与凸,出锋与回峰,粗与细,提与按,轻与重,长与短,平与斜,正与欹。表现在结体上,有疏与密,借与让,欹与正,险与夷,离与合,顾与盼,向与背,松与紧,肥与瘦等。表现在结字上有长与扁,高与低,肥与瘦,繁与简,聚与散,紧与松,疏与密,开与合,禽与纵,收与放,伸与缩,轻与重,对称与不对称,避与就,俯与仰,增与减,向与背,主与宾。表现在章法上,有虚与实,黑与白,疏与密,主与次,连与断等。约与博,专与杂,理与法,表现在章法上有动与静,大与小,断与连,局部与整体,聚与散,开与合,紧与松,折与搭,纵与横,主与宾,行与止。表现在用墨上,有浓与淡,涨与收,干与湿,沉与浮,润
12、与苍。表现在笔意上有黑与白(石刻),红与黑(对称),计白当黑(白纸),情与景,意与趣,刚与柔,干与湿,巧与拙,气与韵,清与浊,润与燥,阴与阳,虚与实,形与神,形与质。表现在习书门经上有碑与帖,读与写,对临与背临,入帖与出帖。表现在品评上有楷与行,动与静,美与丑,古与今,南源与北源,碑学与帖学,野逸与高贵。独步当时与流传百代,继承与创新,中与外。表现在创作上有文房四宝上,择笔与不择笔,浓与淡,(涨墨),润与燥,软毫与硬毫,长锋与短锋,大号笔与小号笔。表现在立意上有常与变(继承与发展),古雅与粗俗,渐悟与顿,生与塾,造化与心愿,我与他,长与偏,方与圆,天一地,盛与衰。在用笔中如果一味地光或一味地涩
13、,单调、平庸,那么所书效果则可想而知。只有二者很好地协调起来,恰如其分地掌握好二者的“度”,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当我们再深一层思考时,便发现在书法实践中,还充满了意与笔,情与法的矛盾,这是主客体的矛盾。二者不断地冲突,又不断地统一。一般地讲,意与情是矛盾主导方面,笔与法则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常说“意在笔先”、“情动形言”。但有时主导方面并不能控制非主导方面,有时却出现了“笔先意后”、法决定情的情况。所以说,整个书法艺术,从客体书法的形质,到主体的“情意”、“神”、“气”,以及二者的结合,都无不贯穿着对立统一这一基本规律。只有先探求出了矛盾,才可能去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老的矛盾解决了,又会出现新的
14、矛盾。书法家就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提高对书法的认识和书法水平的。当前,关于书法的继承与创新、千人一面与千奇百怪在书坛争论不休。其实这也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二重性矛盾运动的结果。书法是艺术,艺术也是商品。他有商品的基本属性:有价值、使用价值,她也要遵循商品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周期波动规律等。商品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制造商就生产什么。所以,笔会出大众化作品,大赛出多风格作品。正如市场上丰富多彩的商品一样,新花样都有老祖宗,新产品必是老产品的替代品,皆为用所产。但,有的商品畅销不长效,如时装、报刊,而有的产品是长效不畅销如法帖、文学名著等。由于市场的驱动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书法 人最难 做好 折笔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