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浦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
《仓浦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仓浦隧道施工技术交底.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建漳州港尾铁路工程仓浦隧道施工技术交底电气化局编制: 复核: 审批: 中 铁 电 气 化 局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西安铁路建设公司漳州港尾铁路项目部2011年4月1日仓浦隧道施工技术交底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隧道位于海澄镇仓浦村与岭头村之间,属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为21.87101.8m,区内最高点为仓浦主峰,高程139m,最低点为隧道出口居民点附近空地,高程4.2m,相对高差达134.8m。自然坡度为10-30度,偶见陡坎。山体覆盖层较薄,沿线地表植被发育良好。隧道进出口仅有乡村小路抵达,交通条件差。1.2 设计简介仓浦隧道(DK12+929-DK13+557)全长
2、628米,为单线电气化隧道,设计行车速度120Km/h,隧道建筑限界采用GB146.2-8.3之隧限-2A,开行双层集装箱。隧道进出口均采用台阶式洞门(1:1.25),进出口边仰坡及挡墙背后临时开挖面采用锚网喷防护(参数:喷C25混凝土,厚8cm。钢筋网采用8钢筋,网格间距25cm25cm;锚杆采用22砂浆锚杆,间距1m,每根长3m,梅花形布置)。永久开挖边仰坡采用浆砌片石或骨架护坡防护,并撒草籽绿化。本隧道除洞口段、浅埋段采用V级浅埋加强衬砌,其余均采用一般复合式衬砌,仰拱超前,拱墙一次衬砌。1.3隧道围岩分布及衬砌类型仓浦隧道衬砌类型统计段落起点段落终点长度(m)衬砌类型衬砌厚度(cm)衬
3、砌材料备注DK12+929DK12+95930V级加强I型40 C35钢筋砼DK12+959DK12+98021V级加强I型40 C30钢筋砼DK12+980DK13+03050IV级加强I型35 C30钢筋砼DK13+030DK13+11080V级加强I型40 C30钢筋砼帷幕注浆DK13+110DK13+16050IV级加强I型35 C30钢筋砼DK13+160DK13+270110III级复合30 C30钢筋砼DK13+270DK13+370100II级复合30 C30钢筋砼DK13+370DK13+44070III级复合30 C30钢筋砼DK13+440DK13+48040IV级复核3
4、5 C30钢筋砼DK13+480DK13+52747V级加强I型40 C30钢筋砼DK13+527DK13+55730V级加强I型40 C30钢筋砼1.4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仓浦隧道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开挖土石m342915.942混凝土m312247.183HRB335kg.874HPB235kg75593.196钢筋网kg22923.57钢材kg.38螺栓、螺母套138309砼垫块m354.810水泥砂浆m31509.511浆砌片石m31744.3112锚杆m27362.114钻孔m1274817界面剂m2878.618防水板m213500.0919止水带m4824.22
5、0透水软管m5165.621无纺布m215126.5922钢管kg35219.32842小导管m3949.129绿化亩10.73075钢花管m5162、工期安排本隧全长628米,总工期12个月,开工时间2011年2月16日,完工时间2012年2月11日。将工程施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主要项目进度指标:级围岩综合指标:160m/月,级围岩140m/月,级围岩100m/月,级围岩50m/月,级围岩带管棚20m/月。3、各项管理目标3.1质量目标达到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3.2安全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消
6、灭责任设备、火灾、爆炸等事故;杜绝施工安全重大、大事故,防止一般事故发生;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3.3环境保护目标采取一切适当措施,保护(现场内外)环境,限制施工作业引起的污染、噪音和其他后果对公众和财产造成的损坏和妨害,不妨碍当地群众的生产及生活。确保施工活动产生的气体排放、地面排水及排污等,不超过标准化工地要求规定数值,同时满足国家及工程所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数值。3.4文明施工目标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做到:工地现场施工材料堆放整齐,工地生活设施清洁文明,工地现场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实
7、行工程项目全面标准化管理,创建文明工地。4、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及工艺工法4.1洞口边、仰坡开挖防护边仰坡开挖前先施作截水天沟,按设计要求从上至下开挖边仰坡,并及时按设计要求进行边仰坡的防护加固。边仰坡采用骨架护坡,骨架内喷播植草,防雨水渗入而坍塌。4.2洞口排水边仰坡施工前先人工在开挖边缘线510m开挖并施作洞顶截水天沟,待进洞后及时施作洞门和两侧排水沟,与洞顶截水沟相连形成完整排水系统。4.3洞门修筑在进洞施工正常后,适时安排洞门施工,洞门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浇筑时采用钢管搭设脚手架,大面积钢模板立模,混凝土输送泵浇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洞门完成后及时修筑洞顶排水沟和边仰坡防护工程,保证洞口稳
8、定和排水顺畅。4.4进洞施工采用导向墙法进洞,具体作法如下:洞口开挖至导向墙墙脚位置,清底、立模、埋设定位型钢及导向管后,浇注混凝土。施作108mm超前大管棚超前支护,并进行管棚压浆。进洞采用台阶法施工,坚持自上而下、宁强勿弱、宁大勿小的原则。洞口应加强防排水,防止积水长时间浸泡墙脚和隧底,造成边墙围岩失稳。4.5超前支护本隧道涉及到得超前支护方式有:洞口段、围岩破碎带等软弱围岩地段设计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部分隧道洞身浅埋段及围岩较差地段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部分隧道、级围岩局部超前支护采用25超前中空锚杆、部分隧道、级围岩局部超前支护采用22砂浆锚杆。隧道超前支护施工为隐蔽工程施工,施工
