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镇百镇建设实施方案.doc





《龙镇百镇建设实施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镇百镇建设实施方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龙镇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精神,推动我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高小城镇承载能力,发挥我镇在联结城乡、辐射农村、扩大就业和促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启动和实施百镇建设工程。为确保百镇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结合龙镇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全省小城镇建设现场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小城镇建设为牵动,以百镇建设为突破口和总抓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以提高城镇承载能力为基础,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重点,以发展产业化为依托,实施以“城镇化建设为核心,产业发育为重点,普惠民生为目标,创
2、新机制为手段,和谐稳定为基础”战略,不断增强小城镇经济社会功能,大幅度提高辐射带动能力,实现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加快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努力构建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环境优美的区域性产业名镇。二、基本原则(一)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制定支持龙镇小城镇发展的优惠政策,整合各类政策、资金、资源,集中投放,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坚持政府主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本着“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动员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小城镇建设。(二)科学规划,突出个性。以规划统筹各种要素,高起点、高标准地调整或修编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合理谋划
3、空间布局。制定阶段性的实施目标,选准突破口,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注重实效,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三)产业支撑,特色带动。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为重点,根据夏茂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做特第一产业,吸引、集聚和促进二、三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四)配套建设,协调发展。以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为基本要求,构建集行政、工业、教育、医疗、金融、商业、文娱、休闲、居住等为一体的新型城镇。以高效、便捷为目标,完善市场建设,规范生产、生活秩序,营造优雅、祥和的生活消费氛围。以强化公共管理和服务为重心,加强统筹协调,适度整合项目资金,合理配置土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
4、施等资源,努力实现投资和资源效益的最大化。逐步建立住房、医疗、就业、就学、养老、生活保障等制度,同步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建设目标为加快龙镇百镇建设进程,龙镇小城镇建设将加快实施“工业立镇、农业稳镇、商贸强镇、物流活镇、旅游兴镇”战略,以“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为总体要求,努力构建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环境优美的区域性产业名镇。努力实现以下目标:人口规模。城镇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到2012年底全镇城镇人口要达到27100人,新增幅度达到20%,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基础建设。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8平方米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5、;道路硬化率达到100%;燃气用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有线电视及电话入户率达到100%。产业支撑。结合龙镇发展特点和规律,注重产业兴镇,发挥地域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发展后劲。镇本级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要高于全省小城镇平均水平。社会事业发展。大力提高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医院、诊所、中小学校、中心广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大力改善镇内居民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硬件条件,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环境保护。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活动,正确处理好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下大力气开展环境综合整治,科学规划、建设和管理
6、,注重保持原有风貌特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合理开发和利用,把环境保护作为开发建设的重要前置条件。公共绿地面积要达到建设用地面积的10以上。建设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确保无重大污染源。四、主要任务(一)做好规划设计,加强规划管理。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不断提高龙镇在功能定位、区域布局、产业支撑、文化品位、建筑风格、个性特色等方面的建设水平;由乙级资质以上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规划突出综合配套、科学合理、各具特色,经得起历史检验。努力做到规划与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等相协调,并与主体功
7、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相衔接、相配套。加强规划实施管理,严格履行规划审批制度,规范各类建设行为,依法查处各类规划违法案件,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不断提高规划的根本指导作用。(二)强化产业支撑,推动小城镇建设。把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小城镇建设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产业,形成产业优势,依托资源、区位、环境和产业基础,确定产业发展重点。突出重点产业,形成依托资源、区位、环境和产业基础,确定产业发展重点。一是物流业。以现有的粮食流通企业和粮食批发大市场为基础,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二是精深加工业。通过招商引资,在发展村建设年生产1.2万吨的苏打水厂一处,并探索开发地热温泉旅游;扩大超越、北
8、华山野菜加工厂规模;依托旺仔冷冻屠宰厂和兴盛大牲畜定点屠宰厂,发展畜产品加工。三是面粉加工业。沈阳军区农副业基地投资3600万元,新上一套300吨的小麦加工生产线;黑龙江省龙垦面业有限公司投资2300万元,新上日处理240吨小麦加工设备。四是旅游业。依托历史文化,开发红色旅游,建设红灯记广场和红灯记原型人物雕塑。五是现代农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在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按照“降豆、增禾、扩经”的目标,调优种植结构,力争达到三年轮耕一次;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以农场托管、承租方式土地规模经营达到7万亩,重点建设玉米、小麦、马铃薯、棚室蔬菜示范园区;大力发展畜牧业。扶持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打造
9、畜牧养殖专业村;加大造林绿化工作力度。(三)完善市场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搞好市场建设。坚持建设一城、繁荣一方的理念,加快交通、仓储、通信、餐饮、文化、流通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加快综合性消费市场建设,搞活经济,促进发展,拉动消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展“市场网络建设”,不断完善商品流通市场体系,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基础,建设以连锁配送现代流通方式为特征的生活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商品市场网络,积极开展农贸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及具有资源优势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开展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生产生活信息化服务体系,搭建经济社会信息网络平台,发挥信息促进发展的最大效能;开展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挥小城镇吸
10、纳人力资源的作用,加强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合理的人才开发与使用政策,强化“育才、留才、引才、用才”机制,组织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岗位,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服务。(四)加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高小城镇承载吸纳能力。抢抓机遇,加大投入,规划建设一批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加强道路建设。修建202国道辅路4公里,环城路1.5公里,主要对外交通全部达到三级公路及以上标准,形成公路、铁路为一体的交通运输网络。镇区道路合理规划、改造和新建,实现全部硬化,建设龙源桥、龙兴街、6条次干道和龙兴桥,交通标志、标线、红绿灯、监控、路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完备;加快给排水设施改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龙镇百镇 建设 实施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