9、前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施工报检制度,确保施工质量安全达标。4.6洞身开挖全隧采用光面爆破及湿喷技术并按相关要求对支护体系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分析。新奥法施工,II、III级围岩采用全断面发开挖,V级围岩段除DK13+480DK13+557段采用台阶法加临时横撑法施工外,其余IV、V级围岩均采用台阶法开挖。一般V级围岩段采用拱墙格栅钢架和超前小导管加强支护,浅埋或偏压V级围岩段采用全环I16型钢钢架及拱部超前大管棚或小导管加强支护。DK13+030DK13+110段采用帷幕注浆开挖。4.6.1台阶法施工采用超前小导管、锚杆进行预支护。上部导坑采用弱爆破,中下导及仰拱采用控制爆破开挖,
10、以保护围岩;各部之间的间距35m。各部开挖后及时封闭掌子面,喷、网、锚及格栅钢架联合支护作业,施作临时仰拱。拱脚、中下导墙角增设锁脚锚杆,初期支护及时成环。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非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TK500湿喷机湿喷作业。仰拱施工长度68m。各部实行平行作业。施工中认真进行围岩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动态化管理,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支护参数,确定临时仰拱拆除时间,确保施工安全。加强洞内施工抽排水,防止边墙失稳。4.6.2全断面法施工全断面光面爆破法施工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配合风动凿岩机或凿岩台车钻孔,砼喷射机械手、湿喷机湿喷混凝土。采用挖装机装碴。施工中合理调整工序,实行“钻爆、装碴、运输”机械化
11、一条龙作业。围岩稳定性好时复喷混凝土作业与钻爆作业拉开距离平行作业。4.7初期支护本工程隧道初期支护采用25中空注浆锚杆、22mm砂浆锚杆、钢筋网、格栅钢架、型钢钢架、C25喷射混凝土。依据围岩类别设计综合使用。支护紧跟开挖面及时施作,尽量减少围岩暴露时间,抑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在短期内松弛剥落。钢架、钢筋网和锚杆在洞外构件厂加工,人工安装钢架,挂设钢筋网,锚杆台车或风动凿岩机施作系统锚杆,喷射机械手湿喷混凝土或湿喷机喷射混凝土。4.8监控量测现场监控量测是判断围岩和隧道的稳定状态、保证施工安全、指导施工生产、进行施工管理和提供设计信息的重要手段。根据以往类似隧道施工经验,结合设计文件,在施工
12、过程中,按照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以量测资料为基础及时修正支护参数,使支护参数与地层相适应并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围岩与支护体系达到最佳受力状态,并在施工中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达到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进度,合理控制投资的目的。在隧道正洞洞身支护完成后,尤其是仰拱施工完毕后,喷锚支护已闭合成环,及时进行全断面监控量测,随时掌握初期支护的工作状态,指导和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4.9 仰拱(填充、底板)施工为保证施工安全,仰拱混凝土应及时施作,支护尽早闭合成环,整体受力,确保支护结构稳定。在隧道正洞、级围岩中,待喷锚支护全断面施作完成后,根据围岩收敛量测结果,
13、拆除临时支护,开挖并灌筑仰拱及填充混凝土,一次灌筑仰拱混凝土长度68m。本工程仰拱采用C30钢筋混凝土或C35混凝土,仰拱填充采用C20混凝土。4.10 结构防排水隧道防排水采用“防、截、排、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不留后患的目的。隧道拱墙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铺设塑料防水板加土工布防水,防水层厚度不小于1.5mm,土工布质量为350g/m2。隧道环向施工缝部分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背贴式止水带;隧道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隧道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止水带+背贴式钢边止水带。二衬拱部每隔5m预留回填注浆孔,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应进行充填注浆。隧道二次衬砌背
14、后环向设50mm渗水盲沟,每10m一环;边墙脚纵向设100mm渗水盲沟,并每隔510m设横向排水管将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要求纵、环向盲管、泄水管采用变径三通连接牢固。泄水管的出口应离开水沟内壁一定距离,不得紧贴沟壁表面。股水涌流及大面积渗流处应增设环向盲管引排。防水层铺设利用轨行式作业平台施作。监控量测表明支护变形已基本趋于稳定且净空满足二次衬砌厚度、支护表面平整经探地雷达检测初期支护及背后密实,满足质量要求后铺设防水板。防水层铺设作业区不得进行爆破,防止飞石损坏防水层结构。在衬砌台车就位前,对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铺设过程中对接缝进行充气检查。防水层施工与二次衬砌混凝土灌筑之间相距30m左右。
15、4.11 二次衬砌施工本工程隧道正洞采用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分别采用C35钢筋混凝土或C30混凝土。(1)、钢筋施工、施工准备原材料检验:每批钢筋进场时均应有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钢筋进场后进行复检,并将检测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查;钢筋现场堆放必须采取下垫上盖等措施防止钢筋锈蚀。技术准备:为保证钢筋工程的及时性、准确性,根据图纸、规范要求,及时技术交底,做到放样及时、准确,能指导施工;钢筋工必须持证上岗,保证钢筋加工质量。、钢筋加工开工前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加工方案、加工材料明细表。加工时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如遇有死弯时,应将其切除。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漆和锈蚀。钢筋级别和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隧道 施工 技术 交底
限制150内